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及诗词中考复习课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14745267 上传时间:2019-11-12 格式:PPT 页数:46 大小:580.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文及诗词中考复习课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古文及诗词中考复习课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古文及诗词中考复习课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古文及诗词中考复习课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古文及诗词中考复习课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古文及诗词中考复习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文及诗词中考复习课(4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曹刿论战,古今异义词,牺牲,今:指为正义事业而献出生命,狱,鄙,今:监狱,再,中考练兵,10.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3分) (1)齐师伐我 伐: (2)牺牲玉帛 牺牲: (3)小大之狱 狱: 11.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语句。(3分) (1)肉食者鄙,不能远谋 翻译: (2)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翻译: (3)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翻译: 12. 文中的哪些地方表现了曹刿的“远谋”?(2分),讨伐,进攻,古代祭祀用的猪、牛、羊等,案件,贵族们目光短浅,不能深谋远虑。,这是尽了本职的一类事情,可凭借(这个条件)打一仗。,第一次击鼓(能够)振作(士兵们的)勇气,第二次击鼓士兵们士气衰退,

2、第三次击鼓士兵们士气就衰竭了。,表现曹刿“远谋”的地方有:在战争之前,曹刿就预见到“肉食者鄙,不能远谋”;在战争之中,不急于进攻和追击,表现了他在战略上的深谋远虑。,(北京怀柔区),5.解释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3分) (1)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间: (2)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福: (3)既克,公问其故。 故: 6.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画线的句子。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7.按下列要求,用选文的原句回答。 (1)鲁庄公的答复中最符合曹刿“取信于民”这一思想的句子是: (2)齐军大败后,鲁庄公“将驰之”,曹刿说:“未可。”曹刿阐述理由的句子是: 8.出身下层的谋士曹刿毛遂自荐,辅

3、佐鲁庄公取得长勺之战的胜利。曹刿的成功给你什么启发?(4分),(福建浦田市),参与,赐福、保佑,缘故、原因,大大小小的案件,即使不能明察,也一定根据实情(处理),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示例:能力的展现需要一个舞台,当机遇尚未到来时,应该积极为自己能力的展现寻找机会,让别人认识你,欣赏你,愿意为你提供施展才华的平台。,16、有人说鲁庄公“鄙”,也有人说“不鄙”。你同意哪种说法?请简述理由。 17、曹刿认为作战取胜的先决条件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语言概括) 18、曹刿为什么要“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这表现了曹刿什么样的特点? 19、出自本文的成语是什么,解释一下

4、。,政治上要取信于民,示例一:鲁庄公“不鄙”。尽管鲁庄公缺乏军事才能,但他能够广开言路,虚心求教,听取正确的意见,最终取得长勺之战的胜利。因此,鲁庄公“不鄙”。 示例二:鲁庄公“鄙”。(战前不知道如何准备,临战不会正确指挥,战后不知何以取胜。因此,鲁庄公“鄙”。,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担心齐国有埋伏) 表现了曹刿沉着、冷静、谨慎的特点,马说,马说作者_,朝代_。 本文中韩愈说明庸者“不知马”的具体表现的句子是:_,_,_。 本文采用“_”的写法。本文的“千里马”、“伯乐”、“食马者”各有喻指: “千里马”指 _; “伯乐”指_ ; “食马者” _ 。 本文揭示了当时一种怎样的社会现象?表达

5、了作者怎样的政治主张? 作者借“千里马”不遇“伯乐”的遭遇,寄托了怎样的思想感情?,韩愈,唐代,策之不以其道 食之不能尽其材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托物寓意,有才能的人,识才的统治者,不识才的昏君,揭示了封建统治者埋没人才、摧残人才的社会现象。 表达了作者希望统治者善于发现人才,重用人才,使他们充分展现自己的才能和作用。,揭露了封建统治者埋没人才的现象,抒发了自己怀才不遇的悲愤。,短文两篇,湖心亭看雪作者_朝代_ 余住西湖 是日更定矣 湖中人鸟声俱绝 余挐一小舟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是金陵人,客此 拥毳衣炉火 余舟一芥,张岱,明末清初,人称代词,我,代词,这,起更以后,消失,牵引,勉强,客居,毛皮衣

