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极管及放大电路的基础.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14569503 上传时间:2019-11-11 格式:PPT 页数:81 大小:2.6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极管及放大电路的基础._第1页
第1页 / 共81页
三极管及放大电路的基础._第2页
第2页 / 共81页
三极管及放大电路的基础._第3页
第3页 / 共81页
三极管及放大电路的基础._第4页
第4页 / 共81页
三极管及放大电路的基础._第5页
第5页 / 共8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三极管及放大电路的基础.》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极管及放大电路的基础.(8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2章 半导体三极管及放大电路基础,2.1半导体BJT 2.2共射级放大电路 2.3图解分析法 2.4 小信号模型分析法 2.5放大电路的工作点稳定问题 2.6共集电极电路,2019/11/11,2.1半导体BJT,2.1.1 BJT的结构简介 2.1.2 BJT的电流分配及放大作用 2.1.3 型号,2019/11/11,2.1.1 BJT的结构简介,两种类型:NPN和PNP,一、结构,e(Emitter) :发射极 b(Base) :基极 c(Collector):集电极,发射结(Je),集电结(Jc),基区,发射区,集电区,特点:b区薄 e区搀杂多 c区面积大,e,b,c,Je,Jc,双

2、结型三极管BJT结构,N,P,N,e,b c,e b c,P e,b N,P c,PNP电路符号,N e,b P,N c,NPN电路符号,2.1.2 BJT的电流分配及放大作用,一、放大条件,二、电流分配关系,三、放大作用,2019/11/11,外部条件:,一、放大条件,电位关系:,内部条件?,三区掺杂不同!,Je正偏, Jc反偏。,对NPN型:VC VB VE 对PNP型:VC VB VE,1) Ie= Ib + Ic 2)设: 为共基极电流放大倍数 =Ic / Ie 则有:Ib=(1-)Ie Ic/Ib=/(1-)= 为共发射极电流放大倍数 3) = ;= ,Ic,Ib,Ie,1-,1+,

3、二、电流分配关系,2019/11/11,三种组态,应用:共射电压放大,电流放大(控制)作用,三、放大作用,三极管的三种基本组态(NPN型为例),1)、共发射极连接,实际电路图,输入端 b e; 输出端 c e,Ic=Ib,Ie=(1+)Ib,2)、共集电极连接,输入端 b C; 输出端 C e,直流电压源对信号短路,输 入,输 出,e,c,b,原理图,+ -,+ -,Ib,Ic,Ie,实际电路图,Ie=(1+)Ib,3)、共基极连接,输入端 e b; 输出端 c b,输 入,输 出,+ -,输 入,输 出,+ -,RC VCC,Rb Vbe,实际电路图,原理图,c,e,b,Ib,Ie,Ie,I

4、c,共基极电流放大倍与共射极电流放大倍的关系 = ; = =,Ic,Ie,(1+),(1+)Ib,Ib,例1:测量三极管三个电极对地电位如图 试判断三极管的工作状态。,2019/11/11,2.1.3 半导体三极管的型号,国家标准对半导体三极管的命名如下: 3 D G 110 B,第二位:A锗PNP管、B锗NPN管、 C硅PNP管、D硅NPN管,第三位:X低频小功率管、D低频大功率管、 G高频小功率管、A高频大功率管、K开关管,用字母表示材料,用字母表示器件的种类,用数字表示同种器件型号的序号,用字母表示同一型号中的不同规格,三极管,2019/11/11,表02.01 双极型三极管的参数,注:

5、*为 f,2.2 共射极放大电路放大电路,2.2.1 放大的概念 2.2.2 组成 2.2.3 特点,2.2.1 放大的概念,1. 放大对象:主要放大微弱、变化的信号(交流小信号),使VO或IO、PO得到放大!,2. 放大实质:直流能 交流能 三极管换能器,基本组成如下: 三 极 管T 负载电阻Rc 、RL 偏置电路VCC 、Rb 耦合电容C1 、C2,1、管子要放大 直流通路(IB、IC、VCE),2、信号能入能出 交流通路,组成原则:,2.2.2 组成(共射),动态是目的,静态是保证(不失真)!,交流通路 直流通路,交流信号、直流信号并存!,动态 静态,2.2.3 特点,2.3.1 用图解

