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永正教学实录《我的伯父鲁迅先生》精要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14797274 上传时间:2019-11-1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于永正教学实录《我的伯父鲁迅先生》精要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于永正教学实录《我的伯父鲁迅先生》精要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于永正教学实录《我的伯父鲁迅先生》精要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于永正教学实录《我的伯父鲁迅先生》精要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于永正教学实录《我的伯父鲁迅先生》精要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于永正教学实录《我的伯父鲁迅先生》精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于永正教学实录《我的伯父鲁迅先生》精要(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于永正教学实录(一)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板书课题)学生看老师板书同时书空“迅”要注意笔顺。读一读。(生读课题)在于老师的教学开始,我们总能看到这样的情景。在板书的时候,老师请学生注意观察,同时对容易写错的字重点提示学生书写中的注意事项。不要小瞧了这简单的一句话,课堂上老师的书写是很少的,抓住这极少的而又是必须去做的时机及时引导学生观察,规范学生的书写,体现了课堂上无处不在的教育契机,也体现了教师对写字的指导。反思自己的教学,识字是识字,写字是写字,好象不这样做就不实在,就会识不好写不准似的,结果占用大量的时间也未必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如果注意这一点点上滴滴的零散时间,并注意在教学中随时抓住机会

2、点拨提示,可能既节省了时间,又达到了指导识写的目的。师:大家对鲁迅比较熟悉。好好预习了没有?师:读了这个课题,你们就知道了作者周烨是鲁迅先生的什么人?一读课题就知道作者周烨是鲁迅先生的什么人?生:作者周烨是鲁迅先生的侄女。师:对,因为她喊鲁迅先生为伯父,可见作者周烨就是鲁迅先生的侄女。我再问大家,周烨的父亲是鲁迅先生的什么人?生:是鲁迅先生的兄弟。师:说具体点,是兄还是弟?生:是鲁迅先生的弟弟。生活常识师:周烨喊鲁迅先生为伯父,可见周烨的父亲是鲁迅先生的弟弟。鲁迅有两个弟弟,一个叫周建人,周建人就是周烨的父亲,还有一个叫周作人。文学常识师:请大家打开书,把课文仔仔细细读一遍,要把课文读得正确流

3、利,特别注意生字的读音,把它读准,把它记住,同时还要求大家,边读边把不理解的词语和句子画下来。(学生读书的同时,老师板书以下内容:追悼 吊唁 爱抚 呻吟 囫囵吞枣 饱经风霜 “哈哈,还是我的记性好” “ 四周围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注意这个环节。第一次接触课文,一定要有认真读书,完整地阅读课文的过程。这个时间要给充分。另外,老师在巡视的过程中发现问题书写到黑板上,这是一种教学方法,板书的基本是教材中的重点难点。有的是学生提出的,也可以是教师提出的,这也是一种教学机智。师:好,读完的举手。还有没读完的,一定要读完。继续读。师:我根据同学们画的写了一部分,还有一些没有写,这些词的意思,还有

4、这些话的意思,只要我们好好读书,好好思考,它的意思不难理解。下面拿起书来,我们一段一段读。谁能站起来把第一段读一读?好请你读。一段一段地读书,这是一篇比较长的课文,我们在平时教学的过程中总是大概让学生自己读一遍就算了。学生到底读得怎么样?字音读准了没有?句子是否能读清楚?读明白?在这里,于老师非常认真地请学生从头到尾读一遍课文,随着读随着理解课文内容,把课文读准确读流利,一些重点句子在反复体会的同时读出情感。这样做也许感觉没有什么花样,很平淡,但却是符合阅读规律的。不读书,不弄懂课文内容而一味考虑热闹的做法是不正确的。生1:(读第一段。读到“伯父去世了,他的遗体”)师:读得很正确很流畅。你看第

5、一句话,周烨那时候小,说这句话的时候很幼稚。“伯父在世的时候”(范读)小孩的语气,想一想,怎么表达?再来一遍。(强调“根本”)师:谁来读这一句话。(一生再读后前一个学生继续读完)师:读得很好,很流畅。看“追悼”这个词,这个词下面的话,后边的话就是对它的解释,什么是“追悼”呢,大家注意看书,我读前面的话,你们读后面的话啊:“伯父去世了,人们都来追悼他”(生读)追悼懂了吗?追悼就是通过刚才我们读的那些形式,送花圈呀、致敬呀、送挽联呀、痛哭呀,通过这些活动来纪念他,怀念他,这些内容就是追悼的内容。我们再来读这一句话。(生读后前一个学生继续读完这一段)结合课文理解词语的意思,这种做法我们一直提倡。但在

