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版)2019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2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第1节 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学案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14934187 上传时间:2019-11-12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92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国版)2019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2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第1节 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全国版)2019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2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第1节 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学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全国版)2019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2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第1节 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学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全国版)2019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2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第1节 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学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全国版)2019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2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第1节 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学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全国版)2019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2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第1节 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学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版)2019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2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第1节 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学案(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1节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考试说明1了解分类法在化学科学研究和化学学习中的重要作用,能根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对物质进行分类。2了解分子、原子、离子、原子团等概念的含义。3理解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与联系。4理解混合物和纯净物、单质和化合物、金属和非金属的概念。5理解酸、碱、盐、氧化物的概念及其相互联系。6了解胶体是一种常见的分散系。命题规律纵观近几年各地高考题,对本节知识点的考查形式为:一是以生产、生活、社会、科技中的物质为载体或以传统文化、古籍中的描述等为素材,考查物质的组成、分类、性质、用途及变化;二是以重要的新闻背景、新科技为题材考查胶体的性质、制备、提纯及应用等。考点1物质的组成1元

2、素、物质及微粒间的关系(1)宏观上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微观上物质是由分子、原子或离子构成的。分子: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原子: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离子:带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原子团:在许多化学反应里,作为一个整体参加反应,如同一个原子一样的原子集团。(2)元素:具有相同核电核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3)元素与物质的关系元素(4)元素在物质中的存在形态游离态:元素以单质形式存在的状态。化合态:元素以化合物形式存在的状态。2同素异形体(1)同种元素形成的不同单质叫同素异形体。同素异形体的形成有两种方式:原子个数不同,如O2和O3;原子排列方式不同,如金刚石和石墨。(2)同素异形体之间的性质差

3、异主要体现在物理性质上,同素异形体之间的转化属于化学变化。3混合物和纯净物(1)纯净物:由同种物质组成。(2)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1)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可能是纯净物,也可能是混合物。前者如氧气,后者如氧气和臭氧的混合物。(2)冰水混合物、结晶水合物、液氯、液氨属于纯净物。(3)物质的组成用化学式表示,化学式反映了物质的组成元素,一种物质只有一个化学式。(4)化学式并不一定代表物质含有分子,如NaCl中只存在Na与Cl,SiO2中只存在Si原子与O原子,但H2O、CO2等存在H2O分子和CO2分子。(5)化学式不一定表示一种具体的物质,如有同分异构体的有机物、有同素异形体的物

4、质。【基础辨析】判断正误,正确的画“”,错误的画“”。(1)只由一种分子组成的物质一定为纯净物,组成混合物的物质可能只有一种元素。()(2)Na、NaCl、SiO2、H2SO4都称为分子式。()(3)只由一种元素的阳离子与另一种元素的阴离子组成的物质一定为纯净物。()(4)物质的化学性质一定是由分子保持的。()1下列物质中一定属于纯净物的一组是()冰水混合物爆鸣气铝热剂普通玻璃水玻璃漂白粉二甲苯TNT溴苯C5H10含氧40%的氧化镁花生油福尔马林密封保存的NO2气体王水A BC D答案A解析冰水混合物的主要成分为水,为纯净物;爆鸣气是氢气和氧气的混合物;铝热剂是铝和金属氧化物的混合物;普通玻璃

5、是硅酸钠、二氧化硅的混合物;水玻璃是硅酸钠的水溶液,属于混合物;漂白粉是氯化钙、次氯酸钙的混合物;二甲苯不一定是纯净物,可能是邻二甲苯、对二甲苯、间二甲苯的混合物;TNT是三硝基甲苯的俗称,属于纯净物;溴苯是纯净物;C5H10不一定表示纯净物,因为C5H10有多种同分异构体;氧化镁中氧的含量为40%,故含氧40%的氧化镁是纯净物;花生油含多种成分,是混合物;福尔马林是甲醛的水溶液,属于混合物;密封保存的NO2气体,存在2NO2N2O4平衡体系,为混合物;王水是浓盐酸与浓硝酸的混合物。综上所述, 一定属于纯净物,A正确。2下列对有关微粒的相互关系和特征描述正确的是()答案D解析C60、C70是碳

6、元素形成的两种单质,互为同素异形体,只含有碳碳非极性共价键,A错误;新戊烷和2,2二甲基丙烷是同一种物质,B错误;Pt和Pt的质子数都是78,中子数分别是124和120,互为同位素,C错误。考点2物质的分类1交叉分类法的应用示例2树状分类法的应用示例请把下列物质的序号填写到下图的括号中。氯气HClO苛性钠铁小苏打过氧化钠二氧化碳氧化铝氧化铜(1)普通氧化物通常可分为三类:酸性氧化物,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如SO2、CO2、SO3、N2O5、P2O5等。碱性氧化物,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如Na2O、CaO、CuO、Fe2O3、FeO等。两性氧化物,既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又能与碱反应生

7、成盐和水的氧化物,如Al2O3。(2)氧化物中的“不一定”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但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如Mn2O7为酸性氧化物,Al2O3为两性氧化物,Na2O2为过氧化物。酸性氧化物不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如Mn2O7;非金属氧化物也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如CO、NO、NO2。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不一定都能与水反应生成相应的酸、碱,如SiO2、Fe2O3。酸性氧化物都是对应酸的酸酐,但酸酐不一定都是酸性氧化物。有机酸酐如乙酸酐(CH3CO)2O,含C、H、O三种元素,就不是酸性氧化物。酸酐不一定能与水反应,如SiO2。与酸反应能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如Al2O3

