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2017-2018学年高二文综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14654817 上传时间:2019-11-12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45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重庆市2017-2018学年高二文综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重庆市2017-2018学年高二文综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重庆市2017-2018学年高二文综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重庆市2017-2018学年高二文综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重庆市2017-2018学年高二文综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重庆市2017-2018学年高二文综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庆市2017-2018学年高二文综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重庆市2017-2018学年高二文综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说明:综合试卷共10页,满分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注意事项: 1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2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3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4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第卷本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某游客在日记中写道:北京时间4时,旭日的霞光就洒满了三江平原的乌苏镇

2、。在这个有我国“东方第一镇”美誉的边境市场上,早已集聚了大量的境外商人在此交易。据此回答12题1. 读上图,我国“东方第一镇”乌苏镇位于 ( ) A.图中B.图中 C.图中D.图中2.小镇市场上的境外商人很有可能来自 ( ) A. 蒙古B. 韩国C.朝鲜D. 俄罗斯图3是我国局部地区图,读图回答3-4题。3影响图中、地沿线地域分异规律的主导因素是( ) A热量 B水分 C地形 D光照4图示、四地中,水资源最丰富的是( ) A地 B地 C地 D地下图为我国某东西走向山脉的南、北坡1月气温()1959-2009年的年变化图。据图回答5-6题。5.该山脉最可能是( )A.秦岭 B. 南岭 C.昆仑山

3、 D.天山6.该山脉的地理意义正确的是( )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的分水岭 水稻与小麦种植的大致分界线 农耕区与畜牧区的分界线 四川盆地与黄土高原的分界线A. B. C. D. 图8是我国局部区域图,甲地位于松嫩平原,农作物一年一热,乙地位于长江三角洲,农作物一年两熟,读图回答7-8题。7影响甲、乙两地作物熟制不同的主要自然条件是( ) A海陆位置 B纬度位置 C地形类型 D土壤类型8甲、乙两地相同的地理事象是( ) A广泛种植玉米 B雨热同期C冬季河流结冰 D矿产资源丰富右图中右侧圆形区域是左图p所在区域的放大图。读图回答9-10题9.p所在的地形区名称及成因分别是 ( )A华北平原;流水沉积

4、B黄土高原;风力沉积C华北平原;风力沉积 D黄土高原;流水侵蚀 10.图中甲、乙、丙代表黄河流域拥有的能源资源,从甲至丙依次是( )A.煤炭、水能、石油 B. 煤炭、石油、水能C.水能、煤炭、石油 D.太阳能、风能、煤炭下图为我国某河流的年径流量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11题。11关于该河流描述正确的是( )A. 河流径流量变化大,只有一次汛期 B. 该河流可能是松花江C. 该河流汛期的形成与降水有关D. 该河流含沙量较大12.哈佛大学的校训:“以柏拉图为友,以亚里士多德为友”。正是基于这样的校训,哈佛大学除了培养了无数杰出的哲学家,在哲学点亮的这盏精神火炬的引导下,这所盛产影响美国乃至世界发展

5、的重要人物的园地,还培养出了大量的杰出的科学家和作家。由此可见( )科学家取得的成就都是学习哲学的结果 与哲学为友是科学探索的智慧明灯科学是推动哲学发展的基础 哲学对科学具有指导作用A B C D.13.播种一种观念就收获一种行为,播种一种行为就收获一种习惯,播种一种习惯就收获一种命运。要改变命运,就要先改变行为;要改变行为,先要改变思想、解放思想。这是因为( )A方法论决定世界观,世界观影响方法论 B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影响行动的结果C世界观和方法论都有各自的相对独立性 D世界观和方法论在一定条件下互相转化 14.观点一:美学中的“移情”说法人们高兴的时候,就仿佛觉得太阳在笑,青松在招手

6、,花儿在点头;悲伤的时候,又觉得雨如泪,风如烟。观点二:存在就是被感知。这两种观点分属于不同的哲学派别,划分它们的标准( )A对思维和存在关系问题的不同回答 B对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问题的不同回答 C对思维和存在何者是本原问题的不同回答 D对世界是什么怎么样的根本观点的不同理解15孔子认为:“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孟子认为:“万物皆备于我。”两种观点的共同点在于( )A都否认物质决定意识,都属于主观唯心主义 B前者是客观唯心主义,后者是主观唯心主义C前者属于唯物主义的观点,后者属于唯心主义的观点D都承认意识是世界的本原16哲学的基本问题和哲学的两大阵营分别是 ( )A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唯物

7、主义和唯心主义B思维和存在何为本原的问题;辩证法和形而上学C思维和存在的辩证关系问题;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D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可知论和不可知论17现实世界的空间是三维的,绘画作为平面艺术是二维的。画家在二维平面所画的,只能是三维现实空间中实际物体的一部分,而人脑则通过这个部分将其想象成完整情形。这种现象表明,意识是() A对客观对象本质的反映 B对客观对象能动的反映 C对客观对象的正确反映 D对客观对象的直观反映18“一切存在物、一切生活在地上和水中的东西,只是由于某种运动才得以存在、生活。”对这句话的正确理解有( )意识是运动的承担者 运动是物质的派生物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

