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学概论名词解释和复习要求剖析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14798880 上传时间:2019-11-12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言学概论名词解释和复习要求剖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语言学概论名词解释和复习要求剖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语言学概论名词解释和复习要求剖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语言学概论名词解释和复习要求剖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语言学概论名词解释和复习要求剖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语言学概论名词解释和复习要求剖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言学概论名词解释和复习要求剖析(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语言学:以语言作为研究对象的一门独立科学。1. 专语语言学:以某一种具体的语言为研究对象的语言学。它包括共时语言学和历时语言学两种。总之,专语语言学只研究某一种语言。2. 共时语言学:语言研究的一种方法,从一个横断面描写研究语言在某个历史时期的状态和发展。3. 历时语言学:语言研究的一种方法,集中研究语言在较长历史时期中所经历的变化。4. 普通语言学:以人类一般语言为研究对象,研究人类语言的性质、结构特征、发展规律,是综合众多语言的研究成果而建立起来的语言学,是语言学的重要理论部分。5. 语文学:是为给古代文化遗产政治历史文学等方面的经典书面著作作注释,目的是使人们可以读懂古书的一门尚未独立

2、的学科。6. “小学”:中国传统的语文学,围绕阐释和解读先秦典籍来展开研究,从而诞生了分析字形的文字学、研究字音的音韵学、解释字义的训诂学,因此又被人们称为经学的附庸。7. 应用语言学:研究语言学的应用的学科,实际上是一种交叉学科,是相关学科的学者将语言学的基本原理同有关学科结合起来研究问题而产生的新的学科。8. 历史比较语言学:语言学中一个重要的部门,它以历史比较法为基础,研究语言的亲属关系。它为现代语言学的建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是语言学走上独立发展道路的标志。1. 语言: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是人类作为必不可少的思维工具和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来使用的一种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2. 说话:运用语言

3、跟人们交流思想的行为,本身不等于语言。3. 言语:是对语言的运用,它有两个意思:一是指人的说和写的过程,是人的一种行为,叫言语活动,也叫言语行为;一是指人说出来的话,写出来的东西,也叫言语作品。4. 交际工具:人类交际活动所使用的工具。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此外,身势等伴随动作是非语言的交际工具;旗语之类是建立在语言、文字基础上的辅助性交际工具;文字是建立在语言基础之上的一种最重要的辅助交际工具;5. 思维:是认识现实世界时的一种动脑筋的过程,也指动脑筋时进行比较、分析、综合以认识现实的能力。是人脑能动地反映客观现实的机能和过程。根据思维活动的不同形态可分为三种类型:直观动作思维、形象思

4、维、抽象思维。6. 社会:指生活在一个共同的地域中、说同一种语言、有共同的风俗习惯和文化习惯的人类社会的共同体,即一般所说的部落、部族和民族。与此相关联的现象就是社会现象。7. 社会现象:指那些与人类共同体的一切活动产生、存在和发展密切联系的现象。1. 符号:一个社会全体成员共同约定用来表示某种意义的记号、标记。它包括了形式和意义两个方面的要素,是一定的形式和一定的内容的统一体,二者缺一不可。2. 语言符号:语言是一种符号,因为它能代表或指称现象。语言符号是由音、义的结合构成的。“音”是语言符号的物质表现形式,“义”是语言符号的内容,只有音和义相结合才能指称现实现象,构成语言的符号。3. 语言

5、符号的任意性:指语言符号的最大特点是它的音与义的结合是人义的,由社会约定俗成的。它是就语言符号的音与义的相互关系来说。这种音义的任意性关系又叫约定性。4. 语言符号依存性:符号的任意性特点是就语言起源时的情况来说的,语言符号的音义结合是任意的,至于符号的音义关系一经社会约定而进入交际之后,对人们就有强制性,音义之间就具有互相依存的关系,不得任意更改。5. 语言符号的线条性:即语言符号的使用只能在时间的线条上绵延,一个符号跟着一个符号依次出现。依次出现的符号要遵守一定的规则,不能随意编排。符号的线条性是由规则支配的,对社会成员具有强制性。6. 语言结构的二层性:语言是一种分层装置。语言结构要素的

