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下册期中测试卷及答案(2份)精要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14799008 上传时间:2019-11-1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语文下册期中测试卷及答案(2份)精要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六年级语文下册期中测试卷及答案(2份)精要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六年级语文下册期中测试卷及答案(2份)精要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六年级语文下册期中测试卷及答案(2份)精要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六年级语文下册期中测试卷及答案(2份)精要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六年级语文下册期中测试卷及答案(2份)精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语文下册期中测试卷及答案(2份)精要(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六年级语文下册期中测试题班级: 姓名: 成绩:一、字词(13分)1.读拼音,写词语。(6分) K wi sh j kng b fi cu jng bng jin zhng( ) ( )( ) ( ) ( )2.把正确选项填在括号中。(7分)(1)下列词语中读音错误的是()曝(p)晒喷(pn)香榛(qn)子膝(x)盖(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个是( )蒜瓣哲理浏览振天动地(3)“江姐、许云峰、华子良、小萝卜头”这几个人物出自小说( )红日红岩赤色小子铁道游击队(4)“死得其所”的“所”的解释是( )处所明代驻兵的地点量词办事地方的名称(5)“越剧”是( )地方的剧种。安徽浙江藏族河南3.把下

2、列成语补充完整。语( )心长 莫( )其妙 万( )更新 ( )灯( )彩二、句段(26分)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7分)(1)虽与之俱学,_。(2)燕子去了,_;杨柳枯了,_;桃花谢了,_。(3)世人若被明日累,_。(4)种树者必培其根,_。(5)_,观千剑而后识器。2.填空(7分)(1)_从小就立下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宏伟志向。(2)即将毕业了,请你帮助张林把对老师的临别赠言补充完整。老师,可记得我一个令您付出无数心血与汗水的“小淘气”。您那眼角的皱纹,有一条是为我而生;您那头上的银发,有一丝是为我而白。“_,_。”这诗句不就是您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奉献精神的真实写照吗?(3)依照例句

3、,发挥想象,把下列句子补充完整(不能重复)。人生的意义在于奉献而不在于索取,如果你是一棵大树,就撒下一片阴凉;如果你是_,就_;如果你是_,就_。(4)学习之余,你一定读过许多课外书,请用两三句话写下你读后的感受。(不少于50字)_。3.选择恰当的关联词填在下面句子的括号里。(2分)虽然但是宁可也不尽管还是(1)阎振三( )自己受苦刑,( )愿说出李大钊。(2)( )我们今天已经领导着有九千一百万人口的根据地,( )还不够,还要更大些,才能取得全民族的解放。4.在空格处加上标点。(4分)在回来的路上我不断地想不断地对自己说这就是我们的总理我看见了他一夜的工作他是多么劳苦多么简朴5.我国是一个多

4、民族国家,56个民族56朵花,各个民族都有各个民族的风俗特点,请你围绕某个民族作一个简单介绍。(提示:可以从该民族的聚居地点、着装特色、饮食习惯、主要节日等方面有序介绍)(4分)6.修改病句。(2分)(1)读了这篇感人肺腑的文章,使大家热泪盈眶。(2)周恩来总理一生过着简陋的生活。三、阅读(27分)(一)课内阅读桃花心木(节选)种树人语重心长地说:“如果我每天都来浇水,每天定时浇一定的量,树苗就会养成依赖的心,根就会浮在地表上,无法深入地下,一旦我停止浇水,树苗会枯萎得更多。幸而存活的树苗,遇到狂风暴雨,也会一吹就倒。” 种树人的一番话,使我非常感动。不只是树,人也是一样,在不确定中生活,能比

5、较经得起生活的考验,会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在不确定中,就能学会把很少的养分转化为巨大的能量,努力生长。现在,窗前的桃花心木苗已经长得与屋顶一般高,是那么优雅自在,显示出勃勃生机。种树人不再来了,桃花心木也不会枯萎了。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2分)依赖( )优雅( )2.种树人的一番话有哪三层意思?(3分)(1)(2)(3)3.你对画横线的句子的理解是(2分)4.读了这段话,你想到了哪些名言警句?(2分)(二)课外阅读孩子无罪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讲的是德国二战以后的事情。一个纳粹战犯被处决了,他的妻子因为无法忍受众人的羞辱,吊死在了自家窗户外面。第二天,邻居们走了出来,一抬头,就看见了那可

6、怜的女人。窗户开着,她两岁大的孩子正伸出手向悬挂在窗框上的母亲爬去。眼看另一场悲剧就要发生了,人们屏住了呼吸。这时,一个叫艾娜的女人不顾一切地向楼上冲去,把危在旦夕的孩子救了下来。她收养了这个孩子,而她的丈夫,是因为帮助犹太人被这个孩子的父亲当街处决的。街坊邻居们没有人理解她,( )没有人同意让这个孩子留在他们的街区。他们让她( )把孩子送到孤儿院去,( )把孩子扔掉。艾娜不肯,便有人整日整夜地向她家的窗户扔秽物,辱骂她。她自己的孩子也对她不理解,他们动不动就离家出走,还伙同同伴向母亲扔石头。可是,艾娜始终把那个孩子紧紧抱在怀里,她说的最多的话就是“你是多么漂亮啊,你是个小天使。”渐渐地,孩子