8、和存在方式 物质是运动的,物质离不开运动A B C D19近年来,很多幼儿园为迎合家长需求,大搞知识教育、“神童”教育,幼儿园“小学化”趋向愈演愈烈。这种“揠苗助长”的做法,其错误在于没有看到( )A事物运动有其自身的规律 B事物的运动是永恒的C人类社会具有物质性 D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的20“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排名第一,成为2016年全民流行语。推动供给侧改革有利于改善供给质量,提高供给效率,更好地满足群众需求。从哲学的角度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流行语来自于( )A人脑,因为人脑是意识的生理器官B人们的想象,因为谣言是不属实的错误意识C客观存在,因为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D物质世界,因为意

9、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21“难”字当头。在些干部中,是值得注意的现象。研究改革,困难摆出一大堆:落实工作,经常左右为难。畏难情绪导致精神状态低迷,改革难有突破,工作难以推进。材料意在告诉人们( )要反对夸大意识作用的唯意志主义 要正确发挥意识的调节和控制作用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耍注重意识活动的目的性和计划性A B C D22一位哲学家说,“没有幸福就没有德行。如果没有条件取得幸福,那就缺乏条件维持德行。德行和身体一样,需要饮食、衣服、阳光、空气和住居。如果缺乏生活上的必需品,那么也就缺乏道德上的必要性。”这一观点 ( )把幸福建立在物质生活条件的基础上,是不可取的和不现实的把物

10、质生活条件和维持德行的条件划上等号,是形而上学观点强调了生活上的必需品对道德的决定作用,具有唯物主义倾向夸大了人的道德品质和人的精神力量的作用,是唯心主义观点A. B. C. D. 232013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的发现表明,生物体中的每一个细胞都像一个工厂,会生产和输出许多物质,这些物质被包裹在囊泡内运输到细胞周围和细胞外。细胞内囊泡运输调控机制的发现,特别适用于解释一些疾病发生的原理,并研发药物以用于治疗。这说明()A人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 B人的理性为自然界立法C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 D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24、“皇帝向皇太后下跪,曰以孝治国;皇后向皇帝下跪,曰夫为妻纲”的现

11、象反映了( )A井田制的瓦解 B儒家思想成为主流思想C百家争鸣的出现 D中央集权受到冲击25、薄伽丘认为,即便是马夫同国王相比也毫不逊色。十日谈中也有不少故事叙述了很多出身微贱的人以自己的智慧、毅力战胜封建主和贵族。这些都反映出( ) A封建贵族压制个人的奋斗 B人文主义者鼓动推翻君主制 C薄伽丘思想充满理性色彩 D人文主义者对封建特权不满 26、以支持路德教的诸侯和信徒为一方,以罗马教廷及其追随者为另一方,德意志发生宗教内战。1555年内战双方签订和约,路德教成为合法宗教。由此可见,马丁路德改革成功原因之一是()A宣扬“因信称义”,信徒众多 B符合了资产阶级的时代需求C与封建王权实现了暂时结

12、盟 D罗马教廷军事实力并不强大27、李约瑟在中华文明科学史中说道:“中国之所未能发展出现代的科技,问题不在中国传统的思维方式(缺乏逻辑推论思维),而在于中国传统上以儒士大夫为首,认为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社会文化。”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儒家思想重人伦不重实用是导致中国现代科技落后的主要原因B缺乏逻辑推论思维是导致中国未能发展出现代科技的主要原因C思想文化专制禁锢中国文人的思想导致中国现代科技未能形成D科举、四民观念等使中国人轻视科技进而造成现代科技的落后28、元曲原本来自“蕃曲”、“胡乐”,首先在民间流传,清朝编撰四库全书把元曲斥于之外。元曲的这种遭遇主要是因为()A. 元曲语言过于通俗

13、自由 B. 统治者传统的华夷观念C. 杂剧过于揭露黑暗现实 D. 清政府实行的文化高压29、自17世纪以来,“一切自然过程都是连续的”这条原理,似乎被认为是天经地义的。而它冲破了经典物理传统观念对人们的长期束缚,为人们建立新的概念,探索新的理论开拓了一条新路。在它的启发下,许多微观现象得到了正确的解释。材料中的“它”是( )A牛顿经典力学体系 B达尔文的进化论C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D普朗克的量子论30、就人类文明史而言,它成就了英国工业革命,在法国诱发了启蒙运动和大革命。到今天为止,还没有第二个重要的科学和学术理论,取得过如此之大的成就。材料反映的科学理论是( )A哥白尼提出的“日心说”B达尔文创立的进化论C牛顿建立的力学理论体系D法拉第发现的电磁感应现象31、1866年郭嵩焘奏称:“夫将欲使中国火轮船与洋人争胜,徒恃官置之一二船无当也。使商民皆得置造火轮洋人之利,能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