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西城区2014-2015学年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剖析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14611097 上传时间:2019-11-12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66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市西城区2014-2015学年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剖析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北京市西城区2014-2015学年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剖析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北京市西城区2014-2015学年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剖析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北京市西城区2014-2015学年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剖析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北京市西城区2014-2015学年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剖析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京市西城区2014-2015学年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剖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市西城区2014-2015学年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剖析(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4-2015学年北京市西城区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一、单项选择题(下列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共30分,每小题2分)1在下列单位中,长度的单位是()A千克(kg)B秒(s)C米(m)D摄氏度()2下列物体属于光源的是()A月亮B黑板C篮球D太阳3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是() A日全食 B亭桥在水中的倒影 C铅笔好像折断了 D墙上的手影4小林坐在行驶的汽车上,他看到路旁的树向后运动则小林选择的参照物是()A地面 B汽车 C房屋 D树木5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真空可以传声B“女高音”中的“高”是指声音的响度C天坛的“回音壁”的回音现象,说明声音

2、可以发生反射D用大小不同的力先后敲击同一音叉,音叉发声的音调会不同6小丽同学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1m处,当她远离平面镜时,她的像()A不变 B变大 C变小 D无法确定7为使教室内的学生免受噪声干扰,下列措施中合理有效的是()A给老师配备扩音设备 B给学生配备防噪声的耳罩C给教室内安装监控摄像 D保持教室周边环境的安静8加油站都有这样的提示:请“熄火加油”、“禁止抽烟”、“不要使用手机”等这是为了防止火花点燃汽油引起火灾,因为常温下液态的汽油容易发生的物态变化是()A液化 B汽化 C熔化 D凝固9关于光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彩虹是光的色散现象B凹透镜可以矫正远视眼C小孔成像是由于光的折

3、射形成的D能从不同方向看见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光在其表面发生了镜面反射10如图是利用每秒闪光10次的照相装置分别拍摄到的四个小球从左向右运动的频闪照片,其中哪幅照片的小球运动得越来越快()ABCD11北方的冬天,户外的人口鼻周围冒“白气”,关于“白气”的形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人体周围的水汽化形成的水蒸气B人体内呼出的水汽化形成的水蒸气C人体周围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液滴D人体内呼出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液滴12下列有关密度的说法,正确的是()A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与物质的质量大小无关B因为铝比铁轻,所以铝的密度小于铁的密度C一滴水的密度小于一桶水的密度D液体的密度一定小于固体的密度13下列

4、有关误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误差就是测量中产生的错误B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C只要认真测量,就可以避免误差D选用精密的测量仪器可以消除误差14下面是对日常生活中一些物体的质量和长度的估计,其中最接近实际的是()A一块橡皮的质量约为10kgB一枚普通鸡蛋的质量约为0.3kgC正常成年男子的鞋子长度约为42cmD一支新的中华绘图铅笔长度约为18cm15小亮看到礼花绽放3s后又听到它的爆炸声已知空气中的声速约为340m/s,真空中的光速为3108m/s礼花燃放点的位置到小亮的距离约为()A1kmB1020mC1109mD1109km二、多项选择题:(下列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符合题意的选项均多

5、于一个共12分,每小题3分每小题选项全选对的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错选的不得分)16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铁棒不能传播声音B蝙蝠飞行时会发出超声波C大象能听到地震发出的次声波D“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音色来判断的1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漫反射现象也遵守反射定律B光线垂直照射在平面镜上,入射角是90C反射光线跟入射光线的夹角为120,则入射角为60D太阳到地球的距离约为1.5108km,则太阳发出的光传到地球大约需要500s18(3分)(2014秋西城区期末)如图所示的四种常见的物态变化中,需要放热的是()A屋檐上的冰棱消融 B铁丝网上出现霜 C食品盒中的干冰变小

6、D草叶上出现露珠19蜡烛通过凸透镜恰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放大的像,若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把蜡烛和光屏的位置对调一下,则()A光屏上仍能得到像B光屏上一定能得到一个倒立缩小的像C光屏上一定能得到一个倒立放大的像D光屏上不成像,要调节光屏位置才能成像三、填空题(共12分,每空1分)20(5分)(2014秋西城区期末)完成下列单位换算(1)950m=mm; (2)72km/h=m/s; (3)15min=h;(4)0.5kg=mg; (5)1.3kg/m3=g/cm321人们听不到蝴蝶飞行的声音,是因为蝴蝶翅膀振动的频率20Hz人能听到蜜蜂飞行的声音,是因为蜜蜂翅膀振动的频率大于20Hz且200

