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健康.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114826879 上传时间:2019-11-12 格式:PPT 页数:41 大小:3.3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职业健康.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职业健康.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职业健康.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职业健康.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职业健康.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职业健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职业健康.(4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职业健康安全教育培训,设备维修中心安全生产部,我国职业健康安全现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民经济一直保持着高速度增长,但作为社会发展重要标志之一的职业健康安全状况却远远滞后于经济发展的步伐。重大恶性工伤事故时有发生,职业病人数居高不下,安全生产成为困扰我国经济发展的难题。重特大事故的频频发生不仅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也影响了社会稳定。 安全生产形势的严峻性还表现在,事故隐患大量存在,尚未得到认真整改,更令人担心。正所谓“隐患险于明火”,各级领导深有如履薄冰的感觉。,我国职业健康安全现状,职业病 接触粉尘、毒物和噪声等职业危害的职工有2500万人以上。 据不完全统计全国累积尘肺病患者达542

2、041人(不能呼吸),累积死亡127147人。 引起急性中毒的化学毒物约为40余种,苯、硫化氢、一氧化碳引起的急性中毒居前三位。 煤炭产量10亿吨/年,美国死亡30人,我国7000人,是美国的200多倍;是印度的17倍 接触职业危害人数 职业病患者累积数量 死亡数量 新发现病人数量 (世界第一),我国职业健康安全现状,全国有160多万个厂矿存在不同程度的职业危害,实际接触粉尘、毒物和噪声等职业危害的职工有2亿人以上; 截至2002年,全国累计检出尘肺病58万余例,其中累计死亡近14万人,尘肺现患病人44万余例; 目前,无论从接触职业危害人数、职业病患者累积数量、死亡数量和新发现病人数量,我国都

3、居世界首位,典型事故案例,28岁的河南新密市刘寨镇农民张海超怀疑自己在打工的时得了“尘肺病”,郑州和北京多家大型综合医院也给出了怀疑是“尘肺病”的诊断,但是当地职业病诊断机构-郑州职业病防治所给出的诊断结果却是肺结核,与“尘肺病”无关。张海超不得不用“开胸验肺”这种极端方式来证明自己的尘肺。之后在媒体报道的关注下,国家卫生部专家赶赴郑州进行督导,事件很快发生了逆转,明确诊断为“尘肺病期”。,职业病法律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于2001年10月27日通过,自2002年5月1日起施行。为了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防治职业病,

4、保护劳动者健康及其相关权益,促进经济发展,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 第三条:职业病防治工作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实行分类管理、综合治理的方针。,职业病法律法规,2010年7月22日,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国家煤矿安监局下发了煤矿作业场所职业危害防治规定(试行)(以下简称规定),于9月1日正式实施。规定旨在规范煤矿企业落实职业危害防治主体责任、保护广大煤矿从业人员职业安全健康。,职业病法律法规,职业病防治法第十三条:产生职业病危害的用人单位的设立除应当符合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设立条件外,其工作场所还应当符合下列职业卫生要求: (一)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强度或者浓度符合国家

5、职业卫生标准; (二)有与职业病危害防护相适应的设施; (三)生产布局合理,符合有害与无害作业分开的原则; (四)有配套的更衣间、洗浴间、孕妇休息间等卫生设施; (五)设备、工具、用具等设施符合保护劳动者生理、心理健康的要求; (六)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关于保护劳动者健康的其他要求。,职业病法律法规,工业企业噪声卫生标准规定,每天接触噪声不超过8小时的工种,噪声标准可适当放宽,但最高不得超过115分贝。,职业病概念,职业病是指劳动者在生产或工作过程中由于某种劳动的性质或者特殊的劳动环境而引起的疾病。通常指在工业生产中由于机械性刺激、化学药品刺激等原因引起的疾病。即由于人体受粉尘、

6、毒物、噪声、高温等影响,造成人的某些器官发生病变,或者引起全身性疾病。 根据卫生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最新颁布的职业病目录的规定,法定的职业病现有10大类,115种,这10类包括:尘肺、职业性放射性疾病、职业中毒、物理因素所致的职业病、生物因素所致的职业病、职业性皮肤病、职业性眼病、职业性耳鼻口腔疾病、职业性肿瘤和其他职业病。,职业病危害,职业病危害,是指对从事职业活动的劳动者可能导致职业病的各种危害。职业病危害因素包括:职业病活动中存在的各种有害的化学、物理、生物因素以及在作业过程中产生的其他职业有害因素。职业病危害分布很广,其中以煤炭、冶金、建材、机械、化工等行业职业病危害最为突出。,什么

