氟塑料绝缘和护套耐高温控制电缆讲解

上传人:最**** 文档编号:114689653 上传时间:2019-11-12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1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氟塑料绝缘和护套耐高温控制电缆讲解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氟塑料绝缘和护套耐高温控制电缆讲解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氟塑料绝缘和护套耐高温控制电缆讲解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氟塑料绝缘和护套耐高温控制电缆讲解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氟塑料绝缘和护套耐高温控制电缆讲解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氟塑料绝缘和护套耐高温控制电缆讲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氟塑料绝缘和护套耐高温控制电缆讲解(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备案号:Q330382.K13.743-2003 Q/XYJ电缆有限公司企业标准Q/XYJ03.27-2003氟塑料绝缘和护套耐高温控制电缆2003-05-01发布 2003-05-10实施电缆有限公司 发布Q/XYJ03.27-2003目 次前言1范围12规范性引用文件13使用特性14符号及表示方法15技术要求 36试验方法77交货长度78检验规则89包装、运输及贮存8附录(规范性附录)10附录B(规范性附录)101Q/XYJ03.27-2003前 言随着经济的发展,在各工矿企业及高层建筑中对电缆的耐温要求和对保证安全生产方面的要求越来越严格,为了满足市场的需求和用户的要求及我公司的实际情况

2、特开发了氟塑料绝缘和护套耐高温电缆。本标准由总师办提出本标准由总师办负责起草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力梅2 Q/XYJ03.27-2003氟塑料绝缘和护套耐高温电缆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氟塑料绝缘和护套耐高温电缆的分类、结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及贮存。本标准适用于交流额定电压450/750V及以下自动化控制及监控系统的信号传输。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在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的最新版本的可能性。GB2900.10-2001 电工术语GB/T2951-1997 电缆绝

3、缘和护套通用试验方法GB2952-1989 电缆外护套总则GB/T3048-1994 电线电缆电性能试验方法GB/T3956-1997 电缆导体JB/T8137-1999 电线电缆交货盘HG/T2904-1997 模塑和挤塑用聚全氟乙丙烯树脂3 使用特性3.1额定电压U0/U为450/750V及以下。3.2电缆导体允许工作温度聚全氟乙丙烯绝缘及护套电缆-60200。可熔性聚四氟乙烯及护套电缆-60260。3.3电缆的弯曲半径非铠装电缆应不小于电缆外径的12倍。铠装电缆应不小于电缆外径的20倍。4 符号及表示方法4.1符号4.1.1系列符号 K4.1.2材料特征符号1Q/XYJ03.27-200

4、3铜导体 T(省略)镀锡铜导体 X氟塑料 F4.1.3结构特征符号编织用镀锡铜线 P1编织用软铜线 P铜带屏蔽 P2钢带铠装 22单根导体 A七股绞合导体 B多股软导体 R4.1.4表示方法4.1.4.1产品型号、结构表示()绝缘材料铠装材料导体种类规 格护套材料屏蔽材料系列代号4.1.4.2同一品种采用不同导体结构时,较硬导体用A表示(可省略);较软导体用B表示;柔软导体用R表示,在型号中标明。2Q/XYJ03.27-20034.1.4.3举例例1:12芯,截面为0.75mm2,A类导体F46绝缘F46护套钢带铠装电缆。表示为:KFF22 120.75 mm2例2:7芯,1.0 mm2,B类

5、导体F46绝缘和护套铜丝屏蔽耐高温电缆。表示为:KFPF 71.0 mm2 (B)4.2型号及名称4.2.1电缆型号及名称见表1表1 电缆型号及名称型 号名 称KFF铜芯氟塑料绝缘和护套耐高温电缆KFPF铜芯氟塑料绝缘和护套铜丝屏蔽耐高温电缆KFF22铜芯氟塑料绝缘和护套钢带铠装耐高温电缆KFPF22铜芯氟塑料绝缘和护套铜丝屏蔽钢带铠装耐高温电缆KFP2F铜芯氟塑料绝缘和护套铜带屏蔽耐高温电缆KFP2F22铜芯氟塑料绝缘和护套铜带屏蔽钢带铠装耐高温电缆4.2.2电缆的规格见表2表3。表2 电缆的规格型 号标称截面(mm2)芯 数KFF-200(260)0.52.5216KFPF-200(260

6、)0.52.5216KFF22-200(260)0.52.5 216KFPF22-200(260)0.52.52164.2.3电缆的参考外径见表45 技术要求5.1导体5.1.1导体应符合GB/T3956的规定,导体应不断芯,导体的结构和直流电阻见表3规定。3Q/XYJ03.27-2003表3 电缆的规格标 称截面(mm2)导体类别根/直径(mm)绝缘厚度(mm)20导体直流电阻(/km)不大于种类标称最薄点A/B类R类ABR0.51/0.87/0.316/0.20.350.2236.039.00.751/0.977/0.3724/0.20.40.2624.526.01.01/1.137/0.

7、4332/0.20.40.2618.119.51.51/1.387/0.5230/0.250.450.3112.113.32.51/1.787/0.6850/0.250.50.357.417.98成品绝缘电阻500Mkm成品耐电压kV/1min300/500V450/750V1.52.55.1.2导体线芯最外层绞向应为S绞,B类导体绞合节距比不大于20倍,R类导体绞合节距比不大于25倍。5.2绝缘5.2.1 F46树脂的技术要求应满足HG/T2904优等品的要求,PFA树脂的技术指标应符合附录B的规定。5.2.2绝缘标称厚度应符合表3的规定。5.2.3绝缘最薄点厚度不小于标称值的90%-0.1

8、mm。5.2.4绝缘颜色为白、红、蓝、绿、橙、灰、黄、紫、棕、黑共10种。5.2.5绝缘应紧密挤包在导体上,且应较容易剥离而不损伤导体,表面应光洁、不应有裂缝和明显黑点和气泡。5.3成缆5.3.1绝缘线芯应绞合成缆,最外层绞合方向为右向,相邻两层绞向相反,绞合节距比不大于绞合外径的20倍。5.3.2绝缘线芯间允许用非吸湿性的耐高温材料填充,线芯外允许绕包耐高温的非吸湿性材料。5.4屏蔽4Q/XYJ03.27-2003表4 KFF-200(260)、KFPF-200(260)、KFF22-200(260)、KFPF22-200(260)电缆参考外径芯数*标称截面mm2电缆参考外径(mm)KFF-200(260)、KFPF-200(260)、KFF22-200(260)KFPF22-200(260)20.55.17.50.755.98.91.06.39.41.57.410.62.58.912.830.55.48.30.756.49.61.07.110.41.57.911.62.59.614.040.55.78.80.757.210.61.07.611.21.58.612.72.510.615.150.56.710.50.757.912.21.08.413.11.59.414.82.511.617.715.316.570.57.38.30.758.69.61.09.1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