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第三单元 第二次世界大战 二 局部的反法西斯战争 淞沪会战素材 新人教版选修3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14746114 上传时间:2019-11-12 格式:DOC 页数:1 大小:1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历史-第三单元 第二次世界大战 二 局部的反法西斯战争 淞沪会战素材 新人教版选修3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第三单元 第二次世界大战 二 局部的反法西斯战争 淞沪会战素材 新人教版选修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历史-第三单元 第二次世界大战 二 局部的反法西斯战争 淞沪会战素材 新人教版选修3(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淞沪会战淞沪会战爆发于1937年8月13日,是卢沟桥事变后,蒋介石为了把日军由北向南的入侵方向引导改变为由东向西,以利于长期作战,同时也为了引起国际社会的注意,而在上海采取主动反击战役,这是中日双方在中国抗日战争中的第一场大型会战,也是整个中日战争中进行的规模最大、战斗最惨烈的一场战役。这场战役对于中国而言,标志两国之间不宣而战、但又全面战争的真正开始,卢沟桥事变后的地区性冲突升级为全面战争。即使当时国力远高于中国的日本,也动员全日本,马上投入全面战争。例如随即大量增加公债发行,并发起了日本全国性的“消费节约运动”。战斗在当时远东第一大都市上海的市区和郊区进行,当时上海为中国第一大商港,每年对

2、外贸易额占全国二分之一以上。只有上海法租界和苏州河以南的半个上海公共租界实行武装中立,分别划为法、英、美、意4国军队的防区。苏州河以北的公共租界及其越界筑路地区属于日军防区,是日军在上海的作战基地。中日双方共有约80万军队投入战斗。战役本身持续了三个月。前后共历时3个月,日军投入8个师团和2个旅团20万余人,宣布死伤4万余人;中国军队投入48个师和24个旅60余万人,自己统计死伤30万人。意义日本“三月亡华”被彻底粉碎。日军在上海浴血缠斗三个月,才勉强攻下国军的阵地,已经使得世界各国对于中国的抗日实力与决心,产生刮目相看的态度,而日军久战未胜,日本的民心士气,则出现了怀疑与困惑。日本几乎已经可

3、以确定,无法在短期内结束与中国的战争,那么日本就将面临其战略最大的致命弱点,就是日本缺乏战争与民生的资源,根本经不起长期的消耗,一旦它无法在中国战场上达成速战速决,那么最后的溃败,也就成为日本无法避免的命运了。总之,在卢沟桥事变之后,只要中国不屈服,中日两军的东线作战绝对是不可能避免的,与其让日本掌握主动,不如让其陷入被动。虽然日军并没有沿平汉线长趋武汉的作战计划,但是中国却不可不防这步。蒋介石主动将东线变成为主力战场,有着后勤与指挥的实际需要。因为国军的主力与补给,多数来自长江以南地区,当时的陆路运输能力,在日本空军的压力下,无法支持大军在北部的作战。但是若在上海作战,不但地理较近而且长江即

4、是运输的动脉,这里也是蒋介石的地盘所在,就近指挥,比较灵活方便,在华北战线就会出现严重鞭长莫及的指挥问题,石家庄行营就是在各军协调困难,指挥失当的情形下,在混战中沦陷的。在淞沪会战惊心动魄的三个月当中,全中国上下凝聚出了一个共识,就是为了抵抗日本的侵略,中国“纵使战到一兵一枪,亦绝不终止抗战。”这是中华民族历史上最为悲壮的决定,整个民族决心以全面的牺牲来面对历史危机的挑战。当时国民政府发表自上海撤退的声明,可以说是对于这场会战的过程与意义,做出最好的历史见证与结论。”蒋介石与全体军民的共同结论是,虽然上海作战失败了,但是中国决心以更广大之规模,从事更持久之战斗。南洋兄弟烟草公司是以粤商简照南、简玉阶兄弟为主体,南洋华侨集资创办的在旧中国最大的一家民族资本烟草企业。简照南、简玉阶兄弟原在香港经营怡兴泰商号、贩运土洋新货于日本、香港、泰国之间,数年后积余资本3万多元。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