7、长大了,( )邻居们的行动已经不偏激了,( )还是常有人叫他小“纳粹”,同龄的孩子都不跟他玩。他变得性格古怪,常常以破坏他人财产为乐。直到有一天,他打断了一个孩子的肋骨,邻居们瞒着艾娜把他送到了十几里外的教养院。半个月后,几乎快发疯的艾娜终于找回了孩子。当他们再一次出现在愤怒的邻居们面前时,艾娜紧紧护着孩子,嘴里喃喃自语:“孩子无罪。”孩子就是在那时知道了自己的身世,他痛哭流涕,悔恨万分。艾娜告诉他,最好的补偿就是真心地帮助大家。从此以后,他发愤图强,样样事都做得很好。最主要的是,他变得无比地关怀他人。到他中学毕业时,他收到了最好的礼物:他的邻居们每家都派了代表来参加他的毕业典礼。“那个孩子就

8、是我。”雅克里说。他的眼里饱含着泪水。1.在第二、三自然段的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3分)2.想想下面黑体字的关系,照样子写词语。(2分)危在旦夕 举足轻重3.“危在旦夕”形容。表示这个意思的成语还有_、_。(2分)4、理解短文,回答问题。(1+1+1+2=5分)(1)“悲剧”这个词的意思是_。(2)文中写的“一场悲剧”指的是_。(3)“另一场悲剧”指的是_。(4)“艾娜始终把那个孩子紧紧抱在怀里,她说的最多的话就是你是多么漂亮啊,你是个小天使。”这里“始终”“紧紧”“最多”三个词表现了艾娜_。5.再读短文,请顺着艾娜思考问题的思路,将句子补充完整,并理解“孩子无罪”的深刻含义。(4分)因为

9、孩子的父亲是纳粹战犯,所以人民_;虽然孩子的父亲对人民犯了罪,但是孩子_;既然孩子没有罪,那么孩子_;既然孩子这么小就成了孤儿,那么我不管人们怎么不理解我,不公平地对待我,我都要_。 6.用简洁的语言归纳文章的主要内容。(注意不超过40字)(2分)_四、写作。(34分)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父母给我们以关心,老师给我们以教诲,朋友给我们以帮助就是因为他们,才有了我们的健康成长。请以“,谢谢你”为题写一篇作文,来表达我们心中的感激之情,字数不少于450字。答案一、1.枯萎 书籍 恐怖 翡翠 精兵简政2.(1)(2)(3)(4)(5)3.重名象张结二、1.略。2.(1)周恩来(2)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

10、成灰泪始干(3)一泓清泉滋润一方土地一棵小草增添一分绿意(4)略。3.(1)宁可也不(2)虽然但是4.,:“。,!”5.略。6.(1)去掉“使”字。(2)“简陋”改为“简朴”三、(一)1.依仗;典雅2.(1)给树浇水要模仿老天下雨般,树才能长得好;(2)树木要能从土地里汲取营养、水分才能成才;(3)人也要像树木一样,要独立自主,不要过分依赖他人。3.过分依赖他人是不行的,只有靠自己努力奋斗,培养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掌握生存的本领,才能不被社会淘汰。4.吃自己的饭,流自己的汗,自己的事业自己干,靠天靠地靠父母,不算是好汉;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二)1.而且要么要么虽然但是2.提示:含有反义词

11、的成语3.指危险就在眼前兵临城下危如朝露危如累卵等4.(1)不幸的结局或遭遇(2)“一场悲剧”指一个纳粹战犯被处决了,他的妻子因为无法忍受众人的羞辱,吊死在了自家窗户外面(3)“另一场悲剧”指的是孩子落下窗台摔死(4)保护孩子的坚定态度,体现了她的正义、宽容和善良5.仇视他,处决了他是无辜的就不该受到歧视和伤害保护他,帮助他,因为我也是一个母亲。6.略。四、略六年级语文下册期中测试题班级: 姓名: 成绩: 一、拼出水平。(8分) nu yzhngrng dunlin ficu( )( ) ( ) ( )kngbynjn chchungchuy( )( )( )( )2、 火眼金睛。(共10分)

12、1、“虚”在字典中解释有:a、空虚(跟“实”相对)b、徒然,白白地,c、空着d、虚假,不真实。e、虚心,理解下列“虚”字的不同意思,并选择序号填空。(4分)虚度年华()座无虚席()弹无虚发()虚张声势()2、找出下面词语中的错别字画上“_”,在后面括号中改正过来。(6分)莫名奇妙()坐无虚席()捕天盖地()语重心常()养尊处忧()安然无羔()三、精彩回放。(8分)1、过去的日子如(),如();我留着些什么()呢?我何曾留着些()?2、一儿曰:“(),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此不为()?”3、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或()或()。4、()不是无情物,()更护花。四、积累运用。(8分)1、面对生活中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