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2018-2019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含解析)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14491300 上传时间:2019-11-11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16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陕西省2018-2019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陕西省2018-2019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陕西省2018-2019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陕西省2018-2019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陕西省2018-2019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陕西省2018-2019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陕西省2018-2019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含解析)(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陕西省城固县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呈酸性的雨水就是酸雨 B. 能电离出H+的物质属于酸C. “雷雨肥庄稼”符合科学道理 D. 白色物质引起的污染叫白色污染【答案】C【解析】【详解】A. pH小于5.6的雨水是酸雨,因此呈酸性的雨水不一定就是酸雨,A错误;B. 能电离出H+的物质不一定属于酸,例如NaHSO4等,B错误;C. “雷雨肥庄稼”过程中氮气转化为NO,NO转化为NO2,NO2与水反应转化为硝酸,硝酸与土壤中的矿物质结合转化为硝酸盐而被吸收,因此符合科学道理,C正确;D. 白色污染是人们对难降解的塑料垃圾(多指塑料袋)污染环境现

2、象的一种形象称谓,因此不一定是白色物质引起的污染,D错误;答案选C。2.下列有关物质的用途错误的是A. 水玻璃可用作木材防火剂B. 二氧化硅是制造光导纤维的材料C. 石英是制造太阳能电池的常用材料D. 石灰石和纯碱均是生产普通玻璃的原料【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A、水玻璃是硅酸钠溶液,用于建筑工业上防火,正确;B、SiO2是光导纤维的主要成分,正确;C、石英的主要成分是SiO2,Si是制造太阳能电池的材料,错误;D、生产玻璃用的原料是石灰石、纯碱和石英,正确。考点:考查物质的基本用途3.下列各组物质,按化合物、单质、混合物顺序排列的是A. 干冰、 铁、 冰水混合物 B. 烧碱、液氯、氯水C.

3、 碱石灰、白磷、熟石灰 D. 漂白粉、氮气、胆矾【答案】B【解析】【分析】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是化合物,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是单质,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组成的是混合物,据此判断。【详解】A. 干冰是二氧化碳属于化合物,铁是金属单质,冰水混合物属于纯净物,A不符合;B. 烧碱是氢氧化钠属于化合物,液氯是氯气属于单质,氯水是氯气的水溶液,属于混合物,B符合;C. 碱石灰是氢氧化钠和氧化钙组成的混合物,白磷是单质,熟石灰是氢氧化钙,C不符合;D. 漂白粉是氯化钙和次氯酸钙组成的混合物,氮气是单质,胆矾是硫酸铜晶体,属于纯净物,D不符合;答案选B。4.下列各组中的两种物质作用时,反应物用

4、量改变,不会引起产物改变的是A. NaOH和CO2 B. Al2(SO4)3和NaOHC. Na2CO3和HCl D. Al2O3和NaOH【答案】D【解析】【详解】A. 足量NaOH和CO2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少量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氢钠,A不符合;B. Al2(SO4)3和足量NaOH反应生成偏铝酸钠、硫酸钠和水,Al2(SO4)3和少量NaOH反应生成氢氧化铝、硫酸钠,B不符合;C. Na2CO3和足量HCl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Na2CO3和少量HCl反应生成氯化钠、碳酸氢钠,C不符合;D. Al2O3和NaOH反应只能生成偏铝酸钠和水,与用量无关系,D符合;答案选D

5、。5.下列各组物质充分反应的气体产物中,只有一种气体的是A. 木炭和浓硫酸共热B. 铁粉与高温水蒸气反应C. 足量的铜加入一定量的浓硝酸中D. Na2O2加入少量的氯化铵溶液中【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A、木炭和浓硫酸共热反应生成水、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得到两种气体,错误;B、铁粉与高温水蒸气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和氢气,氧气和水,只能得到一种气体,正确;C、铜和浓硝酸反应生成二氧化氮,浓硝酸浓度变稀后和铜反应生成一氧化氮气体,得到两种气体,错误;D、Na2O2加入少量的氯化铵溶液中生成氨气和氧气,得到两种气体,错误。考点:考查常见物质的性质。6.常温下,在溶液中可以发生反应:X2Y3=X22Y

