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2017-2018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14605063 上传时间:2019-11-12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38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省2017-2018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福建省2017-2018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福建省2017-2018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福建省2017-2018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福建省2017-2018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福建省2017-2018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省2017-2018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福建省霞浦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8题,每小题4分,共3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请将正确的选项填写在答题卷上)1. 下列关于质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质点是一个理想化模型,实际上并不存在,引入这个概念没有多大意义B. 研究航天飞机相对地球的飞行周期时,绕地球飞行的航天飞机不能看作质点C. 比较两辆行驶中的汽车的快慢,能将车看作质点D. 研究子弹射穿一张薄纸所需的时间,可以将子弹看作质点【答案】C【解析】质点是为了方便研究问题而引入的理想化模型,A错误;研究航天飞机相对地球的飞行周期时,飞机的形状和大小可以忽略,故能看做质点,B错

2、误;比较两辆行驶中的汽车的快慢时,汽车的形状和大小是次要因素,故能看做质点,C正确;子弹的长度相对纸的厚度不能忽略,故不能看做质点,D错误2. 下列各组物理量中,都是矢量的是()A. 位移、时间、速度B. 路程、速率、位移C. 加速度、速度的变化量、速度D. 速度、时间、加速度【答案】C【解析】加速度、速度的变化量、速度和位移都是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是矢量;而时间、路程、速率都是只有大小无方向的物理量,是标量;故选C.3. 如图所示的时间轴,下列关于时刻和时间间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表示时刻,称为第2s末或第3s初,也可以称为2s内B. 表示时间,称为第3s内C. 表示时间,称

3、为最初2s内或第2s内D. 表示时间,称为第(n-1)s内【答案】A【解析】t2在时间轴上对应的是一点,表示时刻,称为第2 s末或第3s初,也可以称为前2s末,故A正确;t3在时间轴上是一点,表示时刻,在时间轴上是一点,称为第3s末,故B错误;t0t2表示时间,称为前2s内或前2s,故C错误;tn-1tn表示时间,称为第ns内,故D错误。所以A正确,BCD错误。4. 如图所示为A、B两人骑自行车在同一直线上运动的位移图象,由图象知( ) A. A、B两人同向行驶B. A、B两人在第1s末相遇C. 在4s内,A行驶的路程比B行驶的路程多D. 在5s末,A的位移比B的位移大【答案】C【解析】x-t

4、图象表示物体的位置随时间的变化,图象上的任意一点表示该时刻的位置,图象的斜率表示该时刻的速度,斜率的正负表示速度的方向,所以02秒内A斜率为负即速度为负方向的运动,B的斜率为正,即速度为正方向,所以两人运动方向相反,故A错误;由图象得知A、B两人在第1s末位移大小和方向均不相同,故不能相遇,故B错误;在5秒内,A从30m位置走到零位置,走的路程为30m;B先从零位置到达25m位置,然后静止2s,然后向负方向运动12.5m,路程为37.5m大于30m,由此可知A行驶的位移比B行驶的位移大,故C错误,D正确。所以C正确,ABD错误。5. 某质点做直线运动的位置坐标与运动时刻的对应关系如下表所示,根

5、据表中数据,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质点3.5 s时刻的瞬时速度大于1.5 s时刻的瞬时速度B. 质点的瞬时速度不变C. 质点第3 s内的平均速度小于第4 s内的平均速度D. 质点前5 s内的平均速度是1 m/s【答案】D点睛:平均速度只能粗略地反映物体的运动,本题中虽然每一秒内的位移都相等,但也只能说物体平均速度相等,但不能确定物体是否为匀速直线运动。6. 关于重力的大小,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悬挂在竖直绳子上的物体,绳子对它的拉力一定等于其重力B. 静止在水平面上的物体对水平面的压力一定等于其重力C. 物体所受的重力与它的运动状态无关D. 向上运动的物体所受重力可能小于向下运动的