6、理解课文的过程中却很难落到实处。于老师给我们提供了好的范例师:他正确流利地读完这一段,其实刚才这一段要认真去思考,思考周烨这时候是什么心情,如果你想了的话就会读得很有感情。大家想周烨这时候什么心情,然后去练习读。指导读书“那时候,我有点”(学生练习读)师:好,谁来读这句话,想一想周烨这时候是什么心情?(指名一生读课文这一句。)师:好,体会得不错,这一句很难读,大家再来读一读。师:好,还是想请刚才读书的同学读这一句,看看他体会得怎么样。(请刚才读这一段的同学读这一句)师:嗯,真正把这一句读好,还要读下面部分,读了下面内容再来读这一句话就能读得更好,感情更充沛。好,再看黑板,吊唁和追悼的意思有相同

7、之处,这两个词都表示对死者的怀念,但是有不同,吊唁又多了一层意思,除了表示怀念以外还有什么意思?比较词语的不同,加深理解,积累词语。像这样的做法在于老师的课堂上是经常可以见到的。补充一点,这两个词都是在课文中出现的,作为教师要把课文理解透彻,善于发现课文中语言的积累训练点!生1:除了表示怀念外,还有对死者敬仰之情。师:这个意思都有了,还有什么意思?生2:对家属表示安慰的意思。师:向死者的家人表示安慰,不要叫他们难过,懂了吗?我们再来读一读。板书了问题就要一个个解决、落实师:好,看黑板,“追悼”和“吊唁”我们都是通过读书读懂了。所以,好多词的意思,只要多读书,联系课文的意思都能把它读懂。至于,什

8、么叫“爱抚”,读下面的一个故事你就懂了。(生读下一部分)师:(生读到“张冠李戴地乱说一气”)好,读到这里。先坐下,读得好不好呀?(生:好)看,他读得这句话,就是对“囫囵吞枣”的解释,我读这句话,你们接着读,就是对这个词的解释。(生读)水浒传读懂了吗?(没读懂)读书很粗心,是不是啊?(是)这就叫“囫囵吞枣”。师:谁知道“囫囵吞枣”原意是什么意思?生:(讲这个故事)师:多有意思的故事。本意懂了吗?谢谢你给我们讲了这个故事,我们再回头把这句话读一遍。(生齐读后原生再读这一段)对于成语既讲了课文中的引伸意,又讲了原意,知道了故事。不同的词语要不同对待,但对于学生而言,这些知识点在课堂上教师要有意识地引

9、起学生的注意,帮助他们积累。师:这个故事有意思吗?(有)真有意思。下面请你们再练一遍,我马上请同学来和老师分角色读。(生练习)师:再练一遍。(生再读)师:读得不错,谁愿意到前面来和于老师一起来读这段课文。因为周烨是个女孩子,所以请个女同学来。我就是你的伯父了。我读的很简单,只有一句话,最难读的是你的一部分。大家注意听,你来读吧。(生读课文)师:我是夸我记性好,没说你半个不字,你为什么听了我的话比挨打挨骂还难受?生:伯父表面是夸自己记性好,实际是批评我没有认真读这本书。师:我侄女怎么样,真聪明,听了我的话把意思理解了。在轻松的氛围中学生不知不觉就体会到了这句话的意思。方法巧妙自然。(生笑)真读懂

10、了。看“哈哈”,这句话的意思懂了吧。临走的时候啊,伯父还送给周烨两本书,小约翰和表,告诉你们,这两本书是鲁迅先生亲自翻译的,这两本书都是外国的儿童文学作品,读了这个故事,看黑板,“爱抚”的意思懂了吗?什么意思?生:爱抚就是关爱的意思。师:关爱,长辈对晚辈的关爱。在这本书的第一段还有一个词,“爱戴”。“爱抚”的“爱”和“爱戴”的“爱”一样吗?抓住时机,通过对比体会词意,既是积累词语,更进一步体会作者的情感。生:爱抚的爱是长辈对晚辈的疼爱。师:对,那这个“爱”(爱戴)是指(生)敬爱。你看,同一个字,所在的句子不一样,词不一样,它的意思就有所不同。好的,同学们,这么好的伯父,对周烨这么关心爱护,他不

