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循环的类型与意义

上传人:简****9 文档编号:114640098 上传时间:2019-11-1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90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水循环的类型与意义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水循环的类型与意义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水循环的类型与意义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水循环的类型与意义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水循环的类型与意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循环的类型与意义(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水循环的类型与意义【知识储备】1.水循环的类型及其作用不同区域间的水循环过程具有的特点及作用各不相同,具体分析如下表所示。类型海陆间循环海上内循环陆地内循环发生领域海洋和陆地外流区之间海洋上陆地上(内、外流区兼有)循环过程示意特点、作用参与水量较大,又称大循环,使陆地水体不断得到补充和更新参与水量最大,占水循环的90%左右参与水量很小,只对陆地水体进行更新2.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虽然这些影响是局部的,但其强度往往很大,有时它对水循环的影响可扩展至地区,甚至通过水圈、大气圈的相互作用影响到全球范围。3.受人类影响的水循环对人类的反馈作用由于人类的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也给人类自身带来了极大的危害

2、,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洪涝、干旱灾害频率增大,强度加剧。由于人类乱砍滥伐,致使植被遭破坏,水土流失加剧;围湖造田,湖泊缩小与消失,湿地面积急剧减少。森林、湿地的调蓄能力降低,致使洪涝与干旱灾害发生的频率增大,强度加剧。(2)水资源不足,地球上淡水储量约占全球水储量的2.7%,其中可供人类利用的河水、淡水湖泊水和浅层地下水,仅占全球淡水总储量的0.3%左右。地球上可供人类利用的水资源并不充裕,然而,由于人类社会经济的发展,人类对水循环的影响越来越大,大量的工业、农业废弃物直接或间接地进入水循环,造成大面积水域污染,还有盐化(海水入侵),使人类可利用的水资源越来越少,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存发

3、展。(3)水环境恶化,导致生态环境恶化,生物物种灭绝,影响生物多样性。水是一切生命之源,由于人类对水循环的过分作用,导致水环境恶化,从而影响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另一方面,水环境的恶化也使水生生物赖以生存的环境遭到破坏,生态系统失衡,导致部分生物物种灭绝,影响生物多样性。【拓展探究】读水循环示意图,回答(1)(2)题。(1)a环节最活跃的季节是()。A.春季B.夏季C.秋季 D.冬季(2)目前,很多大城市每逢大雨,就容易产生内涝,主要是因为人类影响了环节()。A.aB.bC.cD.d【解析】第(1)题,冰川积雪升华成水汽,主要受气温影响,夏季气温高,冰川积雪升华成水汽更快、更活跃;第(2)题,城

4、市地面由于过度硬化,导致下渗减弱,地表径流短时间增加所致。【答案】(1)B(2)D【破解秘籍】形成水循环的内因是水在通常环境条件下气态、液态、固态易于转化的特性,外因是太阳辐射和重力作用,为水循环提供了水的物理状态变化和运动的能量。地球上的水分布广泛,贮量巨大,是水循环的物质基础。由于地球上太阳辐射的强度不均匀,不同地区的水循环情况也就不相同。如在赤道地区太阳辐射强度大,降水量一般比中纬地区多,尤其比高纬地区多。影响水循环的因素很多,自然因素主要有气象条件(大气环流、风向、风速、温度、湿度等)和地理条件(地形、地质、土壤、植被等)。另外,人类的各种生产与消费活动对水循环也有直接或间接的影响。洋

5、流的分布规律与影响【知识储备】1.表层洋流的分布规律在中低纬度海域,形成了以副热带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反气旋型)。在北半球中高纬度海域,形成了气旋型大洋环流,它的方向呈逆时针方向。在南半球4060之间的海域,形成了全球性西风漂流。在北印度洋分布着冬、夏季风作用下形成的季风环流,夏季呈顺时针方向流动,冬季呈逆时针方向流动。2.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类型影响实例气候在高、低纬度之间进行热量输送与交换对全球热量平衡有重要意义影响大陆沿岸气候暖流有增温增湿作用北大西洋暖流对西欧温带海洋性气候的巨大作用寒流有降温减湿作用西澳大利亚寒流对澳大利亚西岸荒漠的形成起着一定的作用海洋生物寒暖流交汇处北海道、纽芬兰等

6、渔场上升流秘鲁渔场海洋环境加快海水净化速度,扩大海水污染范围对海洋石油污染的影响海洋航行顺洋流航行速度快,逆洋流航行速度慢;海雾;海冰等中低纬寒流流经海区多雾;中高纬寒流易搬运冰山0读图,回答(1)(2)题。(1)若该图为海洋中某局部地区等温线分布示意图,甲、乙两处等温线弯曲均是由洋流影响所致,下列叙述正确的是()。甲、乙都可能为寒流甲、乙都可能为暖流甲可能为寒流,乙可能为暖流难以判断A.B.C.D.(2)寒流对沿岸气候有降温减湿的作用,下面的海水表层温度分布示意图中能反映南半球寒流的是()。 AB CD【解析】第(1)题,由于不知道a、b、c、d四条海水等温线的大小关系,先设它们位于北半球,

