漏缆敷设施工作业指导书精要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14698257 上传时间:2019-11-12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4.1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漏缆敷设施工作业指导书精要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漏缆敷设施工作业指导书精要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漏缆敷设施工作业指导书精要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漏缆敷设施工作业指导书精要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漏缆敷设施工作业指导书精要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漏缆敷设施工作业指导书精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漏缆敷设施工作业指导书精要(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合肥市轨道交通1号线一、二期工程通信系统安装施工漏缆敷设施工作业指导书编制: 审核: 批准: 年 月 日目 录1.适用范围:12.作业准备13.技术要求14.施工程序与工艺流程25.施工要求26.劳动力组织107.材料要求118.设备机具配置119.安全及环保要求121. 适用范围:适用于合肥市轨道交通1号线一、二期工程通信系统安装施工泄漏同轴电缆敷设施工。2. 作业准备2.1 内业技术准备作业指导书编制后,在开工前组织技术人员、工班长、安全员认真学习施工组织方案,阅读、审核施工图纸,澄清有关技术问题,熟悉规范和技术标准。制定施工安全保证措施,提出应急预案。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对参加施工人

2、员进行上岗前技术培训。2.2 外业技术准备根据施工图纸提供的漏缆敷设径路在现场进行勘测,确定现场漏缆径路、长度、敷设方式符合设计图纸要求,并做好记录。及时了解土建施工进度,确定隧道是否具备漏缆敷设条件。施工材料、工具、测量仪器、检定、校核。3. 技术要求3.1 施工中应整盘敷设,不得任意切断漏缆。3.2 施工中应保证漏缆外护层不得有破损,缆两端头密封性能良好。3.3 漏缆距钢轨面的标高为4.54.8m。3.4 漏缆在敷设过程中,严禁急剧弯曲,其最小半径应符合设计要求。3.5 漏缆敷设时,尽可能不与其他线缆交叉,如无法避免时,应注意将漏缆敷设在外侧,避免其他线缆阻挡漏缆信号的覆盖。4. 施工程序

3、与工艺流程4.1 施工程序施工程序:施工准备径路复测漏缆运输隧道内划线隧道内钻孔隧道内卡具安装漏缆敷设4.2 工艺流程5. 施工要求5.1施工准备泄漏同轴电缆敷设前先进行单盘测试,其电气、结构特性均应符合技术条件的规定。敷设前还应核实各区段泄漏同轴电缆的长度,不同区段的泄漏同轴电缆不能混放,泄漏同轴电缆敷设时不得有中间接头。在漏缆敷设之前,应与其他专业协调,避免交叉施工。 对使用的车辆、工具要进行检查,确保性能指标正常,以免影响施工正常的工期。泄漏同轴电缆绝缘外皮不能有断裂、挤压和变形。并尽量避免与其他线缆交叉敷设。5.2 径路复测5.2.1 径路复测的内容(1)实地测量隧道区间的长度;(2)

4、调查土建专业隧道施工的进展情况;(3)调查过轨位置钢管预留情况;(4)调查站厅机房的位置情况等。5.2.2径路复测完毕后,应及时形成施工调查报告,并确定单盘漏缆采购的长度。5.3漏缆运输5.3.1漏缆运输作业时应使用吊车或叉车,使用跳板时应小心装卸,严禁将漏缆从车上直接推落到地。5.3.2滚动缆盘时,必须顺盘绕方向(箭头方向),并只能做50m以短距离滚动,大于50m时应使用运输工具。5.3.3漏缆运输时应将缆盘固定牢固,不得歪斜和平放。5.3.4卸盘地点应根据径路上障碍情况、敷设方法以及缆盘的安全等因素综合考虑。5.3.5漏缆运输到工地后,应做好开箱记录,对照检查漏缆标记、端别、盘号、盘长、包

5、装有无破损、缆身外观有无损坏、压扁等。当包装有严重损坏或外护层有损伤时,应详细记录,并汇报技术主管。5.4隧道内画线5.4.1根据设计要求,通过水准仪,钢卷尺、水平尺等测量工具,确定漏缆吊夹在区间上的安装位置,采用激光指向仪进行划线,然后确定某一区段的支架安装位置。用记号笔标出漏缆支架安装孔在隧道壁上的位置。5.4.2根据设计规定的安装位置及高度要求,进行画线;距钢轨面的高度应为4.54.8m。5.4.3画出的线应保持与轨面平行。5.5隧道内钻孔5.5.1钻孔应打在所画线上,孔距为0.81.5m,建议为1m。5.5.2电缆支架与墙体的固定件应采用M12后扩底锚栓,膨胀片采用不锈钢材料。5.5.

6、3用冲击电钻在记号笔标出的位置钻孔,并清出其中灰尘。5.6隧道内卡具安装5.6.1在钻孔位置中装入锚栓,使用扳手紧固螺母。5.6.2按顺序安装螺杆,固定卡具。5.6.3隧道内卡具安装要牢固,注意卡具开口的方向。5.6.4卡具安装的间距应符合设计要求,且保持与轨面平行。5.7漏缆敷设5.7.1敷设漏缆采用人工抬放、展放时,人员间隔有超过5-7m,以免漏缆拖地。5.7.2漏缆在敷设过程中,严禁急剧弯曲,其最小弯曲半径应大于漏缆外径的20倍。5.7.3漏缆过轨时应换接阻抗相同的射频电缆。5.7.4隧道内漏缆敷设漏缆一端固定,采用自制操作车人工将漏缆放到吊夹内;漏缆平直后,扣住吊夹,固定漏缆。5.7.

