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腰椎病分析

上传人:好** 文档编号:114823269 上传时间:2019-11-12 格式:PPT 页数:41 大小:7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颈、腰椎病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颈、腰椎病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颈、腰椎病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颈、腰椎病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颈、腰椎病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颈、腰椎病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颈、腰椎病分析(4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颈、腰椎病,科普宣教,罗格,颈、腰椎疾病 正严重侵害着中老年人 和上班族的健康!,在我国发病率高达15.9%,且有逐年上升的趋势! 治疗不及时,会导致高血压、脑中风、大小便失禁,颈腰椎甚至造成终生瘫痪! 临床统计表明,年龄大于50岁者40%以上颈、腰椎有活动受限情况;其中60%会产生颈、腰椎病变,压迫神经系统出现病症;约10%-15%的患者最终会发展到脊髓压迫,从而可能造成截瘫!,有的中学生也会患颈腰、椎病,现在临床上中学生患颈腰椎病的也不少,约占门诊量的 5 左右,以“豆芽菜”体型的和“肥胖”体型者多见。 中学生发生颈腰椎病主要有以下原因:( 1 )发育过快:近年来我国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孩子

2、的青春期提前,在 11 15 岁之间生长最快,软骨板骨化迅速,椎间盘发育不全,髓核含水量较高,而胶原蛋白含量较少,椎间盘的柔韧性不足,腰部肌肉的力量也明显不足。( 2 )运动过少,现在中学生的学习压力较大,长期坐在课桌前,容易引起腰部肌肉劳损,有不利于钙质的吸收,影响了骨骼的发育。( 3 )婴儿时期爬行少:婴儿时期爬行室抬头和腹部下垂有助于脊柱生理弯曲的形成,现在多数孩子是独生子女,几个人照看一个孩子,动不动就抱起来,孩子得不到锻炼的机会。,颈、腰椎间盘突出 发病原因及病理分型,人类从爬行进化为直立行走,颈、腰椎起了重要作用,但同时也承受了巨大压力。 现代医学研究发现,颈、腰椎病的根本原因是整

3、个脊柱的退行性病变。外在的劳损因素促进了退行性病变的发生。正常椎间盘的髓核含大约80%以上的水份,而椎间盘又没有直接的供血,靠吸收椎体的水份及营养来维持它的功能和弹性。但人体随着年龄的增大,以及每天直立时所形成的压力,使椎间隙变窄,韧带松驰,椎体失稳,同时髓核中所含的水份也逐渐减少,组织发生退变,变成瘢痕样组织,或豆腐样块,失去了原有的可流动性,纤维环也可以发生退变,失去原有的弹性并在反复压迫下逐渐变薄甚至破裂,髓核可由破裂处突出,即椎间盘突出。,颈、腰椎病的发病机理及临床症状,现代医学研究表明,颈椎病和腰椎病从根本上讲是人体脊椎的一种退行性病变。颈椎病又称颈椎综合症,是以颈椎退行性病理变化为

4、基础的一种疾病。确切地说,颈椎病是颈椎椎间盘、颈椎骨关节、软骨、韧带、肌肉、筋膜等所发生的退行性改变及其继发改变,刺激或压迫了周围的脊髓、神经、血管等组织,由此产生的一系列临床症状和体征的综合症候群。 颈椎病临床症状突出表现为颈肩腰腿疼痛、四肢麻木、头痛头晕、耳鸣耳聋、视物不清等。 颈椎病的发病原因多样,病理过程复杂,诸如机体的衰老、慢性劳损、外伤、先天性椎管狭窄、先天性颈椎畸形、不适当的运动等都是导致颈椎病的发病因素,而在日常生活中,不良的生活习惯、工作姿势不当、睡眠体位欠佳、外力伤害是引发颈椎病的最直接原因,应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颈椎病易患人群,从年龄上讲:中、老年人患颈椎病的较多 从职

