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 考点过关(中)考点12 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及应用 新人教版选修4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14713003 上传时间:2019-11-12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7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化学 考点过关(中)考点12 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及应用 新人教版选修4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高中化学 考点过关(中)考点12 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及应用 新人教版选修4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高中化学 考点过关(中)考点12 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及应用 新人教版选修4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高中化学 考点过关(中)考点12 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及应用 新人教版选修4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高中化学 考点过关(中)考点12 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及应用 新人教版选修4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化学 考点过关(中)考点12 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及应用 新人教版选修4》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化学 考点过关(中)考点12 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及应用 新人教版选修4(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考点过关(中)考点12 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及应用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主要包括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盐类的水解平衡和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三大平衡,难溶电解质的沉淀溶解平衡既是化学平衡理论的拓展和应用,更是深入理解电解质溶液中沉淀的生成、转化和溶解的重要理论基础。有关难溶电解质的沉淀溶解平衡的试题主要是考查溶度积以及沉淀的生成、溶解和转化等知识,考查内容不仅新颖而且抽象,不仅需定性理解还要定量分析。沉淀溶解平衡类似于化学反应平衡,溶度积常数与化学反应平衡常数的实质相同,只是研究对象不同,只要能明晰沉淀溶解平衡的考查实质,熟练掌握沉淀溶解平衡的特点和溶度积规则,在考试中就可以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在一定

2、温度下,当难溶强电解质溶于水形成饱和溶液时,溶解速率和生成沉淀的速率相等的状态称为沉淀溶解平衡。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与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都属于化学平衡,符合勒夏特列原理,外界条件改变时,平衡将会发生移动。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也是动态平衡,可以利用其逆反应使溶液中的离子转化为沉淀,化学上通常认为溶液中的剩余离子浓度小于1105molL1时就沉淀完全。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不同,有的很大,有的很小,但无论大小,都有一定的溶解度。在20时,物质的溶解度与溶解性的关系如下:从物质类别方面看,难溶电解质可以是强电解质也可以是弱电解质(如BaSO4是强电解质,而Al(OH)3是弱电解质),而难电离物质只能

3、是弱电解质;从变化的过程来看,溶解平衡是指已溶解的溶质与未溶解的溶质之间形成的沉淀与溶解的平衡状态,而电离平衡则是指已经溶解在溶液中的弱电解质分子与离子之间的转化从而达到平衡状态。难溶物质溶解程度的大小,主要取决于物质本身的性质。但改变外界条件(如浓度、温度等),沉淀溶解平衡会发生移动。温度升高,多数溶解平衡向溶解的方向移动;加水稀释,浓度减小,溶解平衡向溶解方向移动,但平衡后因仍存在溶解平衡,故离子浓度保持不变;加入与难溶电解质构成微粒相同的物质,溶解平衡向生成沉淀的方向移动;加入与难溶电解质溶解所得的离子反应的物质,溶解平衡向溶解的方向移动。【例题1】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CaCO3

4、能够溶解在CO2的水溶液中B.Mg(OH)2可溶于盐酸C.AgCl难溶于水D.向MgSO4溶液中滴加Ba(OH)2只得到一种沉淀 Mg2+SO42-+Ba2+2OH-Mg(OH)2+BaSO4,得到两种沉淀,错误。【答案】D在一定温度下,沉淀达溶解平衡后的溶液为饱和溶液,其离子浓度不再发生变化,溶液中各离子浓度幂之积为常数,叫做溶度积常数(简称溶度积),用Ksp表示。对于沉淀平衡:MmAn(s)mMn+(aq)+nAm-(aq),其溶度积Ksp=cm(Mn+)cn(Am-),溶度积Ksp值的大小只与难溶电解质本身的性质和温度有关,与浓度无关。Ksp大小反映难溶电解质的溶解能力,Ksp越小,说明

5、难溶物越难溶解。溶度积与溶解度均可表示物质的溶解性,相同类型的电解质,溶度积越小,其溶解度越小;不同类型的电解质,溶度积小的电解质的溶解度不一定比溶度积大的溶解度小。改变溶解平衡可以改变溶解度,但溶度积不一定改变,因为溶解平衡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而溶度积只受温度的影响。根据溶度积能计算出饱和溶液中离子浓度,由溶液体积可计算出溶解的溶质的物质的量,Ksp与S换算时,S的单位必须用物质的量浓度(molL1或moldm3)。通过比较溶度积Ksp与溶液中有关离子的离子积Qc的相对大小,可以判断难溶电解质在给定条件下能否生成沉淀或溶解。如AgCl溶液的Qcc(Ag)c(Cl),该计算式中的离子浓度不一定是

