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大连市中考语文一模试卷与答案

上传人:xmg****18 文档编号:114586102 上传时间:2019-11-11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7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年大连市中考语文一模试卷与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13年大连市中考语文一模试卷与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13年大连市中考语文一模试卷与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13年大连市中考语文一模试卷与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13年大连市中考语文一模试卷与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3年大连市中考语文一模试卷与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年大连市中考语文一模试卷与答案(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 . . .大连市2013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试测(一)语 文注意事项:1.请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卷上作答无效。2.本试卷共四大题,24小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一、积累与运用(28分)1.请用正楷字将下面的汉字抄写在田字格里,要求书写规范、端正、整洁。(2分)上善若水 厚德载物2.给加点字注音,改正加横线词语中的别字。(4分)(1)倔强 (2)绮丽 (3)回环屈折 (4)精巧决伦3.在有语病的地方画横线,并写出修改意见。(2分)吴碧霞是漳州龙文区退职多年的一位民办教师,20多年来,她无偿帮助150多个农村孩子走进艺术殿堂,成为文艺人才。4.阅读下面网站,概括人们在汉语应用能

2、力方面存在的两个主要问题。(2分)网帖一:不论是说话还是写作,我经常会感到词穷,在表达某个观点时,因为找不到合适的替代词,总会使用某些固定的词语。网帖一:不久前,我给一家用人单位写实习自荐信,写好后上网核对行文格式,发现自己的信里存在一大堆毛病。5.默写填空。(12分)(1)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 。(刘禹锡陋室铭)(2) / /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余光中乡愁)(3)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 。(韦应物滁州西涧)(4)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 , 。(李清照武陵春)(5) 十则中,“其恕乎”中“恕”的具体内容是: , 。(6) 走近韩愈,我们体验他“欲为圣明除弊事

3、,肯将衰朽惜残年”的报国情怀;走近李白,我们学习他“ , ”的乐观心态;走近范仲淹,我们感受他“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怀。(用行路难中的诗句回答)6. 名著阅读。(6分)(1)下面两段文字节选自甲、乙两位同学的读书心得。你赞同哪位同学的观点?请概括原著中的一个情节支持你的观点。(2分)甲 祥子的身上缺乏一种对压迫的反抗精神。乙 祥子能忍受委屈,但也会起来反抗。(2)依据水浒故事情节,仿照画线句续写两句话。(4分)武松的身上有一股“刚强之气”:景阳冈上,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是刚强;哥哥被害后,他绝不苦求受贿的知县,是刚强; , ,是刚强; , ,是刚强。二、古诗文阅读(18分)(一)二世

4、元年七月,发闾左适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节选自陈涉世家)7.解释文中加点的词。(3分)(1)度已失期(2)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3)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8.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2

5、分)9.依据选文,概括出陈胜、吴广起义得到民众支持的两个主要原因。(2分)(二)贞观初,太宗谓侍臣曰:“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若安天下,必须先正其身,未有身正而影曲,上治而下乱者。朕每思伤其身者不在外物,皆由嗜欲以成其祸。若耽嗜滋味,玩悦声色,所欲既多,所损亦大,既妨政事,又扰生民。且复出一非理之言万姓为之解体怨讟既作离叛亦兴。朕每思此,不敢纵逸。”谏议大夫魏征对曰:“古者圣哲之主,皆亦近取诸身,故能远体诸物。昔楚聘詹何,问其治国之要,詹何对以修身之术。楚王又问治国何如,詹何曰:未闻身治而国乱者。陛下所明,实同古义。”(选自贞观政要)【注释】啖(d

6、n):吃或给人吃。谏议大夫:官名。詹何:战国时楚国隐者、哲学家,善术数。10.下列句中加点词与“未闻身治而国乱者”中的“闻”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A不能称前时之闻(伤仲永)B故余虽愚,卒或有所闻(送东阳马生序)C不求闻达于诸侯(出师表)D操蛇之神闻之(愚公移山)11.用“/”为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2分)1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2分)13.文中太宗陈述的治国之道是: 。(用文中语句回答)(2分)(三)清平乐李煜别来春半,触目愁断肠。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 雁来音信无凭,路遥归梦难成。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14.词中“满”字具有丰富的内涵,请加以品味。

7、(3分)三、现代文阅读(34分)(一)阅读下文,完成15-18题。(12分)享受朴素朴素,与单纯、本色难舍难分,与浮夸、浮躁不共戴天。朴素是荒野大湖里未被雕饰的荷花,亭亭玉立,出污泥而不染;朴素还像未施粉黛的阿里山姑娘,清丽素雅。朴素是难得的简单生活,更是高尚的绿色生活。能够享受朴素生活的人更能体味人生的真谛,更能惬意地享受人生。纵观人类历史,那些淡泊物欲享受,注重精神生活的人,皆是能够真正享受朴素生活、体味人生真谛的人。与其说是他们懂得享受朴素,更能保持淡泊宁静、利于致远的境界,毋宁说是崇高伟大的追求,使他们自然而然地选择了朴素生活。19世纪美国哲学家梭罗放弃富足的生活,选择了在瓦尔登湖畔离

8、群索居的朴素生活,写下了流传世界的瓦尔登湖等著作,成为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作家、哲学家,这与他那简单而又超人的追求是那么和谐统一。其实,人在本性上是具有享受朴素的天性的。清晨起来,或户外归家,穿半新半旧的衣裳,趿一双休闲拖鞋,随行随坐,逍遥自适。如果老朋友风雨夜至,则炒上一两碟菜,烫温一壶酒。兴之所至,海阔天空。品古诗,赏名画,似乎在自家之陋室更能琢磨出文化意味,其乐无穷也。现代世风,与朴素甚不和谐。豪车华屋,力追“时尚”。消费求高,排场奢华。浮嚣世风,使人欲朴素变得倍加困难。各种各样的官场作状、虚饰冒进、声色诱惑、假名伪实,仍每日每时地,缠你闹你,诱逼你就像脱一件衣裳一样脱离朴素。或许,人,只有

