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托幼机构安全及急救

上传人:命****币 文档编号:114798828 上传时间:2019-11-12 格式:PPT 页数:46 大小:569.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八章托幼机构安全及急救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第八章托幼机构安全及急救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第八章托幼机构安全及急救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第八章托幼机构安全及急救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第八章托幼机构安全及急救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八章托幼机构安全及急救》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八章托幼机构安全及急救(4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八章 托幼机构的安全与急救,Company Logo,第一节 托幼机构的安全,一、发生意外事故的原因 1.保教人员安全意识不强,安全措施不落实。 2.幼儿缺乏生活经验,安全观念淡薄。 3.幼儿运动系统发育不完善,平衡功能差。 4.托幼机构的客观环境因素。,Company Logo,二、托幼机构的安全措施,1.提高安全意识,健全规章制度 2.消除意外事故的隐患 3.注意一日活动各个环节的安全 4.进行安全教育,Company Logo,三、幼儿常见多发安全事故的类型,6-7岁发生意外事故比例最高:缝针77.89;骨折骨裂17.99;烫伤0.77。其中户外活动中发生意外事故的比例为39.57,室

2、内活动32.39,盥洗11.57 0-4个月,烫伤、翻落 4-12个月,玩耍区、沐浴、玩具、小件物品 1-2岁,门、窗户、游戏区 2-3岁,交通、水、玩具、烧伤烫伤 3-6岁,根据及设备、有毒易燃物品、跌倒和受伤、溺水、交通,Company Logo,第二节 急救,一、对学前儿童急救的原则 1.抢救生命 2.防止残疾 3.减少痛苦,Company Logo,二、对学前儿童急救的方法,(一)人工呼吸 1.口对口人工呼吸 首先,清理呼吸道,将患儿仰卧,把嘴掰开,迅速将口腔中的异物、血块、粘液或呕吐物清除,保持呼吸道顺畅。 解开患儿衣领,脱掉紧身内衣,以利胸廓活动。 对淹溺儿童特别要争取时间尽早进行

3、人工呼吸,不能过分强调倒水而延误复苏时机。,Company Logo,救护者从一侧用一手捏住患儿鼻孔,另一手托住患儿下颌,避免舌根后坠引起呼吸道梗阻。 用托下颌的手掰开患儿的口,救护者吸足一口气,对准患儿的嘴用力吹口气。 当看到患儿胸腹部稍有隆起时放开鼻孔,移开嘴,让空气由于胸廓的自动下陷而排出。,Company Logo,重复上述动作,吹气与排气的时间比为1:2,呼吸频率3岁以下的婴儿3040次/分,36岁幼儿2026岁/分。人工呼吸时吹入患儿肺部的气体中氧含量为16%,二氧化碳含量为4%,对严重缺氧的患儿,16%的氧含量就可以应急,4%的二氧化碳有兴奋呼吸中枢的作用。 在操作过程中,要随时

4、观察自主呼吸是否恢复,一旦有了自主呼吸,人工呼吸仍要顺着自主呼吸的节律坚持数分钟,以防止呼吸再次停止。,Company Logo,2.仰卧牵臂式人工呼吸 此法是人工呼吸另一种常用方法,特别对幼儿效果好。因为幼儿胸壁薄,外界稍加压力,即可明显地作用于肺部。使用此法时,患儿仰卧,上肢放在身体两侧,背部垫柔软衣物,使胸部变大,造成吸气。 然后将双臂回拢,用其手腕挤压乳头下部,造成呼气。 反复进行,即可收到较好的效果。 在进行人工呼吸时应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用力过猛、吹气量过大,避免由于动作不恰当而引起胸骨、肋骨、脊柱的骨折。 在患儿死亡特征未全部出现之前,不应该放弃急救。,Company Log

5、o,(二)胸外心脏按压 这是使患儿心脏复苏的重要方法。 仰卧于坚硬的地板或床板上,急救者跪在患儿身边,用一手掌根压住患儿胸骨下半部,肘关节伸直,有节律地向下压,通过胸骨间挤压心脏,达到排出血液的目的。 挤压时压力要适中,频率为100次/分左右。挤压后要突然放松,依靠胸廓的弹性使胸壁自然回升,造成心脏舒张,血液再次注入心脏。 对婴儿的挤压可用23个指头挤压,频率略快,约为120次/分左右。,Company Logo,(三)止血 儿童时期,发生外伤出血的事故实在不少。小量外伤出血不会有多大危险,但若遇到动脉损伤,就会引起大出血。在短时间内人体丢失了全身血量的三分之一,就会有生命危险,发生大出血要立