5、业上讲:长期低头伏案工作或头颈常向某一方向转动者易患颈椎病。这些职业的工作人员颈椎病的发病率在59.1%左右。 从睡眠姿势上讲:喜欢卧高枕及有反复落枕病史者易患颈椎病 有头颈部外伤史的患者易患颈椎病 有颈椎先天性畸形者,如先天性椎管狭窄、先天性椎体融合,颈胛和第7颈椎横突肥大等,易患颈椎病,咽部炎症有时也可诱发颈椎病。,颈 椎 病,颈椎病又称颈椎综合症,常见于中老年人,是由于人体颈椎间盘逐渐地发生退行性变、颈椎骨质增生或颈椎正常生理曲线改变后刺激或压迫颈神经根、颈部脊髓、椎动脉、颈部交感神经而引起的一组综合症状。这类患者轻则常常感到头、颈、肩及手臂麻木,重则可导致肢体酸软无力,甚至出现大小便失

6、禁及瘫痪等。,颈椎病症状分型,. 神经根型颈背强痛、活动受限、上肢麻木、疼痛、头痛、头晕、眩晕 椎动脉型头痛、头晕、耳鸣、耳聋、视物不清、肢体麻木、甚至猝倒 交感型头枕部痛、头沉、头晕、偏头痛、心慌、胸闷、肢体发凉 脊髓型上肢发抖、麻木、握物困难、感觉障碍、重者痉挛性瘫痪、呼吸困难 颈型颈椎间盘退变,颈部肌肉、韧带、关节囊急性损伤,小关节错缝等,是本型的基本病因头、颈、肩、臂部疼痛等异常感觉,并伴有相应的压痛点。 食管压迫型即为椎体前缘鸟嘴样骨刺压迫食管所致主要临床症状有吞咽困难及声嘶症状 混合型临床上常常有上述几型的症状混合存在,这种混合存在的现象使颈椎病的临床表现更为复杂。,(1)神经根型

7、,由于颈椎间盘突出、骨质增生、钩椎关节和后关节退变,对脊神经根造成刺激或压迫,在临床上产生上肢无力、手指麻木、感觉异常等症状。一般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具有较典型的一侧上肢麻木、疼痛的症状,而且症状的范围与颈脊神经所支配的区域相一致。椎间孔挤压试验、神经根牵拉试验阳性,棘突旁侧压痛伴患侧上肢放射痛。 神经根型症状主要表现为颈背强痛、活动受限、上肢麻木、疼痛、头痛、头晕、眩晕等。,(2)椎动脉型,由于钩椎关节退变,或是椎间盘退变,颈椎总长度缩短,椎动脉与颈椎长度平衡被破坏,刺激、压迫椎动脉,造成椎动脉供血不足,从而产生偏头痛、耳鸣、眩晕、视力减退、猝倒等症状。旋颈试验阳性。 椎动脉型症状主要表现为头

8、痛、头晕、耳鸣、耳聋、视物不清、肢体麻木、甚至猝倒,(3)交感神经型,若椎间盘退变,刺激或压迫颈部交感神经纤维,则可引起一系列交感神经反射性症状,如恶心、眼花、耳鸣,心动过速等。该型往往与椎动脉型伴发,有时很难独立诊断。 交感型症状主要表现为头枕部痛、头沉、头晕、偏头痛、心慌、胸闷、肢体发凉,(4)脊髓型,颈椎间盘突出、椎体后缘骨刺、椎体移位韧带肥厚、脊髓损伤等因素造成脊髓受压和缺血,引起脊髓传导功能障碍。它又可分为中央型和周围型两种。中央型的发病是从上肢开始,向下肢发展;周围型的发病是从下肢开始向上肢发展。此两型均又可分轻、中、重3度。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症状,主要为髓性异常感觉,运动、反射障

