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高中数学 第三章 概率 3.1.3 概率的基本性质导学案(无答案)新人教A版必修3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14880949 上传时间:2019-11-1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5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高中数学 第三章 概率 3.1.3 概率的基本性质导学案(无答案)新人教A版必修3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高中数学 第三章 概率 3.1.3 概率的基本性质导学案(无答案)新人教A版必修3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高中数学 第三章 概率 3.1.3 概率的基本性质导学案(无答案)新人教A版必修3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高中数学 第三章 概率 3.1.3 概率的基本性质导学案(无答案)新人教A版必修3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高中数学 第三章 概率 3.1.3 概率的基本性质导学案(无答案)新人教A版必修3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高中数学 第三章 概率 3.1.3 概率的基本性质导学案(无答案)新人教A版必修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高中数学 第三章 概率 3.1.3 概率的基本性质导学案(无答案)新人教A版必修3(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概率的基本性质学习目标1. 正确理解事件的包含、并事件、交事件、相等事件,以及互斥事件、对立事件。2. 正确理解和事件与积事件,以及互斥事件与对立事件的区别与联系。学习疑问学生填写学习建议学生填写【相关知识点回顾】(1)必然事件:在条件S下, 发生的事件,叫相对于条件S的必然事件;(2)不可能事件:在条件S下, 发生的事件,叫相对于条件S的不可能事件;(3)确定事件:必然事件和不可能事件统称为相对于条件S的确定事件;一般用大写字母A, B,C,表示(4)随机事件:在条件S下 的事件,叫相对于条件S的随机事件;【知识转接】(1)两个集合之间存在着包含与相等的关系,集合可以进行交、并、补运算,你还

2、记得子集、交集、并集和补集等的含义及其符号表示吗?【预学能掌握的内容】请你快速阅读课本119-120页,独立完成下列问题。1、课本119页探究:2、基本概念:(1)对于事件A与事件B,如果 ,这时称事件B包含事件A(或称事件A包含于事件B),记作 。不可能事件记作 , A。 用Venn图表示:(2)若 ,那么称事件A与事件B相等,记作 。(3)若某事件的发生当且 ,则称此事件为事件A与事件B的并事件(或和事件),记作 。(4)若某事件的发生当且 ,则称此事件为事件A与事件B的交事件(或积事件),记作 。用Venn图表示(3)和(4):(5)若 ,那么称事件A与事件B互斥,其含义是 .用Venn

3、图表示:(6) 若 ,那么称事件A与事件B互为对立事件,其含义是 .用Venn图表示:3、概率的几个基本性质:(1)必然事件的概率为 ,不可能事件的概率为 ,任何事件A的概率的范围是 。(2)当事件A与事件B互斥时,AB发生的频数等于 ,从而AB的频率 。由此得到概率的加法公式:如果事件A与事件B互斥,则 。(3)若事件A与事件B互为对立事件,则AB为 事件,P(AB)= 。P(A)= 。【探究点一】互斥事件与对立事件的判断例1、给出事件A与B的关系示意图,如图,请用相应的图号填空:(1)事件AB的示意图是_; (2)AB的示意图是_;(3)AB的示意图是_; (4)AB的示意图是_;(5)事

4、件A与B互斥的示意图是_;(6)事件A与B互为对立事件的示意图是_例2、(1)从一批产品中取出三件产品,设A“三件产品全不是次品”,B“三件产品全是次品”,C“三件产品有次品,但不全是次品”,则下列结论哪个是正确的()AA与C互斥BB与C互斥 C任何两个相互斥 D任何两个都不互斥(2) 抽查10件产品,记事件A为“至少有2件次品”,则A的对立事件为()A至多有2件次品 B至多有1件次品 C至多有2件正品 D至少有2件正品课堂检测1、判断下列给出的每对事件是否为互斥事件,是否为对立事件,并说明理由。 从40张扑克牌(红桃、黑桃、方块、梅花点数从110各10张)中,任取一张。(1)“抽出红桃”与“

5、抽出黑桃”; (2)“抽出红色牌”与“抽出黑色牌”;(3)“抽出的牌点数为5的倍数”与 “抽出的牌点数大于9”。2、某公司部门有男职工4名,女职工3名,由于工作需要,需从中任选3名职工出国洽谈业务,判断下列每对事件是否为互斥事件,如果是,再判断它们是否为对立事件:(1)至少1名女职工与全是男职工; (2)至少1名女职工与至少1名男职工;(3)恰有1名女职工与恰有1名男职工; (4)至多1名女职工与至多1名男职工。 【探究点二】概率性质的应用(复杂事件的概率的计算)合作探究 典例解析例3、(1)我国西部一个地区的年降水量在下列区间内的概率如下表所示:年降水量/mm 100, 150 )150,