6、服,小草,记承天寺夜游作者_朝代_ 解衣欲睡 欣然起行 念无与乐者 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怀民亦未寝 相与步于中庭 盖竹柏影也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而,苏轼,北宋,想,想要,高兴的样子,考虑到,想到,于是,就,睡觉,共同,一起,原来是,只是,清闲的人,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湖中怎么还能够有这样的人?,不要说您痴了,还有比您还痴的人。,月光进入了窗户,(我)高兴地起身走出来。,庭院地面上(月光)好像积水一样清澈透明,水中水草的影子交互错杂,原来是竹子,柏树的影子。,

7、哪一晚没有月光?哪一处没有竹柏?只是少了像我们两个一样的闲人罢了。,说说你对湖心亭看雪中舟子所说的“痴”字的理解。 赏析“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余舟一芥与舟中人两三粒而已。”中的痕、点、芥、粒。 记承天寺夜游中抒发了作者怎样的心境?,“痴”字似贬实褒,借舟子之口,反衬出作者的清高孤高之情。,痕、点、芥、粒四个字准确写出其他景物被大雪覆盖,只有长堤、湖心亭、小舟和人四景,由远及近一一展现。隐约透露出作者的悲凉之情。,赏月的欣喜、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漫步的悠闲。表达了作者乐观旷达的心境,以及对失意情怀的自我排遣。,满井游记,这两篇写景散文皆情景交融,自然成章,毫无雕琢之感。 甲文写出了雪后西湖

8、之景 的特点; 乙文则表现了满井早春 的特点。 甲、乙两文在写景的同时,都抒发了作者独特的感受。说说你从这两篇文章中分别读出了作者怎样的心境。,清新淡雅 (开阔辽远),生机勃勃(欣欣向荣),甲文表达了作者远离世俗的雅趣,也含蓄表达了作者对故国的怀念。 乙文表达了作者寄情山水,厌恶官场的人生态度,也表现了作者不因官小而懊恼,反而暗自庆幸的独特性情。,余寒犹厉。 冻风时作。 风力虽尚劲。 未百步辄返。 土膏微润。 娟然如拭。 晶晶然如镜之新开。 麦田浅鬣寸许。 冷光之乍出于匣也。 汗出浃背。 柔梢披风。 茗、罍、蹇 呷浪之鳞。 夫能不以游堕事。 此地适与余近。 恶能无记。,残存,刮起,强劲,就,肥

9、沃的土地,姿态秀美的样子,清洁明亮的样子,清冷的光,分开,拨开,鱼,通“惰”,懒惰,正好,怎么,左右,湿透,高柳夹堤,土膏微润,一望空阔,若脱笼之鹄。 山峦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鲜妍明媚。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 柳条将舒未舒,柔梢披风,麦田浅鬣寸许。 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好像洗过脸的美女,刚刚梳理了环形发髻。,我好像离开笼子的天鹅,我才知道。,文章最后一段作者说自己“能不以游堕事而潇然于山石草木间”。“潇”意为“潇洒无牵挂”,你觉得文章中有哪些地方能体现作者的“潇然”呢?试作分析。,“若脱笼之鹄”可以体现“潇然”,因为这一句表现作者看到满井美景后心情愉悦,与“潇然”