6、平衡浓度,而Ksp计算式中的离子浓度一定是平衡浓度。若QcKsp,则溶液过饱和,有沉淀析出,直至溶液饱和,达到新的平衡;若QcKsp,则溶液饱和,沉淀与溶解处于平衡状态;若QcKsp,则溶液未饱和,无沉淀析出,若加入过量难溶电解质,难溶电解质溶解直至溶液饱和。【例题2】已知Ksp(AgCl)1.561010,Ksp(AgBr)7.71013,Ksp(Ag2CrO4)9.01012。某溶液中含有Cl、Br和CrO,浓度均为 0.010 molL1,向该溶液中逐滴加入0.010 molL1的AgNO3溶液时,三种阴离子产生沉淀的先后顺序为()A.Cl、Br、CrOB.CrO、Br、ClC.Br、C

7、l、CrO D.Br、CrO、Cl【解析】要产生AgCl沉淀,c(Ag)molL11.56108molL1;要产生AgBr沉淀,c(Ag)molL17.71011molL1;要产生Ag2CrO4,需c2(Ag)c(CrO)Ksp(Ag2CrO4)9.01012,即c(Ag) molL13.0105molL1;显然产生沉淀的先后顺序为Br、Cl、CrO。【答案】C根据溶度积规则,使沉淀溶解的必要条件是Qc”、“”或“”)。【答案】(1)6.4105(2)减小放热(3)1.33106molL1难溶电解质溶解平衡中的图像分析:难溶电解质溶解平衡是一种动态平衡,随着外界条件的改变,平衡也会发生移动,当

8、用电解质离子浓度等物理量作纵横坐标时,可以画出沉淀溶解平衡的曲线。在分析这类图像问题时要做到五看:一看纵横坐标,一般纵横坐标代表的是溶液中离子的浓度或其对数;二看曲线,坐标系中的曲线往往代表该温度下沉淀与溶解达到平衡的曲线;三看点,曲线上的点代表的溶液为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曲线下面的点代表该温度下的不饱和溶液,曲线上面的点代表该温度下的过饱和溶液;四看变化,外界条件的改变会导致溶解平衡的移动,改变的外界条件是温度或电解质的离子浓度;电解质离子的浓度增大是蒸发溶剂造成的或是加入其他电解质造成的;五看温度,只要温度不变,电解质的溶度积常数Ksp不变。【例题4】某温度时,AgCl(s)Ag+(aq)

9、+Cl-(aq)在水中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加入AgNO3可以使溶液由c点变到d点 B.加入固体NaCl,则AgCl的溶解度减小,Ksp也减小C.d点有AgCl沉淀生成 D.c点对应的Ksp小于d点对应的Ksp【考点练习】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钡中毒患者可尽快使用苏打溶液洗胃,随即导泻使Ba2+转化为BaCO3而排出B.工业上可以用NaHS、(NH4)2S等可溶性硫化物作沉淀剂除去废水中的Hg2+C.水中的Mg(HCO3)2、Ca(HCO3)2受热易分解生成难溶性的MgCO3、CaCO3,故水垢的主要成分是MgCO3、CaCO3D.珊瑚虫从周围海水中获取C

10、a2+和HCO3-,经反应形成石灰石(CaCO3)外壳,从而逐渐形成珊瑚6.某温度时,BaSO4在水中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加入Na2SO4可以使溶液由a点变到b点B.通过蒸发可以使溶液由d点变到c点C.d点无BaSO4沉淀生成D.a点对应的Ksp大于c点对应的Ksp3.已知CaCO3的Ksp2.8109,现将浓度为2104molL1的Na2CO3溶液与CaCl2溶液等体积混合,若要产生沉淀,则所用CaCl2溶液的浓度至少应为()A.2.8102molL1B.1.4105molL1C.2.8105molL1D.5.6105molL14已知如下物质的溶度积常数:Fe

11、S:Ksp6.31018;CuS:Ksp6.3103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同温度下,CuS的溶解度大于FeS的溶解度B同温度下,向饱和FeS溶液中加入少量Na2S固体后,Ksp(FeS)变小C向含有等物质的量的FeCl2和CuCl2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Na2S溶液,最先出现的沉淀是FeSD除去工业废水中的Cu2,可以选用FeS作沉淀剂5.已知KspCu(OH)2=2.210-20,KspFe(OH)3=4.010-38,Cu2+和Fe3+完全生成氢氧化物沉淀时的pH分别为6.7和3.2。现在向pH=0、浓度均为0.04 molL-1的Cu2+、Fe3+溶液中加入某一固体,以中和H+调节pH

12、(设溶液体积不变),该过程中Cu2+、Fe3+的浓度与pH关系正确的是()6已知难溶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存在溶解平衡:MmAn(s)mMn(aq)nAm(aq)Kspc(Mn)mc(Am)n,称为溶度积。某学习小组欲探究CaSO4沉淀转化为CaCO3沉淀的可能性,查得如下资料:(25)难溶电解质CaCO3CaSO4MgCO3Mg(OH)2Ksp2.81099.11066.81061.81012实验步骤如下:往100 mL 0.1 molL1的CaCl2溶液中加入100 mL 0.1 molL1的Na2SO4溶液,立即有白色沉淀生成。向上述悬浊液中加入固体Na2CO33 g,搅拌,静置,沉淀后弃去上层清液。再加入蒸馏水搅拌,静置,沉淀后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