9、“懂得看破功利社会怪现象而发出会心微笑”,才能辨识朴素之真谛吧。当然,我们也不能不纠正人们对朴素认识的一些误区。我们曾经轰轰烈烈地提倡过艰苦朴素。其实,真正的朴素,不一定都陷入艰苦之中。不艰苦时的朴素是自觉追寻的朴素,才是更为难得的朴素。惟心甘情愿的朴素,更加价值连城。艰苦时的朴素,乃不得不坚持的朴素,虽然光芒四射如同太阳,但却总染有或多或少的紫色无奈。享受朴素,能使人远离风雨躁动的非正当欲望。享受朴素,能引人走向人与自然的和谐。享受朴素,可以促进生活、事业和艺术的统一。享受朴素,惬意人生!(选文有改动)15.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分)16.从修辞方法的角度赏析第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3分

10、)17.从全文来看,第段有何作用?(3分)18.我们教材中也有很多“享受朴素”的正面事例,请概述其一。(30字以内)(4分)(二)阅读下文,完成19-23题。(22分)一朵一朵的阳光七月的阳光直直地烘烤着男人的肌肤,男人如同穿在铁扦子上的垂死的蚂蚱。他穿过一条狭窄的土路,土路的尽头,趴着一栋石头和茅草垒成的小屋。男人在小屋前站定,擦一把汗,喘一口气,轻轻扣响锈迹斑斑的门环。少顷,伴随着沉重的“嘎吱”声,一个光光的暗青色脑壳出现在他的面前。“你找谁?”男孩儿扶着斑驳的木门,打量着他。“我经过这里,迷路了。”男人专注地看着男孩儿,“能不能给我一碗水?”他目送着男孩儿进屋,然后在门前的树墩上坐下。男

11、孩儿端来了水。男人把一碗水一饮而尽,酷热顿消。男人满足地抹抹嘴,问男孩儿:“只你一个人吗?你娘呢?”“娘下地锄草去了,天黑才能回来。”男孩儿说,“娘说阳光很毒,正好可以晒死刚刚锄下来的杂草;她在回来的路上会顺带打满一筐猪草娘说回来后给我贴玉米饼子,吃完饭她还得喂猪除了睡觉,她一点儿空闲都没有我想帮娘做饭,可是我不会,我只能帮她烧火今天我生病了,没陪她下地”“你生病了吗?”男人关切地问他。“早晨拉肚子。不过现在好了。”男孩儿眨眨眼睛,说。“你今年多大?”男人问他,“七岁?”“你怎么知道我七岁了?”男孩儿盯着男人,“我能搂满满一筐猪草呢。”男人探了探身子,他想摸摸男孩儿青色的脑壳。男孩机警地跳开,

12、说:“我不认识你。”“你们怎么不住在村子里?”男人尴尬地笑,收回手。“本来是住在村子里的,后来我爹跑了,我们就搬到山上来娘说她在村子里抬不起头我爹和别人打架,把人打残他跑了”“你爹跑了,跟你娘有什么关系?”“当然有关系,他是娘的男人啊!”男孩儿不满地说,“娘说他的罪,顶多够判三年,如果他敢承担,现在早出来了可是他跑了。他怕坐牢。他不要我们了娘说他不是男人,他不配做男人”“你认识你爹吗?”“不认识。他跑掉的时候,我才一岁我记不起他的模样”男孩儿接过男人递过来的空碗,问他:“还要吗?”男人点点头,看着男孩儿返身回屋。他很累,再一次在树墩上坐下。男人再次将一碗水喝得精光。久违的舒适从牙齿直贯脚底。男

13、人将空碗放在树墩上,问男孩儿:“你和你娘,打算就这样过下去吗?”男孩仰起脑袋:“娘说,在这里等爹”“可是他逃走了。他怕坐牢,逃走了你和你娘你们还能等到他吗?”“不知道。”男孩儿说,“可是娘说我们在这里等着,就有希望。如果他回来以后连家都没有了,他肯定会继续逃亡。那么,这一辈子,每一天,他都会胆战心惊”“就是说你和你娘仍然在乎他?”“是的。”男孩儿认真地说,“如果他回来,我想我和我娘,都会原谅他的。”男人沉默良久。太阳静静地喷射着火焰,男人脑后火辣辣麻酥酥,痛。可是痛得爽快,痛得舒服这之前,他品尝过太多的阴冷。他低下头,问男孩儿:“我能再喝一碗水吗?”这一次,他随男孩儿进到屋里。他站在角落里,看阳光透过窗棂爬上灶台。“看到了吗?”男孩儿说,“灶台上,有一朵阳光。”“一朵?”“是的。娘说阳光都是一朵一朵的,聚到一起,抱成一团,就连成了片,就有了春天。分开,又变成一朵一朵,就有了冬天。一朵一朵的阳光聚聚合合,就像世上的人们,就像家。”男孩儿把盛满水的碗递给男人,“娘还说,爬上灶台的这朵阳光,有一天,也会照着爹的脸呢。”男人喝光第三碗水。他的眼里盈满了泪花。他从怀里掏出一张照片,塞给男孩儿。照片上,有年轻的男人,年轻的女人,以及年幼的男孩儿。他哽咽着说:“从此以后,你和你娘,再也不用担惊受怕了可是你们,至少,还得等我三年。”男人走出屋子,走进阳光之中。(文 / 周海亮,有改动)1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