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史之第六章 欧洲机能心理学的兴起.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14746894 上传时间:2019-11-12 格式:PPT 页数:40 大小:4.2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心理学史之第六章 欧洲机能心理学的兴起.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心理学史之第六章 欧洲机能心理学的兴起.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心理学史之第六章 欧洲机能心理学的兴起.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心理学史之第六章 欧洲机能心理学的兴起.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心理学史之第六章 欧洲机能心理学的兴起.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心理学史之第六章 欧洲机能心理学的兴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理学史之第六章 欧洲机能心理学的兴起.(4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六章 欧洲机能主义心理学的兴起,布伦塔诺的意动心理学 斯顿夫的心理学思想 形质学派 屈尔佩及其二重心理学,第一节 布伦塔诺的意动心理学,一、生平 Franz Brentano(18381917 ),意动心理学的创始人 他生于莱茵河畔的马林贝格,年幼时曾立志做一名牧师。从16岁起,先后在柏林、慕尼黑、杜平根等大学学习哲学。,1864年在杜平根大学获哲学博士学位。毕业后,受任为格拉茨的地方牧师。 1866年他离开了寺院,来到符茨堡大学任讲师,撰写和讲授关于亚里士多德的哲学。在这期间,斯顿夫成了他的学生。也就是在这期间,天主教教会内部对“教皇无过说”发生了争论。布伦塔诺于1869年发表了一篇文章

2、反对此说,成了教会内自由党的学术领袖。 1872年布伦塔诺升任哲学副教授,但这时“教皇无过说”为教会所接受,教会内的自由党失败了,布伦塔诺陷于进退两难的境地。于是,在1873年他便以曾任牧师为由辞去了符茨堡的教职。稍后,又辞去了牧师职务,专门从事著述。第一度难关 1874年,发表著作从经验的观点看心理学,同年,在洛采的帮助下来到维也纳大学任哲学教授。在维也纳大学他工作了20年,形成了一个举足轻重的意动心理学派或称奥国学派,与冯特的内容心理学相抗衡。在这期间,弗洛伊德听了布伦塔诺的课,还为布伦塔诺承担了将约翰穆勒的著作翻译成德文的任务。1883年起胡塞尔前来就学。,1880年布伦塔诺与Ida结婚

3、 第二度难关 1894年,Ida去世,布伦塔诺辞去大学的教职,到瑞士和意大利从事研究和著述。 897年布伦塔诺与第二任太太Emilie Rueprecht结婚。第二次婚姻对布伦塔诺来说是极大的幸运,Emilie不仅贤惠能干,而且当布伦塔诺因眼部手术在最后十年几乎失明时,她协助他进行科学工作,为此她学习了读希腊文。 1917年3月17日卒于苏黎世,享年79岁。,二、布伦塔诺的心理学体系 1、心理学的性质 “心理学好像是人类进步的基本条件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像其他人已经做的那样,把心理学刻画为一种关于未来的科学,即把握未来的科学(其他任何理论科学都做不到这一点),一种其他科学都不可比拟的塑造未来

4、的科学,一种在将来驾驭于所有其他科学之上并使它们在其实际运用中从属于自己的科学。”,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意动 意动与意向性 表象(观念)的意动如感觉的活动、想象的活动; 判断的意动如知觉、承认、拒绝、回忆的活动; 爱憎的意动如感情、愿望、决断、意志、欲望等 心理学的研究方法:经验的经验法 内部知觉或反省不是内省法 对他人、他物的观察,三、影响 斯顿夫 胡塞尔 符茨堡学派 弗洛伊德 格式塔学派 机能主义心理学,第二节、斯顿夫的心理学思想,一、个人简介 C.Stumpf(1848-1936),承布伦塔诺和洛采的心理学家 1873年,刊行论空间观念的心理学起源 1883年,发表著作音乐/乐音心理学 1

5、884年,任哈雷大学教授,布伦塔诺把自己的学生胡塞尔送到斯顿夫这里学习,胡塞尔致力于现象学研究。 1894年,任柏林大学教授 1907-8,任柏林大学校长,逝世于1936年圣诞节 学生中著名的有:胡塞尔、迈耶(美国)、苛勒和考夫卡,二、斯顿夫的心理学主张 心理学是研究心理事实经验或意动(机能)的经验的科学 现象学与心理学 现象:phenomena,小资料:胡塞尔与现象学,胡塞尔:E. Edmund Husserl (18591938) 德国哲学家、20世纪现象学学派创始人。 1900年发表逻辑研究,献给斯顿夫,创立现象学 现象学:以本质的审查法研究纯粹意识的一门学问。 现象即意识的显现(意识中