6、法分析放大器的静态工作点,UCE=VCCICRC,直流负载线,由估算法求出IB,IB对应的输出特性与直流负载线的交点就是工作点Q,2.3 放大电路的图解分析法,2.3.1 用图解法分析放大器的动态工作情况,1. 交流放大原理(设输出空载),假设在静态工作点的基础上, 输入一微小的正弦信号 , 观察 的变化,uCE也沿着负载线变化,UCE与Ui反相!,各点波形,uo比ui幅度放大且相位相反,工作原理演示,结论:(1)放大电路中的信号是交直流共存,可表示成:,虽然交流量可正负变化,但瞬时量方向始终不变,(2)输出uo与输入ui相比,幅度被放大了,频率不变,但相位相反。,对交流信号(输入信号ui),

7、1.放大器的交流通路,1/C0,将直流电压源短路,将电容短路。,交流通路分析动态工作情况 交流通路的画法:,2.3.2动态分析,交流通道,3.交流负载线,输出端接入负载RL:不影响Q 影响动态!,交流负载线,其中:,交流量ic和uce有如下关系:,这就是说,交流负载线的斜率为:,交流负载线的作法: 斜 率为-1/RL 。( RL= RLRc ),经过Q点。,交流负载线的作法,IB,交流负载线,直流负载线,斜 率为-1/RL 。 ( RL= RLRc ),经过Q点。,注意: (1)交流负载线是有交流 输入信号时工作点的运动轨迹。,(2)空载时,交流负载线与直流负载线重合。,uo,可输出的最大不失

8、真信号,(1)合适的静态工作点,4非线性失真与Q的关系,uo,(2)Q点过低信号进入截止区,称为截止失真,信号波形,uo,(3)Q点过高信号进入饱和区,称为饱和失真,信号波形,动画演示,截止失真和饱和失真统称“非线性失真”,基础知识,Sect,3.3 放大器的图解分析法,通过作图的方法求AU、AI及放大电路的最大不失真电压, 交流负载线,交流负载线确定方法: 1. 通过输出特性曲线上过Q点做一条斜率为1/RL直线。,2.交流负载电阻RL= RLRc,3.交流负载线是有交流输入信号时,工作点Q的运动轨迹。,比直流负载线要陡, 图解分析方法,1. 求出静态工作点Q,2. 画出交流通路,求出交流负载

9、电阻,RL=Rc/RL,3. 以Q为基准,在输入特性曲线上,根据ui的变化波形求出ib的波形及幅值Ibm,作出交流负载线, 图解分析方法, 图解分析方法, 图解分析方法, 图解分析方法,不截止 Ucm1,不饱和 Ucm2, 图解分析方法,6. 求增益,AU=Ucm/Uim,AI=Icm/Iim,7. 确定放大器的最大工作范围-最大不失真电压,Ucm=min(Ucm1,Ucm2),通过图解分析,可得如下结论: 1.ui uBE iB iC uCE uo 2.uO与ui相位相反; 3.可以量出放大电路的电压放大倍数; 4.可以确定最大不失真输出幅度。,饱和失真,截止失真,由于放大电路的工作点 达到

10、了三极管的饱和区 而引起的非线性失真。,由于放大电路的工作点 达到了三极管的截止区 而引起的非线性失真。,波形的失真,双向失真,工作点位置合适 信号过大 而引起的非线性失真。, 图解分析方法,基础知识,Sect,放大电路要想获得大的不失真输出幅度,需要:,1.工作点Q要设置在输出特性曲线放大区的中间部位;,2.要有合适的交流负载线。,3. 输入信号的幅度不能太大, 图解分析方法,2.4 放大电路的交流模型分析法,思路:将非线性的BJT等效成一个线性电路,条件:交流小信号,1、,三极管的h参数等效电路,首先考察输入回路,当信号很小时,将输入特性在小范围内近似线性。,uBE,对输入的小交流信号而言

