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惠州市惠东县惠东高级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政治11月月考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Changge****183;we... 文档编号:114592946 上传时间:2019-11-11 格式:DOC 页数:33 大小:2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惠州市惠东县惠东高级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政治11月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广东省惠州市惠东县惠东高级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政治11月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广东省惠州市惠东县惠东高级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政治11月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广东省惠州市惠东县惠东高级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政治11月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广东省惠州市惠东县惠东高级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政治11月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广东省惠州市惠东县惠东高级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政治11月月考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惠州市惠东县惠东高级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政治11月月考试题(含解析)(3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惠东高级中学2017级高二上学期11月段考政治试卷一、单选题(每小题2分,50题共100分) 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的、必须回答的问题,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决定着各种哲学的基本性质和方向。哲学的基本问题是A. 个人和社会的关系问题B. 实践和认识的关系问题C. 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问题D.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答案】D【解析】【详解】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也就是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在生活中表现为主观与客观的关系问题,故D正确;选项AB都不是哲学的基本问题,不选;C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问题,不符合题意。故本题答案为D。2.中华民族是智慧的民族,在长期实践中,

2、创造出许多谚语、俗语、成语和优美诗句,它们富含着深深的哲理。下列俗语、成语与其哲理分析对应正确的是闭门造车做事主观,不从实际出发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思维与存在不具有同一性。方生方死;朝令夕改否认事物的相对稳定和静止。掩耳盗铃;画饼充饥正确地发挥了主观能动性。A. B. C. D. 【答案】A【解析】【详解】闭门造车指的是关起门来造车,比喻做事不考虑客观情况,脱离实际。和一切从实际出发相反,项对应正确;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指的是对同一个问题,不同的人从不同的立场或角度去看有不同的看法,体现了人的认识受主客观条件的影响,项对应错误;方生方死指事物在产生的瞬间就消亡了,体现事物都在不停地运动变化;朝令夕

3、改指的是早晨发布的命令,晚上就改了,比喻经常改变主张和办法。这两种观点都否认了相对静止的存在,否认事物在运动变化中也存在相对稳定性,项对应正确;掩耳盗铃指堵住自己的耳朵去偷别人家的铃铛,画饼充饥指在纸上画一张饼解决自己饥饿的问题,这两种做法都犯了主观唯心主义错误,夸大了意识的主观能动性,项对应错误。答案选A。3.古希腊哲学家巴门尼德有这样一个推论:如果你用语言提到某事物,这种事物就一定存在。下列观点与巴门尼德的推论体现的观点一致的是天地合而万物生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物是感觉的集合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A. B. C. D. 【答案】B【解析】【详解】如果你用语言提到某事物,这种事物就一定

4、存在。巴门尼德的推论体现了主观意识是世界的本原,属于主观唯心主义,项观点与巴门尼德的推论体现的观点一致;项属于唯物主义观点,与巴门尼德的推论体现的观点不一致;正确选项为B。【点睛】主观唯心主义把人的主观精神(目的、意志、感觉、经验、心灵等)夸大为唯一的东西,当成第一性的东西,认为客观事物以至整个世界,都依赖于人的主观精神。如王阳明“心外无物”、贝莱克“存在就是被感知”“物是观念的集合”。4.据国外媒体报道,研究宇宙古老历史的科学家知道有多少常规物质由重子(包括质子和中子在内的亚原子粒子)构成产生于大爆炸期间,而研究现代宇宙的科学家则知道人类用望远镜可以探测到的常规物质有多少。然而,这两个数字直

5、到最近都一直对不上,宇宙中最初的重子物质有三分之一缺失了。现在,借助对一个黑洞的巧妙观测,一支国际研究团队表示,他们发现这些缺失的中子和质子,就漂浮在恒星间。材料说明了A. 获得真理需要经过由认识到实践多次反复的过程B. 主客观条件的限制使追求真理性认识是循环往复的过程C. 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和意识具有选择性、创造性特点D. 认识是一个不断通过克服谬误逐步接近真理的上升过程【答案】C【解析】【详解】获得真理需要经过由实践到认识多次反复的过程,故A错误;认识具有上升性,追求真理性认识不是循环往复的过程,故B错误;不断克服谬误逐步接近真理的上升过程的表述是不正确的,认识具有反复性,故D错误;研究

