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原理220140627教程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14827032 上传时间:2019-11-12 格式:PPT 页数:82 大小:76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经济学原理220140627教程_第1页
第1页 / 共82页
经济学原理220140627教程_第2页
第2页 / 共82页
经济学原理220140627教程_第3页
第3页 / 共82页
经济学原理220140627教程_第4页
第4页 / 共82页
经济学原理220140627教程_第5页
第5页 / 共8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经济学原理220140627教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经济学原理220140627教程(8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经济学原理-2 需求、供给与市场均衡,讲义大纲,需求、需求曲线和需求法则 供给、供给曲线和供给法则 市场均衡 弹性理论,需求、需求曲线与供给法则,基本概念,欲望(desire) 需要(wants) 需求量 需求(demand),基本概念,欲望 愿望,希望,心愿盼望,想得到某种东西或达到某种目的的要求。 欲望是人性的组成部分,是人类与生俱来的、本能的一种释放形式 作为一种本能性质的欲望,无论是生理性或心理性的,其有效性与必要性是有限度的,它需要理智的调控与节制,基本概念,需要 是指人们缺乏某东西而产生的一种“想得到”的心理状态,通常以对某种客体的意愿或兴趣等形式表现出来 需要总是指向某种东西或活

2、动的结果,具有周期性,并随着满足需要的具体内容和方式的改变而变化 需要具有生理属性和社会属性,人类为了求得个体和社会的生存和发展,必须要求一定的事物。它反映个体对内在环境和外部生活条件的较为稳定的要求,基本概念,根据马斯洛的理论,人们的需要分五个层次 基本生理的需要 安全的需要 社会的需要 尊重感的需要 自我实现的需要,基本概念,欲望与需要的区别 需要是有机体感到某种“缺乏”而力求获得满足的心理倾向,是内外环境的客观要求在头脑中的反应 欲望是人类某种需要的具体体现,如你饿了你的需要是填饱肚子,那你的具体体现就是你要吃饭,而需要是一种天生的属性 在经济学研究中,欲望和需要有时混为一谈,基本概念,

3、人的欲望是无限的,但是满足欲望的资源和方式是有限的 经济资源是有限的 时间是有限的,生命有限 经济学研究如何作出最佳选择,以有限的资源和方式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的欲望 如何利用已有的经济资源 如何利用有限的时间 如何选择满足欲望的方式 如何在需要满足的欲望之间作出选择,基本概念,需求量 是指一定时期内,特定价格水平下,对于某种商品或服务,消费者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数量 特定价格水平。它意味着需求量的定义总是涉及两个概念:价格和与该价格相对应的商品或服务的数量。 愿意。它意味着消费者所购买的商品或服务,一定是能够满足其一定的需要,能够给他带来满足 能够。需求量是以人们的货币购买力为前提,是有支付能力

4、的需要。只有购买意愿没有购买能力,也是形不成需求,基本概念,需求 是指一定时期内,各个价格水平下,对于某种商品或服务,消费者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数量,它反映的是需求量与价格的一一对应关系 需求是一种关系,把不同的价格和人们在不同的价格下愿意购买的数量联系起来 用几何语言描述,需求量通常是个点的概念,而需求则是多个点的集合,基本概念,需要与需求的区别 需求是指既有愿望,又有支付能力的需要。如果没有支付能力,则不能将需要称为需求 需求是对应供给而言的,供需关系是研究市场经济的核心工具。需要是经济发展的原动力,经济体制就是为满足需要形成的一种资源配置方式 只有人们对某一商品存在需要的时候,这种产品才有

5、价值,基本概念,需要、欲望、需求 我有吃饭填饱肚子的需要,但馒头我是不吃的,所以没有购买馒头的欲望,更没有对馒头的需求; 我有方便出行以及摆阔的需要,最好开辆“奔驰”来给大家上课,因此我有买一辆奔驰的欲望,无奈囊中羞涩,买不起,我没有对奔驰汽车的需求; 来上课时发现路边卖的煎饼果子很诱人,我有购买煎饼果子的欲望,也有对煎饼果子的需求,需求曲线,需求: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上,人们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商品量。,A,B,4.00,2.00,D,40,000,60,000,需求曲线,需求曲线,需求表,需求表与需求曲线,根据这个需求表和需求曲线,你能确定手机的需求量是多少吗?,需求曲线,需求