7、是尘肺病?,什么是尘肺病? 尘肺病是由于在生产活动中长期吸入生产性粉尘引起的以肺组织弥漫性纤维化为主的全身性疾病。肺纤维化就是肺间质的纤维组织过度增长,进而破坏正常肺组织,使肺的弹性降低,影响肺的正常呼吸功能。 尘肺病是我国最主要的职业病,不仅患病人数多,而且危害大,是造成劳动者劳动能力降低、致残和影响寿命的疾病,也是国家规定的赔偿性职业病。 我国法定的尘肺病有哪些? 尘肺病是对生产性粉尘引起的肺纤维化疾病的统称,我国法定职业病目录中包括矽肺、煤工尘肺、电墨尘肺、碳墨尘肺、石棉肺、滑石尘肺、水泥尘肺、云母尘肺、陶工尘肺、铝尘肺、电焊工尘肺、铸工尘肺以及根据尘肺病诊断标准和尘肺病理诊断标准可以诊

8、断的其他尘肺等十三种。,1、尘肺(13种):如矽肺,石棉肺,电焊工尘肺 2、职业性放射性疾病:放射性肿瘤 3、职业中毒(56种):如铅中毒,苯中毒,氯气中毒,甲醇中毒 4、物理因素职业病(5种):如中暑,手臂振动病,高原病 5、生物因素职业病(3种):如森林脑炎 6、职业性皮肤病(8种):如接触性皮炎,痤疮,溃疡 7、职业性眼病(3种):如化学性眼部烧伤,电光性眼炎 8、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3种):如噪声聋 9、职业性肿瘤(8种):如苯所致白血病 10、其它类(5种):如金属烟热,职业性哮喘,职业病(10类115种),安全生产基础概念,生产过程中的安全:不发生工伤事故、职业病、设备或财产损失

9、的状况,即人不受伤害,物不受损失。 事故:造成死亡、疾病、伤害和财产损失及其他损失的意外事件。 伤亡事故指员工在劳动过程中发生的人身伤害和急性中毒事故。工伤:也称职业伤害,是指劳动者(职工)在工作或者其他职业活动中因意外事故伤害和职业病造成的伤残和死亡。 工伤保险:又称职业伤害保险,是指劳动者由于工作原因并在工作过程中遭受意外伤害,或因职业危害因素引起职业病,由国家或社会给负伤、致残及死亡者生前供养亲属提供必要的物质帮助的一种社会保险制度。,职业健康危害因素,生产工艺过程中的有害因素 化学因素:主要包括生产性粉尘,生产性毒物。有的为原料,有的为中间产品,有的为产品。常见的有氯、氨等刺激性气体,

10、一氧化碳、氯化氢等窒息性气体。较长时间飘在空气中的各种粉尘,如滑石粉、石棉尘、电焊烟尘等。 物理性因素:包括各种异常气象条件,如夏天进入油罐车或油槽车内进行高温作业等;低温:如石蜡成型的冷库;生产性机械噪声;如球磨机、粉碎机等发出的机械噪声;振动:如锻锤、风锤等;非电离辐射;如高频电磁场;如工业探伤用的X射线。 生物性因素:主要指细菌、寄生虫或病毒等能引起的与职业有关的疾病的生物性有害因素。,职业健康危害因素,劳动过程中的有害因素 劳动组织和制度不合理。劳动作息制度不合理等。如劳动时间过长。 精神(心理)性职业警长。多见于新工人或新装置投产试运行生产不正常时,所产生的紧张心理。 劳动强度过大或

11、定额不当。 身体个别器官或系统过度紧张;如光线不足使视力紧张。 长时间不良体位或使用不合理的工具等。,职业健康危害因素,生产环境中的有害因素 自然环境中的因素:如头部受长时间太阳辐射而发生中暑。 厂房建筑或布局不合理:如车间布置不当、厂房矮小、狭窄;设计时没有考虑必要的卫生技术设施,如通风、换气或照明等。 环境污染因素:如氯碱厂泄露氯气,处于下风侧的无毒生产岗位的工人,吸入了氯气等。,职业健康危害因素的危害与预防,生产性粉尘的危害因素的危害与预防 1、生产过程中形成的粉尘对人体有多方面的不良影响,粉尘进入肺泡后,肺泡内的巨噬细胞视粉尘为异物将其吞噬,导致一系列复杂的肌体反应,促进肺组织纤维化,

