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病理学讲义18施药技术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14808351 上传时间:2019-11-12 格式:PPT 页数:44 大小:27.9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蔬菜病理学讲义18施药技术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蔬菜病理学讲义18施药技术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蔬菜病理学讲义18施药技术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蔬菜病理学讲义18施药技术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蔬菜病理学讲义18施药技术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蔬菜病理学讲义18施药技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蔬菜病理学讲义18施药技术(4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为什么有时喷药防治病害效果不理想,选用的药剂不对症或不合理;,喷药的时期不合理或错过最佳喷药时间;,喷药质量不高;,喷药用水水质不好。,首先要对症用药,以小叶病为例说明对症用药的重要性。,2,4D药害,发生规律:在用2,4D蘸花后普遍发生,越后蘸花发病越重。,解决方法:喷洒不含激素的叶面肥或等待。,蕨叶病(小叶病),发生规律:温度高时点片发生,大发生一定蚜虫粉虱严重。,解决方法:喷洒杀虫剂防蚜,喷洒防病毒病的药剂。,茶黄螨危害,发病规律:开始点片发生,以后逐渐扩展。,解决方法:喷洒杀螨剂如菜盛防治螨害。,早、晚疫病的区别,早疫病 晚疫病,叶片病斑位置 靠叶片中间 大多在叶片边缘,叶片病斑颜色

2、深黑色 灰色,叶片病斑形状 近圆形有轮纹 无轮纹有白霉,叶片病斑正反面 不同 相近,茎部病斑 上生黑色小点 长稀疏的白霉,果面病斑 圆形有轮纹 无形状油浸状,发病条件 高温高湿 低温高湿,治疗药剂 半知菌杀菌剂 鞭毛菌杀菌剂,防治原则 预防与治疗相结合 以预防为主,叶片病斑位置,早疫病,晚疫病,叶片病斑形状、颜色,早疫病,晚疫病,叶片病斑正反面差别,早疫病,晚疫病,茎部病斑,早疫病,晚疫病,果面病斑,早疫病,晚疫病,发病条件,早疫病 高温高湿,晚疫病 低温高湿,防治原则,早疫病:预防与治疗,晚疫病:以预防为主,治疗药剂,如何适时喷药,保护性杀菌剂必须在发病前施用,而且以后要定期喷洒,不让病害发

3、生。,内吸治疗性杀菌剂在发病初期施用,效果要比发病重时好得多。,有些病害如晚疫病必须在适宜病害发生的条件如冷凉条件出现时喷药预防,否则一旦发病则会造成较大的损失。,必须掌握正确的施药方式。,改变喷杆装置,保证喷雾质量,保证喷雾量,雾化越细越好,喷头与植株保持一定距离,现状:我国目前农药利用率仅为1030,比发达国家50的利用率低得多,提高农药利用率是降低防治成本、保证防效的重要手段。,保证喷雾量,错误做法:将两桶水的药量放在一桶里施用,即增大农药使用倍数,减少兑水量,从而减轻工作量。,主要缺点:由于喷雾量不足,行走速度快,药液覆盖率低,防效不高;由于防效不高,缩短用药间隔,频繁喷药,反而增加了

4、工作量;农药使用浓度过高,容易产生药害。,正确做法:在适宜的用药浓度条件下,尽量加大亩喷药量大,喷药时人行走缓慢,上下喷到,效果就好,一般情况,在成株期每亩喷药68壶以上为宜。,雾化越细越好,错误做法:为加快喷药速度,使用喷孔大的喷片,甚至用锥子把孔扎大。,主要缺点:喷孔越大,喷出的雾滴直径越大,粗雾滴不能在空中停留,极易下落,不能有效的在植株上沉积,造成植株上多部分没着药,不能有效的控制病害。,细雾滴的优点:喷出的雾滴越细,在空中漂浮的时间越长,穿透力越强,液滴能均匀粘在植物表面,较少落到地上,从而提高药效。,正确做法:喷雾时打足气,建议用喷孔直径0.9mm 的喷片,延长一桶药水的喷雾时间。