6、曲线说明:消费者对于价格的变动作出边际调整(多买一点,或少买一点) 一般不会作出非此即彼的选择。 价格会引导消费者以更有效率的方式来实现他们的目标(满足他们的需要),需求曲线,需求函数,是指用来表示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和影响该需求量的各种因素之间相互依存关系的函数。,在微观经济学中,通常假定其他因素不变,单独研究商品需求量与其价格的关系,因此需求函数被简化为:,需求法则(规律),需求法则是指:在其他因素(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一种物品的价格上涨,则需求量下降;价格下降时,则需求量上升 替代效应:任何事物都有替代品,当获得一种稀缺品的代价(价格)上升时,人们会减少对这种产品的使用,转而寻求其替代品 收

7、入效应:商品涨价,相当于消费者的实际收入降低,一部分人买不起了,教材3.5,现实生活中,有些商品价格上升,需求量不但不会降低,反而会上升。 吉芬商品:通常是低档的生活必需品。(19世纪英国经济学家罗伯特.吉芬),如大米,马铃薯。 炫耀性商品:用来显示人们身份的商品。如,首饰、豪华轿车,从个人需求到市场需求,把既定价格水平下所有消费者对该商品的需求量相加,就可以得到该价格水平下的市场需求量 不同价格水平下分别算出市场需求量,就可以准确描述商品的市场需求情况,影响需求的因素,商品本身价格 替代品的价格 互补品的价格 消费者的收入水平 消费者的偏好 消费者的预期 消费者规模,影响需求的因素,替代品及

8、其价格 替代品是指使用价值相近,可以互相替代来满足人们同一需要的商品,比如汉堡包和肉夹馍、煤气和电力 相互替代商品之间某一种商品的价格提高,消费者就会把其需求转向可以替代的商品上,从而使替代品的需求增加,被替代品的需求减少,反之亦然 替代品价格上升,需求增加;替代品价格下降,需求减少,影响需求的因素,互补品及其价格变动 是指共同满足同一种欲望的商品,比如汽车和汽油、家用电器和电、汽油和汽车 互补品的使用价值必须互相补充才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商品。在互补商品之间,其中一种商品的价格上升,需求量降低,会引起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随之降低 互补品价格上升,需求减少;互补品价格下降,需求增加,影响需求的因素

9、,消费者的收入水平 当消费者的收入提高时,会增加商品的需求量,劣等品除外 正常物品:在其他条件相同时,需求量随收入增加而增加的物品 低档物品:在其他条件相同时,需求量随收入增加而减少的物品,影响需求的因素,消费者的偏好 当消费者对某种商品的偏好程度增强时,该商品的需求量就会增加,相反偏好程度减弱,需求量就会减少 消费者结构和规模 当消费者的数量增加时,需求随之增加,反之则少 政府的消费政策 社会公平程度,影响需求的因素,消费者的预期 当消费者预期某种商品的价格即将上升时,社会增加对该商品的现期需求量,因为理性的人会在价格上升以前购买产品 反之,就会减少对该商品的预期需求量。同样的,当消费者预期

10、未来的收入将上升时,将增加对商品的现期需求,反之则会减少对该商品的现期需求,两种类型的需求变动,需求量的变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商品本身价格变动所引起的需求量的变动,表现为在同一条需求曲线上随价格变动的需求变动 需求曲线的移动:商品本身价格不变的情况下,其他因素变动所引起的需求的变动,表现为需求曲线的移动,两种类型的需求变动,需求曲线整体的移动,沿着需求曲线的移动,供给、供给曲线与供给法则,供给概念,供给: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上,厂商愿意而且能够供应的商品量。,供给是供给欲望与供给能力的统一,“愿意 供给欲望” “能够 供给能力” 这两个条件缺一都不构成供给。,供给概念,准确

11、理解供给量的含义,也必须注意特定价格水平、愿意和能够三个关键词。 定价格水平意味着供给量的定义也总是涉及两个概念:价格和与该价格相对应的商品或服务的数量。每个价格水平对应唯一的供给量 供给量是生产者愿意出售的商品数量,而不是实际出售的商品数量。意愿供给量可能大于、等于或小于实际销售量 供给量是生产者有能力生产并出售的商品数量,生产能力与生产商品付出的代价有关,供给曲线,供给规律-供给量与价格呈同方向变动。 P,Q ; P,Q 。,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供给曲线表示: 供给量与价格之间的关系,供给的表示,供给函数:是指用来表示一种商品的供给量和影响该供给量的各种因素之间关系的函数,在微观经济学中,