6、各个单位,在语言结构中,并非处在同一个平面上,而是分为不同的层和级。语言的底层是一套音位,即音与义相结合而划分出来的音的结构成分。音位经组合而与某种意义相结合就能构成语言的符号和符号的序列,这是语言的上层。这一层又可以分若干级:第一级是语素,这是语言中音义结合的最小结构单位,是构词材料;第二级是由语素的组合构成的词,是造句材料,是交际的基本单位;第三级是由词构成的句子;词和句子都是符号的序列。语言系统的层次结构可以图示为:音位语素词句子7. 语言发展的渐变性:指语言从旧质过渡到新质不是经 过爆发,不是经过消灭现存的语言和创造新的语言,而是经过新质要素的逐渐积累,旧质要素的逐渐死亡来实现的。语言

7、结构的体系的演变只能采取渐变,不能爆发突变。8. 语言发展的不平衡性:指语言结构体系发展变化是不平衡的,即词汇、语义、语音、语法的发展速度是不一样的。与社会联系最直接的词汇、语义变化最快,语音次之,语法最慢。9. 表层结构和深层结构:表层结构和深层结构相对,表层结构赋予句子以一定的语音形式,即通过语音形式所表达 出来的那种结构,表层结构是由深层结构转换而显现的;深层结构是赋予句子以一定的语义解释的那种结构。10. 组合关系:符号和符号组合起来的关系。符号和符号的组合形成语言的结构。11. 聚合关系:在链条的某一环节上能够相互替换的符号具有某种相同的作用,它们自然聚集成群。它们彼此的关系称为聚合

8、关系。12. 语音:即语言的声音,是语言符号系统的载体。它由人的发音器官发出,负载着一定的语言意义。语言依靠语音实现它的社会功能。语言是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语言的声音和语言的意义是紧密联系着的,因此,语言虽是一种声音,但又与一般的声音有着本质的区别。13. 音素:按一定规则组合成音节的最小语音单位。是从音质角度划分出来的。14. 音节:由音位组成的语音中最小的结构单位,也是从听觉上感受到的最自然的单位。15. 音标:记录音素的符号,是音素的标写符号。它的制定原则是:一个音素只用一个音标表示,一个音标只表示一个音素。如汉语拼音字母、英语的韦氏音标和国际音标等。16. 国际音标: 由国际语音协会1

9、888年8月制订公布,被各国语言工作者采用的,不带民族特色的记录语音的语音符号。17. 宽式标音:一种比较概括的标音,又叫做“音位标音”,与区别意义无关的发音特征和差别可以不必记录。18. 严式标音:又叫做“音素标音”,是一种详尽记录发音特征和差别的标音。19. 基音/陪音:声音大都是由许多频率不同的纯音构成的复合波,其中频率最低的那个纯音叫基音,其它叫陪音。20. 乐音/噪音:基音的频率和陪音的频率之间总是保持一种整数倍的比例关系的声音,它的波形总是有规律的叫乐音;不具备整数倍关系,波形不规则的叫噪音。21. 共振峰:一个音的陪音经过共振腔时,一部分引起共振腔里空气的共振,从而得到强化的一簇

10、陪音聚集而成的高峰叫共振峰。22. 语音的社会属性:指同一个音素在不同的语言或方言中具有不同的作用,在交际中执行不同的功能。语音的这种属性是使语音从根本上与一般声音区别开来的本质属性。23. 音高:声音的高低,是由发音体形状及振动频率快慢决定的。24. 音重:声音的强弱,它取决于声波振幅的大小,而振幅的大小与发音时用力大小有关。25. 音质:也叫音色,指声音的品质或个性。26. 音长:声音的长短,取决于发音体振动的持续时间的长短。27. 元音:肺部呼出的气流冲击声带,使声带发生振动,然后让气流毫无阻碍地通过声道发出的声音。28. 辅音:气流在声道中受到阻碍并且克服这种阻碍而发出的声音。29.