11、,三极管BE间等效于电阻rbe。,2.4.1 . 三极管的共射低频h参数模型,对输入的小交流信号而言,三极管BE间等效于电阻rbe。,b,e,c,b,e,rbe=ube/ib,rbe的计算:,对于小功率三极管:,rbe的量级从几百欧到几千欧。,考察输出回路,输出端相当于一个受 ib控制的电流源。,且电流源两端还要并联一个大电阻rce。,rce的含义,rce很大,一般忽略。,画出三极管的h参数等效电路,2.三极管的简化微变等效电路,请注意如下问题: 电流源为一受控源,而不是独立的电源。 电流源的流向不能随意假定,而是由ib决定。 该模型仅适用于交流小信号,不能用于静态分析和大信号。,2.4.2.

12、 用H参数模型分析放大电路,1. 画出放大器的微变等效电路,动画演示,(1)画出放大器的交流通路,(2)将交流通路中的三极管用h参数等效电路代替,2、电压放大倍数的计算:,负载电阻越小,放大倍数越小。,电路的输入电阻越大,从信号源取得的电流越小,因此一般总是希望得到较大的的输入电阻。,3、输入电阻的计算:,根据输入电阻的定义:,当信号源有内阻时:,所以:,用加压求流法求输出电阻:,4、输出电阻的计算:,根据定义,求:1. 静态工作点。 2.电压增益AU、输入电阻Ri、 输出电阻R0 。 3. 若输出电压的波形出现如 下失真 ,是截止还是饱和 失真?应调节哪个元件?如何调节?,解:1 .,2.

13、思路:微变等效电路,AU、Ri 、R0,对于前面的电路(固定偏置电路)而言,静态工作点由UBE、和ICEO决定,这三个参数随温度而变化。,2.5. 放大电路的工作点稳定问题,3.5.1. 温度对静态工作点的影响,温度对UBE的影响,温度对值及ICEO的影响,总的效果是:,2.5.2. 静态工作点稳定的放大器,I2=(510)IB I1 I2,分压式偏置电路,Re射极直流负反馈电阻,Ce 交流旁路电容,静态工作点稳定过程,UBE=UB-UE =UB - IE RE,UB被认为较稳定,本电路稳压的过程实际是由于加了RE形成了负反馈过程,E,C,B,直流通道及静态工作点估算,IB=IC/,UCE =

14、 VCC - ICRC - IERe,IC IE =UE/Re = (UB- UBE)/ Re,UBE 0.7V,电容开路,画出直流通道,电容短路,直流电源短路,画出交流通道,交流通道及微变等效电路,B,E,C,交流通道,微变等效电路,微变等效电路及电压放大倍数、输入电阻、输出电阻的计算,Ri= Rb1/ Rb2/ rbe,Ro= RC,电容CE的作用:,例题:,(2)求电压放大倍数:,1. 结构:,2.6 共集放大电路,2. 直流通道及静态工作点分析:,VCC=IBRb+ UBE +IERe =IBRb+ UBE +(1+ )IBRe,IC= IB,3. 动态分析,交流通道及微变等效电路,交流通道及微变等效电路,(1)电压放大倍数,2、输入输出同相,输出电压跟随输入电压,故称电压跟随器。,讨论,输出电压与输入电压近似相等,电压未被放大,但是电流放大了,即输出功率被放大了。,Au,(2)输入电阻,3、输出电阻,用加压求流法求输出电阻。,置0,保留,输出电阻,(加压求流法),射极输出器的特点:电压放大倍数=1, 输入阻抗高,输出阻抗小。,演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