12、通常假定其他因素不变,单独研究商品供给量与其价格的关系,因此供给函数被简化为,供给的表示,供给表: 描述在每一可能的价格下商品供给量的表列 供给表可以直观地表明商品价格与供给量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供给的表示,供给曲线 是表示商品价格与供给量关系的曲线,从个人供给到市场供给,将既定价格水平下所有生产者对该商品的供给量相加,就得到了该价格水平下的市场供给量,供给曲线的涵义,供给曲线是向右上方倾斜的边际成本曲线 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规模经济效益的产生,边际成本曲线会随产量的增加递减然后递增 企业的产量(供给量)取决于最后一个单位带来的边际收益与边际成本之间的关系,只要边际收益大于边际成本,企业就会增

13、加供给量 边际成本反映了企业的供给能力和供给意愿,基本概念,成本 是指生产活动中所使用的生产要素的价格,成本也称生产费用 本质上是一种价值牺牲,可以是多种资源的价值牺牲,也可以是某些方面的资源价值牺牲 从更广的含义看,成本是为达到一种目的而放弃另一种目的所牺牲的经济价值,在经营决策中所用的机会成本就有这种含义,基本概念,边际成本 边际成本指的是每一单位新增生产的产品(或者购买的产品)带来到总成本的增量。 这个概念表明每一单位的产品的成本与总产品量有关 是增加(最后)一单位的产量而产生的成本增加量,广义的边际成本还包括新增加生产能力(设备、生产线,甚至企业)而增加的成本 随着产量的增加,边际成本

14、通常会先递减,后递增,供给定律,商品的供给量与其价格之间存在同向变动关系,即在其他条件不变的前提下,商品价格上升,供给量随之增加;商品价格下降,供给量随之减少 供给定律的解释:现实经济中,生产要素的数量总是稀缺的,某种商品的供给增加,就需要更多的生产要素,为了把生产要素从其他商品的生产中吸引过来,就要提高生产要素的价格,从而成本增加。因此,只有商品价格上升,对于生产者来说,才愿意以昂贵的生产要素生产该商品,供给量的变动,许多因素会影响到生产者的供给行为,其中最重要的是商品或服务自身的价格。 当价格上升时,越来越多的卖者加入到这种商品的生产或销售行列 当该价格下降时,越来越多的卖者会退出这种商品

15、的生产或销售,即便是那些仍然在生产或销售该商品的卖者,其产量或销售量也在减少而当该价格不变时 如果没有其他因素的变化,卖者对特定商品或服务的产量或销售量则是相对固定的,供给量的变动,生产者的目标通常是最大化利润,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如果某种商品的价格上升,从利润最大化的角度出发,生产者将原本用于其他商品生产的资源转向该商品的生产是有利可图的 如果该商品价格下降,出于利润最大化考虑,生产者就应该将原本生产该商品的资源转向生产其他价格较高的商品 经济学家将这种由于商品自身价格变化带来的供给数量的变化专称为供给量的变动。,供给的变动,除了商品或服务的自身价格之外,其他一些因素也会影响到生产者的供

16、给行为 生产要素价格上升会增加生产成本,生产者利润减少,各个价格水平上商品的供给量会相应减少 生产要素价格下降,生产者利润增加,各个价格水平上商品的供给量会相应增加 当生产要素的价格发生变化后,商品的供给量和价格的对应关系发生了变化,供给曲线的移动,要素成本的变化 替代产品的价格变动 技术进步与创新 生产厂商的数量变化 生产者有关未来的预期 管理水平 政府的补贴 政府的税收,沿供给曲线的移动与供给曲线的移动,市场均衡,市场的概念,狭义上,市场是指买卖双方进行商品交换的场所,即包括有形的空间场所,也包括无形的网络交易 广义上,市场是指围绕某类商品的生产和销售形成的各种市场关系: 商品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 商品生产者与生产要素供应商之间的关系 同类商品生产者之间的关系 商品生产者与各类中间商之间的关系 商品生产者与政府之间的关系,市场的概念,市场是商品交换顺利进行的条件,是商品流通领域一切商品交换活动的总和 市场体系是由各类专业市场构成。在经济学中,分析厂商行为时,市场与产业往往作为同义词来解释。产业经济体系是市场体系的最主要组成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