11、直接批评,而是很委婉的批评。这么好的伯父,逝世了,从此以后,她再也得不到伯父的爱抚(指这个词),望着伯父的遗体,她怎么能不难过呢?读了这个故事,回过头来再请你们读这一段话,你们的体会和刚才会不一样。(生再读第一段最后一句,感情又有了发展)对文章情感地体会是在理解的过程中一层一层深入的、循序渐进的;或者是有两三个来回才行。师:还有一件事也是发生在鲁迅家里的,这个故事完全是对话,对话完了,故事就结束了,先把这个故事自己读一读,认真体会读对话应该用什么语气,认真体会,自己读自己的。(生练习读)师:第三段讲了一件事也是发生在鲁迅先生家里,这件事作者写的全部是对话,对话完了,故事也结束了,不过这段对话是

12、很难读的,要体会对话人的语气,尤其是这句话是比较难读的,要一边读一边思考,只要你一边读一边想了,它的意思是不难理解的。再来读一读。(生再读)对于难读的段落要反复读,不能怕耽误时间,要把握住读的火候。师:谁来读这个故事?(生读)师:先坐下,读了第二小结如果你是作文老师,你打算在第二小结加个什么样的眉批?读写结合这样的提问方法还是第一次听到。给课文加批!多富有想象力的做法!这正是引导学生在揣摩作者的写作方法,而同时加批注又是批判地认识。好!生:人物表情丰富,描写人的形象很细腻。生2:动作描写很细致。从学生的语言可以看出平日是有训练的。师:这一小结描写很细致。生3:提示语用得好。生4:描写外形很生动

13、。师:形?换个字。随时纠正语言错误生:外貌。生5:动作表情很生动。生6:动作很详细。生7:外貌动作写得很细,提示语用得很形象。师:同学们,这一小结读好了,今后你准会写提示语。再读。(生再读这一小结,生接着读。)第四遍师:停下来,“那怎么”后面什么号请告诉我?生:破折号。师:(板书破折号)在这里表示什么?生:表示疑问。师:首先是表示声音的延长,为什么延长呢?表示的是疑问。再读这句话。知识和理解内容和体会情感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而读则是理解与体会的过程与手段,在理解与体会的同时也达到读流利读出感情的目标。师:这回怎么样?好了,懂了就会读得更好。接着读。师:下面我想一位同学到前面来,我们来表演一下这

14、段对话,这次要求不看书,我说鲁迅先生的话,请到前面的同学读周烨的话,这样你们必须把这段话读得熟熟的,基本上记下来,给大家2分钟时间。(生练习读)读全段已经是第五遍师:谁能大体上把周烨的话记住?师:看我们两个对话,你们都不是外人,都是我今天邀请来的客人,有一个任务,什么呀?(笑)哈哈大笑。周烨要自然大方。(师生表演)师:刚才呀,我发现一个同学笑得最开心,请你站起来,为什么笑,笑什么?新闻记者生:周烨非常天真。师:还有别的原因?生:我笑,周烨只懂表面的意思,没懂深里面的意思。师:那你怎么理解的呢?生:因为当时是在旧社会,到处都黑洞洞的意思是当时非常黑暗。由军阀统治。鲁迅先生宣传自由,而军阀是不允许

15、人民自由的,所以军阀就把师:鲁迅先生和反动派做斗争,受迫害的很厉害。我只告诉大家一件事,鲁迅先生用文章和敌人战斗的,为了防止敌人识破他,他曾经用了一百多个笔名,就从这点看出,在旧社会和敌人做斗争容不容易?(不容易)处处遭到敌人的迫害。很危险。这就是他说的“四周围黑洞洞的”,和“碰壁”,懂了吗?此处联系时代背景有的老师是采取了让学生查资料汇报的方式,也可以。但不如这样可信。师:(指表演的学生)刚才说恍然大悟,悟了吗?(生摇头)现在才叫恍然大悟。师:把书拿起来,这个故事写得非常生动,都是对话,我们写作文的时候,好多时候会用对话,上课就是对话,所以写记叙文的时候好多都会用到对话,掌握好写对话的本事,要会写对话,什么叫会了,多读就会了,请你把这个故事认真地小声地读,一边读一边记,看人家是怎么写对话的,写提示语的,读熟了就会了。(生读)老师用语言点出读与写的关系。看似简单、不着痕迹,实则如此这样长期下来,学生自然对文章的领悟就会更深一层,会从骨子里把读与写真正结合起来。第六遍!师:同学们,看,鲁迅先生说话多么幽默,多么风趣,可是,鲁迅先生逝世了,从此以后周烨再也听不到他的声音,想到这儿,望着伯父的遗体,周烨怎么能不难过呢?再读这句话,你们的体会又不同。(生再读第一段的最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