6、物体所受重力【答案】C【解析】悬挂在竖直绳子上的物体,当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拉力才等于重力,所以绳子对它的拉力不一定等于其重力,有加速度时,绳子的拉力并不等于重力,故A错误;静止在水平面上的物体只受到重力和水平面的支持力两个力作用,根据平衡条件得知,支持力等于重力,而水平面对物体的支持力和物体对水平面的压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得知,压力等于支持力,则静止在水平面上的物体对水平面的压力一定等于其重力,但物体还可能在竖直方向受到其他力作用,故B错误;在同一地点,同一物体的重力一定的,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所以向上运动的物体所受重力等于向下运动的物体所受重力,故C正确,D错误。所以

7、C正确,ABD错误。7. 某同学在粗糙水平地面上用水平力F向右推一木箱沿直线前进已知推力大小是80N,物体的质量是20kg,物体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0.2,取g=10m/s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物体受到地面的支持力是40NB. 物体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大小是40NC. 物体沿地面将做匀速直线运动D. 物体将做加速度为a=4m/s2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答案】B【解析】A、物体沿水平面运动,则在竖直方向受到的支持力与重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所以支持力是:FN=2010=200N故A错误;B、物体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大小是:f=FN=0.2200=40N故B正确;C、推力大小是80N,所以物体沿水

8、平方向受到的合外力:F合=F-f=80-40=40N,所以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故C错误;D、物体的加速度:故D错误故选B.【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正确地受力分析,根据合成法求合力注意摩擦力的方向与相对运动方向相反8. 水泥是一种重要的建筑材料,以石灰石、黏土以及其他辅助原料烧制成硅酸盐水泥.把这种水泥用在建筑上,坚固耐压但不耐拉,钢筋耐压也耐拉,通常在混凝土建筑物需承受张力的部位用钢筋来加固.正确地放置钢筋的位置,可以使建筑物更加牢固,图中,楼板和阳台的加固钢筋位置都正确的是( )A. B. C. D. 【答案】A【解析】阳台承受压力时向下弯曲,其上表面的拉伸形变比下表面的大,故阳台上的钢筋应靠

9、近上表面,而房间内楼板受到重压时,向下凸起,其下表面的拉伸形变比上表面的大,故钢筋应靠近楼板的下表面,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点睛】从题目材料中抓捕到有用的信息:混凝土耐压,钢筋耐压也耐拉混凝土建筑物承受张力的部位要用钢筋来加固;处理信息后分析推理可知,人站在房间的楼板上,给平台向下的压力,由于楼板两端壁支撑楼板,在压力的作用下向下弯曲,致使楼板上面承受压力,下面承受张力,所以在房间的楼板内的钢筋应放在下部;人站在阳台上,给阳台向下的压力,由于阳台只有一端压在墙壁中,因此阳台在压力的作用下向下弯曲,致使阳台上部承受张力,下部承受压力,所以阳台内的钢筋应放在上。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

10、4题,每小题4分,共16分。每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选不全的得2分,错选或多选都不得分)9. 伽利略在研究自由落体运动时,设计了如图所示的斜面实验。下列哪些方法不是他在这个实验中采用过的( )A. 用秒表计时B. 用打点计时器打出纸带进行数据分析C. 改变斜面倾角,比较各种倾角得到的x与t的平方成正比,然后将斜面实验的结果合理“外推”,说明自由落体运动是特殊的匀变速直线运动D. 改变斜面倾角,比较各种倾角得到的v与t成正比,然后将斜面实验的结果合理“外推”,说明自由落体运动是特殊的匀变速直线运动【答案】ABD【解析】试题分析:在伽利略时代,没有先进的计时仪器,因此采用的是用水钟计时,故A错误;在

