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动静、虚实结合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14595073 上传时间:2019-11-11 格式:PPT 页数:11 大小: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诗歌鉴赏--动静、虚实结合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诗歌鉴赏--动静、虚实结合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诗歌鉴赏--动静、虚实结合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诗歌鉴赏--动静、虚实结合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诗歌鉴赏--动静、虚实结合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诗歌鉴赏--动静、虚实结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诗歌鉴赏--动静、虚实结合(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本回顾:简述本诗颔联和颈联描景时用到了什么表现手法?,山居秋暝 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考点解读:表现手法之动与静、虚与实 动与静:诗歌描景常用的一种手段,动静是相对的,分三种情况。 1、景物运动与否,如“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杜牧江南春绝句)。其中“佛寺楼台”是静的,“烟雨”是动的。烟雨的飘忽空蒙,衬托出佛寺楼台的岑寂。 2、景物发声与否,如“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王籍入若耶溪)。这是以蝉与鸟鸣叫的喧闹来映衬山林的幽静,给人以悠远寂静的恬淡空灵之感,山水田园风情跃然纸上。 3、景物氛围的舒

2、缓与激烈,如“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宋祁木兰花)一“闹”字而境界全出,赋予了静态舒缓的春意以激烈和蓬勃的特征,化静为动,写尽了春的热烈与生机。 在写景状物的文章中,孤立地写动态或静态,往往不能给人以深刻的印象。若能将动态描写与静态描写结合起来,以静写动,以动衬静,则会塑造出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营造出生动真切的意境。,典例解析 例1:试从“静”与“动”的角度对这首词进行赏析(4分) 雨后池上 刘攽 一雨池塘水面平, 淡磨明镜照檐楹. 东风忽起垂杨舞, 更作荷心万点声. 梳理:雨后的池塘水面平静,雨水洗涤过的池面像经人轻磨拂拭的明镜映照着门柱,忽然一阵风起,万千杨柳枝条袅娜飘动,欣喜中

3、乘风起舞。舞动时抖落一身水珠,洒向池中荷叶,传来嗒嗒万点声。,前二句着眼于“静”,写雨后池上的静态美。以“水面平”“明镜”“照檐楹”等写出了荷花池塘雨后幽美迷人的静态。 后二句则由静而动,写雨后池上的动态美。三、四两句用“忽起”“垂杨舞”及垂杨叶上的雨滴被风吹到荷叶上发出的“万点”声响等,表现了雨后池上的一种动态之美。 本诗既写出了静态,又写出了动态,以静显动,又以动衬静,动静结合,组成了一幅雨后池塘春景图,1、雨后池塘的水面平静,明镜一样照在檐楹,忽然东风吹动柳舞,非常自然地动静结合。 2、前两句写水面平,如明镜一般是静,后两句写东风吹杨舞,荷心万点是动。一动一静,动静结合,写出了雨后池上的

4、美。,步骤1 结合诗句分析,具体表述诗中所描绘的静态景象。1 步骤2 结合诗句分析,具体表述诗中所描绘的动态景象。 1 步骤3 简要指出动景与静景是如何联系起来营造意境的 1 术语:以动衬静、以静显动,动静结合 步骤4 简要评价其作用,即塑造了什么样的形象或展现了怎样的画面。1 生动的刻画了的形象 具体展现一幅的画面,步骤1 前二句着眼于“静”,写雨后池上的静态美。以“水面平”“明镜”“照檐楹”等写出了荷花池塘雨后幽美迷人的静态。 步骤2 后二句则由静而动,写雨后池上的动态美。三、四两句用“忽起”“垂杨舞”及垂杨叶上的雨滴被风吹到荷叶上发出的“万点”声响等,表现了雨后池上的一种动态之美。 步骤

5、3 本诗既写出了静态,又写出了动态,以静显动,又以动衬静,动静结合, 步骤4 组成了一幅雨后池塘春景图。,试从动与静的角度,赏析本诗的三、四句。(4分) 绝句 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步骤1 结合诗句分析,具体表述诗中所描绘的动态景象。1 步骤2 结合诗句分析,具体表述诗中所描绘的静态景象。 1 步骤3 简要指出动景与静景是如何联系起来营造意境的 1 步骤4 简要评价其作用,即塑造了什么样的形象或展现了怎样的画面。1,此二句,既有燕子翩飞的动态描绘,又有鸳鸯慵睡的静态写照。,飞燕的繁忙蕴含着春天的勃勃生机,鸳鸯的闲适则透出温柔的春意,一动一静,相映成趣。,飞燕

