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题报告_3_6岁幼儿个性发展现状调查

上传人:xmg****18 文档编号:114647237 上传时间:2019-11-12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6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开题报告_3_6岁幼儿个性发展现状调查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开题报告_3_6岁幼儿个性发展现状调查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开题报告_3_6岁幼儿个性发展现状调查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开题报告_3_6岁幼儿个性发展现状调查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开题报告_3_6岁幼儿个性发展现状调查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开题报告_3_6岁幼儿个性发展现状调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开题报告_3_6岁幼儿个性发展现状调查(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 . .论文(设计)管理表一昌吉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论文(设计)题目 3-6岁幼儿个性发展现状调查 系(院)初等教育学院专业班级学前B1105班学科学前教育学生姓名谢姆西凯麦尔伊斯马依力指导教师姓名陈素园学号1125824091职称1、 选题的根据(1、内容包括:选题的来源及意义,国内外研究状况,本选题的研究目标、内容创新点及主要参考文献等。2、撰写要求:宋体、小四号。)(一)选题的来源及意义1.选题来源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要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幼稚期是一生最重要的一个时期,什么习惯,言语,技能,思想,态度,情绪都要在此时期打下一个基础,若基础大的不牢固,那么健

2、全的人格就不容易建造了。苏联心理学家列昂节夫指出,“学前期是个性最初开始实际地形成的时期。这个时期形成着最初的联系或关系。这些联系或者关系构成活动的更新的,更高的统一体。”意大利儿童教育家蒙台梭利也认为,0至6岁时儿童个性建设的时期,也是个性形成的最重要时期。我国学界也认为,学前期个性初步形成。 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幼儿期是人生个性开始形成期,是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的重要时期,也是可塑性最强的时期。从三岁以后,幼儿产生了自我意识,逆反心理、好强、好表现、图赞扬等个性特征不断反映出来,在人与人交往中,模仿、暗示、顺从、竞争等行为特征相继产生。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明确指出“幼儿园教育应关注

3、个别差异,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朱永新教授的“新教育实验”的基本观点就是“强调个性发展,注重特色教育”。发展个性、促进每个幼儿个性发展已成为当代幼儿教育的重要目标。 幼儿教师专业标准(试行)指出:“幼儿园教师的教育对象是身心发展迅速,可塑性强,不同年龄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和个体差异能力也不同。这就要求教师自觉尊重幼儿的人格和年龄特点。信任幼儿,关爱幼儿,尊重个体差异,主动了解和满足幼儿有益于幼儿身心发展的不同需求。了解幼儿在发展水平,速度与优势领域等方面的个体差异,掌握对应的策略和方法。掌握不同年龄幼儿身心发展特点,规律和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策略与方法。” 本人在一个学期的实习支教过程中也观

4、察发现了不同年龄段幼儿个性发展状况,发展水平也不一样。值得更深进一步研究。 现在已有关于幼儿个性发展的研究大多数都是0-6岁幼儿的个性发展而且基本上没有学前期(3-6岁)幼儿个性发展现状的调查研究,也没有专门分不同年龄段来研究的结果。为了弥补这一缺陷本人着力于研究3-6岁幼儿个性发展现状。 2.选题意义 (1)理论意义:现在已有关于幼儿个性发展的研究大多数都是0-6岁幼儿的个性发展而且基本上没有学前期(3-6岁)幼儿个性发展现状的调查研究,也没有专门分不同年龄段来研究的结果。3-6岁是个性开始形成的重要时期。儿童的发展,在不同的孩子身上,会表现出不同的特点,或者说,各个孩子有各自的优势,有各自

