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古诗文赏析秦观《风流子东风吹碧草》原文、注释、译文及赏析

上传人:Changge****183;we... 文档编号:114821073 上传时间:2019-11-12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语文古诗文赏析秦观《风流子东风吹碧草》原文、注释、译文及赏析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初中语文古诗文赏析秦观《风流子东风吹碧草》原文、注释、译文及赏析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初中语文古诗文赏析秦观《风流子东风吹碧草》原文、注释、译文及赏析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初中语文古诗文赏析秦观《风流子东风吹碧草》原文、注释、译文及赏析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初中语文古诗文赏析秦观《风流子东风吹碧草》原文、注释、译文及赏析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中语文古诗文赏析秦观《风流子东风吹碧草》原文、注释、译文及赏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语文古诗文赏析秦观《风流子东风吹碧草》原文、注释、译文及赏析(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风流子东风吹碧草风流子东风吹碧草秦观东风吹碧草,年华换、行客老沧洲。见梅吐旧英,柳摇新绿,恼人春色,还上枝头,寸心乱,北随云黯黯,东逐水悠悠。斜日半山,暝烟两岸,数声横笛,一叶扁舟。青门同携手,前欢记、浑似梦里扬州。谁念断肠南陌,回首西楼。算天长地久,有时有尽,奈何绵绵,此恨难休。拟待倩人说与,生怕人愁。【译文】春天的风,吹得遍野碧绿绿的,正是一年之中最美好的时节,本该好好欣赏一番,但此时的我,只不过一贬客,奔波在赴杭州的水路里。看到吐露着未开的蓓蕾,柳树焕发出嫩绿的新芽,这无边春色却闹的人一番着恼。是因为心里乱了!乱得连春色也恼起来了。一路回首北国,只见云雾暗淡,东望征程,又是江水悠悠,没个

2、尽头,怎么能让人痛快起来呢。半山的斜晖,两岸笼罩的暮霭,驾着一叶扁舟,远处传来数声牧童的横笛。不管眼见的还是耳听的,都让人心烦。在城门口相互携手,共同回忆过去的欢愉,扬州的往事浑似梦境一样。谁能体会到我在南郊的道路上回望你所在的方向时内心思念你的愁苦?我想来,天再长,地再久,也总有个尽头的时候,可我的恨却怎么也消不了啊!我想把这恨说给别人听,可担心别人也会被愁坏的。【注释】1.东风二句:意犹望海潮其三:“东风暗换年华。”2.行客:行人,出外作客之人,游人。南史夷貊传下文身国:“土俗欢乐,物丰而贱,行客不赍粮。”唐李顾题綦毋校书别业诗:“行客暮帆远,主人庭树秋。”花间集卷十李珣巫山一段云:“啼猿

3、何必近孤舟,行客自多愁。”3.沧洲:水滨,隐者所居。南史张充传:“飞竿钓渚,濯足沧洲。”南齐谢朓之宣城郡出新林浦向板桥诗:“既欢怀禄情,复协沧洲趣。”老:喻旅途之苦。4.恼人:撩拨人,惹人烦恼。恼人春色:唐罗隐春日叶秀才曲江诗:“春色恼人遮不得,别愁如谑避还来。”五代魏承班玉楼春:“一庭春色恼人来,满地落花红几遍。”宋王安石夜直诗:“春色恼人眠不得,月移花影上阑干。”5.还上枝头:表面上写梅吐蕊、柳焕芽的春色爬上枝头。其实是写恼人的心情,涌上心头。6.暝(mng)烟:傍晚的烟霭。7.横笛:竹笛,古称“横吹”,对直吹者而言。宋沈括梦溪笔谈乐律一:“或云:汉武帝时,丘仲始作笛;又云起于羌人。后汉马

4、融所赋长笛,空洞无底,剡其上孔。五孔,一孔出其背,正似今之尺八。李善为之注云:七孔,长一尺四寸。此乃今之横笛耳。太常鼓吹部中谓之横吹,非融之所赋者。”太平御览卷五八。8.一叶扁舟:谓小船。北周瘐信哀江南赋:“吹落叶之扁舟,飘长风于上游。”白氏六帖:“古者观落叶以为舟。”宋苏轼前赤壁赋:“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9.青门:汉代长安城门。三辅黄图卷一:“长安城东出南头第一门曰霸城门。民见门青色,名曰青城门,或曰青门。”此处借指汴京城门。10.前欢:昔日的欢娱。南唐冯延巳鹊踏枝:“历历前欢无处说,关山何日休离别。”11.浑似:浑似,全似。诗词曲语辞汇释卷二:“浑犹也刘过唐多令词:黄鹤断矶头,故

5、人曾到不?旧江山浑是新愁。浑是,全是也。卢祖皋江城子词:载酒买花年少事,浑不似,旧心情。浑不似,全不似也。”12.梦里扬州:扬州的往事如梦一样。语本唐杜牧遣怀诗:“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秦少游有梦扬州词,记在扬州的冶游,结云:“佳会阻,离情正乱,频梦扬州。”13.南陌(m):南郊的道路。泛指城郭,此指分手的地方。梁武帝河中之水歌:“洛阳女儿名莫愁,十三能织绮,十四采桑南陌头。”唐卢照邻长安古意诗:“北堂夜夜人如月,南陌朝朝骑似云。”此指汴京郊外。14.西楼:此指恋人。梁瘐肩吾奉和春夜应令诗:“天禽下北阁,织女入西楼。”后多指女子所居。宋李清照一剪梅词:“雁字回时,月满西楼。”15.