6、轻盈、鸳鸯娇慵的视觉印象,和谐而优美,从而使诗人的整个身心都沉浸于柔美和谐和春意之中 。,渔家傲 欧阳修 花底忽闻敲两桨,逡巡女伴来寻访。酒盏旋将荷叶当,莲舟荡,时时盏里生红浪。 花气酒香清厮酿,花腮酒面红相向。醉倚绿阴眠一饷,惊起望,船头搁沙滩上。 词下片在艺术手法上有什么特点?请从动静角度简要分析。(4分) 梳理:从荷花丛的深处忽然传来两三下船桨划过水面的声音,原来采莲女的女伴马上就要靠船过来了。用荷叶来当作盛酒的杯盏,小舟摇晃,盏中的酒不时荡起层层红色的波浪。 荷花的淸气和酒香在空气中混杂酝酿,醉红的脸颊和红艳的荷花相互映衬。醉酒了就一起在绿荫中小憩了一会儿,突然被一阵响声惊醒,起身回望

7、,原来是随风飘荡的船搁浅在了沙滩上。,词的下片最大的艺术特色是动静结合,1 下片一二句写人在花丛中喝酒逗乐,把热闹的气氛推向高潮。,接着用一“眠”字,将热闹转为静止。但下面又用“惊起”作转折,从眠到醒,转静为动。2动静结合,描写了一群活泼可爱的采莲女形象。1,诗歌中的虚与实: 1、眼见为实,心想为虚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苏轼水调歌头) 2、已然为实,未然为虚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3、身临其境,仰观俯察为实;思接千载,视通万里为虚。 “小楼昨夜又东风, 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 只是朱颜改”(李煜虞美

8、人) 鉴于诗词篇幅十分短小,容量有限,诗人谋求虚实结合,虚实相生,趣味、诗韵俱存,使其内涵丰富,外延无边。,例2:请细细体味题目中的“寻”字,谈谈这首小诗虚实相生所形成的艺术美。(4分) 三日寻李九庄 常建 雨歇阳林东渡头,永和三日荡轻舟。 故人家在桃花岸,直到门前溪水流。 梳理:三月三日这一天,乘船去寻访一位家住溪边的朋友李某。雨后初歇,东渡头的杨林经过春雨的洗涤显得青翠,从渡头出发,趁着像兰亭集会时那样的大好春光我荡舟出发沿溪寻友,故人的家就住在这条溪流岸边,不须费力寻找,只要看到一片繁花似锦的桃林,就是他家的标志了。,细味题目中的“寻”字,可知诗人并没有到过李九庄。一二句主要是实写,描写

9、杨林东渡头的景物以及舟行溪中的愉快感受。三四句主要是虚写,是根据诗人对自己居处所作的诗意介绍而生出的美丽想象。2 本诗中清丽的画面、愉快的心情和诗意的遥想有机结为一体。1 这种遐想,使这首本来容易写得比较平直的诗增添了曲折的情致和隽永的情味,变得更耐人涵咏咀嚼了。1,答题步骤: 1、结合诗句分析,具体指出诗中所描绘的实与虚的景象。2 2、简要指出实景与虚景联系起来营造了意境 1 术语:虚实结合,虚实相生、以虚写实、化虚为实 3、简要点出对于表现诗人情感或主旨,有何作用。 1 术语:富有意趣,内涵丰富,拓展想象空间,1、雨后作者寻友但未到其门,而是想象朋友家桃花岸溪水流的恬静优美之景使平淡的事富

10、有情趣。 2、一二句主要是实写,描写阳林东渡头的景物以及船行溪中的愉快感受。三四句主要是虚写,是根据故人对自己居处的诗意介绍而生出的美丽想象。 3、诗人阳林东渡荡轻舟为实,故人家桃花岸门前溪水流是虚。虚实结合,描绘了一幅清丽的画面,表现了诗人愉快的心情。 4、本诗前两句为实写,后两句为虚写。作者虚实结合,使得本来容易写的平直的诗增添了曲折的情趣。,请从虚实角度对本词略作赏析(4分) 踏莎行 欧阳修 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熏风暖摇征辔。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阑倚。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 梳理:春暖了,旅舍的寒梅日渐凋谢,只剩细细碎碎几片残瓣儿;

11、溪桥边的柳树却萌出了浅绿嫩芽。暖暖的春风在大地上拂过,风中带了花草芳香,远行的人,也都在这时动身了。在这美好的春光里,我也送走了你。你渐行渐远,我的愁绪也渐生渐多,就像眼前这一江春水,来路无穷,去程不尽。于是只好上楼远望你离去的方向,期盼能够早归。然而,映入眼帘的,只是绵绵无绝的春草原野,原野尽处是隐隐青山。而你,更在遥远的青山之外,渺不可寻!,上阕写实,通过初春景象反衬“行人”的离愁别绪。下阙写虚,“行人”想象妻子凭栏远望,思念“行人”的愁苦之景。 2 虚实结合将离愁别绪抒发得淋漓尽致。 2,作业: 将对立或相反的事、物、景、情、理有机而又和谐地结合在同一篇诗歌中,达到美的境界。 预习下列表现手法,套用格式完成学案相关练习 1、抑扬结合 2、正侧结合 3、烘托映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