6、宇宙古老历史的科学家知道有多少常规物质产生于大爆炸期间,研究现代宇宙的科学家则知道人类用望远镜可以探测到的常规物质有多少,然而,这两个数字直到最近都一直对不上,宇宙中最初的重子物质有三分之一缺失了。如今,一支国际研究团队表示,他们发现这些缺失的中子和质子,就漂浮在恒星间,这体现了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和意识具有选择性、创造性特点,故C正确。故选C。5.2018年8月13日至20日,以“学以成人”为主题的第二十四届世界哲学大会在北京召开。人,是东西方哲学家追问内心、寻求知识、展开思索的原初起点,时至今日,依然是世界哲学领域的重要议题。本届大会的5个分主题,自我、社群、自然、精神和传统,都关乎人类未

7、来发展和全球命运等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都充分表达了哲学的时代关注。哲学之所以要关注时代是因为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能预见和指明时代发展的前进方向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是支配时代发展的有力工具哲学应该把握时代脉搏,成为推动时代发展的巨大力量哲学应该反映时代特点和要求,发挥对社会变革的先导作用A. B. C. D. 【答案】D【解析】【详解】真正的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故错误;哲学对时代发展不起支配作用,“哲学是是支配时代发展的有力工具”的说法,夸大了哲学的作用,故错误;材料中,自我、社群、自然、精神和传统,都关乎人类未来发展和全球命运等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都充分表达了哲学的时代关注,可见,

8、哲学之所以要关注时代是因为哲学应该把握时代脉搏,成为推动时代发展的巨大力量,哲学应该反映时代特点和要求,发挥对社会变革的先导作用,故正确。故选D。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据此回答下列小题。6. 这一科学论断,是对时代发展、人民期待的精准把握和呼应,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与时俱进的精神品质。下列观点与材料蕴含的哲理一致的是A. 存在即被感知B. 气者,理之依也C. 理生万物,理主动静D. 物随心转,境由心造7. 从认识论的角度看,党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这一全新判断表明真理与谬误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对真理的追求是一个永无止境的

9、过程任何真理都是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真理在不断推翻已有的正确认识的过程中向前发展A. B. C. D. 【答案】6. B 7. B【解析】【分析】本题以十九大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论述为背景材料,考查考生对哲学生活的相关知识的理解与运用能力。【6题详解】题目中,十九大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论述是基于我国的国情做出的,从哲学上来看体现了物质决定意识的哲学道理,属于唯物主义思想。A、C、D三项均属于唯心主义,B选项属于唯物主义思想,与题意相符。故选B。【7题详解】从认识论的角度看,党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这一全新判断表明任何真理都是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对真理的追求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选项

10、表述正确入选。选项表述与题意不符,排除。选项表述错误,真理的发展不必须推翻已有的正确的认识。选B。【点睛】认识具有无限性。认识的对象是无限的变化着的物质世界,作为认识主体的人类是世代延续的,作为认识基础的社会实践是不断发展的。因此,人类认识是无限发展的,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8.中国科学家领衔的国际研究团队日前发现了两种新的恐龙,揭示了兽脚类恐龙中阿尔瓦雷斯龙类恐龙巨大单爪的演化历程。这佐证了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可以揭示生物的进化意识决定于物质,发挥主观能动性就能认识规律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人类能揭开自然界之谜人的认识是无限的,每个人都能认识所有的事物A. B. C. D. 【答

