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守校规校纪,培养法纪意识

上传人:suns****4568 文档编号:114826311 上传时间:2019-11-12 格式:PPT 页数:37 大小:1.2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遵守校规校纪,培养法纪意识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遵守校规校纪,培养法纪意识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遵守校规校纪,培养法纪意识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遵守校规校纪,培养法纪意识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遵守校规校纪,培养法纪意识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遵守校规校纪,培养法纪意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遵守校规校纪,培养法纪意识(3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机制1306,遵守校规校纪,培养法纪意识,随着科技发展社会对大学生的要求也日渐提高,而想要投身社会的我们已经不仅单一的只拥有知识,要有道德,有理想,有文化,有纪律才是一个接班人应该具备的素质。,遵守校规校纪,山水自见山水,但社会早已有了一个翻天覆地的变化,增强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能力,养成良好的行为规范,提高文明素质,更见在校大学生应该做到而且必须做好事情!,西京学院学生“十不准”行为规范: 一、不准打架骂人; 二、不准赌博; 三、不准酗酒; 四、不准吸烟; 五、不准男女生交往中有不文明行为; 六、不准在校外租房居住和夜不归宿; 七、不准饲养宠物; 八、不准损坏公物; 九、不准迟到、早退、旷课;

2、 十、不准考试作弊。,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是综合素质的核心要素。加强大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和信念,帮助大学生塑造和培育美好的品德,是大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首要任务。对于在校大学生来说,注重思想境界的提升,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仅是个人成长的需要,更是是历史赋予的责任和使命。,不准打架骂人,不准打架骂人,打架斗殴是校园内的一大公害,是在校学生违法违纪行为的主要表现之一。打架斗殴易危及人身安全,酿成治安、刑事案件,甚至葬送自己的美好前程,妨碍内部团结,不利于优良校风和学风的建设,破坏大学生成才的优良环境,损害大学生的良好形象,影响学校声誉。,

3、不准赌博,不准酗酒,伤害身体。酗酒对身体的危害很大,伤害肠胃等消化系统,影响正常的血压值,增加心肺的工作负荷,因此酗酒不利于健康。 影响学业。如果经常酗酒肯定会影响学业的,浪费很多的时间,从而耽误自己的学业,这样的话是得不偿失的。 影响心情,脾气暴躁。经常酗酒肯定会影响心情的,甚至借酒精麻痹自己的神经,等清醒过来又会烦躁不安,如此循环,会变的脾气暴燥,不可理喻。,酗酒闹事。有的学生喝酒之后因为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甚至会打架闹事,造成严重的后果,影响同学关系和校园安全,是非常不可取的。 浪费金钱,不可抑制。经常酗酒是肯定要花钱的,但是自己又控制不住自己,在喝酒成瘾的而又囊中羞涩的情况下,还可能养

4、成小偷小摸的坏习惯,对个人成长更加不利。,不准吸烟,不准吸烟,肺部疾病:香烟燃烧时释放38种有毒化学物质,其中有害成份主要有焦油、一氧化碳、尼古丁、二恶英和刺激性烟雾等。焦油对口腔、喉部、气管、肺部均有损害。烟草烟雾中的焦油沉积在肺部绒毛上,破坏了绒毛的功能,使痰增加,使支气管发生慢性病变,气管炎、肺气肿、肺心病肺癌便会产生。据统计吸咽的人60岁以后患肺部疾病的比例为74%,而不吸烟的人60岁以后患肺部疾病的比例仅为4%,这是一个触目惊心的数字。,心血管疾病:香烟中的一氧化碳使血液中的氧气含量减少,造成相关的高血压等疾病。吸烟使冠状动脉血管收缩,使供备量减少或阻塞,造成心肌梗塞。吸烟可肾上腺素

5、增加,引起心跳加快,心脏负荷加重,影响血液循环而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猝死综合症,呼吸功能下降、中风等共20多种疾病。 吸烟致癌,吸烟还会导致骨质疏松,吸烟严重影响人的智力.,不准男女生交往中有不文明行为,可以说,大学生都有与异性的强烈愿望和真实需要,能够轻松自然地同异性交往是一个、大学生人际关系能力的重要体现,也是个体心理健康的重要方面。大学生经常说的交往问题就是与异性之间和交往障碍。在人际交往中存在性别效应,尤其突出的是个体格外看重自己在异性心目中的形象,所以,自己的缺点或弱项可以在同性面前暴露,却不能在异性面前暴露,甚至不惜为了保全面子而避免或减少与异性的接触和交流。异性交往,还会有

