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 第四章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第一节 自然条件对城市及交通线路的影响教学设计 中图版必修1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14557055 上传时间:2019-11-1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0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地理 第四章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第一节 自然条件对城市及交通线路的影响教学设计 中图版必修1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高中地理 第四章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第一节 自然条件对城市及交通线路的影响教学设计 中图版必修1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高中地理 第四章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第一节 自然条件对城市及交通线路的影响教学设计 中图版必修1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高中地理 第四章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第一节 自然条件对城市及交通线路的影响教学设计 中图版必修1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高中地理 第四章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第一节 自然条件对城市及交通线路的影响教学设计 中图版必修1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地理 第四章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第一节 自然条件对城市及交通线路的影响教学设计 中图版必修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地理 第四章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第一节 自然条件对城市及交通线路的影响教学设计 中图版必修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4.1自然条件对城市及交通线路的影响教学设计课 题:第一节:自然条件对城市及交通线路的影响课标解读:关于本节内容的课标要求是要求学生举例说明地表形态对聚落和交通线路的影响。具体要求学生能够举例说明地表形态在集散程度、呈现形态与规模等方面对聚落的影响;能举例说明地表形态对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学情分析:学生已基本具备中国地形、中国气候、世界气候巴西等基础知识,学生可能对陕西、兰州、塔里木等区域的特征不熟悉,影响分析。教材分析:新高中地理课程不强调地理知识的完整性,但是特别强调让学生理解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因此本章是高中地理的重点。本节课,重点向学生讲解了自然条件对城市及交通线路的影响。通过中

2、国、世界城市分布、兰州、上海、大同等城市的形成和发展向学生说明地形、气候、水和矿产资源怎样影响城市的形成和发展,通过地形地势与交通、京包、宝成线的修建、四川交通等案例使学生理解自然条件对交通线路的影响,教材意图通过上述内容的学习同时要学生深刻理解人地关系。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通过分析世界和中国城市的分布的规律,和陕西、巴西、兰州等具体案例理解地形对城市的分布、形态和规模的影响2、通过分析世界和中国城市的分布的规律,北京首钢布局的案例,分析理解气候对城市区位和城市内部结构和布局的影响。3、通过观察长江流域、黄河流域城市分布的特点,分析成因及塔里木盆地内楼兰古城衰落的原因分析来理解河流对城市形成

3、和发展的影响,能举例说明沿河分布城市的几种区位类型。4、通过分析宝成线8字型线路设计的原因,和中国铁路分布、四川铁路密度等资料理解自然条件对交通线路的走向、密度和分布格局的影响 能力目标:1能够用原有知识,结合各区域的特征具体分析自然条件对城市和交通线的影响。2.能够运用所提供的文字或图像资料,提取信息、分析信息,从而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比较、归纳、知识迁移、探索创新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论联系实际,并能结合实例说明自然条件对城市和交通线的影响。进一步理解人地关系的协调统一教学重点:结合实例理解地形、气候、河流和自然资源对聚落、交通线影响教学难点: 1.世界、中国等具体区域的区域特征2

4、.地形对交通线走向的影响教学方法:案例、图表资料分析法案例、图表资料分析法教学工具:课件(含丰富图片、资料、表格)教学过程: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提问:观察书本76页探索回答问题(见课本)阅读书本76页探索图4-1-1和图4-1-2讨论得出结论创设情景引入新课转折:地形地势等自然条件不仅影响铁路线还会影响其他交通线路和聚落的布局出示聚落图片,简单解释聚落概念观察图片,获得感性认识出示:图4-1-4中国大城市与地形分布的关系图,提问:我国地形有什么特点?三级阶梯各以什么地形为主?每级阶梯上有多少个100万人口以上的城市?出示:美国三大城市带分布图与美国地形图分析中国和美国的城市分布有何共性?

5、提问:为什么世界和我国的城市多分布在平原地区。反问:是不是所有的平原地区都是形成城市的良好选址呢?出示巴西地形和城市分布图追问:其他地形对城市的选址有何特殊要求呢?出示陕西城市分布图,读图分析,陕西城市集中分布的地区及其原因。出示兰州图,读出兰州城市形态?分析原因学生通过读图分析得出结论:1、世界和我国的城市多分布在平原地区。学生观察美国两幅图,进行整合,并与中国比较得出共性学生讨论或读书得出原因学生给出结论学生分析修改结论:2、热带地区城市多分布于高原学生读图分析,继续完善结论3、山区的城市一般沿河谷分布或在开阔的低地分布学生读书找答案通过中国实例初步得出地形对城市形成的影响在用美国的实例加

6、以佐证,然后用巴西和陕西的实例加以完善结论,引导学生学会探究的方法出示:中国大城市与地形、气候分布图从图中找出,我国百万人口以上大城的分布与气候有什么关系?出示:各种气候景观图;和图4-1-7(世界特大城市与气候的关系),读出,世界城市主要分布的地区?你觉得什么样的气候区适宜城市分布,什么样的气候区不适宜城市分布?转折:气候不仅影响城市的分布,而且还会影响城市的内部结构和布局出示北京部分工业分布图,分析20世纪50年代,我们为什么在北京的西南郊选址建设首钢,而现在却要把首钢外迁?学生描出400mm年降水量线,读出只有包头、兰州、乌鲁木齐几个城市位于400毫米线的西北部,大部分城市分布在该线的东

