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三 利益与道德的“战争”.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14740125 上传时间:2019-11-12 格式:PPT 页数:15 大小:2.4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问题三 利益与道德的“战争”.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问题三 利益与道德的“战争”.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问题三 利益与道德的“战争”.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问题三 利益与道德的“战争”.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问题三 利益与道德的“战争”.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问题三 利益与道德的“战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问题三 利益与道德的“战争”.(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问题三,利益与道德的“战争”,2008中国奶制品污染事件,2008年中国奶制品污染事件是中国的一起严重的食品安全事件。事件起因是很多食用三鹿集团生产的奶粉的婴儿被发现患有肾结石,随后在其奶粉中被发现化工原料三聚氰胺。 根据公布数字,截至2008年9月21日,因使用婴幼儿奶粉而接受门诊治疗咨询且已康复的婴幼儿累计39,965人,正在住院的有12,892人,此前已治愈出院1,579人,死亡4人,另截至到9月25日,香港有5个人、澳门有1人确诊患病。 事件引起各国的高度关注和对乳制品安全的担忧。中国国家质检总局公布对国内的乳制品厂家生产的婴幼儿奶粉的三聚氰胺检验报告后,事件迅速恶化,包括伊利、蒙牛、

2、光明、圣元及雅士利在内的多个厂家的奶粉都检出三聚氰胺。该事件亦重创中国制造商品信誉,多个国家禁止了中国乳制品进口。 9月24日,中国国家质检总局表示,牛奶事件已得到控制,9月14日以后新生产的酸乳、巴氏杀菌乳、灭菌乳等主要品种的液态奶样本的三聚氰胺抽样检测中均未检出三聚氰胺。 2010年9月,中国多地政府下达最后通牒:若在2010年9月30日前上缴2008年的问题奶粉,不处罚。2011年中国中央电视台每周质量报告调查发现,仍有7成中国民众不敢买国产奶。 如今,中国成为世界上婴儿奶粉最昂贵的国家。,案例,三鹿奶粉事件及食品安全问题的滥觞 原因背景 事件爆发前夕 揭发受阻 事件曝光 调查与惩处 扩

3、大升级 各界反应,1.企业的道德责任意识弱化。 2.政府监管的失灵、失责。 3.制度不完善、制度执行者的能力和素养低下。 4.“经济人”的道德责任与公民美德。 5.政府、企业、生产者将利益凌驾于道德,甚至法律至上。 6.个体没有道德信仰、缺乏对生命的敬畏。 7.人被当作实现自己利益的工具,远未成为目的。 8.个体与组织的诚信美德和契约精神淡漠。 9.社会信用关系被破坏,公民对企业、政府和他人的诚信德性产生了强烈的质疑。 ,三鹿奶粉事件折射出哪些道德问题?,一、经济伦理问题的提出 1.20世纪60年代,美国社会出现了关于经营活动中伦理问题的公开讨论。(主题涉及工人获得报酬与体面的工作环境、广告宣

4、传的真实性及诚实交易等。) 2.20世纪60、70年代爆发是形形色色的企业丑闻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华尔街非法股票交易、一些大企业的非法政治捐款、甚至向政府工作人员行贿等。) 3.20世纪80年代,企业界的推进。(大多数企业开始明确企业的价值观、信条和使命,制定企业经营管理守则和行为规范,对员工进行伦理道德培训,建立企业伦理官员和伦理办公室。1994年,欧美日三方领袖在瑞士通过了康克斯圆桌委员会商务原则。),二、经济与道德之间,1.“斯密问题” 19世纪中叶,德国历史学派的经济学家提出了著名的“斯密问题”。 即在道德情操论(1759年)中从同情心出发,论述了利他主义的伦理观,在国富论(17

5、76年)中从物质利益和个人私利出发,论述了利己主义的经济观。“斯密问题”即是伦理学上的利他主义和经济学上的利己主义。 2.经济学与“价值中立” 主张经济学不应该受社会价值尤其是伦理或道德观念的影响,经济学家不应当在其研究中和思想体系中掺入伦理因素或道德情感。经济学本身应该是纯粹的,它不应该被伦理观念和道德情感所左右。 阿玛蒂亚森提出了不同的观点。 森认为,经济学在历史上是作为伦理学的一个分支发展起来的,经济学所关注的应该是真实的人。 人类行为的动机不是单一的,而是复杂多样的,因而人类追求的目标是多元的,不仅有对财富的追求,还要思考“人类最终的目的是什么,以及什么东西能够培养人的美德,或者人应该

6、怎样活着”等这类问题。因此,经济学在追求财富之外,还包括对更基本的目标的评价和增进。,3.经济与道德的关联 (1)人类的经济活动和经济生活是社会伦理和道德发展的现实基础。 (2)经济与伦理彼此相容。 研究的内容和对象上,伦理学和经济学都关注人与人的关系。 从二者研究的最终目的上看,都期望通过研究社会的经济问题和伦理问题来改造世界,对社会的改善和人的全面发展作出贡献。 它们彼此相互影响。经济学内在地拥有自身的伦理目标,这就使得对现代经济运行过程中的经济活动和行为进行伦理分析成为可能。伦理分析可以对经济活动和行为予以调整和改进。 (3)经济活动产生伦理要求 如经济指标的上升是否同时推进了社会和谐?