6、的一切都是现象)。现象的本意是显现出来的东西。显现总是意识的显现,是通过意识活动在意识之中的显现,因此是意识的自我显现。现象学所说的现象既是显现场所、又是显现过程、还是显现对象,它们都是在意识中发生的。 现象学不只是对意识的研究,而是通过意识的自我显现揭示事物本身。 现象学的口号是“回到现象本身”,即事物本身 “意识”不是精神实体或主观活动,而是一个揭示真理的过程。“事物本身”也不是不依赖意识而存在的物质实体,而是在意识活动中显现出来的内容。 胡塞尔试图以现象学为哲学研究奠定普遍确定性的认识基础 现象学悬置,纯粹自我、生活世界,斯顿夫以为一切科学的研究对象都是直接经验,包括四种,分属不同的学科

7、的研究对象。 现象:比如,音、色、味等感觉、意象,它们是现象学的研究对象。它们是初步的经验材料,因此,现象学可作为物理学和心理学的入门科学。 心理机能(psychical functions),比如知觉活动、组合活动、欲望活动、意志活动等。这些机能等于布伦塔诺的意动。是心理学的研究对象,而以现象学为入门的学科。 经验之间的各种关系(如是、相同、不同等) ,属于关系学(logology),也是一个入门的学科。 机能的内在的客观结构:即机能的内在的对象,斯顿夫称之为结构,与之相应的是另一门入门科学:结构学,斯顿夫企图调和意动心理学与内容心理学的对立,把心理内容归于现象学,又以现象学为心理学与物理学

8、的基础科学。 这种划分形式上是把感觉的对象排斥在心理学之外,而列入现象学之内,而实际上是把现象学引入心理学。 成为符茨堡学派的先导。,第三节、形质学派,形质学派是由布伦塔诺的学生厄棱费尔和麦农所创立的一个心理学学派,起源于1890-1900年间。 1890年,厄棱费尔发表论形质。 由于该学派以奥地利的格拉茨大学为中心,所以又称格拉茨学派。,主张:形式(空间和时间关系等)也是一种独立的元素,是能为人所直接经验的,即一个形质。 通过意动过程可将形质从组成的元素中抽取出来(厄棱费尔)。 麦农强调知觉的原有分子之间的关系。,影响 为格式塔学派提供了一套完整的形质概念与理论根据,可以看作是心理学有元素主

9、义向格式塔心理学过渡的桥梁。,第四节、符茨堡学派与二重心理学,符茨堡学派:以德国的符茨堡大学为中心,以屈尔佩为首的一个心理学学派,致力于对思维、态度(定势)、学习、判断等方面进行实验研究,最有名的是对无表象思维的研究。 主张:要对思维、学习等复杂心理过程进行实验研究;认为思维过程中除了感觉、表象之外,还有“无表象思维”即思维元素的存在。,屈尔佩 (1862-1915),二重心理学,以屈尔佩和麦塞尔 (1867-1937)为代表的一个心理学学派 主张:心理学的对象有两项,一为心理内容;二为心理机能。,屈尔佩提出了区分内容和机能的标准: 内容和机能在经验中可互相分离:如梦、纯粹感觉无目的的注意 内

10、容和机能可各自独立变化 内容和机能在性质上各不相同 内容和机能都有强度和性质,但彼此不相关、不能进行比较 内容和机能各有自己的规律,影响,积极面 把意动、内容都作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为了解决心理学是否研究内容或意动的问题而仅仅说我们可以兼容并蓄,这是极端的折衷主义的懒汉办法。”波林 推动了对行为、动机、思维、态度等方面的研究,丰富了实验心理学的内容,使意识在心理学的重要性降低,是内容心理学向格式塔心理学的过渡。 消极面:没有真正解决内容和机能的问题,直到格式塔心理学付出内容的代价以换取问题的彻底解决。,第五节 英国心理学,一、沃德和斯托特的系统心理学 二、麦独孤的策动心理学 三、进化论与动物

11、心理学 四、高尔顿,一、沃德和斯托特的系统心理学,1、个人简介 沃德(1843-1925)曾留学莱比锡,在生理学家路德维希的实验室工作过;又曾在哥廷根大学受教于洛采,也受到布伦塔诺意动心理学的影响。1875年回到剑桥,想建设一个心理学实验室,结果受到阻挠;1879年,斯托特前来就学,成为沃德的学生;1886年为大英百科全书撰写心理学条目终结联想主义;1891年,沃德再次申请,获得50英镑首批款项购买心理学仪器,1897年才得以在生理系获得一间房作为心理学实验室。这是英国的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1884年,高尔顿建立人类学测量实验室,可进行人类学和心理测量。1918年,发表心理学原理 斯托特(186