7、5隧道外漏缆吊挂(1)漏缆固定采用黑色扎带。将黑色扎带绕过泄缆,一端穿过扎带端头槽口;将黑色扎带抽紧,并使扎带端头凹面紧贴泄缆表面;抽紧后将扎带绕过钢索,并穿入卡槽;抽紧后将扎带绕过钢索,并穿入卡槽。防火吊夹间距应符合设计要求。(2)隧道外区段漏缆 吊挂后最大下垂幅度应在0.150.2m范围内(在20)隧道外漏缆固定示意图5.8漏缆连接5.8.1漏缆连接头制作(1)连接准备根据漏缆敷设记录找到接续点,将需要成端的漏缆从卡具上卸下35m,垂下的漏缆弯曲半径应符合要求。进行场地平整,并设工作台。(2)漏缆端头制作1)将需要装接头的漏缆理直500mm,在工作台上。2)用锯把破损、污染及封头粘连部分的

8、漏缆锯断,锯时应保持抛弃的那段在下方,并保证切面平整。3)用锉刀或斜口钳将内导体铜管做好倒角,然后用毛刷或钢丝刷将内导体铜管内的铜屑清理干净,最后用毛刷将切面处的铜屑清除干净。漏缆切面清洁4)用尺量出接头说明书规定尺寸的外护套,然后环切并将外护套剥离。剥外护套时不能伤到外导体,如果发现已伤及外导体,务必重新锯断并将外导体表面打磨平整。漏缆外护套切除5)切除包裹线及塑料薄膜。漏缆包裹线及塑料薄膜切除6)用安全刀为漏缆内导体清除毛刺,用锉刀为漏缆外导体清除毛刺。漏缆内、外导体清理(3)分体式接头安装1)装入接头后体。装入接头后体2)将后体推到底部并装入压紧环。装入压紧环图3)旋入顶针并用扳手将其紧

9、固旋入顶针并紧固图4)旋入接头前体,使前体与顶针紧配。旋入接头前体图5)接头前体与顶针旋紧后,将后体旋入前体。后体旋入前体图6)用扳手固定前体同时旋紧后体。前、后体紧固图 接头制作完毕图(4)一体式接头安装1)套上压紧铜环。套上压紧铜环图2)用尼龙锤轻轻向里敲击。尼龙锤敲击图3)压紧铜环应与漏缆切面平齐。压紧铜环图4)旋松接头并推入漏缆顶紧。接头推入漏缆图5)顶住前体不动并旋紧后体。旋紧后体图6)用扳手固定前体同时旋紧后体 前、后体紧固图 接头制作完毕图5.9漏缆接地根据设计要求在适当的地点将漏缆与综合接地体连接,连接可靠紧密。6. 劳动力组织6.1 劳动力组织方式劳动力组织方式:以小组为单位

10、进行施工。6.2 劳动力配置负责人1人技术员1人专兼职安全员3人质检员1人工班长1人通信工3-6人劳务工30-50人其中负责人、工班长、技术员、专兼职安全员、质检员、通信工必须由施工企业正式职工担任,并可根据工程情况适当配备若干劳务工人。7. 材料要求序号材 料 名 称规 格单 位数 量备 注1泄漏同轴电缆1-5/8”米若干2锯条根若干配锯弓3扎带根若干4防水胶带和热缩带卷若干5铁钉盒若干6铁线4.0米若干7标志牌或标志带块若干8方木或三角木(楔木)块若干9润滑油脂盒若干10毛刷把若干11防护旗付212热缩帽个若干8. 设备机具配置序号名 称规格单位数量备 注1作业车辆2自制2喇叭个23对讲机

11、对24人字梯把若干5万用表个16兆欧表个17放线架个若干9. 安全及环保要求9.1安全要求9.1.1施工现场人员进行安全培训,考核合格才能上岗。9.1.2正确使用佩戴各种安全防护用品。9.1.3 施工现场配一名专职安全员,监督检查现场安全文明施工。9.1.4 施工前班组长进行本次施工任务的安全交底。9.1.5 用电设备使用前检查,防止漏电事故发生。9.1.6 作业车、人字梯等工具及时检查其安全性能。9.2环保要求9.2.1全体施工人员学习环境保护的相关知识,自觉遵守国家及北京市有关环境保护的法规。9.2.2工程完工后,应按要求进行拆除安全防护设施和临时设施并将工地及周围环境清理整洁,做到工完料清,场地整洁。9.2.3工程施工过程中,确保施工现场不出现不必要的障碍,存放和处置好设备及多余货物,从现场清除掉所有垃圾或者不再需要的临时设施。9.2.4施工现场工具材料必须摆放整齐,保证现场施工场地整洁、干净、工完料清。9.2.5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废料和工地野外就餐时吃饭的一次性饭盒、塑料袋等生活废品要当日下班时带出工地,集中处理,严禁随意抛扔。第13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