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门一脚)高考生物三轮考前重点专题突破 每天35分钟必练 生物的变异与进化试题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14926103 上传时间:2019-11-12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3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临门一脚)高考生物三轮考前重点专题突破 每天35分钟必练 生物的变异与进化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临门一脚)高考生物三轮考前重点专题突破 每天35分钟必练 生物的变异与进化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临门一脚)高考生物三轮考前重点专题突破 每天35分钟必练 生物的变异与进化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临门一脚)高考生物三轮考前重点专题突破 每天35分钟必练 生物的变异与进化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临门一脚)高考生物三轮考前重点专题突破 每天35分钟必练 生物的变异与进化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临门一脚)高考生物三轮考前重点专题突破 每天35分钟必练 生物的变异与进化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临门一脚)高考生物三轮考前重点专题突破 每天35分钟必练 生物的变异与进化试题(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生物的变异与进化时间35分钟班级_姓名_1(2010东城区检测)人工建立一个数量足够大的果蝇实验群体,雌雄个体数量相当且均为杂合子。已知某隐性基因纯合致死,预测该隐性基因频率的变化曲线应该是(纵坐标表示该隐性基因频率)()解析:由于果蝇群体中雌雄个体数量相当且均为杂合子,在种群中该基因的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的基因频率都为0.5;又因为隐性基因纯合致死,则该隐性基因的基因频率会随着世代数的增加从0.5趋向0。答案:C2(2010唐山二模)已知某闭花受粉植物(2n28)高茎(D)对矮茎(d)为显性,在DDdd杂交中,若D基因所在的同源染色体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不分离,产生的雌配子染色体数目及在这种情况

2、下杂交后代的株高表现型分别为()A14高茎或矮茎B15或13高茎或矮茎C15或13高茎D14高茎解析:若D基因所在的同源染色体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不分离,基因型为DD的个体产生的配子中,一个含有两个D,染色体数为15,一个不含D,染色体数为13;与基因型为dd的个体产生的配子d结合,后代个体的基因型为DDd和d,分别表现为高茎和矮茎。答案:B3(2009海南卷)已知a、b、c、d是某细菌DNA片段上的4个基因,右图中W表示野生型,、分别表示三种缺失不同基因的突变体,虚线表示所缺失的基因。若分别检测野生型和各种突变体中某种酶的活性,发现仅在野生型和突变体中该酶有活性,则编码该酶的基因是()A基因a

3、B基因bC基因c D基因d解析:野生型和突变体中该酶有活性,所以该基因应该是野生型和突变体共有的,而其他突变体中是没有的,因此,编码该酶的基因是b。若为基因a,则突变体也能编码该酶;若为基因c,则突变体也能编码该酶。答案:B4(2010福州联考)下列有关生物变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基因工程可以定向改变生物的遗传性状,实现远缘生物间的基因重组B由配子发育来的个体均属于单倍体,且都高度不育C在细胞分裂旺盛的部位,易发生基因突变,从而产生新的基因型D经秋水仙素处理后所获得的植物体,均为多倍体且能稳定遗传解析:基因工程的实质是定向改造生物的遗传特性,从而实现物种间的基因重组。单倍体并不都是不育的,

4、如四倍体的单倍体,以及蜜蜂中的雄蜂都是可育的。基因突变是基因分子结构的改变,突变后产生了新的基因,而基因重组产生新的基因型。经秋水仙素处理后的植物体不一定就是多倍体,如一个染色体组的单倍体经处理后获得的是二倍体。答案:A5(2010广东调研)以下有关基因重组的叙述,正确的是()A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能导致基因重组B姐妹染色单体间相同片段的交换导致基因重组C基因重组导致纯合体自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D同卵双生兄弟间的性状差异是基因重组导致的解析:基因重组主要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联会的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交叉互换)和后期(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纯合体自交的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同卵