6、即采取止血措施。,Company Logo,出血可分为毛细血管出血、静脉出血和动脉出血三种。 (1)毛细血管出血:血液像水珠一样渗出,多能自己凝固止血,没有多大危险。 (2)静脉出血:血液呈暗红色,血液徐徐均匀地流出,较动脉出血容易止血。 (3)动脉出血:血色鲜艳,呈喷射状,出血量多。血液随着心跳,一下一下涌出,短时间内可大量失血,危险性大。,Company Logo,一般情况下,人工呼吸和心脏按压需要同时进行,由一名急救者作一次人工呼吸,另一名急救者作45次心脏按压。 若一个人施救,则可作一次呼吸,再作数次心脏按压,间隔进行。,Company Logo,止血的方法 1一般止血法: 小伤口的外

7、伤出血,可用生理盐水(用9克盐加冷开水1000毫升配成)清理冲洗局部,涂红药水,盖上消毒纱布块,用绷带较紧地包扎伤处,以不出血为度。 2指压止血法: 身体的某些部分的动脉出血,可采用此种方法,即用拇指压住伤口的上端(近心端)压闭血管,以阻断血流,达到暂时止血的目的。此法常用于紧急抢救时的动、静脉出血,不适用于长时间止血。,Company Logo,(1)面部出血:压迫两侧下颌角(构成口腔上部和下部的骨头和肌肉组织,叫做颌)。 (2)颞部出血:压迫耳前,下颌关节上方,压闭颞动脉(颞:头部两侧靠近耳朵上方的部位)。 (3)前臂出血:压迫肘窝处的肱(gong)动脉(胳膊上从肩到肘的部分,也泛指胳膊)

8、。 (4)手掌、手背出血:压迫手腕部动脉跳动处。 (5)手指出血:将手指屈入掌内,形成握拳状。 (6)大腿出血:屈起大腿,压迫大腿根动脉跳动处,重压方能止血。 (7)脚出血:压迫足背动脉跳动处。 (8)鼻出血:患者取半坐位,头部微向后仰,以拇指、食指由左右两方压迫鼻部、额部和鼻根部冷敷,或用消毒棉花塞住鼻孔。,Company Logo,3加压包扎法:为常用的止血方法。当伤口大、出血多,用一般止血法无效时,可用纱布等作为软垫放在伤口上,紧紧绷扎止血。 4止血带止血法:适用于四肢大出血的急救。使用止血带后,由于完全阻断了受伤肢体的血流,时间一久,可引起组织坏死,甚至造成残废,因而一定要严格按照要求

9、去操作。 上止血带前,先将肢体抬高,尽量使静脉血回流,在伤口上垫好敷料,用止血带(可用橡皮管或橡皮带、布带、绷带)缠绕肢体两周,在外侧打结固定,松紧度以不出血为宜。 扎上止血带后,应定时放松,使组织获得血液供应。若已止血,就不必再扎止血带。,Company Logo,预防 1教育幼儿不要带尖的、带刺的东西做玩具。 2户外活动应注意安全,以防跌伤出血。 3定期做好大型玩具的修缮工作。,Company Logo,(四)骨折与脱臼 儿童时期,骨折是较常见的意外伤害。如,玩弄门窗可致指骨骨折;乳儿把脚伸到床栏杆外,可因扭旋而骨折;被带在自行车上,脚伸进车轮;伸手摸电扇;嬉弄动物被抵伤、踢伤,以及车祸等

10、。,Company Logo,骨折的症状 1疼痛:因断骨刺伤周围的组织,有剧烈的疼痛和局部明显的压痛。 2功能障碍:骨折后失去正常的功能,如指骨骨折,不能握物,下肢骨折,不能站立,行走。 3出现畸形:骨折后,原来附着在骨胳上的肌肉失去平衡,组织肿胀,局部出现畸形。,Company Logo,青枝骨折:由于小儿子骨头最外层的骨膜较厚,可以发生“折而不断”的现象。就像鲜嫩的柳枝,被折后,外皮还连着,小儿的这种骨折称为“青枝骨折”。疼痛不如骨头完全断裂明显,伤肢还可以做些动作。 因此这类骨折容易被忽略,而未能送去医院治疗,骨折未经复位长上以后,肢体就会出现畸形,甚至影响正常功能。所以,小孩肢体受伤后

11、,即便痛的不十分厉害,也要到医院检查一上,看是否发生了骨折。,Company Logo,现场处理 骨折的急救原则是限制伤肢再活动,避免断骨再刺伤周围组织,减轻疼痛,这种处理叫“固定”。急救的重点应是及时止痛、止血、防止休克,不要盲目地搬动患儿,特别是在可能伤及患儿的脊柱和颈部时更应注意,以免加重伤势,或引起严重的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Company Logo,在处理骨折前,要注意观察伤者的全身情况,若有外伤大出血,应先止血。若已昏迷,要清除鼻、口腔内的痰,保持呼吸通畅。 固定伤肢的方法是:先在受伤肢体上垫一层棉花或布类,再用薄木板把断骨的上下两个关节固定,露出手背或脚趾,以便观察肢体血液循环情