6、2,有下列解释:X被氧化X是氧化剂X具有还原性Y2是氧化产物Y2具有还原性Y3的氧化性比X2的氧化性强。其中正确的是A. B. C. D. 【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反应X+2Y3+X2+2Y2+中XX2+ X元素化合价升高、失电子、还原剂、被氧化为X2+、发生氧化反应;Y3+Y2+Y元素化合价降低、得电子、氧化剂、被还原为Y2+、发生还原反应;反应中X具还原性,Y3+具有氧化性,X的还原性大于还原产物Y2+,Y3+的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X2+;X被氧化、X具有还原性、Y2+具有还原性、Y3+的氧化性比X2+要强等正确,选项D符合题意。考点:氧化还原反应的分析7.当锌与某浓度的硝酸反应时,若参

7、加反应的锌与硝酸物质的量之比为2:5,则硝酸的还原产物可能是A. NO2 B. NO C. N2 D. NH4NO3【答案】D【解析】【详解】设反应的镁和稀硝酸分别为4mol和10mol,根据原子守恒可知生成4mol硝酸镁,转移8mol电子,如果剩余的2mol硝酸全部被还原,则1mol硝酸得到4mol电子,所以+5价的氮元素化合价应降低4价,生成+1价,即还原产物是N2O;如果剩余的2mol硝酸中只有1mol被还原,则1mol硝酸得到8mol电子,所以+5价的氮元素化合价应降低8价,生成3价,因此还原产物是NH4NO3,综上所述答案选D。【点睛】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把握反应中电子守恒和

8、原子守恒的应用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计算能力的考查。8.下列除杂过程中,所选用的试剂或方法不正确的是A. Na2CO3固体中混有NaHCO3:充分加热固体混合物B. FeCl2溶液中混有FeCl3:加入过量的铁粉,过滤C. Fe2O3 固体中混有Al2O3:加入足量的盐酸,过滤D. FeCl3溶液中混有FeCl2:通入足量的Cl2【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ANaHCO3受热易分解,生成Na2CO3固体、水和二氧化碳,因此可利用充分加热固体混合物的方法除去Na2CO3固体中混有NaHCO3,A正确;B铁粉能与FeCl3反应生成FeCl2,因此除去FeCl2溶液中混有FeCl3的方法是加入过量

9、的铁粉,过滤,B正确;CFe2O3和Al2O3都是碱性氧化物,都能溶于盐酸,因此加入足量的盐酸,过滤不能除去Fe2O3固体中混有的Al2O3,C错误;DCl2能将FeCl2氧化为FeCl3,因此可往FeCl3溶液中通入足量的Cl2,以除去溶液中混有的FeCl2,D正确。故答案C。考点:考查物质的提纯。9.下列实验过程始终无明显现象的是A. CO2气体通入BaCl2溶液中 B. NO2气体通入FeSO4溶液中C. H2S气体通入CuSO4溶液中 D. HC1气体通入Na2SiO3溶液中【答案】A【解析】【详解】A由于酸性HClH2CO3,所以将CO2通入BaCl2溶液中,始终无任何明显现象反应,

10、A符合;B将NO2通入FeSO4溶液中,发生反应:3NO2+H2O2HNO3+NO,4H+NO3-+3Fe2+3Fe3+2H2O+NO,因此会看到溶液变为黄色,同时产生无色气体,B不符合;CH2S气体通入CuSO4溶液中生成硫化铜黑色沉淀,C不符合;DHCl气体通入Na2SiO3溶液中产生硅酸沉淀,D不符合。答案选A。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SO2和Cl2都能使品红溶液褪色,且加热后均恢复原色B. SiO2是酸性氧化物,能与NaOH溶液反应C. 紫色石蕊试液滴入SO2水溶液中,先变红后褪色D. 向某溶液中加入盐酸酸化的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则该溶液中一定含有SO42-【答案】B【解析

