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苏教版初一上册济南的冬天 三疑三探课件

上传人:km****68 文档编号:114798205 上传时间:2019-11-12 格式:PPT 页数:17 大小:1.1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苏教版初一上册济南的冬天 三疑三探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语文苏教版初一上册济南的冬天 三疑三探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语文苏教版初一上册济南的冬天 三疑三探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语文苏教版初一上册济南的冬天 三疑三探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语文苏教版初一上册济南的冬天 三疑三探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语文苏教版初一上册济南的冬天 三疑三探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苏教版初一上册济南的冬天 三疑三探课件(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济南的冬天,老舍,西峡县丁河镇一中 张旭森,第二课时,我们学习了老舍先生充满诗情画意的散文,他的笔触紧紧抓住济南冬天“温晴”这一特点,为我们展示了一幅幅济南特有的动人的冬景,今天我们就一起仔细的品读老舍那独特富有诗意的语言。 下面请同学们跳读课文,重点品读第三、五自然段,感受字里行间老舍先生所饱含的感情,找出体现准确性和生动性的语言并品味。,学习目标,1、进一步体会本文抓住特征生动描写景物的特点,学习有目的地描写景物。 2、体会拟人、比喻等修辞方法在写景中的作用,品味优美的语言。 3、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用词遣句的准确性。,学而不疑则怠,疑而不探则空。,俗话说“读书百遍,其义自现”。下面就请同

2、学们大声读课文,感受字里行间老舍先生所饱含的感情,边读边思考,并做好圈点批注,注意下面加点字词的读音和写法。(自学时间8分钟),设疑自探,质疑是启迪智慧的钥匙,刚才大家已经初读了课文,请结合学习目标,想一想,你能提出来哪些有价值的问题? 1、第三段和第五段写景顺序有什么不同之处? 2、 第3段和第5段在抒发感情和修辞运用方面有什么相同之处? 3、找出第三段中最能表达作者赞美情感的一个字?本段写了哪些景色? 4、本文语言朴实清新,娓娓道来,找出美句并赏析(修辞手法、描写等方面) 5、“那水呢,不但不结冰,倒反在绿萍上冒着点热气。”为什么要冒着“点”热气? 请同学们根据提出的问题再读课文,自我探究

3、找出问题答案,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用红笔标注出来,准备在小组内交流解决。,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合作探究 任务:解决自探中不能解决的问题,交流自探心得。 要求: 1、组长认真负责,确保人人参与,力争解决所有的题目。准备展示答案。 2、组长收集记录本组讨论后分析不出答题思路、答题要点的题。 3、 时间5 分钟。,解疑合探,展示及评价分工,展示要求:口头展示声音洪亮,吐字清晰。 书面展示字迹清晰,注意结论的正确书写。 评价要求:神态自然,声音洪亮;指出优点,不足,及时补充;打分并说明扣分原因。,第3段和第5段在写景顺序有什么不同之处?,薄雪覆盖下的山,水色,自上而下的顺序,山上、山尖、山坡、山腰

4、,自下而上的顺序,水面上、空中、半空中 。,第3段和第5段在抒发感情和修辞运用方面有什么相同之处?,第三段,第五段,对薄雪覆盖下的山的描绘,对水色的描写,都体现了对冬天的喜爱、赞美之情;,都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第三段中最能表达作者赞美情感的一个字:妙。 景色:雪、矮松、树尖、山、草、夕阳,探 究,修辞手法的运用: (1)全在天底下晒着太阳,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 (拟人。形象生动的表现了冬天的济南“暖和安适”的特点) (2)半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 (拟人。形象生动的写出它们的状态、样子和情态和活灵活现的特点。) (3)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

5、微露出点粉色。 (拟人。形象生动的写出了山秀气的特点。),(4) 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些长技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 (拟人。形象生动地写出垂柳的慈爱,娇美,充满生机和活力) (5)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这块水晶里,包着红屋顶,黄草山,像地毯上的小团花的小灰色树影。(比喻。生动形象地描绘了整个济南自水面至天上的晶莹透亮,色彩艳丽的特点。),探 究,质疑再探,随着对课文内容的进一步理解,你又产生了哪些新的疑惑呢?请大胆的提出来,我们相互交流解决。,疑是开山斧,探是深耕犁,运用拓展,你当小老师:请同学们根据本节内容自编一两道习题测试一下你的同桌。试试看,哪位同学设计的习题好! 温馨提示:可从课文内容、语言运用等方面出题 。,运用拓展,假如你是一位导游,冬季带领游客到济南,追随老舍的足迹,请你设计一下导游词。(应先介绍济南的历史、地理位置、气候特点等),运用拓展,推荐阅读: 济南的秋天 骆驼祥子 茶馆,谢谢合作,再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