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秋季版)山东省邹平县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三单元 第24课 近代前夜的危机教案 北师大版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14915327 上传时间:2019-11-1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9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6年秋季版)山东省邹平县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三单元 第24课 近代前夜的危机教案 北师大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6年秋季版)山东省邹平县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三单元 第24课 近代前夜的危机教案 北师大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6年秋季版)山东省邹平县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三单元 第24课 近代前夜的危机教案 北师大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16年秋季版)山东省邹平县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三单元 第24课 近代前夜的危机教案 北师大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16年秋季版)山东省邹平县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三单元 第24课 近代前夜的危机教案 北师大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6年秋季版)山东省邹平县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三单元 第24课 近代前夜的危机教案 北师大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6年秋季版)山东省邹平县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三单元 第24课 近代前夜的危机教案 北师大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24课 近代前夜的危机近代前夜的危机案例说明13681840年的明清(鸦片战争前)时期,中国在传统农耕文明的轨道上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峰。西方列强挤压下的危机这一目作为本课的学习重点,旨在让学生对比同一时期的中国与西方在政治、经济、文化上的不同发展轨迹,理解本课重点,认识中国农耕文明的衰落、西方工业文明的发展,从而突破难点,了解闭关锁国给中国社会发展带来的不良后果,认识近代前夜的中国因落后于时代潮流而面临的民族危机。教学过程1. 从清中期的社会危机到西方列强挤压下的危机过渡教师讲述:清朝前期,中国在康乾盛世经济发展时,社会危机四伏。然而,这时的中国面临更大的民族危机,那就是西方列强挤压下的危机。

2、2.列强挤压下的危机教师出示材料:材料一:一个人口几乎占人类三分之一的大帝国,不顾时势,安于现状,人为地隔绝于世并因此竭力以天朝尽善尽美的幻想自欺。这样一个帝国注定最后要在一场殊死的决斗中被打跨。 德马克思:鸦片贸易史,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2版,716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教师提问:读了这段话,你认为大帝国“被打跨”的原因是什么?学生讨论回答:清朝被打垮的原因就是中国坚持的闭关锁国政策,统治者沉醉在天朝上国的梦想中。教师讲述:在中国固步不前的时候,西方国家在迅速发展。(1)西方国家的工业化教师出示制作的时间数轴,对比中国与西方的发展。教师讲述:16841799年的康乾盛世时

3、期,中国的农耕文明达到了顶峰,经济全面繁荣,清朝国力达到其鼎盛。这段时期,局势较为稳定,人民生活得到改善,国家财富有所积累,国防力量也相对强大,整个社会在政治、经济和文化上都处于上升状态,其时间跨度至少有100多年,是清朝统治的高峰。英国是工业革命的发源地,英国工业革命从18世纪60年代开始,到19世纪40年代基本完成。1840年前后,英国大机器生产已基本取代工场手工业,用机器制造机器的机器制造业也建立起来,工业革命基本完成,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家。英国的工业革命影响了整个欧洲大陆,并带动了当时许多国家相继发生工业革命。机器的广泛使用,根本改变了工业的技术面貌,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工业

4、革命造成的生产力大发展,使英国出现了空前的繁荣。学生观察时间表,对比生产力在农业时代和工业时代的变化,史前时代几十万年生产上基本处于原地踏步,农耕时代经济增长不到1%,工业革命时代经济增长的速度一下就快起来。学生观察图片,对比机器生产与手工工场的图片。教师提问:两张图片展示了工业革命后的机器生产和中国的手工工场,有什么区别?学生思考回答:大机器生产,带动机器的动力是蒸汽机,机器可以一直运转,效率高,而手工工场的机器动力是人,效率低。教师继续设问:机器生产的效率快了,生产的产品大量增加,接下来会有哪些需求出现?学生思考回答:产品的运输和销售会有需求,需要把产品运出去销售。教师再从交通工具上对比,

5、出示火车、汽船比较马车等交通工具的图片。教师讲述:火车运行速度快,运送的货物多,工业的发展,带动交通工具发展。机器生产需要原料,生产的产品需要市场销售,市场当然越大越好。随着西方工业文明的快速发展,列强疯狂对外扩张,掠夺原材料,销售商品,这时的中国是什么状况?过渡到第二个问题:中国的停滞与衰落。设计意图:通过时间轴,对比中西方在同一时间不同的发展轨迹,帮助学生认识中国在康乾盛世时期达到经济鼎盛时期。而西方工业文明的发展,使得生产效率大大高于农耕文明,切实感受中国的停滞与衰落。(2)中国的停滞与衰落教师出示材料:材料二: “(雍正帝说)我国家休养生息,数十年来,户口日繁,而土地止有此数,非率天下

6、农民竭力耕耘,兼收倍获,欲家室盈宁,必不可得。”(清)乾隆八年钦定:钦定授时通考卷四十八劝课(敕谕二),654页,见钦定四库全书荟要卷一万一百十一子部(农家类)( 第263册),88页,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深圳:海天出版社,2005朕观四民(指士、农、工、商)之业,士之外,农为最贵。凡士工商贾,皆赖食于农,以故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今若于器用服玩,争尚华巧,必将多用工匠。市肆中多一工作之人,即田亩中少一耕稼之人太清世宗宪皇帝实录卷之五七雍正五年五月初四日谕内阁(6),3页;见彭泽益:中国近代手工业史资料(18401949)(第1卷),419页,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7、1957教师带领学生读材料,分析。雍正皇帝对“市肆之中多一工作之人,即田亩之中少一耕稼之人”表示深切忧虑,坚持奉行“率天下农民竭力耕耘”的政策。然而清朝人口大幅度增加,重农抑商政策把大量过剩劳动力控制在有限耕地之内,大大削弱了开发新能源和科技创新的驱动力,阻碍了工业化的变革。学生思考理解教师出示材料:材料三:戴梓发明的连珠铳图片。教师补充介绍“连珠铳”:“连珠铳”一次装填之后能贮存弹丸28发。“连珠铳”的机关设计十分巧妙,可以将击发和装填弹丸两个步骤连动进行,从而简化了装填手续,大大提高了发射速度。“连珠铳”在当时是一种很了不起的发明,远远领先于西方国家的火器。由于其原理与现代的机关枪类似,也