6、意或者无意地联想到彼此之间可否发展成恋人关系,从而更加增添了心理负担,使正常的异性交往变得各怀心事,别别扭扭。,不准饲养宠物,大学生养宠物易传染病菌,影响寝室卫生和学生的身体健康。由于许多学生喂养的犬只并没有采取注射狂犬疫苗等预防措施,犬只自身携带各种病菌,对养犬人和其他学生带来健康隐患。 大学生热衷养宠物的行为表现了某些大学生内心空虚孤寂的一面,因为对周围人际关系、情感关系的淡漠,导致部分学生将情感转移到了动物身上。同时也是受到社会现象的影响,觉得养宠物是一种时尚,盲目跟风。,不准在校外租房居住和夜不归宿,夜不归宿表现出个人的行为规范不好、夜不归宿熬夜对身体有极大的危害(人体在晚9点-晨7点

7、是体内排毒阶段,此时要休息)、夜不归宿去网吧吸二手烟更不好(极大的危害自己的呼吸道)、夜不归宿吃夜宵影响胃肠功能、夜不归宿去卡拉OK会使大脑神经兴奋(容易失眠)、夜不归宿对自身的安全没有绝对的把握,不准损坏公物,不准迟到、早退、旷课,大学生经历了高中的紧张学习生活,都会有一种压抑的感觉,因为在高中的时候,每一位同学都是紧张的学习的,每天都是按时到教室去上课,这时应该很少有学生会上课迟到的,所以,当他进入大学的时候,身心就会得到极大的放松,迟到现象就会出现。当然也有一些学生是不喜欢去上课,认为老师讲的课没有什么意思,自己可以在宿舍里面就能够学好,也就没有必要去教室里面浪费时间在学习一遍了,所以说

8、这些学生就会在课堂上面缺席了。同时也有一些到了大学之后就变得堕落的学生,这些学生不能准确的把握自己,将学习当成了儿戏,所以他们是没有什么心思去课堂里上课的,在他们看来,这很枯燥乏味,这样的学生在学校里面也占有一定的比例。有一些学生在晚上的时候会很晚才睡觉,所以在白天到上课的时间的时候就会还在床上睡觉,这样的话他们就会耽误了上课的时间,很显然的他们也就迟到了。,不准考试作弊,大学生基础文明规范建设毕竟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它的完成需要来自校内外方方面面的共同努力,不可掉以轻心。学校真诚希望每一位同学从点点滴滴做起,将文明行为规范付诸行动,同时也号召广大学生党员、学生干部、入党积极分子率先垂范,以

9、实际动感染、引导广大同学自觉树立良好形象,争做明礼修身的表率,为建设和谐校园而努力奋斗。,目 录,大学生法纪教育,加强大学生法制教育的迫切性,大学生法制教育的现状 勿容置疑,作为造化育人的高等学府,主导性培育和快速提升青年学生的法律素养,是其参与社会现代化进程和塑造“现代型人才”不可推卸的职责。然而,近年来一升再升的大学生犯罪数据,频频向我们告示:校园并不平静,大学生们的法律素养还十分贫瘠。广州市司法局的吴云南等同志对广东全省49所普通高校进行了调查,结果念人震撼,19811998年,这49所普通高校曾有违法和犯罪的学生626人,约占同期在校学生总数的干分之二。浙江嘉兴市秀洲区人事劳动保障局两

10、名公务员2003年4月3日下午在办公室里遇刺。警方确认,犯罪嫌疑人周一超时年22岁,是浙江大学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农学系应届毕业生。原来,他在该区公开招考公务员中,已通过笔试、面试,但健康检查不合格,未被录用。因情绪悲观,产生报复念头,遂迁怒于人事部门的招考人员,最终导致行凶杀人。,加强大学生法制教育的迫切性,大学生法制教育的现状 2003年3月28日,在南京市浦口区检察院挂牌成立了全国首家大学生犯罪预防中心,南京大学、东南大学等南京10所高校成为首批中心成员。之所以要建立这个“大学生犯罪预防中心”,是因为该院通过调查分析发现,2001年该区在校大学生的犯罪率比上年上升300,2002年比200