7、则abcd,甲海域海水温度比同纬度低,为寒流所致;乙海域海水温度比同纬度高,为暖流所致。再设a、b位于北半球,则ad,乙海域海水温度比同纬度低,为寒流所致。第(2)题,先根据海水温度的分布规律,判断C、D图反映的是南半球,寒流经过,海水温度比同纬度地区偏低,等温线向赤道弯曲,所以为D图。【答案】(1)A(2)D【破解秘籍】建立洋流分析的基本模型,形成洋流空间定位、性质、名称的判断推理思路。说明:由于考查洋流相关知识过程中涉及沿岸流较多,所以这里主要归纳确认沿岸流的基本思路。第一步:确定相对位置,即是大陆东部还是西部,可以建立上图的空间模型。第二步:确定纬度位置,通常以60N、2326N或S为标

8、准,大洋环流分为中低纬环流与中高纬环流。第三步:确定洋流性质,进而分析洋流对沿岸地区地理环境的影响。河流的特征【知识储备】1.河流的主要补给类型补给类型补给季节补给特点主要影响因素我国主要分布地区径流量的季节变化雨水补给一般以夏、秋季为主时间集中;不连续;水量变化大降水量的多少;降水量的季节分配;降水量的年际变化普遍,尤以东部季风区最为典型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春季有时间性;连续性;水量稳定气温高低;积雪多少;地形状况东北地区永久性积雪和冰川融水补给主要在夏季有时间性;有明显的季节、日变化;水量较稳定太阳辐射;气温变化;积雪和冰川储量西北和青藏高原地区湖泊水补给全年较稳定;对径流有调节作用取决于湖

9、泊与河流的相对位置;湖泊水量的大小普遍地下水补给全年稳定;一般与河流有互补作用地下水补给区的降水量;地下水位与河流水位的位置关系普遍2.河流的水文特征与水系特征河流水系一般指的是河流的水道结构。它包括源地、注入、流程、流域、支流及分布,以及落差等要素。不难看出,水系特征和地形关系较为密切,正如中国一句古话所说的:“水往低处流”。正是在这个总的基本原则下,只要有水就可形成河流水系,水多,水系就发达。河流水文是指河水结构、变化等,如流量、流速、水位、汛期、水温、冰期和含沙量等。影响河流水文变化的最重要因素是河流的补给,即水源,而水源补给,对大多数河流来说主要是雨水补给,因此河流的水文和河流流经地的

10、气候关系密切。冰期,包括凌汛,当然也和气候有关。河水含沙量,由河流流经地区地表结构决定,如黄河中游地区,地表结构简单,由极易遭受流水侵蚀的黄土组成,且地面植被很少,从而造成黄河含沙量大的特点。3.河谷地形特征上游河谷:形成流水侵蚀地貌,河谷呈“V”字形,多峡谷、急流与瀑布等。下游河谷:形成流水堆积地貌,河谷宽浅,河中多沙洲、江心岛,河口出现三角洲等。【拓展探究】读淮河流域水系示意图,回答(1)(2)题。(1)下列有关淮河流域水系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南北支流呈对称分布B.下游地形崎岖水网交错C.上游山区支流发育少D.由长江和人工开挖河道入海(2)下列有关淮河水文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11、。A.淮河多水灾,主要是降水量大B.淮河可能有结冰期,但结冰期短C.淮河地处热带与亚热带过渡带D.正常年份,北方支流先进入汛期【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淮河流域北部支流多,长度大,南北支流并非呈对称分布;上游山区支流发育多;下游水网交错,主要是地形平坦,人工开挖渠道多;淮河下游经湖泊进入长江和人工开挖河道入海。第(2)题,淮河多水灾,主要是淮河流域降水量季节分布不均;淮河冬季气温在0左右,可能有结冰期,但结冰期短;淮河地处亚热带与暖温带过渡带;正常年份,南方支流先进入汛期。【答案】(1)D(2)B【破解秘籍】河流流量过程线分析模型,以下图分析为例。1.明信息坐标表示的含义、数值高低、曲线变

12、化幅度(峰值区与低谷区)、时间尺度。2.析成因径流量影响因素很多,可以从气候、流域面积、区域生态环境、人类活动等方面分析。(1)宏观上:气候是影响河流径流量的最主要因素,不同气候雨季不同,如年雨型气候区(温带海洋气候、热带雨林气候),河流径流丰富稳定;夏雨型气候区(季风气候),河流径流变化幅度较大,有明显的汛期与枯水期;冬雨型气候区(地中海气候),冬季为汛期等。(2)微观上:流域面积与径流量基本成正相关;区域生态环境好,径流相对稳定;湖泊、水库对下游河段的径流有调蓄作用,稳定下游河段径流;人类活动通过改造下垫面,营建水利工程,影响水循环环节,进而影响河流径流,如城市地面过度硬化对城区河流径流变化影响突出,雨季径流暴增;固态水(冰雪融水、季节性积雪)补给与地下水补给,冰雪融水补给主要发生在夏季,季节性积雪补给发生在春季,两者补给均与气温高低有关,地下水补给稳定,季节变化不大。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