思修二(爱国)

上传人:千****8 文档编号:114935822 上传时间:2019-11-12 格式:PPT 页数:72 大小:27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思修二(爱国)_第1页
第1页 / 共72页
思修二(爱国)_第2页
第2页 / 共72页
思修二(爱国)_第3页
第3页 / 共72页
思修二(爱国)_第4页
第4页 / 共72页
思修二(爱国)_第5页
第5页 / 共7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思修二(爱国)》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思修二(爱国)(7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章 继承爱国传统 弘扬中国精神,在中华文明约五千年的历史进程中,始终贯穿着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支撑着中华民族的生存、发展、繁荣、富强。这种精神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第一节 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传统,做人最大的事情是什么?做人最大的事情是爱国。 孙中山,中国者,中国人之中国,可容外族之研究,不容外族之探险;可容外族之赞叹,不容外族之觊觎也。 鲁 迅,我们中华民族有同自己的敌人血战到底的气概,有在自力更生基础上光复旧物的决心,有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 毛泽东,中国人民有自己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以热爱祖国、贡献全部力量建设社会主义祖国为最大光荣,以损害社会主义祖国利益、尊严和

2、荣誉为最大耻辱。 邓小平,一、 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列宁说: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情感”。,爱国主义体现了人民对祖国的深厚情感,反映了个人对祖国的依存关系,是人们对自己故土家园、种族和文化的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和荣誉感的统一。它是调节个人与祖国之间关系的道德要求、政治原则和法律规范。,1.爱祖国的大好河山 祖国的河山,不只是土地、山川、河流,更是国家主权、资源、财富、民族发展和进步的基本载体。维护祖国领土的完整和统一,是每个公民的神圣使命和义不容辞的责任。,2.爱自己的骨肉同胞 对自己骨肉同胞的爱,反映的是对整个民族利益共同体的自觉认同。对人民群众感情的深浅

3、程度,是检验一个人对祖国忠诚程度的试金石。,3.爱祖国的灿烂文化 文化传统是一个民族群体意识的载体,是一个民族得以延续的“精神基因”,是民族凝聚力的重要基础。,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4.爱自己的国家 爱祖国是具体的。我们每个人的发展都是同国家的发展和进步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爱祖国就要心系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就要把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摆在首位。,爱国主义是爱祖国的国土山河、爱自己的骨肉同胞、

4、爱祖国的灿烂文化和爱自己的国家的统一。,热爱国土山河是爱国主义的重要内容; 热爱各族人民是爱国主义的集中体现; 热爱文化传统是爱国主义的重要基础; 热爱自己国家是爱国主义的必然要求。,爱国主义精神是一个多层次多含义的概念。 其一,是一种对自己祖国的极其忠诚和热爱的深厚情感; 其二,是调节个人与国家、与民族关系的基本政治、道德和人生价值的规范;,其三,是一种体现爱国情感的社会实践行为,是爱国之情、报国之志和效国之行的统一。,二、 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1.热爱祖国,为祖国的繁荣富强作贡献 中华民族各族人民,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为丰富和发展中华民族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作出了巨大贡献,创造出辉煌灿烂的

5、中华文明。,2.反对分裂,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 自大一统国家形成以来,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始终是中华民族的主流;祖国统一、民族团结的环境,促进了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3.反对侵略,维护祖国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 特别是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日益面临被帝国主义侵略和瓜分的危险;正是中国人民的英勇斗争,才彻底地实现了民族独立。,4.反对倒退,推动祖国繁荣进步 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始终存在着进步和倒退两种力量的较量。坚持同一切阻碍社会发展、民族进步的反动阶级、反动势力和腐朽社会制度进行不懈斗争。,三、 爱国主义的时代价值,1.中华民族继往开来的精神支柱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致力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在

6、爱国主义的旗帜下,建立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集中整个民族的智慧和力量来谋求国家的发展和民族的振兴。,2.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纽带 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是国家的核心利益。爱国主义精神是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基石。,3.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动力 中华儿女万众一心,奋发图强,艰苦奋斗,就一定能够战胜任何困难。,4.实现个人价值的基础 爱国主义体现了每个中华儿女对祖国的责任。这种责任既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每个人自身发展的客观要求。,第二节 新时期的爱国主义,经济全球化是当今时代发展的重要趋势。在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国家仍然是民族存在的最高组织形式,是国际社会活动中的独立主体。在参与经

7、济全球化的过程中,更需要弘扬爱国主义,维护本国、本民族的利益。,一、 新时期爱国主义的特征,在现阶段,爱国主义主要表现为弘扬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献身于建设和保卫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献身于促进祖国统一的事业。,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过程中,已经结成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有各民主党派和人民团体参加的,包括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的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1.热爱祖国与热爱社会主义的一致性 社会主义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社会主义集中代表着、体现着、实现着国家、民族和人民的根本利益。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为祖国的繁荣发展提供了可靠的保障。,2.热爱