8、有人称之为“世界上第一种机关枪”。但由于康熙轻信谗言,将戴梓流放到了盛京(今沈阳)。在那里,戴梓艰难地生活了30多年,最后贫病交加,溘然辞世。戴梓死后,他发明的连发火器并没有成为清军大规模装备的武器,只能“器藏于家”,至乾隆朝后便逐渐失传,给中国人留下了极大的遗憾。材料四:风能进,雨能进,国王不能进。教师解释含义。这是一句西方被广为引用的名言。据说出自英国的一位首相威廉皮特。皮特用它来形容财产权对穷苦人的重要性和神圣性。即使是最穷的人,在他的小屋里也敢于对抗国王的权威。屋子可能很破旧,屋顶可能摇摇欲坠;风可以吹进这所房子,雨可以打进这所房子,但是国王不能踏进这所房子,他的千军万马也不敢跨过这间

9、破房子的门槛。教师提问:这在清朝可不可能实现?学生思考回答。联想中国的文化专制,大兴文字狱,和西方对比。教师讲述:康乾盛世时的帝王对世界工业文明发展的历史性大变动毫无认识,对外闭关锁国,对内坚持“重农抑商”政策,压制打击工商业,鄙薄科学技术,严重摧残近代化因素的萌芽。在思想领域热衷于大兴文字狱,把文化专制推向顶峰。教师带领学生观察“闭关锁国的清王朝周边形势图”,并提问:清朝面临怎样的形势?学生观察地图分析:在中国的北部,俄罗斯在不断扩张,向中国领土逼近;荷兰、西班牙抢占了大片殖民地;英国盘踞在印度,并以印度为侵略基地,不断向周边扩充势力。教师继续提问:英国工业革命完成后急于打开更大的市场。请同

10、学们观察地图,我们会发现图中最大的市场是哪个国家?学生:中国在图中无疑是最大的市场,不仅国土面积大,而且拥有世界三分之一的人口。教师讲述:闭关锁国的中国想在这个时候拒不打开国门,自身危机重重,停滞不前,面对西方的窥视,中国没有拿出实际有效的办法解决问题,只是用闭关锁国的政策与世隔绝。愚昧自大、故步自封的清帝国与西方列强的力量对比迅速逆转。设计意图:通过对比突破难点,感受闭关锁国政策对中国的影响,以及给中国社会发展带来的不良后果,认识近代前夜的中国因落后于时代潮流而面临的民族危机。(3)罪恶的鸦片贸易教师出示材料:材料五:鸦片战争前正当的中英贸易表。鸦片战争前正当的中英贸易表(单位:银两)项目/

11、年平均值17651769年17951799年18301833年英国输入中国119291553730157335023中国输入英国219061957199729950286英国为改变中英正当贸易的贸易逆差,推广罪恶的鸦片贸易,向中国走私鸦片。巨额的贸易顺差使得世界市场上一半白银(12万吨的一半)流入中国,白银成为当时中国的主要货币之一。由于白银是中国主要流通货币之一,购买走私的鸦片又造成中国白银大量外流,18001838年英美鸦片贩子从中国掠夺了价值三四亿银元的财富,给中国社会带来了严重的灾难。出示材料:材料六:瘾至,其人涕泪交横,手足委顿不能举,即白刃加其颈,豸虎出其前,亦唯俯首受死,不能少为

12、运动也。 (清)俞蛟:梦厂杂著学生分析吸食鸦片的危害。教师总结:鸦片贸易不仅损害了中国人民的健康,阻碍了我国经济的发展,更严重影响了中国军人的战斗力。学生讲述马戛尔尼访华的故事:马戛尔尼最后断言,“如果中国禁止英国人贸易或给他们造成重大的损失,那么只需几艘三桅战船就能摧毁其海岸舰队”。教师小结:中国在康乾盛世经济发展的同时,危机四伏,加之西方列强的挤压,更加重了中国的统治危机,17001800的巨人在固步不前的现实中轰然倒下了。马葛尔尼的预言在1840年爆发的鸦片战争中实现了,中国战败,从此开始了屈辱的历史。设计意图:通过了解英国走私鸦片,推行鸦片贸易的原因,以及鸦片贸易对中国的危害,理解鸦片贸易加重了中国的统治危机,以及中国内外交困的情况,为中国近代史的学习做好铺垫。任务型阅读在江苏高考英语试题中占有较大比重,考题形式以表格形和树状形为主,文章体裁以议论文、说明文为主,文章篇幅往往较长,阅读量大,但结构清晰。该题型综合性很强,思维含量较高,答案既要忠实于原文,又要不局限于原文,原词填空题和词性、词形变换题在逐渐减少,通过归纳总结得出答案的题逐渐增多,另外还有推断作者意图和态度的考题,这必将增加该题型的难度,所以得分一直偏低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