7、00Hz(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22质量为450g的水结成冰后,其体积变化了m3(冰=0.9103kg/m3)23一辆汽车以25m/s的速度匀速行驶,该车在半小时内行驶的路程是km24根据下表中的数据,补充完整以下结论:物质密度/(kg m3)物质熔点/(在标准大气压下)物质沸点/(在标准大气压下)煤油0.8103铜1083酒精78.5纯水1.0103固体水银38.8水100铜8.9103铅328水银357铝2.7103锡232乙醚35(1)用来熔化铅的容器(选填“可以”或“不可以”)用铜制成(2)测量沸水的温度,应该使用温度计(选填“酒精”或“水银”)(3)质量相等的实心铜块和铝

8、块,它们的体积之比为四、实验与探究题(共38分,25题每图2分;26、35、36、38题各2分,其它每空1分)25(4分)(2014秋西城区期末)按要求完成下列作图:(1)如图1所示,OB是一条平面镜的反射光线,请画出入射光线AO(2)请根据图2中光线通过透镜前后的方向,在虚线框内画出适当的透镜符号26如图所示,木块的长度为cm27在测量小车平均速度的实验中,采用如图所示实验装置,斜面长1.2m,用来计时的秒表每格表示1s小车沿斜面从顶端滑到底端,秒表指针如图(指针转动未超过一周)小车经过前半程的平均速度后半程的平均速度(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小车从顶端到达底端所用时间是s,小车

9、的平均速度为cm/s28如图(包括对应的描述)所示的这些现象说明: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29在“观察水的沸腾”的实验中,某个实验小组观察到烧杯中的水正在沸腾,温度计的示数如图1所示,此时水的温度为;图2(甲)(乙)所示水中气泡上升过程的两种情况,图是水沸腾时的情况老师取一张光滑的厚纸,做成一个小纸锅将实验中的烧杯换成小纸锅,纸锅里装些水,放到火上加热过一会水就会沸腾,而纸锅不会燃烧这主要是因为水沸腾时热,水的温度将 (填“升高”、“降低”或“不变”),使纸锅的温度不能达到纸的燃点30小明为了测量液体A的密度,进行了如下实验:(1)将天平放在水平台面上,把游码移到标尺的零刻线处横梁静止时,指针指在分

10、度盘中央刻度线的左侧,如图甲所示为使横梁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向端移动(2)将液体A倒入量筒中,如图乙所示,则量筒中液体A的体积为cm3(3)将量筒中的液体A全部倒入空烧杯中,把烧杯放在调节好的天平的左盘中,当右盘中砝码的质量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丙所示时,天平横梁再次水平平衡,则烧杯和液体A的总质量为g(4)实验中测得所用空烧杯的质量为80g,根据上述实验数据,请计算液体A的密度为kg/m331小强做“探究某种物质的熔化”的实验在实验中持续给该物质加热,每分钟记录一次实验数据,如表所示根据表中的数据可知:时间/min012345678910111213温度/76788080

11、80808080808081828384(1)这种物质属于;(选填“晶体”或“非晶体”)(2)当温度为77时,它处于态;(选填“固”、“液”或“固、液混合”)(3)这种物质的熔点是32小彤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将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50cm刻线处(1)小彤将光屏和点燃的蜡烛分别放在凸透镜的两侧,调节烛焰、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在高度(2)小彤将蜡烛置于0刻度线处,如图所示为了找到烛焰清晰的像,小彤应将光屏向移动(选填“左”或“右”)小彤将光屏移到某一位置时,光屏上呈现烛焰清晰的像,则该像是像(选填“实”或“虚”)(3)小彤将点燃的蜡烛移动到光具座上35cm刻线

12、处,移动光屏可以再次在光屏上观察到烛焰清晰的像,这一实验现象可以说明的成像特点(选填“照相机”、“幻灯机”或“放大镜”)33小新同学想研究水蒸发的快慢与表面空气流速的关系他找来两个相同的水杯,分别倒入同样多的水,把一杯水放在窗台上,另一杯水放入冰箱冷藏室里经过两天时间,比较两个杯子中水的多少他这样做(选填“能”或“不能”)研究水的蒸发快慢与表面空气流动速度的关系主要原因是34实验桌上有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还提供了一把刻度尺和相同大小的中国象棋棋子18个,9个为红色,9个为绿色小军计划用这些器材探究“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像的大小与物距的关系”小军的主要实验步骤如下:将两个叠放的红棋子作为物体放在平面镜前面的白纸上,在平面镜后面改变两个叠放的绿棋子的位置,使得从不同角度观察,两个绿棋子与物体的像均完全重合,并记录实验数据改变物体的大小(叠放的红棋子个数),在平面镜后面改变叠放的绿棋子的个数,使得绿棋子与物体的像完全重合,并记录实验数据仿照步骤,再做四次实验请根据以上叙述回答下列问题:(1)小军实际探究的问题他计划探究的问题(选填“是”或“不是”)(2)小军计划探究的问题中的自变量是;(3)根据以上实验步骤可知,小军实际探究的是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像的大小与的关系;(4)针对小军计划探究的问题,在实验步骤中,应改变35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某物体从A点出发,它通过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