12、0-1944),沃德的学生,曾求学于剑桥,著有分析心理学、心理学手册心理学基础等,其中心理学手册在英国广受欢迎。1892年,担任心灵杂志的主编。,2、系统心理学 关于活动的主体和客体的关系的心理学。 沃德认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区分为三种:认识、感情和意向,其中每一种都包含着主体和客体。 认识:主体对于感觉连续线上的变化,作不随意的注意。 感情:主体因此认识而有喜悦或不快之感。 意向:主体以有意的注意或神经兴奋作用使客体在运动连续线上引起变化。,斯托特主张心理学所研究的为心理历程,这些历程就本身说是属于主体的,但兼有心理的客体如感觉。心理的功能是为了保持平衡。 他将这些历程分为认知和兴趣,又将兴趣

13、分为意向和感情态度。 意向说(意动说),二、麦独孤的策动心理学,1、个人简介 1871-1944 1890年,来到剑桥学习,也曾在哥廷根留学。 1898年,成为剑桥大学心理学研究员。并与心理学家里弗斯(WHR .Rivers)、迈尔斯(CS .Myers)等人前往新几内亚进行人类学和心理学考察,进行感官和知觉的调查研究。 1904-1920任牛津大学心理学的王尔德讲读 1912年,被选为英国皇家学会会员。 1920年,因闵斯特伯格去世职位空缺,麦独孤前往美国哈佛大学担任心理学教授,1927年移职于杜克大学。 重要著作: 1908年刊行社会心理学导论,2、麦独孤的心理学主张 心理学是关于心灵的实

14、证的经验的科学 心灵是“能自身表现于经验及行为之内的东西” 目的论与自由论 策动心理学:有目的奋勉是心灵的中心 本能论(instinct) 本能是在长期进化过程中由自然选择所提供的一种遗传的心-物倾向。这种倾向决定他的所有者去感知和注意一定的对象,体验一定的情绪,进行一定的动作,或者至少会体验到进行这种动作的冲动。 情操(sentiment)与意志 自我情操与意志,三、进化论与动物心理学,1、进化论诞生的背景 创世说 灾变说 退化论 星云假说 康德和拉普拉斯的星云假说 伊拉兹谟-达尔文查理-达尔文的祖父:主张物种的变化说,认为自然界经历着永恒的改进过程,世界不是被创造出来的,是生成的经由变化而

15、形成的。生物在构造、需要、技能上也逐渐地改善。,2、拉马克的进化学说,Lamarck,JB(1744-1829),法国人,博物学家。 1809年提出进化的“习得性遗传”的观点,认为: 动物因力求适应环境(环境要求导致紧张、压力、欲望、目的或其他力的作用)而改变其形态 由此改变而习得的品质又可遗传于后代 该理论强调有机体的内在的愿望、目的、需要即心理反应或心理过程,对麦独孤、托尔曼、弗洛伊德等有影响,3、达尔文的进化学说,Darwin,C.(1809-1882),英国著名学者。从小喜爱对动植物进行研究,1831-1837乘比格尔号船进行远途考察,记录和搜集了大量资料和标本,发现了许多物种进化和变

16、异的证据 1838年,读马尔萨斯的人口论,受重要启发,从而发展出他的进化论思想。 著作: 1859年,物种起源 1871年,人类起源 1872年,人类和动物的表情为动物心理学的创始,达尔文的进化论: 遗传的变异起因于自然或偶然因素,而不是源于有机体适应环境的努力 一切动物不得不为生存而斗争,不得不受到自然的选择,最适宜于环境和生活/存需要的得以生存和繁衍 因为进化是缘于偶然的变异和适者生存,因此,新物种的产生需要较长的时间 人类也是有动物进化而来的 对心理学的影响:人与动物之间存在连续性比较心理学/动物心理学、高尔顿的优生学、心理测量研究。,4、动物心理学,早期观点: 笛卡尔:动物是机器 拉.美特利:人是机器 F.居维叶(乔治-居维叶的兄弟)的本能论 布丰认为,动物是有感情和意识的,达尔文对动物表情的研究 人类和动物的表情(1872)认为,表情(行为模式)是由进化而来的,有适应价值。 主要论点: 有些表情动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