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充耕地质量质量评定317教材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14805334 上传时间:2019-11-12 格式:PPT 页数:21 大小:1.5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补充耕地质量质量评定317教材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补充耕地质量质量评定317教材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补充耕地质量质量评定317教材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补充耕地质量质量评定317教材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补充耕地质量质量评定317教材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补充耕地质量质量评定317教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补充耕地质量质量评定317教材(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四川省土地整理中心 2014年3月,补充耕地地类划分及 质量等别评价,第一部分 补充耕地地类的划分,一、基本概念,1.水田:指用于种植水稻、莲藕等水生农作物的耕地。包括实行水生、旱生农作物轮种的耕地。 2.水浇地:指有水源保证和灌溉设施,在一般年景能正常灌溉、种植旱生农作物的耕地。包括种植蔬菜等费工业化大棚用地。 3.旱地:指无灌溉设施,主要靠天然降水种植旱生农作物的耕地,包括没有灌溉设施,仅靠引洪淤灌的耕地,二、补充耕地的来源,1.土地整理:主要来源于田土坎,部分来源于零星未利用地和复垦 2.土地开发:主要来源于未利用土地,如宜耕其他草地、滩涂等 3.土地复垦:主要来源于宅基地和废弃工矿用地

2、复垦,三、补充耕地地类的划分,1.土地整理项目:补充耕地来源为田坎的,补充耕地中水田、水浇地、旱地面积原则上按照项目实施后土地利用现状中水田、水浇地、旱地比例进行分配。,三、补充耕地地类的划分,2.土地开发:补充耕地来源为未利用地开发或土地复垦的的,补充耕地类型一般为旱地 3.土地复垦:补充耕地来源为宅基地或废弃工矿用地复垦的,补充耕地类型一般为旱地。,第二部分 新增耕地质量等别评定,一、我省耕地质量等别评定基本情况,2013年11月14日国土资源部土地利用司和国土资源部土地整治中心组织相关专家,对我省耕地质量等级成果进行了验收。 目前,我省实现了每块耕地都有质量标签,建立了全省及各县耕地质量

3、等级数据库,进行了“一张图”管理。耕地质量等级评定的完成,标志着我省土地资源管理从定性向定量、从以数量管理为主转向向数量、质量、生态管理并重。,二、全省耕地质量情况分析,耕地质量等级有自然等、利用等和经济等三种。自然等是是按照标准耕作制度,在一定得光温、气候资源条件和土地条件,根据全国统一规定的方法和程序进行耕地质量综合评定,划分出耕地质量等级。我省采用了有效土层厚度、表层土壤质地、土壤剖面构型、有机质含量、土壤PH值、灌溉保证率、排水条件、地面坡度、地表岩石露头度等9个指标按不同的权重综合评定自然等。利用等是在自然等的基础上,考虑平均土地利用条件划分的耕地质量等别。经济等是在自然条件、平均土

4、地利用条件、平均土地经济条件下划分的耕地质量等别。目前广泛应用的是利用等,国家耕地质量等级成果发布就采用利用等,它与耕地的产能对应。,二、我省耕地质量情况分析,四川省共有耕地6713958.49公顷(约为1.007亿亩)。 依据国家级利用等别15等划分,1等地等级最高耕地最好,15等地等级最低耕地最差。四川省耕地质量利用等分布于3-13等,共11个等别。,图 1 四川省耕地质量等级分布(单位:公顷),四川省耕地主要分布在8、9、10等别,该3个等别合计达4870920.14公顷(约7306万亩),占全省耕地的72.55%。 按照优、高、中、低(耕地等别1-4等是为优等地,5-8等为高等地,9-

5、12等为中等地,13-15为低等地)分类,我省有优等地2313.22公顷(3.47万亩),约占0.034%;高等地1868499.12公顷(2802.75万亩),约占27.83%;中等地4800829.44公顷(7201.24万亩),约占71.51%;低等地42316.72公顷(63.48万亩),约占0.63%。,图 2 四川省耕地质量优、高、中、低等地比例情况,1.适用范围 1.2 新增耕地质量等别评定范围包括因实施各级各类涉及新增耕地的土地整治项目新增加和质量提升的耕地。 1.3 本规范的耕地质量等别是在全国范围内,按照标准耕作制度,在一定的自然条件和平均土地利用条件下,根据规定的方法和程

6、序进行的耕地质量综合评定,划分出的耕地质量等别。,三、新增耕地质量等别评定,三、新增耕地质量等别评定,引用文件 GB/T 2260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 GB/T 28407-2012 农用地质量分等规程 GB/T 28405-2012 农用地定级规程 GB/T 21010-2007 土地利用现状分类 土地整治新增耕地质量等别评定规范(试行),三、新增耕地质量等别评定,3.评定原则 3.1 遵循农用地质量分等规程原则 农用地质量分等规程是全国统一的耕地质量等别评定规程,新增耕地质量等别评定是耕地质量等别评定的重要组成部分,应遵循规程的基本思想、技术路线、方法步骤开展新增耕地质量等别评定工

7、作。 3. 2 综合性原则 综合考虑光温、气候、地形地貌、土壤、人类活动等因素对新增耕地质量等别的影响。 3.3 突出农田基础设施影响因素原则 新增耕地质量等别评定要显化土地整治引起的地形坡度、有效土层厚度、农田排灌设施、田间道路、生态防护等农田基础条件变化对耕地质量等别的影响作用。 3.4 稳定性原则 要考虑土地整治新增耕地的特点,新增耕地质量等别评定要依据长期耕种、肥力相对稳定的耕地条件来进行评定,保证成果的科学性、现实性和可比性。,三、新增耕地质量等别评定,4.评定方法 耕地质量分等方法 相邻地块比较法 标准样地修正法,三、新增耕地质量等别评定,5.新增耕地评定方法的选择 土地整治新增耕

8、地质量等别评定应以土地整治项目区为评定对象,对于项目区内耕地面积较大(原则上大于等于1万亩)、相对集中连片、且耕地地块条件差异不大的,以项目区作为一个评定单元,耕地地块条件差异较大的,可设定多个评定单元,采用农用地质量分等规程方法对新增耕地质量等别进行评定。 对于耕地面积较小(原则上小于1万亩)的项目,可采用相邻地块比较法、专家咨询法直接确定项目区的耕地质量等别。 对于项目区内现状耕地地块条件差异较大或耕地零星分散的项目,可选择相邻地块比较法、标准样地比较法、专家咨询法中的一种方法分地块评定新增耕地质量等别,以项目区现状地块的评定结果为基础,根据各地块面积,经加权平均确定土地整治项目区的耕地质量等别。,三、新增耕地质量等别评定,6.溪洛渡水电站等23个项目补充耕地质量等别的确定 补充耕地质量等别全部采用国家利用等(1-15等)我省只涉及3-13等) 土地开发项目和土地复垦项目:土地整理项目:补充耕地来源为田坎的,补充耕地中水田、水浇地、旱地面积原则上按照项目土地利用现状中水田、水浇地、旱地比例进行分配,耕地质量等别比项目实施前该地类耕地质量等别提高一个等别。 补充耕地来源为未利用地的,补充耕地类型一般为旱地,其质量等别参照项目周边旱地质量等别进行确认,即等同于相邻旱地等别。,四川省土地统征整理事务中心 土地评价科:028-85545582,谢谢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