6、算天长四句:化用唐白居易长恨歌:“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16.倩(qin)人:请人、托人。【写作背景】风流子东风吹碧草作于北宋绍圣元年(1094年),哲宗亲政,重新起用所新派人物,旧派势力遭到沉重打击。秦观及其友人纷纷被贬斥出京,谪往各地。此词作于词人由汴京被贬往江南之时。【赏析】这首词表面上看是怀念昔日青楼旧好的词,实际上应是怀念同时遭贬谪的友人。上片主要写贬谪途中的孤单凄苦及烦乱的心绪。万物勃兴的春天本来能给人以美的享受,使人充满希望和信心。但这在身处逆境的作者眼中,却完全失去了光彩,变成了另外一种样子。开头三句写作者目睹春天的到来,感叹时光流逝,担心自己将终老贬所。这自然是悲

7、哀的,因此在他眼中,梅红柳绿的大好春光包就变成“恼人春色”了。但这种烦恼躲不掉,摆脱不开,心烦意乱,伤感倍增,觉得“随云”“逐水”都无出路。最后四句写夕阳含山,暮霭沉沉,身处“一叶扁舟之上,漂泊茫茫大江之中的孤寂景况。偏偏此时又传来“数声横笛”,这凄厉的笛声实在叫人断肠,无疑给孤寂的“行人”又增添了几分凄凉。起首第三句谓“行客老沧洲”,有归欤之叹。作者仕途不顺,所以想要归隐沧洲。此时自然界的景色是美好的。“梅吐旧英,柳摇新绿”,与望海潮其三“梅英疏淡”、“柳下桃溪”颇为相似;但那时心情舒畅,宛如“金谷俊游”,无意中还跟随他人女眷的车辆走了一段。然而此时由于在贬谪途中,便觉得春色恼人,心中烦乱。

8、“北随云暗暗,东逐水悠悠”,写的是自汴入淮时的情景。宋朝时汴水在泗州人淮,秦少游泗州东城晚望诗云:“林梢一抹青如画,应是淮流转处山。”词人在这里举目北望汴京,只见乌云暗淡,其中寓有落第的悲观情绪。而所乘之船入淮向东,又觉流水悠长,不由感到前路迷茫。这一对句,看似工稳,然而按照词谱,却不全相符合。秦观同门友张耒所作的风流子“亭皋木叶下”一首,清万树词律作为词的格式,并评价说:“此词抑扬尽致,不板不滞,用字流转可法,真名手也!”张词这一对句是“白蘋烟尽处,红蓼水边头”,当得上这样的评价。而秦观的“北随云暗暗,东逐水悠悠”,句法一变。前者两句皆为二、三句式,所以让人觉得“用字流转”,后者易为一、四句

9、式,似觉词情拗怒。秦观是填词里手,叶梦得避暑录话称其词曰:“知乐者谓之作家歌。”在这里做变化句式,产生拗怒之音的原因大概是心中有一股郁勃情绪在吧!“斜日半山”应当写的是沿淮东去之时,回望泗州南山时所见。此时红日西斜,隐于半山,暮烟四起,笼罩于淮河两岸。直至“数声”二句,才点明身在船上。“数声横笛”,像是从唐人郑谷淮上与友人别诗“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化用而来,其中寓藏离情,为下阕之张本。下阕表面上是在回忆在汴京时的恋情。那时他冶游“平康”,曾遇一歌妓。他俩携手都门,无限欢娱。这情境全像杜牧当年一样:“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悻名。”也像他自己在梦扬州一词中所写:“长记曾陪燕游,酬妙

10、舞清歌,丽锦缠头。殢酒为花,十载因谁淹留?”两情缱绻,一朝离别,不免无限思念。自“谁念断肠南陌以下,直至“此恨难休”,皆写对汴京恋人的相思之情。实际上却是追忆了同昔日旧好的深情厚谊,及失去这一切的哀怨,“青门同携手”的欢乐,“南陌”分别时的极度悲伤,西楼中无限的柔情蜜意,这一切都成为过去,永不再来,思之如梦,念之断肠。接下四句写天地有尽,离恨无穷,和情人今生再难相见,将抱恨终生,极言思念之甚。词人痛苦的心情及眼前凄凉的处境,吉凶难卜的命运,无处诉说!只有那心心相印的情人能理解,因此便“拟待倩人说与”,但这凄惨的境遇让她知道了只能使她忧伤,还是不说吧。这种怜念情人,欲言又止的内心矛盾和苦衷,使意