11、伽利略时代还没有发明打点计时器,故B错误;在伽利略时代,技术不够发达,无法直接测定瞬时速度,所以不可能直接得到速度的变化规律,但是伽利略通过数学运算得出结论:如果物体的初速度为零,而且x与t平方的成正比,就可以检验这个物体的速度是否随时间均匀变化,故C正确,D错误;故选C考点:伽利略实验【名师点睛】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规律的研究为我们提供正确的研究物理的方法、思路、理论,他创造了一套对近代科学的发展极为有益的科学方法。10. 竖直的墙壁上AE被分成四段相等的部分,一物体由A点从静止释放做自由落体运动,如图所示,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 物体到达各点的速率B. 物体通过每一部分时,其速度增量C. 物体从

12、A到E的平均速度D. 物体从A到E的平均速度【答案】AC【解析】A、根据运动学公式得:物体由A点从静止释放,所以,所以物体到达各点的速率之比,故A正确;B、物体做加速运动,物体通过每一部分时,所用时间逐渐减少,故速度增量逐渐减小,故B错误;CD、根据自由落体运动的前两段相等时间内的位移比为1:3故下落到B点时的时间为总时间的一半,由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此段时间的平均速度可知,故C正确,D错误;故选AC。【点睛】本题对运动学公式要求以及推论要求较高,要求学生对所有的运动学公式不仅要熟悉而且要熟练,要灵活,基本方法就是平时多练并且尽可能尝试一题多解。11. 在一种“子母球”表演中,让同一竖直线上

13、的小球A和小球B,从距水平地面的高度为kh(k>1)和h处同时由静止释放,如图所示。设小球A、B的质量分别为2m和m,小球与地面碰撞后以原速率反弹,忽略碰撞时间和空气阻力。若要小球B在第一次上升过程中能与正在下落的小球A相碰,则k可以取下列哪些值A. 8 B. 6 C. 4 D. 2【答案】CD【解析】要想在B上升阶段两球相碰,临界情况是B刚好反跳到出发点时与A相碰,两物体的图象如图所示;阴影部分面积之和就是A的下落高度和B的反跳高度之和,由图知,故,故k可以取小于等于5的数,故CD正确,AB错误。点睛:要想在上升阶段两球相碰,临界情况是B刚好反跳回到出发点时与A相碰,据此求出A球的最大

14、高度;本题巧妙利用图象,增强直观性,本题难度较大,对学生的思维有挑战。12. 如图所示,某质点做匀减速直线运动,依次经过A、B、C三点,最后停在D点已知AB=6 m,BC=4 m,从A点运动到B点,从B点运动到C点两个过程速度变化量都为2 m/s,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质点到达B点时速度大小为2.55 m/sB. 质点的加速度大小为2 m/s2C. 质点从A点运动到C点的时间为4 sD. A、D两点间的距离为12.25 m【答案】BD【解析】AB、由题意知,vAvB=2m/s,vBvC=2m/s,设加速度的大小为a,根据速度位移公式得:,代入数据联立解得:a=2m/s2,vA=7m/

15、s,vB=5m/s,vC=3m/s,故A错误,B正确;C、质点从A到C的时间为:,故C错误;D、AD间的距离为:,故D正确。故选:BD。点睛:根据A、B、C三个位置的速度差相等,结合速度位移公式,联立方程组求出A、B、C的速度以及加速度的大小;再根据速度时间公式求出质点从A到C的时间,根据速度位移公式求出A、D两点间的距离。三、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每空格2分,共14分)13. 某实验小组在探究弹力与弹簧伸长量的关系时,先把弹簧平放在桌面上,用刻度尺测出弹簧的原长L0=4.6 cm,再把弹簧竖直悬挂起来,在下端挂钩码,每增加一个钩码均记下对应的弹簧长度x,数据记录如下表所示。(1)根据表中数据在图中作出F-x图线(5个点迹必须清晰可见)。 (2)由此图线可得,该弹簧劲度系数k=_ N/m;【答案】(1) (2)50【解析】(1)如图所示(5个点迹必须清晰可见,第3个点是错误点,应舍弃);(2)由此图线可得,该弹簧劲度系数14. 打点计时器是高中物理中重要的物理实验仪器,下图中甲、乙两种打点计时器是高中物理实验中常用的,(1)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