5、的长处,那我们就要发现每个孩子身上的优点,让他的长处、强项能够得到充分发展,而一些不足的地方,就扬长避短,来让孩子好的方面得到展示,不要让孩子在他的弱项上,屡受挫折,让孩子真正的富有个性的发展。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明确指出“幼儿园教育应关注个别差异,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朱永新教授的“新教育实验”的基本观点就是“强调个性发展,注重特色教育”。发展个性、促进每个幼儿个性发展已成为当代幼儿教育的重要目标。 (2)实践意义:个性,又称人格。人格作为非智力因素和智力因素密切相关,它对一个人一生的成就有很大关系。从20年代始,美国心理学家对1528名儿童进行了几十年的追踪调查,发现虽然这

6、些儿童智力相当,但在成年时成就显著不同。究其原因,主要是人格特征的明显差异所致。这个研究有礼地证明了健康人格的重要。这就要求我们要认真关注每一个儿童的个性发展过程。三岁以后幼儿产生了自我意识,逆反心理,好强,好表现,图赞扬等个性特征不断反映出来,在人与人交往中,模仿,暗示,顺从,竞争等行为特征相继产生。在人格发展的每一个阶段儿童都有主要的影响人物和环境,就整个幼儿期来说就是父母和幼儿园教师、家庭和幼儿园。家长与教师都是教育孩子的主体。在家庭环境中父母能够树立正确的儿童观和满足幼儿的需要发展幼儿的兴趣,对幼儿今后坚强的意志,负责精神,谦逊态度,独立性和创造性的形成都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在幼儿园教师

7、确立平衡的教育目标,使用科学的教育方式,关注每一个幼儿的个体差异性,对促进幼儿个性发展和健康发展有很大的作用。 现在不少独生子女的性格中有许多消极方面,如自私,娇气,任性,不合群,缺乏同情心,独立生活能力差等,这些不良的个性一旦固定下来,再想去改变它,就不那么容易了。发现幼儿身上的这些问题并对问题进行修改必须要先知道幼儿个性发展的现状。本研究旨在对3-6岁幼儿个性发展现状进行补充。 (二)国内外研究状况 1.概念界定 (1)个性个性,在西方又称人格。现代心理学一般把个性定义为一个人的整个精神面貌,即一个人在一定社会条件下形成的,具有一定倾向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 (2)幼儿个性发展 幼

8、儿的个性发展是指个体出生后直到青少年期(7-17)个性(即人格)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幼儿的个性发展是指幼儿在其遗传素质及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形成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和心理倾向性的总和。 2.国外研究状况 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20年代美国进行了一场幼儿园运动,美国本土化幼儿园成为主导。但是,福禄贝尔重视儿童个性和独特性的观念仍然是幼儿园的核心。这场运动中,杜威在芝加哥大学开设了实验学校,进行课程改革实验,其中学前班的教育注重儿童个性,强调给予幼儿充分的自由,让他们自己计划、想办法,从事自己想做的事。杜威关注生活、关注儿童兴趣和需要的教育理念,成为美国当时幼儿课程设计的主流15。目前,美国幼教课程模式

9、主要有蒙台梭利模式()、高瞻远瞩模式(/)、河滨街模式()、卡密迪泛思模式()和直接教学模式()五种,除了直接教学模式属于结构性课程,教师是指导者的角色外,其余四种模式都强调教师是引导者、支持者、观察者与辅导者的角色,重视幼儿个体个性的发展7110-116。核心。这场运动中,杜威在芝加哥大学开设了实验学校,进行课程改革实验,其中学前班的教育注重儿童个性,强调给予幼儿充分的自由,让他们自己计划、想办法,从事自己想做的事。杜威关注生活、关注儿童兴趣和需要的教育理念,成为美国当时幼儿课程设计的主流15。目前,美国幼教课程模式主要有蒙台梭利模式()、高瞻远瞩模式(/)、河滨街模式()、卡密迪泛思模式(

10、)和直接教学模式()五种,除了直接教学模式属于结构性课程,教师是指导者的角色外,其余四种模式都强调教师是引导者、支持者、观察者与辅导者的角色,重视幼儿个体个性的发展7110-116。 H.S.Sulllivan认为,个性是人与人之间作用时出现的赋予人的行为特征的比较持久的实体。上世纪 30 年代以来,特质流派运用词汇学假说以及因素分析的方法,对众多描述人格的特质词进行分类和抽象概括,以了解人格深层次的内容。 1949 年,Fiske 分析了卡特尔提出的一套 22 个变量,他发现从自我描述、观察者评价和同伴描述等几个样本中都可以重复得到五个因素。Fiske 对这五个因素进行了命名,它们是:(1)