11、】Cl2使品红溶液褪色后,加热不能恢复原色,A错;SiO2是酸性氧化物,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Na2SiO3和H2O,B对;SO2不能使指示剂褪色,C错;若原溶液中含有Ag,也会生成白色沉淀(AgCl),D错。11.某溶液中有NH4+Cu2+Fe2+Al3+四种阳离子,若向其中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微热并搅拌,再加入过量盐酸,溶液中大量减少的阳离子是A. B. C. D. 【答案】D【解析】【详解】NH4+: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后生成一水合氨,加热后生成氨气,再加入过量盐酸后,铵根离子大量减少,故符合;Cu2+: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生成氢氧化铜,微热后没有变化,再加入盐酸,氢氧化铜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

12、铜和水,反应前后铜离子的物质的量不变,故不符合;Fe2+:亚铁离子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亚铁,加热后氢氧化亚铁被氧化为氢氧化铁,再加入盐酸,氢氧化铁溶解生成铁离子,反应前后亚铁离子大量减少,故符合;Al3+:铝离子与过量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微热后基本无变化,再加入过量盐酸,偏铝酸钠转化成铝离子,反应前后铝离子的物质的量不变,故不符合;根据以上分析可知,溶液中大量减少的离子为,故答案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离子共存、离子反应等知识,掌握相关离子的性质特点是解答的关键。亚铁离子的判断是解答的易错点,这是由于不能考虑到氢氧化亚铁的还原性,极易被氧化导致的。12.下列有关概念间关系的说

13、法正确的是A. 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B. 氧化剂在化学反应中一定被氧化C. 酸性氧化物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D. 摩尔质量相同的物质其摩尔体积一定相同【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A金属氧化物可分为酸性、碱性、两性氧化物,所以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故A正确;B氧化剂在化学反应中得电子,化合价降低一定被还原,故B错误;C金属氧化物可分为酸性、碱性、两性氧化物,所以酸性氧化物也可能是金属氧化物,如Mn2O7是金属氧化物,属于酸性氧化物,故C错误;D摩尔体积是指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体积,与摩尔质量无关,故D错误;故选A13. 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 碳酸钙溶解于稀硝酸中:CO3

14、2+2H+=CO2+H2OB. 氯化钠溶液中滴加硝酸银溶液:Cl+AgNO3=AgCl+NO3C. 盐酸中滴入氨水:H+OH=H2OD. 碳酸氢钠溶液与NaOH溶液混合:HCO3+OH=CO32+H2O【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碳酸钙不溶于水,应该用化学式表示,A不正确;B不正确,硝酸银是易溶、易电离的,应该用离子表示;C不正确,氨水是弱碱,难电离,应该用化学式表示,所以答案选D。考点:考查离子方程式的正误判断点评:判断离子方程式正确与否的方法一般是:(1)检查反应能否发生。(2)检查反应物、生成物是否正确。(3)检查各物质拆分是否正确。(4)检查是否符合守恒关系(如:质量守恒和电荷守恒等)

15、。(5)检查是否符合原化学方程式。14.50 g 镁.、锌、铝的混合物与适量的稀硫酸反应,得到三种盐的混合溶液,然后蒸发结晶得到晶体(不含结晶水)242 g 。则反应中得到H2的质量为A. 2 g B. 4 g C. 4.5 g D. 6.5 g【答案】B【解析】【详解】50gMg、Zn、Al与硫酸发生反应生成MgSO4、ZnSO4、Al2(SO4)3和氢气,将盐溶液加热蒸发、结晶得到MgSO4、ZnSO4、Al2(SO4)3的质量和是242g,增加的质量是SO42的质量,n(SO42)=(242g-50g)96g/mol=2mol,则根据S元素守恒可知参加反应的硫酸的物质的量是2mol,根据H元素守恒可知,每有1mol硫酸发生反应,就会产生1molH2,则反应产生氢气的物质的量是2mol,其质量是m(H2)=2mol2g/mol=4g,答案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