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遵义市桐梓县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单元 6 散步导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14653320 上传时间:2019-11-1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贵州省遵义市桐梓县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单元 6 散步导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贵州省遵义市桐梓县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单元 6 散步导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贵州省遵义市桐梓县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单元 6 散步导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贵州省遵义市桐梓县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单元 6 散步导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贵州省遵义市桐梓县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单元 6 散步导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贵州省遵义市桐梓县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单元 6 散步导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贵州省遵义市桐梓县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单元 6 散步导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6散步知识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体味三代人互相体谅、互相挚爱的朴实纯真的亲情。能力目标学习“以小(故事、细节、情节)见大(思想、情感、立意、主旨)”的写作方法。情感目标培养尊老爱幼、珍爱亲情的情感。教师活动1出示学习目标,学生齐读,找出关键词,明确本课学习重点。2指导学生朗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读出感情,感知课文大意。3指导小组交流,适时解决问题。组织全班交流,归纳总结。4引导学生找出相关的语句,对每个人物作简要的分析并注意品评。步骤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家,一个多么温馨的字眼,它是一个避风的港湾,一个幸福的摇篮它给了我们无尽的关爱和温情,也给我们展示了一个充满亲情和关爱的空间。

2、而和亲人一起散步,更是一个幸福的时刻。今天,就让我们跟随莫怀戚一家一起散步,去感受家庭里浓浓的亲情。步骤二自学互研自我感悟【目标导学一知识卡片】1作者简介莫怀戚,1951年生,重庆人,当代作家。著有小说集诗礼人家大律师现实录,长篇小说经典关系透支时代等。2写作背景本文创作于1985年,创作的契机在于作者与来西南政法学院进修中国民事诉讼法的美国汉学家柯尔特先生相熟后,常就中西文化的异同进行浅层次交谈。出乎意料的是他对中国文化中的“孝”大加赞赏,说中国人的敬老爱幼,是“文化的精髓”。而这些都是我们中国人在追求对外开放、大力提高经济水平时代所丢掉的,发达国度的人却拾起来,如获至宝,这使作者感慨不已,

3、开始重新正视这份看起来很陈旧已无什么油水的民族遗产,写作的念头就产生了。作者想通过此文呼吁人们捡回失落的亲情,多关心自己的亲人。那么下面让我们细读文章,体味文章的亲情。【目标导学二字词积累】3朗读课文,注意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分歧(q)嫩芽(nn)拆散(chi)委屈(q)一霎时(sh) 水波粼粼(ln ln) 各得其所(q)4解释下列词语。各得其所:每一个人或事物都得到合适的安顿。信服:相信,佩服。粼粼:形容水流清澈或水、石明净。委屈:受到不应有的指责或待遇,心里难过。【目标导学三阅读感知】5朗读课文,试以温和、亲切中含着庄重的语气和平稳的语调朗读,声音不宜过高或过低。6本文向我们讲述了一个什么

4、故事?(阅读提示:抓住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来进行概括。)我们一家在初春的田野上散步,后来产生了分歧。我感到很为难,决定顺从母亲,母亲却改变主意顺从孙子,决定走小路。途中遇到难走的地方,我和妻子分别背起母亲和儿子稳稳地走了过去。步骤三合作探究交流展示【目标导学一体会情感】7品读课文,分析人物,体味亲情。注意文中四个人物的表现,结合课文说说“我”这个人怎么样,妻子、母亲、儿子的性情又怎么样。(阅读提示:不但要注意有形的,而且要注意无形的。例如,“我”说“走大路”,委屈了儿子,没有写儿子的反应,应该加以想象,也没有写妻子的反应,也应该加以想象。)文中的人物人物形象我孝顺老人,不溺爱孩子妻子贤惠、明

5、理,孝敬老人,尊重丈夫母亲慈祥善良,善解人意,疼爱孙子儿子聪明、活泼、懂事方法指导一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一是通过分析典型事例来理解人物形象;二是通过对人物描写方法的分析来把握人物的思想、性格。还要分析人物的直接描写、侧面描写、细节描写。5引导学生细读课文,并结合语言分析本文的艺术特色。方法指导二景物描写的作用。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及人物活动的空间,写出了景物的特征,渲染了气氛,烘托人物的情感(预示人物的命运,表现人物的性格,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揭示文章的主题)。6指导学生通过分析对称的语句和大词小用的词语来分析本文的写作手法,并深化引领。8.作者通过对四个人物的描写,渗透了哪些情感?本文无