8、、Cu2O。与碱反应能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如NO2、Al2O3。【基础辨析】判断正误,正确的画“”,错误的画“”。(1)一种物质只能属于一种类别。()(2)纯碱属于碱、甘油属于油脂。()(3)胆矾CuSO45H2O、明矾KAl(SO4)212H2O属于混合物。()(4)Li、Na、K的氧化物都是碱性氧化物,C、N、S的氧化物都是酸性氧化物。()(5)酸性氧化物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且能与水反应生成相应的酸。 ()(6)与水反应生成酸的氧化物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与水反应生成碱的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 ()(7)CO2和NO2均能与H2O反应生成酸,故二者都是酸性氧化物。()(

9、8)碱性氧化物肯定是金属氧化物。()1分类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简单易行的科学方法,某同学用如表所示的形式对所学知识进行分类,其中甲与乙、丙、丁、戊是包含关系。选项甲乙、丙、丁、戊常见干燥剂浓硫酸、石灰石、碱石灰、五氧化二磷常见合金不锈钢、青铜、硬铝、生铁基本营养物质油脂、蛋白质、纤维素、无机盐腐蚀品盐酸、浓硫酸、烧碱、硝酸碱性氧化物过氧化钠、氧化镁、氧化铝、氧化铁弱电解质次氯酸、一水合氨、水、醋酸正确的组合是()A B C D答案C解析中,石灰石不具备吸水性,不能作干燥剂;中,纤维素不能被人体吸收,不属于营养物质;中,过氧化钠不是碱性氧化物,氧化铝是两性氧化物,C正确。2下列表格中各项都正确的一

10、组是()选项碱盐电解质非电解质A胆矾食盐铜酒精B纯碱CaCO3NH3H2OFeC烧碱小苏打BaSO4干冰DKOHCuSO4Na2SO4NaClO答案C解析胆矾是CuSO45H2O,属于盐,铜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故A错误;纯碱为碳酸钠,属于盐,Fe是单质,既不属于电解质也不属于非电解质,故B错误;NaClO属于电解质,故D错误。考点3物质的性质与变化1物质的性质(1)物理性质:颜色、状态、气味、光泽、密度、熔点、沸点、溶解性、导电性、导热性、硬度、挥发性等。(2)化学性质:可燃性、稳定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金属性、非金属性等。2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判断(1)判断依据:根据是否有新物

11、质生成来辨析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2)物质变化中的“三馏”“四色”“五解”和“十四化”归类3化学反应的分类4单质、氧化物、酸、碱和盐的转化关系(1)化学变化中一定存在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但只存在化学键断裂或形成的变化不一定是化学变化,如金属熔化、NaCl溶于水、NaCl晶体从溶液中析出、从浓盐酸中挥发出HCl气体等均属于物理变化。焰色反应是唯一称“反应”的物理现象。(2)电解质的电离是物理变化,电解质溶液导电是化学变化。(3)同素异形体的转化(如:3O22O3),结晶水合物形成(如:CuSO45H2O=CuSO45H2O),结晶水合物失水(如:CuSO45H2OCuSO45H2O)是化学变化;

12、原子核的裂变、聚变不是化学变化。【基础辨析】判断正误,正确的画“”,错误的画“”。(1)臭氧变成氧气是物理变化。()(2)将蓝色的硫酸铜晶体放入浓硫酸中发生物理变化。()(3)煤的“气化”、煤的“液化”、煤的“干馏”都是物理变化。()(4)分馏、蒸馏、蒸发、萃取、分液、过滤都属于物理变化。()(5)加热I2,固体从试管底部跑到上部属于物理变化。()(6)加热NH4Cl晶体,固体从试管底部跑到上部属于物理变化。()(7)紫色石蕊溶液中加入活性炭褪色是化学变化。()(8)用铂丝蘸取NaCl溶液进行焰色反应是化学变化。()(9)化学变化中一定存在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有化学键断裂或形成的变化也一定是化

13、学变化。()(10)核裂变、核聚变均有新物质生成,均属于化学变化。()题组一 物质的性质与应用1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95%的乙醇常用作医疗上的消毒剂 B二氧化硫可广泛用作食品的增白剂C含氢氧化铝的药剂可治疗胃酸过多症 D硅酸钠可用作食品和药品的干燥剂答案C解析医用酒精浓度为75%(体积分数),A错误;SO2不能用于食品漂白,B错误;Al(OH)3能与胃酸反应且碱性弱,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C正确;硅酸钠是一种矿物胶,有黏性,不能用作干燥剂,通常用硅胶作干燥剂,D错误。题组二 正确理解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2中华民族有着光辉灿烂的发明史,下列发明创造不涉及化学反应的是()

14、A用胆矾炼铜 B用铁矿石炼铁C烧结粘土制陶瓷 D打磨磁石制指南针答案D解析CuSO45H2OCu是由化合物转化成单质,肯定发生化学反应,A不符合题意;铁矿石中的铁都是以化合态存在,炼铁时肯定发生了化学反应,B不符合题意;烧结粘土制陶瓷的过程发生了复杂的化学反应,C不符合题意;磁石制指南针,只是物质的形态发生了变化,属于物理过程,不涉及化学反应,D符合题意。3下列变化中,前者是物理变化,后者是化学变化,且都有明显颜色变化的是()A打开盛装NO的集气瓶;冷却NO2气体B用冰水混合物冷却SO3气体;加热氯化铵晶体C木炭吸附NO2气体;将氯气通入品红溶液中D向酚酞溶液中加入Na2O2;向FeCl3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答案C解析NO在空气中易被氧化成二氧化氮,由无色变为红棕色,属于化学变化;冷却二氧化氮:2NO2(g)N2O4(g)H0,平衡向右移动,气体颜色变浅,属于化学变化,A错误;冰水混合物冷却SO3气体得到的固态SO3是无色晶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