11、富有自信心的自我表达;(2)社会适应性;(3)遵从;(4)情绪控制;(5)探究性的智力。应该说,Fiske 的研究是人格五因素模型研究的真正开始。 韩国对个性的研究初期对青年心理方面的研究比较活泼,到了60年代后期才兴起对幼儿的研究活动。在1950年黄应连与姜皇硅发表了对于韩国青少年时期学生的一般性的性格的研究结果。 1957 年,Tupes 为美国一航空部门进行“操作效能”的研究,他对卡特尔以前的研究和其他的相关研究进行因素分析,发现了五个因素:(1)向性;(2)一致性;(3)独特性;(4)情绪性;(5)文化性12。1963 年,Norman 看到这个报告之后,从卡特尔变量中选取了一套变量,

12、经过对该变量的因素分析后,也得出了五个因素。正是 Norman 的研究促使了人格五因素研究的真正兴起。此后,Borgatta, Smith, Digman, Peabody, Goldberg 等心理学家通过不同的样本、不同的测量工具、不同的因素分析方法,以及不同的语言和文化来验证这个发现。他们经过探索后也认为,最主要的人格特质几乎完全可以用 5 个广泛的维度来描述,而且这五个维度是比较稳定的,即大五因素。个性结构研究最早是从成人开始的,大五因素也是基于成人研究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西方特质心理学家们得出的个性结构基本上涵盖了“大五”中的所有或部分因素,但在一定程度上仍存在分歧。当他们开始对儿童青

13、少年的个性结构进行研究时,这种分歧也以同样的方式在该研究领域中体现出来。 此外,一个调查父母对儿童个性自由描述的国际气质和个性研究群体调查了来自比利时、中国、德国、波兰、新西兰和美国等七个不同国家的数据。这些调查者把五因素作为父母对312儿童广泛描述词的分类,并证明出,在不同国家,76%到85%的描述词能够被归为大五因素分类。这表明还有一些特质难以归入到五因素模型中。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作为儿科医生,Thomas和Chess领导的纽约纵向研究计划通过对 26 个月新生儿的临床研究认为,新生儿的气质可以划分为九个维度:活动水平(Activity Level)、(睡眠、进食等活动)的节律性(Rhy

14、thmicity of bowel habits,sleep,and eating)、对新异刺激的趋近和退缩(Approach-Withdrawal toward new situations)、适应性(Adaptability)、对刺激的反应限(Threshold of response to stimulation)、反应的强度(Intensity of response)、主导情绪(Predominant Mood)、注意的分散度(Distractibility),以及注意的坚持性(Attention Span-persistence)。他们进一步认为绝大多数新生儿都可以人为地分成三种气

15、质类型:容易型(Easy)、困难型(Difficult),以及缓慢型(Slow to warm up)。但后来一些学者的研究未能完全证实他们的研究维度。关于个性形成的影响要素大致可分为两种:生物学方面的先天性和气质性要素以及社会环境方面的后天性经验性要素。这两个要素不是独立影响个性,而是相互辅助,共同影响了个性的形成。 ( 1967)把它分为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作为环境因素他举出家庭的经济状况,与父母的关系,父母的个性,养育态度,学校的环境,同学之间的人际关系等等作为例子。关于个性特征与其他影响要素之间的关系的调查表明,影响个人个性的最基本要素为父母的养育方式与养育条件。和 ( 1999)的研究中指出,儿童的个性特征可分为学习性,社会性,家族性,情绪性四类34。 ( 2002)把儿童个性分为以下七类: 情绪稳定性(EST-Emotional stability),活动性(ACT-ge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