9、碍,如下肢无力、抬步沉重感、跛行、腱反射亢进,甚至可出现痉孪性瘫痪、大小便失禁。 脊髓型症状主要表现为上肢发抖、麻木、握物困难、感觉障碍、重者痉挛性瘫痪、呼吸困难,(5)颈型,颈椎间盘退变,颈部肌肉、韧带、关节囊急性损伤,小关节错缝等,是本型的基本病因。引起颈椎局部或放射地产生颈部酸痛、胀麻等不适感,大约有半数患者由此可生颈部活动受限或被迫体位。患者一般主诉为头、颈、肩、臂部疼痛等异常感觉,并伴有相应的压痛点。,(6)食管压迫型,即为椎体前缘鸟嘴样骨刺压迫食管所致。主要临床症状有吞咽困难及声嘶症状。,(7)混合型,临床上常常有上述几型的症状混合存在,这种混合存在的现象使颈椎病的临床表现更为复杂

10、。,腰椎病症状分型临床表现,椎间盘突出 腰部疼痛、下肢放射性疼痛、麻木、肌肉力量减弱或瘫痪 椎管狭窄 腰腿痛、下肢麻木无力、间歇性跛行 骨质增生 骨刺压迫、刺激中枢神经、引起局部酸胀痛、一侧下肢或双下肢麻木、疼痛 腰肌劳损 腰部长期反复疼痛、阴雨天、寒冷潮湿的天气或劳累后病情加重,腰 椎 病 腰椎间盘突出(膨出)症,椎间盘突出(膨出)症是临床上常见的腰部疾患之一,在人群中发病率为15.2%。其发病主要是因为腰椎间盘各部分,尤其是髓核有不同程度的退行性改变,在各种外力作用下,椎间盘的纤维环破裂,髓核组织从破裂之处突出,使相邻神经根、脊髓等遭受刺激或压迫,从而产生腰痛,一侧或双侧下肢疼痛、麻木等症

11、状,甚至大小便失禁,瘫痪。 椎间盘突出症状主要表现为腰部疼痛、下肢放射性疼痛、麻木、肌肉力量减弱或瘫痪。,腰 椎 病 腰椎间盘突出(膨出)症,腰椎管狭窄症,腰椎管狭窄症是指腰椎管因某些原因发生骨性或纤维性结构改变,导致一个节段或多个节段的一处或多处管腔变窄,压迫了马尾神经或神经根而产生的临床症候群。腰椎管狭窄的原因:主要有先天与后天的区别,所谓先天的椎管狭窄症是指椎管先天发育较窄,在同样的组织退变、增生的情况下,容易引起症状。后天因素是由于退变、损伤等原因引起的黄韧带肥厚、椎体骨质增生、小关节骨赘、硬膜外粘连、腰椎间盘突出等,导致腰椎管腔狭窄。其中以黄韧带肥厚、腰椎间盘突出引起者最为多见。 椎

12、管狭窄症状主要表现为腰腿痛、下肢麻木无力、间歇性跛行,骨质增生,腰椎负重较大,易损伤,且随着年龄增长,腰椎及周围软组织产生退行性病变。由于软组织病变、肌肉的牵拉或撕脱、出血、血肿,日久便形成刺状的骨质增生;骨刺的形成又对软组织产生机械性的刺激,压迫神经导致神经根水肿变形,产生腰腿痛等症状,如此恶性循环,病情不断加重。虽有许多通常的治疗措施,但疗效皆不尽如人意。病情反复,时好时坏,不能根治。 骨质增生症状主要表现为骨刺压迫、刺激中枢神经、引起局部酸胀痛、一侧下肢或双下肢麻木、疼痛,“骨刺”并不可怕,“骨刺”是骨质增生的俗称,是中老年人常见疾病。骨刺属于老年退行性病变的必然结果,几乎百分之百的老年