5、双生是指由一个受精卵发育而来的两个个体,其差异来自基因突变和环境影响等。答案:A6(2010合肥质检)对于一个处于地理隔离下的小种群来说,当种群数量进一步减少时,其最根本的潜在危险是()A有害基因的频率增加B丧失遗传基因的多样性C将会进一步导致生殖隔离D个体间的种内斗争加剧解析:依题意,该种群可能由于不适应环境而灭绝,从而丧失基因的多样性。答案:B7(2010广州调研)下列关于基因突变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基因突变一定能引起性状改变B. 亲代的突变基因一定能传递给子代C. 等位基因的产生是基因突变的结果D. DNA分子结构改变都能引起基因突变解析:基因突变不一定能引起性状改变,如隐性突变,在

6、有显性基因存在时仍不能表现出来。发生在体细胞的突变一般不能传给后代。DNA分子上除了有具有遗传效应的基因外,还有基因区间,发生在基因区间的DNA分子结构的改变不属于基因突变。答案:C8(2010启东测试)下列情况中不属于染色体变异的是()A同源染色体之间交换了对应的部分结构B第21号染色体多一条的先天性愚型C第5号染色体短臂缺失引起的遗传病D用花药培育出的单倍体植株解析:在四分体时期,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交叉互换,属于基因重组。而在非同源染色体之间交换部分结构,则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易位。答案:A9(2010芜湖模拟)如图甲、乙表示水稻两个品种,A、a和B、b表示分别位于两对同

7、源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表示培育水稻新品种的过程,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过程简便,但培育周期长B和的变异都发生于有丝分裂间期C过程常用的方法是花药离体培养D过程与过程的育种原理相同解析:为杂交过程,亲本甲、乙通过减数分裂产生配子的过程中可发生变异。答案:B10(2010杭州调研)2008年10月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在深圳第十届“高交会”上宣布:大熊猫“晶晶”的基因组框架图绘制完成。大熊猫有21对染色体,基因组大小与人相似,约为30亿个碱基对,包含23万个基因。关于大熊猫“晶晶”基因组的叙述合理的是()A大熊猫基因组是指熊猫所有DNA分子所携带的全部遗传信息B大熊猫的单倍体基因组由21条双链D

8、NA分子组成C大熊猫的一个染色体组与单倍体基因组所含的染色体数目相同D大熊猫与其他生物的基因组的相似程度越高,亲缘关系越远解析:某生物基因组是指该生物所有DNA分子所携带的全部遗传信息。大熊猫单倍体基因组是指20条常染色体和X、Y 2条性染色体,即22条双链DNA分子上的遗传信息。两种生物基因组的相似程度越高,亲缘关系越近。答案:A11(2010清苑调研)某校共有学生人数1600人,红绿色盲遗传病调查研究后发现,该群体中色盲基因的频率是6.8%,780名女生中有患者23人,携带者52人,则男生中色盲的人数约为()A120 B119C64 D56解析:设男生中色盲的人数为x,色盲相关基因为B、b

9、,色盲基因频率Xb/(XbXB)(232521x1)/(78028201)6.8%,求得x64。答案:C12(2010江西师大、临川一中联考)下图表示在不同处理时间内不同浓度的秋水仙素溶液对黑麦根尖细胞的畸变率的影响。细胞畸变率(%)100%。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秋水仙素的浓度越高,黑麦根尖细胞的畸变率越高B黑麦根尖细胞畸变率与秋水仙素的作用时间呈正相关C浓度为0.05%和0.25%的秋水仙素均有致畸作用D秋水仙素引起细胞畸变的时间为细胞分裂的间期解析:从曲线的变化趋势来看,24 h、36 h条件下,秋水仙素浓度为0.25%时的细胞畸变率低于0.15%。当秋水仙素的浓度为0.25%时,12

10、h的细胞畸变率高于36 h。一般情况下,秋水仙素作用于细胞分裂的前期,故D错。答案:C13(2010宣武调研)2008年9月25日21时10分,“神舟七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升空,随“神七”一起遨游太空的有珙桐、鹅掌楸的种子各50克,这是我国迄今为止首次进行珍稀濒危林木航天诱变育种实验。下列有关太空育种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太空育种常选萌发的种子或幼苗作为实验材料B太空育种是利用太空微重力、强辐射等因素诱发基因突变C太空育种不一定就能获得人们所期望的优良性状D若改良缺乏某种抗病性的植物品种,不宜采用太空育种解析:太空育种的原理是基因突变,在萌发的种子或幼苗中,细胞分裂旺盛,易发生突变。由于基因突

