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病预防和治疗-高产思路

上传人:w****s 文档编号:114817252 上传时间:2019-11-12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0.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鱼病预防和治疗-高产思路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鱼病预防和治疗-高产思路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鱼病预防和治疗-高产思路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鱼病预防和治疗-高产思路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鱼病预防和治疗-高产思路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鱼病预防和治疗-高产思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鱼病预防和治疗-高产思路(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Error! Reference source not found.鱼病预防和治疗-高产思路鱼病防治鱼病的发生和流行,给养殖生产造成严重的损失。因此, 认真做好鱼病防治工作,积极贯彻“无病早防。有病早治”的原 则以减少病害损失,是获得养鱼稳产、高产的关键之一。 鱼类生活在水中,它们活动、摄食等情况不易看清。一旦 发了病要正确诊断和治疗也有一定困难。某些鱼病发生以后。 如患肠炎的病鱼,即使是特效药,也无法进入体内。又如孢子 虫病、复口吸虫病等则根本无专门的药可用。而只能在清塘 时,采用药物杀死潜伏在鱼池中的孢子或传播疾病的中间宿 主(如螺类)的方法加以防治。因此,鱼病防治工作必须强调 “预防为主

2、”。群众已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总结了一整套“四消 四定”的防病经验只要认真掌握鱼病防治知识,加强鱼病防 治工作。鱼病是完全可以控制和避免的。(一)鱼病诊断方法1肉眼检查法用眼睛直接从鱼体的患病部位找出病原体,如猫头鳋等 大型寄生虫。或根据鱼病的症状来判断,如病毒、细菌引起的 鱼病。检查步骤:先检查体表(头部、眼睛、口腔、鳍、鳞片);再 检查鳃部;最后剖检内脏器官(肠、肝、鳔、性腺等)。对于有疑 点的部位,取少量组织或粘液压片用显微镜检查。 2显微镜检查法肉眼不能看清的小型寄生虫,需用显微镜放大检查。有时 并发几种疾病,究竟哪一种疾病为主,也需要用显微镜检查加 以判断。体表和鳃部是鱼类发病的主要部

3、位,一般作为显微镜 检查的重点。用于检查的鱼。一个鱼池至少应有3尾5尾。 最好是行将死亡或刚死不久的病鱼。每一检查的部位,均需要 制2片3片。刚开始接触鱼病时会遇到一种困难,即寄生虫 数量与鱼病的关系。寄生虫少量存在并不会对鱼类健康带来 很大影响,只有当寄生虫达到一定数量时才会生病、死亡。如 车轮虫病、斜管虫等小型寄生虫在中倍镜下检查,平均一个视 野有数十个以上,才会引起鱼病。 3水质分析在用上述两种方法检查不出鱼病的情况下,应考虑水中 是否存在有毒物质,需要对水进行化验。目前大部分地区尚无 专门为渔业分析水质的结构,给诊断鱼病带来了一定困难。但 可用一种简易方法,间接证明水中有无毒物存在,即

4、用网箱放 在病鱼塘内或用木桶盛有病鱼塘的池水放养若干条健康鱼, 观察数天有无死亡情况,对于急性中毒病例,此法有较大的准 确性。有些常规水质检查项目,如溶氧、酸碱度、硫化氢等,均 可自行测定。4现场调查引起鱼类发病的原因很复杂,单纯检查鱼体不一定能找 到真正的病因。如同医生一样,还需要结合“问诊”了解鱼病发 生的全过程(即何时开始死鱼,每天死亡数量以及病鱼的活动 情况),历年鱼病情况(去年同期发生过何种鱼病),周围环境 (水中有无敌害,附近有无农田和工厂),以及放养密度、施肥、 投饵、运输、拉网等饲养管理情况。(二)鱼病防治方法1药物防治法(又称化学疗法) (1)清塘法;清塘是防治鱼病的根本措施

5、之一,极为重要。 通过药物清塘可以杀灭或清除鱼池中各种病原体、中间宿主 (螺蚌)以及清泥苔、水生昆虫和野鱼等敌害。清塘最理想的药 物是生石灰,其次是漂白粉、茶粕、巴豆和鱼藤精等,但杀灭病 原体作用极差。 (2)浸洗法:是预防鱼病的常用一种方法。鱼种放养时,常 采用10ppm漂白粉或8ppm硫酸铜浸洗15分钟左右(水温 15。C20。C)或两种药合用,以防止病原体带入鱼池。对于不 宜采用全池泼洒法进行治疗的药物。可用此方法进行治疗。如 用碱性绿、硝酸亚汞治疗小瓜虫病等。 使用此法需注意三点:盛鱼容器最好采用船舱、木桶、 大尼龙袋等,体积药量必须正确。如果用网箱具将鱼集中在鱼 池的一角进行浸洗,要