8、祖国与拥护祖国统一的一致性 维护祖国统一、反对祖国分裂,是中华民族儿女爱国情怀的重要体现,也是对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及民族情感的认同。,3.热爱祖国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致性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使中国繁荣富强的正确方向,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二、 弘扬伟大的民族精神,民族原本的含义是一些具有共同文化特征的人类群体。现代社会中,民族总是与国家联系在一起。所以,民族精神可以指某一具体民族的精神,也可以指一个国家人民的精神。,1.民族精神的涵义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社会实践基础上形成的,带有本民族特点、体现本民族精神风貌的富有生命力的思想品格、价值取向和道德规范。它反映

9、了一个民族的心理特征、文化传统和精神风貌。,民族精神是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力的强弱,既要看物质文明的发展程度,又要看精神文明的发展程度。各国综合国力的竞争是全方位的竞争,但归根结底还是人的竞争,即人的素质、民族素质的竞争。,2.民族精神的主要内容 在我国古籍中,“精神”的含义首先是一种天地万物的“精气”;在英文中,“精神”和“灵魂”有相通之处。 礼聘仪中讲:“精神见于山川、地也”。,旺盛的民族活力。民族精神首先是一种精神状态,表现在对新事物的敏感和不懈的追求,对社会政治和正义事业的参与和对民族利益的强烈维护,在经济生活和文化科技发展中的不断追求。,积极的价值取向和社会信念。民族精神是

10、民族文化中的精华部分,是民族生活中正面和优秀的部分,而积极的价值取向和社会信念就是决定民族精神正面意义的要素。,健康的民族意识。民族意识包括两个部分,一是民族认同,二是民族成员对民族利益和尊严的自觉感知。一般来说,具有民族认同必然会产生对于自身民族利益和尊严等方面的维护意识。,体现个性的民族性格。民族性格反映着民族成员所具有的心理特点,规定着民族精神的各自特殊性。但它是一种多面体,各民族的不同性格是品德与邪恶的混合,是好与坏品质的混合。,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是较早论述民族精神的学者。他认为:每个民族都受气候、宗教、法律、风俗、习惯等许多因素的支配,这些因素相互关联和作用,由此便形成为

11、一种“一般的精神”,这就是民族精神。,黑格尔说:“民族的宗教、民族的政体、民族的伦理、民族的立法、民族的风俗,甚至民族的科学、艺术和机械的技术,都具有民族精神的标记。”,3.中华民族精神的主要内容 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中华民族精神的继承和发展 井冈山精神; 长征精神; 延安精神; 西柏坡精神;,两弹一星精神; 雷锋精神; “铁人”精神; 抗洪精神; 载人航天精神; 抗震救灾精神。,概括起来: 追求真理、勇于献身的精神; 英勇顽强、坚忍不拔的精神; 维护民族团结、祖国统一的精神;,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12、 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精神; 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 崇尚科学的精神。,4.肩负起弘扬民族精神的历史使命 学习了解中华民族精神的深刻内涵; 深刻领会中华民族精神的实质; 自觉践行传统美德和优良革命传统。,三、弘扬时代精神,时代精神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形成和发展的,是体现民族特质、顺应时代潮流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价值取向精神风貌和社会风尚的总和。时代精神是民族精神的时代性体现。,1.时代精神的内涵 改革创新是时代精神的核心 改革创新是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必然要求,改革创新是建设社会主义创新型国家的迫切需要 改革创新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2.弘扬以改革创新为

13、核心的时代精神 大力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和文化创新; 自觉参加改革创新的伟大实践。,第三节 做忠诚的爱国者,一、自觉维护国家利益,承担起对国家应尽的义务 维护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 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二、 促进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国家民族的整体利益把各民族的兴衰荣辱牢牢地维系在一起。 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三、增强国防观念和 国家安全意识,1.国防观念 国防是国家生存与发展的重要保障。国防观念主要包括国防忧患意识、国防目标意识、国防价值意识、国防责任意识、国防法制意识和国防献身意识等。,2.确立新的国家安全观 新的国家安全观不仅包括传统的政治安全和国防安全,还包括经济安全、科技安全、文化安全、生态安全、社会公共安全等。 政治安全和国防安全是国家安全的支柱与核心。,四、以振兴中华为己任,1.人有地域和信仰的不同,但报效祖国之心不应有差别,2.科学没有国界,但科学家有祖国,3.“振兴中华,从我做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