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高三政治一轮复习我们的民族精神

上传人:乐*** 文档编号:114806220 上传时间:2019-11-12 格式:PPT 页数:36 大小:99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高三政治一轮复习我们的民族精神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届高三政治一轮复习我们的民族精神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届高三政治一轮复习我们的民族精神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届高三政治一轮复习我们的民族精神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届高三政治一轮复习我们的民族精神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届高三政治一轮复习我们的民族精神》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高三政治一轮复习我们的民族精神(3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认识 我们的民族精神,回顾:本课有哪些问题?,2016.10.28,围绕一道高考题展开复习,夯实基础是前提,灵活运用是关键!,【2010 年山东卷】我国西南地区自古就与内地联系密切。如今,这一地区经济发展迅速,为祖国的繁荣富强作出了重要贡献。 在举国欢庆新中国成立 60 周年之际,当人们回眸那段不平凡的历史时,爱国热情得到了再一次激发,民族精神获得了又一次振奋。 从文化传承的角度,说明中华民族精神为什么能永不泯灭。,【解析】本题考查中华民族精神,具有一定的难度。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文化力量的集中体现,其永不泯灭即不断发展,从文化传承这一基本理论的角度看,在于其能够继承传统、推陈出新,为传统文化赋

2、予新的时代精神;从中华文化的特征角度看,在于中华文化能够在与其他民族文化的交流借鉴中吸收其积极成分而不断发展。组织答案时,应将文化生活的基本理论与中华民族精神有机结合起来。,【参考答案】中华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优秀传统文化之中,具有继承性、稳定性。中华民族精神富有创新性,实现了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统一。中华民族精神具有中华文化特有的包容性,能够做到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2014年考题】 爱国主义优良传统源远流长,内涵数极为丰富。下列诗句中反映爱国主义优良传统的有 A. 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 B. 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 C. 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 D. 苟利国家生死

3、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答案: ABCD,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拚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选自中国人失掉自信了吗,1、我国十一届亚运会会徽整体结构源于中国古代文字小篆中繁体“中华”中的“华”字。汉字在中国有悠久的历史。下列关于文字表述正确的有: 文字是文化的基本载体 文字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 文字是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见证 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 汉字对于反映人们的精神生活、展示人们的精神世界有独特的作用。,【温故知新】,答案:,2、河洛文化以“河图”、“洛书”为标志,体现了中

4、华文化的根源性;以夏商周三代文化为主干,体现了中华文化的传承;以洛阳古都凝聚的文化为核心,体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厚重性;以“河洛郎”南迁为途径,把这一文化传播到海内外,体现了中华文化的辐射性,这说明 源远流长是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 文化具有继承性和传播性 中华文化优于其他民族文化 中华文化的科学性越来越得到实践的证明 A B C D,【解析】 “河图”、“洛书”属于史书典籍的范围,正确;“传承”、“传播到海内外”说明正确;表述错误;题中未体现。,(一)课标要求 归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的表现,理解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弘扬民族精神的意义. (二)考纲呈现 1.中华民族精

5、神的基本内涵。 2.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3.民族精神的时代特征。 4.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途径和意义。,【课标与考纲解读】,民族精神,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对于民族精神从三个层面去理解和把握,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重要性,必要性,精神纽带精神支柱精神动力,民族之魂,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的要求不断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要求 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需要,发挥“主心骨”作用 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正确对待外来思想文化的影响 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 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1、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 团结统一 爱好和平 勤劳勇敢 自强不息 2、中华民族

6、精神的核心:爱国主义 爱国主义的地位作用:贯穿民族精神的各个方面。 爱国主义的特点: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 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发展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拥护祖国统一。 3、民族精神的时代特征 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一个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丰富的动态过程(与时俱进)。,【第一个层次:何为中华民族精神】,旗帜、精神支柱,4、民主精神的重要性: 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民族精神的力量。 中华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数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之中,始终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 支撑中华各族人民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 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注意以下几点:中华文化与

7、民族精神的关系;优秀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的关系;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与中华民族精神的关系。,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华民族精神,根,魂,中华文化的力量体现在哪儿?,回归课本:,中华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是激励中国人民克服艰难险阻、战胜内忧外患、创造幸福生活的强大精神力量,也是激励中华儿女共同创造祖国美好明天的不竭的力量之源。,科学技术是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是中华民族生命力、创造力的生动体现。,【找题眼: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的关系】,中华文化具有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基本特征,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民族精神的力量。 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结晶,中华民族精神作为

8、中华文化的精髓,深深植根于绵延数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之中,始终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不断推动文化创新。,爱国主义,团结统一,勤劳勇敢,爱好和平,自强不息,图示记忆:中华民族精神,中华民族精神的特征,补充: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注意: 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不是相互排斥的,有时,一则材料可以同时体现中华民族精神基本内涵的若干方面,如“只知有国,不知有身,任凭千般折磨,益坚其志;先其所忧,后其所乐,但愿群才奋起,莫负斯楼”。这副对联既体现了中华民族精神中天下