11、变具有低频性、不定向性和弊多利少性,故经太空育种不一定就能获得人们所期望的优良性状。基因突变可能会产生新性状(如抗病性)。答案:D14(2010东北师大附中测试)科学研究发现,P53基因是一种遏制细胞癌变的基因。科学家发现几乎所有的癌细胞中都有P53基因异常的现象。现在通过动物病毒转录的方法将正常P53基因转入到癌细胞中,发现能引起癌细胞产生“自杀现象”,这为癌症治疗又提供了一个解决的方向。对于该基因疗法,从变异的角度分析属于()A基因突变 B基因重组C染色体结构变异 D染色体数目变异解析:转基因技术引起的变异属于基因重组。答案:B15(2009江苏南京)某种群中EE、Ee、ee的基因型频率如

12、图,图中阴影部分表示繁殖成功率低的个体。则该种群经选择之后,下一代中三种基因型频率最可能是()解析:由图示信息可知,阴影部分为繁殖能力低的个体,EE、Ee、ee中,繁殖能力强的个体数依次增加,E的基因频率小于e的基因频率,根据基因型频率的计算公式推断,经过一代随机交配和选择之后,EE的基因型频率最小、Ee的基因型频率居中、ee的基因型频率最大。如果考生对图示信息分析不到位易错选。答案:C16(2010广东卷,28)克氏综合征是一种性染色体数目异常的疾病。现有一对表现型正常的夫妇生了一个患克氏综合征并伴有色盲的男孩,该男孩的染色体组成为44XXY。请回答:(1)画出该家庭的系谱图并注明每个成员的

13、基因型(色盲等位基因以B和b表示)。(2)导致上述男孩患克氏综合征的原因是:他的_(填“父亲”或“母亲”)的生殖细胞在进行_分裂形成配子时发生了染色体不分离。(3)假设上述夫妇的染色体不分离只是发生在体细胞中,他们的孩子中是否会出现克氏综合征患者?_。他们的孩子患色盲的可能性是多大?_。(4)基因组信息对于人类疾病的诊治有重要意义。人类基因组计划至少应测_条染色体的碱基序列。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染色体数目变异中的染色体数目异常情况分析,同时考查伴性遗传,意在考查考生运用教材中相关知识解决遗传问题的能力。(1)要求考生较为规范地画出遗传系谱图,准确地写出亲子代的基因型。表现型正常的夫妇生出患色盲的

14、男孩,只能是其母亲为致病基因的携带者,基因型为XBXb。(2)在减数第二次分裂时染色体未分离,形成了基因型为XbXb的配子。(3)如果题中的夫妇染色体不分离只发生在体细胞中,则不会导致其孩子出现克氏综合征患者,但可能患色盲,因为夫妇双方的基因型分别为XBY、XBXb,他们的孩子(注意:不是男孩)患色盲的概率为1/4。(4)人类基因组测序应测24条染色体的碱基序列,即22条常染色体X染色体Y染色体。答案:(1)见下图(2)母亲减数(3)不会1/4(4)2417(2010杭州质检)番茄是二倍体植物(染色体2N24)。有一种三体番茄,其第6号染色体的同源染色体有3条(比正常番茄多了1条6号染色体)。三体在减数分裂联会时,形成1个二价体和1个单价体,即3条同源染色体中任意2条随机地配对联会,另1条染色体不能配对(如图);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组成二价体的2条同源染色体正常分离,组成单价体的1条染色体随机地移向细胞任意一极。(1)绘出三体番茄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图解(只需包含5、6号染色体即可,并用“5”、“6”在图中标明)。(2)设三体番茄的基因型为AABBb,则花粉的基因型及其比例为_;根尖分生区细胞连续分裂2次所得子细胞的基因型为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