6、不断添加药物,否则药物的浓度会逐渐 降低而影响治疗效果浸洗药物的浓度、时间的长短与温度 高低,三者之间有密切的联系需要特别注意。此外,还需要考 虑浸洗对象,因为不同规格和不同品种的鱼对各种药物的耐 性也是各有不同的,在浸洗过程中,一定注意鱼的活动情况, 发现有异常,应立刻将鱼放回鱼池。为了避免发生意外,可先 做小型试验。将若干尾鱼放入药液中,比浸洗的预定时间长1 倍2倍,观察鱼类有无异常。有些药物不宜用热水溶解, 有些切忌用金属容器存放。如硝酸亚汞等。 (3)全池泼洒法:这是治疗体外鱼病最有效的一种方法。 采用此法,鱼池面积丈量、水深测量及称药一定要准确。药物 要充分溶解,施药宜在傍晚四五点钟

7、。均匀泼洒全池。若水质 很肥某些药物如漂白粉、硫酸铜的浓度可以适当增加。某些 药物毒性较大如硝酸亚汞,勿用全池泼洒法。实践证明,在发 病季节前,定期采用此法可预防某些疾病的发生。 (4)挂篓、挂袋法:把药物挂在食物台边,形成一个药液 区当鱼进入食物台摄食时,使鱼体得到消毒的机会。在发病 季节使用此法,对尚未发病的鱼有一定的预防作用。把硫酸铜 放在布袋里称挂袋法。漂白粉因腐蚀性较大需放在竹篓内 称挂篓法。一个食物台可挂3袋6袋,总药量不能超过用该 药全池泼洒的浓度。一般一个袋(篓)内放100克左右药物,每 周换药一次,连用数次。 (5)内服法:将药物拌入饲料中,制成药饵进行投喂,可防 治肠炎病、

8、球虫病等。根据草、青鱼的不同习性,以分别使用浮 性药饵和沉性药饵。 浮性药饵:每50公斤鱼第一天用硫胺脒5克2天6 天药量减半;投入05公斤米糠(或麸皮),再加150克榆树粉 (或面粉)用热水调和后用绞肉机绞成条状,切成适口的颗 粒晒干,用于防治草鱼肠炎病。 沉性药饵:把上述成分中的糠改为菜饼粉(或豆饼粉), 其他成分和制作同上。可用于防治青鱼的肠炎病。 投药前应停食1天2天,对于失去食欲的病鱼治疗往 往无效。因此,应在发病前半个月或一个月开始投喂药饵预 防效果比较理想。 (6)注射法:将药物进行肌肉注射是一个最有效的治疗方 法。近几年来,鱼种、成鱼注射疫苗,防病效果良好。若采用金 属连续注射

9、器进行注射,可以提高功效,节省药液。 (7)涂抹法:将药物伴入凡士林,制成药膏涂抹在鱼体患 病部位,也是较好的一种治疗方法但只适用于亲鱼鱼病的防 治。实践证明。拉网受伤的亲鱼用青霉素药膏涂抹伤口,可以 预防赤皮病、水霉病等。2免疫预防法免疫预防法是防治病毒性疾病如出血病较有效的一种措 施。近年来,不少地区土法制备疫苗。注射草、青鱼鱼种和成 鱼。用于防治病毒性出血病和细菌性肠炎病等卓见成效。免疫 后的养殖鱼成活率达80左右。国外已成功地采用疫苗浸浴 鱼苗来控制某些微生物鱼病。目前,国内外已开始对寄生虫鱼 病的免疫进行研究。 3物理防治法采用紫外线、升温、磁化水、交(直)流电等杀灭虫害。如常 采用

10、日照升温法治疗小瓜虫病,即将病鱼放在盛有绿水的小 容器中,置于日光曝晒,几日后即可治愈。因为小瓜虫对高温 较为敏感,适宜水温在16。C22。c;绿水吸热快,日晒后水温 逐渐上升当水温达到26。C以上时,虫体即可自行脱落。国外 学者曾试图采用交(直)流电来治疗小瓜虫病。 (-)常见微生物鱼病防治1炳毒性出血病病原是副肠孤病毒,青、草鱼可感染。病症有三种:红肌 肉型。即全身肌肉充血明显,有时出现“白鳃”。红鳍红鳃型。 鳃盖、鳍基、头顶、口腔等处体表明显出血。肠炎型。肠道严 重出血:此病流行于5月9月尤其是大规格草、青鱼种易 患此病,造成大批死亡。无良药治疗,用免疫法预防成活率可 达80左右,每方尾

11、鱼苗种用4公斤水花生,捣烂后拌入豆 饼粉制药饵,连喂3天,具有一定效果。 2肠炎病病原体是肠型点状产气单胞杆菌。病鱼的症状很明显,肛 门红肿、外突,丧失食欲。行动迟缓。肠壁充血发红,肠内充满 淡黄色液体,流行于5月9月,青、草鱼易患此病,特别是当 年草鱼种和2龄青鱼种,能造成大批死亡。治疗时宜采用药物 外用和内服相结合的方法。外用漂白粉lppm或生石灰每亩 15公斤25公斤全池泼洒。内服(药量以50公斤吃食鱼为一 个计算单位)。每单位含:漂白粉100克,溶解后喷洒在颗粒 饲料上或直接拌入饲料中,连用3天;大蒜头05公斤 15公斤连用6天;磺胺胍,第一天5克第二天至第六天 减半;地锦草、乌桕,干