12、使受影响的肺泡“死亡”时,最终导致尘肺病,人将感到胸闷、呼吸困难,尤其是二氧化硅能引起严重的尘肺。 2、工业防尘有两套办法,即以湿式作业为主的防尘措施办法和以干法生产条件下采取的密闭、通风、防尘措施办法。 3、另外还有一些辅助性的防尘措施,同时接触粉尘的工人必须配用防尘口罩。,职业健康危害因素的危害与预防,二、生产性毒物的危害及预防 1、生产性毒物主要经过吸入、由呼吸道进入肺循环;经过肤吸收,进入体循环;经口腔统一进入血液循环。 2、毒物进入血液循环后,就会出现恶心、呕吐、出汗、腹痛、腹泻、头晕等症状,甚至出现呼吸困难、心动过缓、昏迷等严重症状。 3、工业防毒主要通过工艺改革,密闭通风净化系统

13、;局部排气罩;以及排出的气体要净化达到降低毒物的危害。 4、个人防毒主要有:穿防护服、防护鞋、戴防护帽、防护眼镜、防护手套等基本防护措施,同时可以佩戴防毒面具、防护口罩。,职业健康危害因素的危害与预防,三、物理性职业健康的危害及预防 1、长时间接触噪声导致听力阀值升高,造成不可逆性的噪声性耳聋。长时间接触振动,造成振动病,严重危害人体健康。 2、微波、红外线、紫外线、激光、电离辐射等各种射线对人体也会造成一定的损坏,导致辐射病、白血病时有发生,对家庭造成严重影响。 3、工业防辐射主要是控制辐射源,主要有:时间防护、距离防护、用夹有金属丝和涂银的织品做屏蔽窗帘、帷幔、工作服等“可塑性”的屏蔽,个

14、人防护主要有:穿防护服、防护鞋、戴防护镜等措施。,职业健康危害因素的危害与预防,四、异常气象条件对职业健康的危害及预防 1、高温、高湿、高寒、高气压、高风速等等都属于异常气条件。高温、高湿所产生的条件会使人大量排汗,电解质失去平衡,体内聚集的热量无法及时排出,体温过高,对人体的呼吸、循环、消化系统泌尿系统造成不良影响。低温使人易患感冒、肺炎、肾炎、肌痛、关节炎等。 2、对异常气象条件的防护理主要是防暑降温。具体方法有隔热、通风和个体防护,可以穿防护服、戴防护手套。,职业健康检查,上岗前职业健康检查 用人单位安排将从事某种和某些职业危害作业的人员,包括新招工进厂准备安排从事有害作业的人员;从无害

15、岗位准备调到有害作业岗位的作业人员;从甲种有害作业岗位准备调到乙种有害作业岗位的人员;从事某些特殊作业的人员进行上岗前职业健康检查。,职业健康检查,在岗期间定期职业健康检查 对已在有害作业岗位的作业人员进行定期职业健康检查。早期发现可疑职业病患者或职业病患者,及时进行医疗观察、诊断、治疗、调换作业岗位、疗养等,防止职业危害的发展。早期发现有职业禁忌症的工人,以便及时调离或安排其他合适的工作;检出高危人群,作为重要监护对象并采取措施防止其他人员健康受损。 离岗时职业健康检查 对从事解除职业危害作业的工人在离岗时进行健康检查,包括从事有害作业的离休、退休、调离的人员,明确诊断,依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与

16、待遇或赔偿。,职业健康检查,应急的职业健康检查 在发生急性职业危害事故时,对遭受或可能遭受职业危害的人员进行健康检查,了解、确定该事故对作业人员的健康是否遭受损害,发现急性职业病病人或观察对象应立即抢救治疗和观察。 五、对职业病患者与观察对象(疑似职业病的病人)的复查、康复和住院诊断观察 包括经职业病诊断机构却真的职业病病人;经职业病诊断机构认定的观察对象(疑似职业病的病人);经检查监护筛检出的阳性体征人员。对职业病病人和观察对象进行健康检查,随时掌握他们的肌体健康情况和病情的进展,及时采取相应的治疗手段和措施,控制职业病的发展和并发症的发生,有效地保护职业病患者和观察对象的劳动能力与生活能力,延长他们的生存寿命。,特种劳动防护用品生产许可证实施细则,第二条:本实施细则适用于申请国家生产许可证的各类劳动防护用品生产企业及所有检验、使用、管理劳动防护用品的单位。 发放生产许可证的劳动防护用品分为七类: (一)头防护类; (二)呼吸器官防护类; (三)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