10、表达的情感一致。,始得西山宴游记,自余为僇人。 恒惴栗。 其隙也,则施施而行。 到则披草而坐。 意有所极。 始指异之。 缘染溪。 攒蹙累积。 萦青缭白。 外与天际。 引觞满酌。 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表达了人与自然合二为一的是 _,_。 写西山气势壮美的是: _,_; _,_。,心凝形释 与万化冥合,悠悠乎与颢气俱 而莫得其涯,洋洋乎与造物者游 而不知其所穷,五柳先生传,先生不知何许人也。 亦不详其姓字。 因以为号焉。 好读书。 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性嗜酒。 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 造饮辄尽。 期在必醉。 曾不吝情去留。 环堵萧然。 短褐穿结。 箪瓢屡空。 晏如也。 常著文章自娱。

11、颇示己志。 忘怀得失。 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其言。 兹若人之俦乎。,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 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 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 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 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衔觞赋诗,以乐其志。,五柳先生,五柳先生,五柳先生,五柳先生,五柳先生,我们学过的饮酒一诗与本文塑造了同一位隐士形象,请你写出诗中最为生动地刻画这一形象的两句诗。 请结合自己的读书习惯,谈谈你是否赞成五柳先生的“好读书,不求甚解。” “箪瓢屡空”一句用了颜回箪瓢屡空而“不改其乐”的

12、典故,作者这样写有什么用意?(2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赞成:读书,重在领悟文章精神实质。 不赞成:根据文章内容,精读与粗读结合。,作者以颜回自况,表现他安贫乐道的人生态度。,五柳先生传是陶渊明托名写的自传,他“性嗜酒”,“造钦辄尽,期在必醉”,但他是“醉翁之意不在酒”。请问他内心在意的是什么? 文章结尾的句子“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表达了作者什么愿望?,陶渊明在意的是人民生活安乐,社会风气淳朴;在意的是心灵与大自然的契合。,社会民风淳朴,人人生活安乐,恬淡自足。,有人说:“当今社会,经济地位决定一个人的生存质量,陶渊明的理想追求早已与时代格格不入了。”对此你是怎么看的? 陶渊

13、明“好读书”,我们今天的青少年更应该继承前辈的这种优良传统,做到“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请你写出一部你读后受到感染与熏陶的作品名称、作者、人物形象(应写出是怎样的一个人物形象)。 作品名称: ;作者: 人物形象:,物质固然重要,但不能取代一切。 陶渊明不慕名利,安贫乐道,率真自然的人生态度值得肯定。,天净沙 秋思,一切景语皆情语。全诗通过丰富的意象,渲染了_的气氛,抒发了诗人极其_的情绪。 小令中“枯藤”“老树”“昏鸦”“夕阳”等词语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景象? “小桥流水人家”是令人神往的一幅美景,它被穿插在诗中,起到怎样的作用? 4、全曲中,暗含题中“秋“

14、字的三个最直接的景象是:_; 与“夕阳“相呼应的是:_,与“天涯“相呼应的是:_,最能触发旅人(游子)思乡之情的景物是:“_“。 体现全文主旨的“思“字的一句是:“_“。,萧瑟苍凉,凄凉,深秋晚景图,以乐景写哀情,反衬离人思乡的愁绪。,枯藤 、老树、西风,昏鸦,古道,人家,断肠人在天涯,5、对这首曲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这首曲的题目叫“秋思”,“秋思”的意思是“秋天的思考”。 B“枯藤”句中的“枯藤”、“老树”是最有特征性的秋景,给人以萧条、寂寞、悲凉的感觉。 C“小桥”一句读来令人亲切,可仔细想去,却更增添了“断肠人”的愁绪。 D“断肠人”句中的“断肠人”是一位“离人”,“天涯”即“极远的地方”。 6、对这首曲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此曲的前三句选取了富有特征的九种事物组成了一幅深秋的景色图。 B第二句描写诗人所见异乡的幽美、恬静的景象,越发使人感到孤独。 C从整个构图来看,前四句写景,末一句写人。景物是背景,人是主体。写景是为了烘托人。 D从此曲的题目来看,作者所要表达的是对秋的伤感,而并无思乡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