7、参与经济活动的人们是否获得了公平的对待?现行的经济政策能否使社会公共福利得到改善,并使绝大多数社会成员的生活状况向好的方向转化,三、企业的社会责任与企业伦理,1.SA8000的出台 1997年,总部设在美国的社会责任国际组织发起并联合欧美跨国公司和其他国际组织,制定了SA8000社会责任国际标准. 制定SA8000标准的宗旨是为了保护人类基本权益,它涉及童工、强迫劳动、健康与安全、歧视、惩戒性措施、工作时间、工资报酬、管理体系等内容。 2.企业社会责任(CSR) 弗里德曼: 企业只有一种社会责任在法律和规章制度许可的范围内,利用其资源从事旨在增加它的利润的活动。(资本主义与自由) 孔茨(Har

8、old Koontz)把企业社会责任表述为“认真考虑企业的行动对社会的影响”。 罗宾斯(Stephen P. Robbins)的管理学把社会责任定义为:一种工商企业追求有利于社会的长远目标的义务,而不是法律和经济所要求的义务。 世界银行:企业与利益相关者的关系、价值观、遵纪守法以及尊重人、社区和环境有关的政策和实践的结合,它是企业为改善利益相关者(stakeholder)的生活质量而贡献于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承诺。 国际共识:企业在创造利润和对股东(stockholder)利益负责的同时,还要承担对员工、对社会和环境的社会责任,包括遵守商业道德、生产安全、职业健康、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节约资源等

9、。,3.企业为什么要承担社会责任? 第一,利益相关者理论要求企业应该承担社会责任。 第二,企业承担社会责任与企业的社会公民身份密切相关。 世界经济论坛将企业公民概括为四个方面: 一是好的公司治理和道德价值:主要包括遵守法律、现存规则及国际标准,防范腐败贿赂,涉及道德行为准则和商业原则问题。 二是对人的责任:主要包括员工安全计划、就业机会均等、反对歧视、薪酬公平等。 三是对环境的责任:主要包括维护环境质量、使用清洁能源、共同应对气候变化和保护生物多样性等。 四是对社会发展的广义贡献;主要指对社会和经济福利的贡献。,四、“经济人”及其伦理评价,1.经济人 新新帕尔格雷夫大辞典:在它的理想情形下,经

10、济行为者具有完全的充分有序的偏好(在其可行的行为结果范围内)、完备的信息和无懈可击的计算能力。在经过深思熟虑之后,他会选择那些能够比其他行为更好地满足自己的偏好的行为。 基本的特点:经济行为者是理性的,他们在各种约束的限制下,追求目标函数的最大化。 2.经济人与“工具理性” 由于经济的行为目标是追求追求利益的最大化,因此所谓的理性在经济人那里就成为一种计算,即要尽可能准确地计算出采取什么行动才能在市场中获得最大的利益。利益的计算在经济人心目中是最为重要的工具和手段,是为利益最大化服务的。 市场经济主体的工具理性,还要经受伦理上是否正当的检验。 经济主体对经济利益的追求必须手段正当。 经济主体应

11、避免双输的伦理后果。,4.“经济人”的伦理冲突 “囚徒困境”和“搭便车” 五、经济伦理的主要论争: 1.政府与市场 市场自发秩序与经济伦理的自然演进 政府干预的伦理辩护 2.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3.分配正义 4.经济全球化的伦理冲突,六、经济伦理的基本原则,1.经济正义原则 (1)应得公正原则:对于在所有相关的方面都相同的情况,必须同样对待;对于在相关的方面不相同的情况,则必须不同地对待,而且这种不同对待应对应于相关的不同。 (应得公正原则对于先天有利的人和天赋上占优势者来说,其伦理价值能够得到充分和完美的实现,对那些先天不利和天赋上较差者而言,应得公正原则无法有效地保障他们能够获得有尊严的生活

12、状态。) (2)补偿公正原则:为了平等地对待所有人,提供真正同等的机会,社会必须更多地注意那些天赋较低和出生较不利的社会地位的人们。这个观念就是要按平等的方向补偿由偶然因素造成的倾斜。(罗尔斯) (3)体现伦理关怀的分配正义 向穷人的财富转移 应得公正原则和补偿性公正原则的结合,2.经济信用原则 (1)什么是经济信用? 经济信用是指参与经济活动的当事人之间建立起来的以诚实守信为基础的践约行为,即人们通常所说的“讲信用、守信誉”。 (2)经济信用的功能 如果一个社会在法律和道德规范上、制度安排上使得守信的收益不明显,而失信行为的成本却远低于其收益,必然会导致失信者越来越多;如果一个社会缺乏一个完善的信用制度和相应的信用监管奖罚机制,信用优良主体得不到相应的肯定和鼓励,必然会导致优良主体最终放弃优良原则。着就经济学中所说的“格雷欣法则”。 经济信用作为经济活动中的道德要素,具有保证市场经济有序运行的重要价值和意义。 从经济发展的角度看,经济信用的最大回报,就是市场经济的健康运行。 经济信用是立业之基、成功之本。 经济信用是企业之魂。,(3)建构信用体系面临的问题 法律对失信行为惩罚或约束不力。 政府失信现象的存在。 缺乏相应的信用风险评级机制。 (4)建构信用体系的重点 制度创新 健全法制体系 培育公民信用道德,THE EN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