11、案】B【解析】【详解】“发挥主观能动性就能认识规律”的说法太绝对,故错误;“每个人都能认识所有的事物”的说法太绝对,故错误;我国科学家日前发现了两种新的恐龙,揭示了兽脚类恐龙中阿尔瓦雷斯龙类恐龙巨大单爪的演化历程,这佐证了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可以揭示生物的进化,世界是可知的,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人类能揭开自然界之谜,故正确。故选B。9.习近平同志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的讲话中指出:“十月革命一声炮响,为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给苦苦探寻救亡图存出路的中国人民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全新选择”。马克思主义为中国革命带来全新面貌的根本原因是其A. 指明了社会的前进方向,提出社会发展的理想

12、目标B. 反映了自己所处时代的客观要求和社会发展的趋势C. 动员和掌握群众,为社会变革提供巨大的物质力量D. 唤醒了人们的革命意识,为社会变革提供精神动力【答案】B【解析】【详解】马克思主义为中国革命带来全新面貌的根本原因,在于它反映了自己所处时代的客观要求和社会发展的趋势,把握了时代的脉搏,B项符合题意;A项不是根本原因;马克思主义能够动员和掌握群众,为社会变革提供巨大的精神力量而非物质力量,C项说法错误;D项不属于根本原因;正确选项为B。【点睛】真正的哲学之所以是自己时代精神上的精华,就是因为它们在不同程度上反映了时代的任务和要求,把握了时代的脉搏,总结和概括了时代的实践经验和认识成果,是

13、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有力工具。10.北齐宰相萧子良笃信佛教,相信糯家的因果循环,曾与范缜辩论。萧予良质问范缜:“君不信因果,世间何得有富贵,何得有贫贱?”范缜回答说:“人之生譬如一树花,同发一枝,俱开一蒂,随风而坠,自有拂窗幌坠于茵席之上,自有关篱墙落于粪溷之侧(粪溷:音fenhun,古时指厕所)。坠茵席者,殿下是也。落粪溷者,下官是也。贵贱虽复殊途,因果况在何处?”两人辩论的实质是:有神论和无神论的斗争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的斗争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的斗争形而上学和唯物辩证法的斗争A. B. C. D. 【答案】B【解析】【详解】题目中,北齐宰相萧子良笃信佛教,相信佛家的因果循环,其观点属

14、于唯心主义,是有神论思想;而范镇则认为“人生在世,就像同一棵树上的花,有些落在厅堂,有些落在粪坑,虽贵贱不同,却无因果报应”,属于唯物主义,是无神论思想,故选项表述符合题意入选。选项表述与题意不符,排除。选B。11.“命,乃是失败者的借口;运,乃是成功者的谦词”从哲学角度看,对此解读正确的是成功者的谦词体现客观唯心主义倾向失败者的借口体现主观唯心主义倾向良好的机遇是获得成功的决定性因素善于抓住机遇是成功不可缺少的条件A. B. C. D. 【答案】B【解析】【详解】成功者、失败者都把客观精神看作世界的主宰和本原,认为现实的物质世界只是这些客观精神的外化和表现,体现了客观唯心主义倾向,符合题意,

15、说法错误;机遇对于个人的成功而言是外因,是重要条件,但不是决定因素,说法错误,符合题意。本题选B。【点睛】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态的关系基本形态区别代表人物及其观点联系主观唯心主义主观唯心主义把人的主观精神(如人的目的、意志、感觉、经验、心灵等)夸大为唯一的实在,当成本原的东西,认为客观事物以至整个世界,都依赖于人的主观精神孟子:“万物皆备于我”;陆九渊:“吾心便是宇宙,宇宙便是吾心”;王阳明:“心者,天地万物之主也”,“心即是天”,“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贝克莱:“存在即被感知”,“物是观念的集合”;笛卡尔:“我思故我在”二者在根本观点上是一致的。都认为意识是世界的本原,物质依赖于意识,不是物质决定意识,而是意识决定物质客观唯心主义客观唯心主义把客观精神(如上帝、理念、绝对精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