12、的250克或新鲜的15公序,连用3 天。肠炎病一旦发生往往效果不理想,故应强调以预防为主。 发病季节前,用上述方法半个月一次,连用数次。 3烂鳃病病原体是鱼害粘球菌。青、草鱼都可感染,是一种常见细 菌性鱼病。其典型病状是鳃丝腐烂,鳃丝末端软骨外露,常带 有污泥,鳃盖骨内表皮充血。中间部位有时烂穿而呈一通透的 “天窗”。经高倍显微镜检查,能发现柔软似汗毛状的菌体不断 作摆动。此病流行于5月9月,主要危害青草鱼的1龄2 龄鱼种和成鱼,可造成严重的死亡。防治:生石灰全塘泼洒, 每亩10公斤25公斤。使池水pH值达859;漂白粉 Ippm全池泼洒;大黄25ppm 37ppm。煮煎后用大于大 黄量20倍

13、的03氨水浸泡12小时。然后全池泼洒;五倍 子2ppm 4ppm,全池泼洒;乌桕干粉025ppm药量(鲜叶 量为干粉量的4倍)用大于乌桕干粉量20倍的2生石灰 水浸泡,并煮沸10分钟后全池泼洒。 4赤皮病病原体是荧光极毛杆菌,青、草鱼都可感染。主要是亲鱼 或成鱼在运输、拉网时擦伤所引起。病鱼体表局部出血、发炎, 病灶处的鳞片脱落成一块块红斑鳍基部充血,鳍条末端腐烂 呈破碎的纸扇状。此病常与细菌性肠炎和烂鳃病并发。青、草、 鲤鱼一年四季都有发生,以5月9月最为流行。可造成死 亡。近年来,赤皮病的发病率有减少的趋势。预防:勿使鱼体 受伤可避免发生此病;受伤的鱼体可用青霉素软膏涂抹。治 疗:宜采用内

14、服和外用药物相结合,内服磺胺脒制成的药饵 外用漂白粉lppm全池泼洒。 5打印病病原体是点状产气单胞杆菌点状亚种。花、白鲢都可感 染。病鱼肛门附近两侧肌肉腐烂呈椭圆形,边缘充血,酷似打 了红色的印记,故称打印病(又称腐皮病);严重时可以烂穿肌 肉,露出骨骼和内脏 ;5月8月是流行季节。主要 危害鲢、鳙的成鱼和亲鱼。此病感染率一般不高,病鱼逐渐消 瘦以至造成部分死亡。治疗:可用漂白粉1ppm全池泼洒;亲 鱼患病可注射氯霉素,每公斤鱼5毫克或在患处用高锰酸钾 等涂抹,再结合漂白粉全池泼洒。 6白皮病病原体是白皮极毛杆菌。花、白鲢都可感染。病鱼背鳍与 臀鳍间至基部的体表出现白色或灰色,严重时病鱼头部

15、朝下 尾鳍向上。此病流行于5月8月,主要发生在鳙、鲢夏花阶 段,草鱼有时也可感染,若治疗不及时会造成较高的死亡率。 发病的鱼池,池水往往不干净尤其是施过未发酵的粪肥。此 外,在捕捞、运输时,损伤鱼体也会导致白皮极毛杆菌感染。治 疗:用漂白粉1ppm或五味子2ppm4ppm全池泼洒。 7白头白嘴病病原体是一种粘球菌。四大家鱼都可感染。病鱼额部和嘴 周围色素消失,呈白色故称“白头白嘴病”。个别病鱼头出现 充血现象。用肉眼诊断易与车轮虫病混淆。此病流行于5月 下旬至7月上旬,各种养殖鱼类的鱼苗、夏花鱼种均能发生此 病但主要危害夏花草鱼种。治疗方法:用漂白粉1ppm全 池泼洒每天一次,连用2天;生石灰15公斤20公 斤亩,水深1米全池泼洒。8竖鳞病病原体是点状极毛杆菌。鲤鱼、鲫鱼、金鱼都可感染。病鱼 身体倒转,腹部向上在池中仰游捞起后仔细观察,病鱼鳞片 向外张开像松球,鳞片基部水肿,看上去极像珍珠鱼,除鲤鱼 外,鲫鱼、金鱼也会感染(图62)。春季多发但发病率不高。 治疗:可投喂含5金霉素的饲料,或每尾病鱼注射3毫米 6毫克氯霉素。有人试用万分之五的呋喃西林和万分之五的 食盐浸洗病鱼l小时,疗效显著。 9水霉病病原体为水霉、腐霉等真菌附生引起的一种常见鱼病俗 称水霉病。这些真菌大多数呈分枝、细长状的菌丝体,附生在 鱼体上,肉眼可观察到灰白色、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水产/渔业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