5、,喷头与植株保持一定距离,错误做法:喷药时喷头紧挨叶片或植株。,主要缺点:如喷头挨着植株,一则由于叶片或植株的阻挡,使很多药液流到地上,二则着药不均,极易漏喷,从而影响药效。,喷头与着药面保持一定距离的好处:喷头与植株有一定距离,雾滴有飞行空间,利于分散,使植株内外、叶片上下都粘到药剂;由于避开了植株体的屏蔽作用,只有很少药液流到地面。,正确做法:喷头与植株保持50公分的距离。,喷药用水水质,喷药用水不干净,有泥沙,容易杜塞喷头,故不得不加大喷孔孔径,从而降低了雾化质量。,水质偏碱,中和了本属于偏酸的农药,不知不觉降低了药效。,水质偏硬,含钙镁离子较多,易和农药发生化学反应,从而降低了药效。,

6、改变水质偏碱及软化水质的药剂,自然界喷雾用水比较,最好用水:雨水(蒸馏水、中性),次之用水:没有污染的河水(流动的),再次用水:经晾晒12天的净水(去除沉淀杂质),最差用水:刚从井里打出来的水(碱性硬水),解决方法:用柔水通调水,柔水通的六大特点之一,改变水的酸碱度,使药效充分发挥:,将偏碱性的水调成微酸性,避免了碱性水中和酸性农药的有效成分;,大多数农药只有在酸性条件下才稳定,才能保证农药的持效期。,柔水通的六大特点之二,稳定水质,减少水中杂质对农药有效成分的影响;同时增加各种农药合理混配的亲和力。,要求:配制农药用水需用软水,华北平原水质偏硬。,证明:烧开水的容器有大量水垢,说明水硬。,危

7、害:水垢对农药有效成分危害很大,使之失效。,解决方法:1)将喷药用水晒12天;2)加入适量的柔水通。,柔水通的六大特点之三,提高水分的升华点,避免高温时,由于水分蒸发过快,药液在叶片过浓引起的药害。,柔水通的六大特点之四五六,增加农药粘着力,耐雨水冲刷;,增强农药的展着性、卓越的渗透性;,消除水的表明张力,使农药与植物表面充分接触、吸收,更好的发挥效力。,柔水通的使用方法演示一,纯净的自来水,柔水通的使用方法演示二,向清水中加入柔水通,柔水通的使用方法演示三,边加边搅拌,柔水通的使用方法演示四,清水变黄,说明水质偏碱或水质偏硬。,柔水通的使用方法演示五,继续添加柔水通直到颜色变红,先将喷雾器注

8、满水,测水的酸碱度,适量加入柔水通,将柔水通搅拌均匀,再测水pH值呈微酸性,将药加入调好水的喷雾器内,一点都不能浪费,好的配方长时间放置不会沉淀,喷雾时喷头和目标保持一定距离,必要时喷棚顶,喷雾要细致周到,超大量用药的危害,表现形式:一是加大农药使用倍数,二是缩短用药间隔;三是多种药剂随意复配。,容易产生抗药的病菌,使高效药剂变为低效,有效变为无效;,容易产生药害,害上加害;,盲目混配,不但不增效,还可能减效,多用不如少用;,增大生产成本;,大量用药,干扰了植株的正常代谢,促使叶片老化,缩短了采收期,造成严重减产。,如何做到少喷药治住病害,尽可能利用其它措施如控制温湿度、合理施肥、种子处理延缓病害发展。,未发病前喷施保护性杀菌剂尽量推迟发病期,因为保护剂防效广,价格低。,发病后尽早喷洒治疗性杀菌剂,将病害控制在最低水平。,同类药剂不宜混用,根据发病情况将防治范围不同的药剂混用,但最好不要超过4种。,提高施药水平,提高农药利用率,拉大用药间隔。,选药要选好药,要注重成分和功效,不要以仅价格为主要标准,按要求配药,不宜随意增大用药浓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