6、论写谁,作者在字里行间都表达出一种永恒的情感:亲情。包括:“我”和母亲之间、妻子和儿子之间母子情;“我”和妻子之间夫妻情;母亲和儿子之间祖孙情。9本文围绕这种情感表达了一个什么主题?本文围绕着这三种亲情表达了一个重大主题互敬互爱、珍爱亲情、珍惜生命。【目标导学二赏析语言】10再读课文,品析下列句子的表达效果。(1)今年的春天来得太迟,太迟了,有一些老人挺不住,在清明将到的时候死去了。但是春天总算来了。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总算”这个词写得好。它写出了作者对春天急切盼望的心情,对母亲一直担心的心理过程,以及最终为母亲安然无恙而庆幸的心情。还有“熬”这个字写出了母亲忍受痛苦艰难地度过严冬的情

7、景。这句话体现了作者的孝心。(2)这南方的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枝上的嫩芽儿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 突出初春蓬勃旺盛的生机,使人感受到生命的存在,生命的召唤。点明散步的原因及走小路的原因,也是对生命的礼赞,同时渲染了一种和谐而充满生机的氛围。(3)但是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变了主意:“还是走小路吧!”“摸摸”让人感受到奶奶对孙儿的那种爱抚和疼爱;还有她遵从了孙儿的想法,因为她不想让孙儿委屈。这里能体会到浓浓的亲情。(4)我蹲下来,背起了我的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我们的儿子。我的母亲虽然高大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

8、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这句话写出了他们走得很小心,生怕有闪失,特别是母亲,经不起摔,必须很稳当。“我”和妻子是中年人,也代表着中年人肩负着重大的责任,既要赡养老一辈,又要抚养下一代,小至一个家庭是这样,大到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也是这样。从这句话中我们看到了“责任”,以及体现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美德。【目标导学三探究写法】11这篇短文中,两两对称的句子很多,这是本文语言精美的主要原因。画出这些语句,说说这样写的好处。“有的浓,有的淡。”“我和母亲走在前面,我的妻子和儿子走在后面。”“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句式整齐,互相映衬,很有情趣,写出了一家人的和谐、温馨。南洋兄弟烟

9、草公司是以粤商简照南、简玉阶兄弟为主体,南洋华侨集资创办的在旧中国最大的一家民族资本烟草企业。简照南、简玉阶兄弟原在香港经营怡兴泰商号、贩运土洋新货于日本、香港、泰国之间,数年后积余资本3万多元。312.文中第六段,一处把母亲要走大路,儿子要走小路,说成“分歧”;还有一处, 说面对“分歧”,“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这样写,显得大词小用、小题大做。找出文中另外几处这样写的地方,探讨以下问题。(1)这篇短文为什么大词小用、小题大做?这样的大词小用、小题大做,透露出作者这一篇散步大有深意,他想说的意思超出事情本身,是在借散步这件事讲一个道理。(2)作者的意图是什么呢?“我”解决散步中的分歧,两头无法

10、兼顾时,选择了顾老的一头家庭伦理道德准则:上有老,下有小,两头无法兼顾时,应该顾老的一头孩子长大了,爸爸年老了,你就像当年爸爸敬奶奶一样孝敬父母。好的家风就会代代相传,这样的家庭也总是比较和美的。步骤四总结课文拓展延伸13晚饭后,全家人在一起看电视,爷爷奶奶喜欢看戏曲节目,爸爸妈妈喜欢看时事报道,你喜欢看动画片,而遥控器在你的手中,你该怎么办?请写一段200字左右的文字和同学们分享。步骤五当堂演练达成目标见学生用书。步骤六课后反思查漏补缺可取之处这节课就三维目标来说完成得很好,学生不但能体会到尊老爱幼的主题,还能领悟到中年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体谅父母,感恩亲人,对于难点的突破也很顺利,可见学生的独立思维能力很强,挖掘的潜力很大。不足之处本文写作上最大的特色是以小见大,在授课过程中,此手法学生掌握得不够。原因在于学生缺乏这样的经验和理解能力,教学中应该更贴合学情,符合学生的接受水平。散步开篇点题:写一家人一同在田野上散步散步路上环境情趣化解分歧表现亲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