6、200 ) 200, 250 ) 250, 300 )概率0.210.160.130.12则年降水量在 (200,300)范围内的概率是_ _(2)口袋内装有一些大小相同的红球、白球和黒球,从中摸出个球,摸出红球的概率是,摸出白球的概率是,那么摸出黒球的概率是_ _例4、某射手在一次射击训练中,射中10环、8环、7环的概率分别为0.21,0.23,0.25,0.28,计算该射手在一次射击中:(1)射中10环或9环的概率;(2)少于7环的概率。课堂检测3、袋中有12个小球,分别为红球、黑球、黄球、绿球,从中任取一球,得到红球的概率为,得到黑球或黄球的概率是,得到黄球或绿球的概率也是,试求得到黑球

7、、得到黄球、得到绿球的概率各是多少?4、某公务员去开会,他乘火车、轮船、汽车、飞机去的概率分别是0.3、0.2、0.1、0.4,求:(1)他乘火车或飞机去的概率;(2)他不乘轮船去的概率;(3)如果他乘某交通工具去的概率为0.5,请问他可能乘何种交通工具去? 5、由经验得知,在某商场付款处排队等候付款的人数及概率如下表: 排队人数012345人以上 概率0.10.160.30.30.10.04 (1)至多有2人排队的概率是多少? (2)至少有2人排队的概率是多少?【层次一】1下列各式正确的是()AP(AB)P(A) BP(AB)P(A)P(B)C若A、B是对立事件,则P(AB)P(A)P(B)

8、 D若A、B是互斥事件,则P(AB)02如果事件A、B互斥,记,分别为事件A,B的对立事件,那么()AAB是必然事件 B.是必然事件 C.与一定互斥 D.与一定不互斥3对于对立事件和互斥事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如果两个事件是互斥事件,那么这两个事件一定是对立事件B如果两个事件是对立事件,那么这两个事件一定是互斥事件C对立事件和互斥事件没有区别,意义相同 D对立事件和互斥事件没有任何联系4从装有5个红球和3个白球的口袋内任取3个球,那么,互斥而不对立的事件是()A至少有一个红球与都是红球 B至少有一个红球与都是白球C至少有一个红球与至少有一个白球 D恰有一个红球与恰有两个红球5从一箱产品中随

9、机地抽取一件,设事件A抽到一等品,且已知P(A)0.65,则事件“抽到的不是一等品”的概率为()A0.7B0.65 C0.35 D0.3【层次二】6根据多年气象统计资料,某地6月1日下雨的概率为0.45,阴天的概率为0.20,则该日晴天的概率为()A0.65 B0.55 C0.35 D0.757P(A)0.1,P(B)0.2,则P(AB)等于()A0.3 B0.2 C0.1 D不确定8抛掷一枚骰子,观察掷出骰子的点数,设事件A为“出现奇数点”,事件B为“出现2点”,已知P(A),P(B),出现奇数点或2点的概率之和为()A. B. C.D.9在200件产品中,有192件一级品,8件二级品,则事

10、件A“在这200件产品中任意选出9件,全都是一级品”B“在这200件产品中任意选出9件,全都是二级品”C“在这200件产品中任意选出9件,不全是一级品”D“在这200件产品中任意选出9件,其中一定有一级品”其中,(1)_是必然事件;_是不可能事件;_是随机事件(2)P(D)_,P(B)_,P(A)P(C)_.【层次三】10某地区年降水量在下列范围内的概率如下表如示:年降水量(单位:mm)0,50)50,100)100,150)概率P0.140.300.32则年降水量在50,150)(mm)范围内的概率为_,年降水量不低于150mm的概率是_11已知事件A与事件B是互斥事件,P(AB)0.8,P

11、(B)0.2,则P(AB)_,P(A)_.12一个口袋内装有大小相同的红球、白球和黑球,从中摸出一个球,摸出红球或白球的概率为0.58,摸出红球或黑球的概率为0.62,那么摸出红球的概率为_13一盒中装有除颜色外其余均相同的12个球,从中随机取出1个球,取出红球的概率为,取出黑球的概率为,取出白球的概率为,取出绿球的概率为.求:(1)取出的1个球是红球或黑球的概率; (2)取出的1个球是红球或黑球或白球的概率【思维导图】(学生自我绘制)任务型阅读在江苏高考英语试题中占有较大比重,考题形式以表格形和树状形为主,文章体裁以议论文、说明文为主,文章篇幅往往较长,阅读量大,但结构清晰。该题型综合性很强,思维含量较高,答案既要忠实于原文,又要不局限于原文,原词填空题和词性、词形变换题在逐渐减少,通过归纳总结得出答案的题逐渐增多,另外还有推断作者意图和态度的考题,这必将增加该题型的难度,所以得分一直偏低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