13、人身上都有骨刺。 如果骨刺出现在颈椎、腰椎、膝关节等部位,压迫了神经、血管,引起了临床症状,也不必过分恐慌,以目前医疗水平,只要科学治疗,就完全能摆脱病痛的纠缠。,为什么您的颈腰椎病反复发作, 久治不愈?,1、重视不够,止痛了事 2、初见效果、马上停药 3、只注重治疗表症 4、老药反复用,治标不治本 5、不注意日常保健和康复锻炼,1、重视不够,止痛了事,颈、腰椎病一个最常见症状就是疼痛,反复发作,痛痛停停。所以,很多人说这是“老毛病”,不会要命的。患者往往只吃一些止痛药或买一两贴膏药,马虎治疗了事。这些药虽有一定的止痛、缓解病情作用,但是治标不治本,且这种治疗方法和态度是十分有害的。小疾不除,

14、终酿大患,许多颈腰椎病的严重后果往往就是这样造成的。,2、初见效果、马上停药,许多颈腰椎病患者用了一段药,症状基本控制住后,就喜滋滋地以为万事大吉随即停药。而这时,病灶处无菌性炎症只是控制了一部分,尚不稳定,停药后,疾病马上复发。患者千万不能稍稍见好就收,好了伤疤忘了疼,应乘胜追击。彻底控制病情,才能根治。,3、只注重治疗表症,颈、腰病发作时,患者注意力往往集中在疼痛部位上,因此着重选用外用药,哪儿疼贴哪儿,哪儿疼抹哪儿,以为这样作用快,效果好。殊不知,外用药作用不直接,药力不能深入病灶,根本治疗,只起到皮肤表面麻醉的作用,掩盖症状。,4、老药反复用,治标不治本,许多患者会说:药很灵,这么多年

15、我一直用它。其实这反而说明了该药不能根治疾病,那为什么还用它呢?长期用一种普通药物,又不能根治,很容易产生依赖性,对疾病康复极为不利。,5、不注意日常保健和康复锻炼,患者往往认为,得了病就要靠大夫,过分依赖于药物,而忽视了日常保养。俗话说:“最好的医生就是自己”,“三分药物七分养”。如能配合科学、适度的康复锻炼,并用心注意日常保健,那么对疾病的治疗就会收到更好的效果。 衷心希望每一位颈腰椎病患者都能走出治疗的误区。,腰部受力分析,许多躯干肌肉与脊柱长轴平行,当背肌产生保护和拉动脊柱的张力时,也会产生作用于脊柱的压力。即使在放松的直立或坐位,肌肉产生的张力也相当于自上而下体重的2倍。在活动时(如

16、前屈并抬起重物),背肌需要产生更大的力来克服上身的重力作用及所抬举物体的重量。 腰椎间盘的压力在平躺时候是150N-250N,直立位时是500N-800N,挺直坐位时是700N-1000N,当弯腰抬起10kg的重物时是1900N。健康青年分别提起14kg和29kg的重物的时候,L4/5椎间盘的压力大约分别升高到4kN和 5.5KN。 腰椎关节突的面积很小,因此压力的改变很容易导致关节突关节面上所承受的压强发生改变。 在中立位,大约只有1%的压力通过关节突向下传递。与中立位相比,中度屈曲时腰椎管的横截面积增加达到12%,而后伸时降低达到15%。 而当腰椎前凸加大到2时,压力增加到16%。而且前凸这一姿势时增加的压力主要集中于关节面的下缘,所以进一步导致非常高的应力集中。而当腰椎轻度前屈时,上关节突与下关节突的关节面比较平行,则两者之间的接触应力也比较小。 老年人黄韧带弹性下降,在腰椎后伸时,黄韧带无法像年轻人那样弹性回缩,而是形成皱褶,当这些皱褶向前侵入椎管时,就更进一步加重了椎管的狭窄。 检查,检查,1、髋关节内旋、外旋检查 患者仰卧,双下肢自然伸直,抓住被检查者踝关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