7、南部,得出结论:从气候条件看城市多分布在气温降水等气候适宜地区。学生通过分析得出结论:世界上具有适度的降水、适中的温度的地区适于人类生存,进而影响城市的分布。结合北京地区的风向分析首钢建设时选址西南郊的合理性及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首钢污染问题日益凸显而外迁的现实引导通过中国城市分布和气候的关系得出气候对城市的影响,并利用世界城市与气候的关系加以佐证以北京首钢的实例理解气候对城市内部结构和布局影响,培养学生用全面和发展的观点来看问题活动:你一天用多少水?在我们的生活中,谈谈当你遇到停水的事件时,你有什么感受?出示文字材料:城市用水的统计1999年全国城市年用水总量是46751亿立方米。城市综合人

8、均日用水量(包括城市生产和生活用水)是53637升。城市商业等公共用水的城市生活用水的是18962亿立方米。读图长江和黄河流域图,说出两条河流沿岸的主要城市?分析为什么城市多沿河流分布出示:中国东部主要城市的分布图引导学生阅读教材95-96页,找出武汉、重庆、上海、广州、赣州等沿河城市,分析上述城市的区位特点演练:读塔里木盆地城市分布图,分析塔里木盆地城市分布的特点及原因,楼兰古城消失的原因?讨论:针对P96阅读材料(干旱缺水成为制约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该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学生分析、得出结论城市发展离不开水分析回答:河流对城市的作用(1)提供水源;尤其在干旱地区(2)交通运输。尤其是在湿

9、润地区学生通过阅读明确城市主要分于河流的下列区位(1)河流入海口:河运与海运的中转站;(2)两河交汇外:人、物流的集散、中转;(3)水运的起点、终点(货物转运)。学生讨论得出干旱地区水源是城市形成和发展的限制性因素,在日益缺水的现代社会,学生们要懂得节约用水、合理利用水资源等措施。由生活实际感知水源对城市的重要意义。要学会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结合实例说出流对城市的影响。培养节水意识出示地图册“某矿业城市的形成示意图”说明在河谷地区出现城市的主要原因。举例说明世界和中国还有哪些城市的形成与图中城市形成相似?教师补充、指明各城市的位置。我国建国后,形成了大批的以某种矿产资源开发而兴起的城市,但这些城市

10、的发展后期,将面临什么问题?以某一城市为例,如大庆、攀枝花等谈谈该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学生通过读图明确矿业城市的形成,举例说明同类矿业城市学生通过分析大庆等城市发展面临的问题讨论并明确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途径(结果合理即可)明确主要资源型城市引导学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小结:这一节课我们学习了地形、气候、水、矿产等自然条件对城市的影响,总的来说自然条件是通过影响人口的分布来影响城市的分布的板书设计 自然条件与城市地形:城市多分布在平原地区,热带城市分布在高原上, 山区城市分布在河谷和开阔的低地 河流: 供水功能-干旱地区最明显水运功能-湿润地区最明显,城市多形成在河口、河流汇合处

11、、水运起点气候:城市多分布在气温适宜降水集中的地区矿产:在煤铁石油等矿产地易形成城市 第二课时前面一节我们重点分析了自然条件对城市的影响,这节课我们将重点分析自然条件对交通线的影响出示:一组山区和平原铁路和公路线的图片,考虑为什么山区的道路要修成“之”字型?宝成铁路在宝鸡至凤县段为什么要采用“8”字型复杂线路形状?学生结合书上文字讨论得出结论地形对线路走向产生巨大影响明确学习任务理解地形对交通线走向的影响出示:山区和平原修路造价表由此表你可以得出什么结论?出示表4-1-1,由此表你能得出什么结论?引导从地形、城市化水平入手分析出示:中国铁路分布图,据图说明我国铁路分布的特点并简单分析原因学生读

12、表得出结论:在同等级单位面积修路造价山区比平原高分析对比地形有差异、和城市化有差异的地区城市密度的差异,明白自然条件对交通线密度和分布格局的影响。培养读表分析能力,语言描述能力活动:评评谁说的更有理?为什么古代交通有“南船北马”之分?为什么俄罗斯和日本都有漫长的海岸线,日本海运发达,为主要交通方式,但俄罗斯却不以海运为主。通过讨论明确自然条件对交通运输方式的影响。培养地理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小结:这节课我们重点了解了自然条件对交通线的走向和密度、分布格局、方式的影响。大家要学会举例说明板书设计:二、自然条件对交通线的影响 :走向、密度、分布格局、运输方式课堂评价一、单项选择题1.河流之所以对城市

13、的城址选择具有深远影响,是因其具有 ( )A.供水和运输功能 B.人口聚居的地带 C.提供灌溉水源的能力 D.风景优美的特点2.下列百万人口以上的城市中,属于降水量不足400mm干旱、半干旱地区的是 ( ) A.太原 B.郑州 C.兰州 D.西安3.下列城市组合中属于在开采矿产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 ( ) 包头 扬州 鞍山 大庆 格尔木 济宁 攀枝花A. B. C. D.答案:1B 2B 3D 二、读图分析题1、 读图册30页广东省主要城市分布图,分析这些城市与河流的关系?广东省的主要城市多分布通航河段附近2、 读书77页我国城市分布图,找出广州、武汉、兰州、重庆、大同、鞍山分别说明影响这些城市形成的主要自然因素广州河口位置水运方便;武汉、重庆-河流交汇处,水运方便兰州-临近黄河,水源较充足;大同、鞍山矿产(2题为自创题,答案有不妥请指正)南洋兄弟烟草公司是以粤商简照南、简玉阶兄弟为主体,南洋华侨集资创办的在旧中国最大的一家民族资本烟草企业。简照南、简玉阶兄弟原在香港经营怡兴泰商号、贩运土洋新货于日本、香港、泰国之间,数年后积余资本3万多元。- 7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