11、更深、情更切。这正是作者在贬谪途中想和同时被贬的友人联系,而又怕招来祸害的矛盾心理的真实反映。其中化用白居易长恨歌中两个七言句,为四个偶句,虽有割裂之嫌,而真情流贯,尚属感人。歇拍二句,稍一宕开,旋即收住,有有余不尽之致。清人周济宋四家词选评秦少游满庭芳(山抹微云)时说:“将身世之感,打并入艳情,又是一法。”完全可以移作此词的评语。词人屡试不第,落魄归来,只能通过艳情,抒写一腔悲愤。此词除“北随云”二句外,大体恪守格律。万树词律卷二分析此调云:“调中四字四句者,前二段,后一段,作者多用俪语。”秦观也是这样。如同前段“梅吐旧英,柳摇新绿,恼人春色,还上枝头”,以及“斜日半山,暝烟两岸;数声横笛,

12、一叶扁舟”,除“恼人”二句外,都用骈俪语言,对仗工整,音节浏丽,给人以美感。后段“天长地久”四句按照这样写,却不如之前几句的自然流美,带有人工痕迹。【秦观简介】秦观(1049-1100)字太虚,又字少游,别号邗沟居士,世称淮海先生。汉族,北宋高邮(今江苏)人,官至太学博士,国史馆编修。秦观一生坎坷,所写诗词,高古沉重,寄托身世,感人至深。苏轼过扬州,亲自看望秦观,正巧孙觉、王巩亦在高邮,乃相约游东岳庙,载酒论文,吟诗作赋,一时传为佳话。秦观生前行踪所至之处,多有遗迹。如浙江杭州的秦少游祠,丽水的秦少游塑像、淮海先生祠、莺花亭;青田的秦学士祠;湖南郴州三绝碑;广西横县的海棠亭、醉乡亭、淮海堂、淮

13、海书院等。秦观墓在无锡惠山之北粲山上,墓碑上书“秦龙图墓”几个大字。有秦家村、秦家大院以及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古文游台。秦观与黄庭坚、张耒、晁补之合称“苏门四学士”,颇得苏轼赏识。熙宁十一年(1078年)作黄楼赋,苏轼赞他“有屈宋之才”。元丰七年(1084年)秦观自编诗文集十卷后,苏轼为之作书向王安石推荐,王安石称他“有鲍、谢清新之致”。因秦观屡得名师指点,又常与同道切磋,兼之天赋才情,所以他的文学成就灿然可观。他后来于元丰八年(1085年)考中进士,初为定海主簿、蔡州教授,元祐二年(1087年)苏轼引荐为太学博士,后迁秘书省正字,兼国史院编修官。哲宗于绍圣元年亲政后(1094年)“新党”执政,“

14、旧党”多人遭罢黜。秦观出杭州通判,道贬处州,任监酒税之职,后徙郴州,编管横州,又徙雷州。徽宗即位后秦观被任命为复宣德郎,之后在放还北归途中卒于藤州。其散文长于议论,宋史评其散文“文丽而思深”。其诗长于抒情,敖陶孙诗评说:“秦少游如时女游春,终伤婉弱。”他是北宋后期著名婉约派词人,其词大多描写男女情爱和抒发仕途失意的哀怨,文字工巧精细,音律谐美,情韵兼胜,历来词誉甚高。然而其词缘情婉转,语多凄黯。有的作品终究气格纤弱。代表作为鹊桥仙、(纤云弄巧)、望海潮、(梅英疏淡)、满庭芳、(山抹微云)等。鹊桥仙中的“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被誉为“化腐朽为神奇”。满庭芳中的“斜阳外,寒鸦数点,流水

15、绕孤村”被称做“天生的好言语”。南宋张炎之词源:“秦少游词体制淡雅,气骨不衰,清丽中不断意脉,咀嚼无滓,久而知味。”生平详见宋史文苑传。著有淮海集40卷,以及淮海居士长短句、劝善录、逆旅集等作品。其所编撰的蚕书,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蚕桑专著。极善书法,小楷学钟王,遒劲可爱,草书有东晋风味,行楷学颜真卿。建炎四年(1130),南宋朝廷追赠秦观为“直龙图阁学士”,后世称之为“淮海公”。秦观在未仕期间,大多在故乡高邮居家耕读,为科举做准备。然而亦时常游历于江淮吴楚之间,徜徉于山光水色之中。在这段期间秦观的主要出游地有二:一为神宗熙宁九年(1076年),秦观同孙莘老、参寥子游访漳南老人于历阳惠济院,浴汤泉,游龙洞山。又往乌江拜谒项羽墓,极尽山水名胜。此次出游共赋得诗词三十余首,并作汤泉赋一篇,以记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