11、1年上升120,并且还得出结论,大学生犯罪大多是因为不懂法。面对这些触目惊心的大学生犯罪数据,能够予之以较为恰当的解释是:现行的学校“法制教育”课,根本没有让学生真正懂法。正如“硫酸伤熊”案当事人刘海洋(清华大学学生)所言:“我们上大一就学了法律基础课,学了民法和刑法等,但我只知道猎杀野生动物违法,但用试剂烧伤动物园里的动物是不是违法就不清楚了”从这段心语中,也许会让我们得到比“事件”本身更富有检讨意义的启示,我国高校的法制教育模式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了。,加强大学生法制教育的目标,良好的公民法律意识能驱动公民积极守法。公民只有具有了良好的法律意识,才能使守法由国家力量的外在强制转化为公民对法律

12、的权威以及法律所内含的价值要素的认同,从而就会严格依照法律行使自己享有的权利和履行自己应尽的义务;就会充分尊重他人合法、合理的权利和自由;就会积极寻求法律途径解决纠纷和争议,自觉运用法律的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和利益;就会主动抵制破坏法律和秩序的行为。另外,良好的公民法律意识能驱动公民理性守法,实现法治目标。理性守法来自以法律理念为基础的理性法律情感和理性法律认知。法律意识,一般由法律心理、法律观念、法律理论、法律信仰等要素整合构建,其中,法律信仰是法律意识的最高层次,也是大学生法制教育的核心。,加强大学生法制教育的目标,所谓法律信仰,就是人们对法律的无限信服与崇拜,并以之为行为的最高准则。“

13、一个社会公众对法律的信仰生成相当重要,它是一个国家法治化的关键性要素。正因为如此,伯尔曼的至理名言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它将形同虚设才会广为流传,成为所有崇尚法治的人们确信的一条真理性原则。”法律信仰是人们对法律的一种认同和依归,其实质是追求法律至上和法律统治。只有信仰法律,才可能守法。法律作为公平、正义的象征,守法仅是法信仰的外在表现形式,守法精神才是法信仰的灵魂。守法精神要求的是主体不仅遵守法律,更重要的是把守法内化为道义上的一种责任和义务,变被迫守法为自愿守法,由强制守法到良心守法,由他律守法到自律守法。,结合案例学习我国的法律法规,案外链接 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和处罚: 扰乱公共秩序的行为

14、和处罚。如第二十六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一千元以下罚款:结伙斗殴的;追逐、拦截他人的;强拿硬要或者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的;其他寻衅滋事行为。 妨害公共安全的行为和处罚。如第三十二条 非法携带枪支、弹药或者弩、匕首等国家规定的管制器具的,处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警告或者二百元以下罚款。,结合案例学习我国的法律法规,案外链接 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和处罚: 非法携带枪支、弹药或者弩、匕首等国家规定的管制器具进入公共场所或者公共交通工具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

15、下罚款。 侵犯人身权利、财产权利的行为和处罚。如第四十三条 殴打他人的,或者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并处五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罚款:结伙殴打、伤害他人的;殴打、伤害残疾人、孕妇、不满十四周岁的人或者六十周岁以上的人的;多次殴打、伤害他人或者一次殴打、伤害多人的。,结合案例学习我国的法律法规,案例: 张某家中有一辆两轮摩托车,平时由其丈夫和弟弟驾驶,有一天,张某的女儿(18岁)趁家中无人将摩托车推到街上,同村的小刘(巧岁)说自己会开摩托,于是张某的女儿让其驾

16、驶摩托车带自己去兜风。因为小刘缺乏驾驶经验,摩托车在行驶中将在路边摆水果摊的李某撞伤,在随后的治步元过程中共花费医疗费5000元。经公安交通管理部门认定,小刘承担事故的全部责任。小刘在承担了李某的全部损失后,以张某的女儿未经其父母同意开车造成交通事故为由,要求张某的女儿分担此次事故的受害人的一部分损失,张某的女儿予以拒绝。,结合案例学习我国的法律法规,案例: 本案中,张某的女儿与小刘应当共同承担责任。理由为小刘年仅15周岁,依据民法通则第12条的规定,小刘属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进行与其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活动。其他民事活动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征得其法定代理人的同意。张某的女儿在未经小刘父母同意的情况下,同意小刘开车,虽然此次交通事故是由于小刘驾驶技术不熟造成的,但是由于小刘是未成年人,其驾驶机动车的行为显然与其年龄、智力不相适应,因此此次事故应当由张某的女儿和小刘共同承担责任。鉴于小刘是未成年人,赔偿责任由其监护人承担。,结合案例学习我国的法律法规,案外链接:道路交通安全法与我们大学生关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