11、主动发音器官和被动发音器官:在发音器官中,有些如唇、舌、声带等是能够活动的叫主动发音器官;有些如口腭等不能活动的叫被动发音器官。30. 发音部位:发辅音时气流受阻的部位。31. 发音方法:发辅音时形成和冲破障碍的方式。32. 音位:具体语言或方言里具有区别词的语音形式作用的最小语音单位。33. 音(质)段音位:以音素为材料,从音质角度来分析的音位。34. 非音(质)段音位:有区别词的语音形式的作用的音高、音重、音长。35. 音位体系:一种语言的音位总是以一定的方式互相独立而又互相联系,构成的一个完整的体系。36. 区别特征:有区别音位的作用的发音特征。37. 音位变体:是同一个音位的不同的变异

12、形式,是音位在特定语音环境中的具体体现或具体代表。38. 对立和互补:是语言里音与音之间的两种重要关系,是考察一个音素在具体语言中的作用的根据。彼此对立的音素,起着区别词的语音形式的作用;彼此相似而互补的音素,可能被语言社会当作同一个语音使用。39. 音位条件变体:各个音位变体出现条件受环境等条件的制约。40. 音位自由变体:音位之间的相互替换是自由的,没有条件限制。41. 语流音变 :音位和音位组合的时候,或者由于受邻音的影响,或者由于说话时快慢、高低、强弱的不同,可能发生不同的变化,这种变化叫语流音变。常见的语流音变有同化、异化、弱化、脱落。42. 同化:语流中两个邻近的不同的音,其中一个

13、受到另一个的影响而变得跟它相同或相近,叫同化。43. 异化:语流中两个邻近的相同或相近的音,其中一个受到另一个的影响而变得不同或不相近,叫异化。44. 弱化:语流中一个较强的音由于所处的地位或受邻音的影响而变成一个较弱的音,叫弱化。45. 脱落:语流中有些较弱的或不重要的音在发音时丢失了,或者为了发音的方便而省去某些音,叫脱落46. 元音舌位图:四个极点围成一个四边形,变更口腔的形状所能发出的绝大部分元音都在这个图的范围之内。47. 四 呼:韵母按开头的元音发音口形可分为四呼。齐口呼:以/ i/为主要元音或介音;合口呼:以/u/为主要元音或介音;撮口呼:以/y /为主要元音或介音;开口呼:没有

14、韵头而以/a o e /为韵母的主要元音。48. 语法:是词法和句法的汇集,包含词的构形、构词规则和词组合成句、名组合成句群的规则。49. 语(词)素:语言中音义结合的最小单位,是不能独立运用的构词要素。根据语素在词中的不同作用把它分为词根、词缀、词尾三类。50. 词干 :一个词除去词尾的部分。51. 词根:词的核心部分,词的意义主要是由它体现出来的。它可以单独构成词,也可以彼此组合成词。(词根和词缀叫构词语素)52. 词缀:只能粘附在词根上构成新词的语素,它本身不能单独构成词。粘附在词根前面的词缀称为前缀,粘附在词根后面的词缀称为后缀,插入词根中间的词缀称为中缀。前缀、中缀、后缀都是粘附在词

15、根之上的附加成分,所以它们又称为前加成分、中加成分和后加成分。53. 词尾 (变词语素):加在词的末尾,只能改变一个词的形式,而不能构成新词。54. 词:语言中能独立运用的最小单位。55. 词组:实词与实词之间具有直接联系的相对独立的词群56. 句子:语言中最大的语言单位,又是交际中基本的表述单位。语法研究现在一般分析到句子为止。57. 单纯词:由一个词根语素(有的语言里加上词尾)构成的词。58. 合成词: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构词语素组成的词。59. 复合词:词根语素按一定的规则组合起来构成的合成词。60. 派生词:由词根语素和词缀组合起来构成的词。61. 组合的递归性:因为语法的组合结构一层套

16、一层,所以同样的结构规则尽可以重复使用而不致造成结构上的混乱叫组合的递归性。62. 独体字和合体字:只有一个构字成分的字是独体字;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构字成分的字是合体字。63. 通用-专用词:不受语体限制,能在各种语体通行无阻的词叫通用词;专用于不同语体的词叫专用词。64. 表情-非表情词:只指称事物、表达概念,并不附带说者对词所代表的事物的态度叫非表情词;附带说者态度的叫表情词。65. 语法意义:词进入语法组合之后由语法结构所赋予的词义之外的意义。66. 词汇意义:由人们对现实现象的反映以及由此带来的人们对现实现象的主观评价。词典的释义所说明的一般都是词的词汇意义。67. 语法形式:表达语法意义的外部形式。68. 直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