9、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操,又体现了自强不息、坚韧不拔的顽强意志。,【正确理解民族精神的特性】,中华民族精神,中华民族之魂,精神纽带,精神支柱,精神动力,爱国主义,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拥护祖国统一,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在当代中国爱国主义与爱社会主义本质上是一致的,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精神,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基本内涵,历史 现实,未来,核心,主要内容,中华文化之精髓, 琼州胜景五公祠有副脍炙人口的对联:“只知有国,不知有身,任凭千般折磨,益坚其志;先其所忧,后其所乐,但愿群才奋起,莫负斯楼。”这副对联生动体现了中华民族精神中 天下

10、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操 公正廉明、崇尚平等的民主精神 淡泊名利、宁静致远的超然胸襟 自强不息、坚韧不拔的顽强斗志 A. B. C. D.,【迁移练习】,中国将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的道路。中国外交政策的宗旨是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中国永远是发展中国家的一员。加强同发展中国家团结合作是中国外交的基石,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进程中,中国将始终同广大发展中国家风雨同舟、和衷共济。这说明 爱好和平是中华民族的优良品格 中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中国与发展中国家没有利益冲突 中华民族具有勤劳勇敢的优良品格 A. B. C. D.,【迁移训练】,2012年7月21日,一场61年来罕见的

11、特大暴雨袭击了北京城,以超乎人们想象的威力,让这个城市陷入了危机。从21日10时到22日6时,整整20个小时,北京全城进入应急防汛状态。一群用身体作警告标杆的环卫工人,一群免费搭载路人的网友,一位为救助群众而牺牲的派出所所长,一位送80岁老人回家的陌生人他们无不生动的体现了北京市民所具有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精神,讲政治、顾大局、树正气、重奉献的时代精神,以及扶危济困的传统美德。他们的行为无不让“北京精神”在暴雨中熠熠生辉。在这场应对特大暴雨的“战斗”中,“北京精神”如同一面鲜亮的旗帜,凝聚起众多民众的热情与正义感,转化为抗灾救灾的巨大力量。 (1)运用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说明“北京精

12、神”在北京市民抗灾救灾过程中所起的作用。 (2)北京市民抗灾救灾的先进事迹,给我们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带来了哪些启示?,“北京精神”是民族精神的表现形式,二者是个性与共 性的关系,【参考答案】“北京精神”是团结北京市民的精神纽带,是北京市民抗灾救灾的精神支撑和精神动力; “北京精神”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转化为物质力量,为夺取抗灾救灾的胜利提供条件; 在抗灾救灾的过程中,“北京精神”都得到了丰富和发展,成为北京市民战胜灾难的不竭力量源泉。,(1)运用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说明“北京精神”在北京市民抗灾救灾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参考答案】北京市民所具有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精神,启示我们弘扬

13、和培育民族精神需要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北京市民所具有的扶危济困的传统美德,启示我们弘扬民族精神,必须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北京市民所具有的讲政治、顾大局、树正气、重奉献的时代精神,启示我们弘扬民族精神必须把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结合起来。 北京市民在抗灾救灾中纷纷行动起来,启示我们要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人人要做中华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和建设者。,(2)北京市民抗灾救灾的先进事迹,给我们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带来了哪些启示?,【2010江苏】为了推动群众性爱国主义教育活动的深入开展,中宣部、中组部等11个部门联合组织了“双百”人物的评选

14、活动。2009年9月10日,评选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和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之所以要开展群众性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因为爱国主义是 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思想道德建设的重点 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 公民追求的最高道德目标 A. B. C. D.,【解析】本题考查培育爱国主义精神的原因。应该从爱国主义的地位和作用等方面分析。符合题目要求;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重点是增强诚信意识,不正确;村立共产主义理想,是公民思想道德建设的最高目标,不正确。,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 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 弘扬和培育

15、中华民族精神,是不断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要求。 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需要。 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就是铸造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为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强基固本。,【第二个层次:为什么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由此可见:弘扬和培育民精神,不仅是一个精神文化问题,而且也是一个政治问题。,重要性、必要性,(1)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最重要的是发挥 “主心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的作用。 (2)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 (3)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正确对待外来思想文化的影响。 (4)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 (5)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人人都成为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和建设者。,【第三个层次:怎么办】,如何进行文化创新?,(2010安徽文综,38)2010年世博会在上海举行。某校高二(1)班同学以“走进世博,聚焦安徽”为主题开展探究活动。同学们通过查阅、上网等途径收集资料,组织课堂讨论,发表看法。 甲同学:上海世博会是文化世博。中国馆的建筑设计凸显汉字、京剧、中国红和水墨画等中国元素,整体布局体现了中华文化悠久的“和谐”思想;国家馆馆内用高科技手段向观众展示古代四大发明、清明上河图等中华上下五千年文明的精华;安徽馆以徽派建筑标志性元素“马头墙、小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