12、况。 注意,若伤肢的皮肉已破损,断骨露在外面,就不要把断骨硬塞进去,也不要在伤口涂红药水、紫药水或撒消炎粉,正确的方法应在伤口上盖上纱布,然后固定肢体送医院。,Company Logo,脱臼 脱臼是关节间的韧带或关节,受暴力断裂,拉伤而使骨和骨臼完全或部分脱离的一种创伤。伤者感到剧痛,关节外部变形,发生溢血,出现红肿发紫,并伴机能障碍、不能动作。幼儿常可发生脱臼。 急救时不要随意纠正已脱臼的关节,可在伤部作冷敷,扎好固定绷带,保证骨折固定不动,将伤者送医院。要预防骨折和脱臼事故的发生,应注意: 1幼儿园的门不要装弹簧,以免夹伤孩子的手和脚。 2教师对幼儿要“放手不放眼”,防止跌伤。 3成人不可

13、用提物的方式突然提起小孩的手臂,不能用粗暴的动作为小孩脱衣服。,Company Logo,(五)烧(烫)伤的急救 烧(烫)伤多由火焰、开水、蒸汽等原因致伤。儿童皮肤嫩薄,故同等热力在其身上造成的损伤要比成人要严重。 (一)烧(烫)伤的程度区别 1一度烫(烧)伤:局部皮肤发红、疼痛,数天后可自愈,不留疤痕。 2二度烫(烧)伤:属真皮烧伤,有水泡,明显水肿,剧痛。如不发生感染,一般在两周内可以愈合,愈合后不留疤痕。 3三度烫(烧)伤:全层皮肤坏死,甚至波及皮下组织肌肉和骨骼。有的患儿还出现休克、昏迷等症状。受伤处颜色苍白或焦痂状,无痛感,干燥,无渗出液,如皮革坚硬且无弹性。23周后,焦痂下有液体渗

14、出,易感染,愈合极慢,且留下严重疤痕。,Company Logo,急救 轻度的烧烫伤可在皮肤处涂以甘油、凡士林、万花油等,如有水泡可用消毒注射器将水抽出,然后洒上消炎粉,再用凡士林纱布包裹。若烫伤严重,面积较大,应起快把烫湿的衣服脱掉,不要涂药,用干净被单将伤者包裹起来,尽量少碰,立即送医院治疗。 根据受伤的不同情况进行处理:(P195),Company Logo,预防 1教育幼儿不玩火,炉子周围应有围栏。 2开水、热饭、热汤应放在一定地方,以免幼儿打翻。 3手提开水时,要提防幼儿从一旁突然冲过来;给孩子洗澡时,要先倒凉水,后倒热水。,Company Logo,(六)中毒的急救 1.煤气中毒

15、煤在燃烧不完全时可产生一氧化碳,所谓煤气中毒实际是一氧化碳中毒。冬季室内用煤炉取暖,若室内通风不良,烟筒漏烟,风倒灌等常可使人煤气中毒。 症状 由于一氧化碳与血液中血红蛋白的结合能力,比氧气与血红蛋白的结合能力大240倍,因此,当吸入大量的一氧化碳后,一氧化碳即与血红蛋白结合,破坏了血红蛋白运输氧气的能力,使人体缺氧。,Company Logo,(1)中毒轻者,感到头痛、头晕、耳鸣、眼花、恶心、全身无力。 (2)中毒重者,呼吸困难,最后不省人事。如不及时抢救,可出现呼吸、心跳停止。 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结合后,形成鲜艳的红色,所以中毒者的嘴唇、皮肤出现鲜艳的红色,这与其他疾病引起缺氧而表现嘴唇青

16、紫,有明显不同。,Company Logo,急救 (1)立即打开门窗,尽快将病人移至通风好的房间内或户外,呼吸到新鲜空气。 (2)注意保暖。给病人盖好被子,防止受凉。 (3)呼吸、心跳已停止,立即进行胸外心脏挤压和口对口吹气,护送入医院。,Company Logo,2.误服毒物 发现孩子误吃了有毒的东西,或乱吃了药片、药水等,要立即催吐、洗胃,以尽量减少有毒物质的吸收。 洗胃的方法: 只要病儿未处于昏迷状态,要耐心给孩子讲清道理,取得合作。可先让病儿喝些清水,再采用机械刺激的方法催吐。令孩子张大嘴,用筷子、匙柄或手指,轻轻刺激他的嗓子眼(咽弓和咽后壁),引起呕吐。反复喝水、催吐,直至吐出的全为清水,表明洗胃已较彻底了。,Company Logo,兼有保护胃粘膜作用的洗胃剂: 现场急救可用清水洗胃以外,当遇到一些腐蚀性较强的毒物,为保护食道、胃的粘膜,可使用面糊、蛋清、豆浆、牛奶等,既可达到冼胃的目的,又能保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