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船,小船》的教学设计

上传人:ji****72 文档编号:114356231 上传时间:2019-11-1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船,小船》的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小船,小船》的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小船,小船》的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小船,小船》的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船,小船》的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船,小船》的教学设计(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品范文推荐- 小船,小船的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本文篇幅较长,指导学生快速阅读,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2.通过对人物的动作、语言及心理的描写,感受师生间浓浓的情谊。3.引导学生以良好健康的心态,面对挫折,面对生活。教学重点文中对人物的心理刻画十分细腻,引导学生细细品味,体会这样描写的作用。教学准备准备每当走过老师窗前的音乐磁带。教学时数1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板书课题:小船,小船)1.齐读课题,看到这个题目,你的脑海中会浮现什么样的景象?(鼓励学生从各个角度说出自己的想法。)2.课文围绕着“小船”究竟向我们叙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请同学们轻轻把书翻开读读吧。二、整体感知(一)解决字词1.自读

2、课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解决文中不懂的生字、新词。2.交流汇报自己所理解的字词。(二)初步感知快速阅读课文,想一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小船,小船这篇课文讲述的是一个名叫“芦芦”的残障孩子与他的新老师由先前的陌生排斥到最后接纳亲近的情感故事,展现了师生间质朴纯真的情谊,同时也让我们感受到对待生活应有积极的态度。)三、理解探究1.(1)故事中出现了两位老师,她们的性格一样吗?请你默读课文,画一画,想一想。(2)学生自读,勾画。(3)汇报先前的刘老师:性格柔弱,温柔和善,处处对孩子小心,充满怜惜,深得芦芦的喜爱。小玲老师:性格开朗,活泼直率,大大咧咧,不认为芦芦需要同情,把他当正常的人看待。2.

3、(1)怀着对刘老师深深的喜爱,面对这样一个“不一样”的小玲老师,芦芦是怎样一步步接受并喜欢上她的?请同学们细读文章,勾画出文章的重点词句,并用心体会。(2)学生自学。(3)把你感受到的和小组同学交流交流。(4)汇报。(引导学生通过人物的动作、语言、心理去细细体会,感受师生间的情谊。)重点体会下面几组句子:小玲老师说:“这样不好,将来大了,还总要捧着哄着呀?”芦芦缩在屋角,动也不动。(小玲老师的直率中透露着对学生真切的关怀,一种面对挫折的积极态度,但一向被怜惜的芦芦却不为所动。)“哪儿来这么大气性。”小玲老师说,“算了,算我不好,认个错,行了吧?”芦芦心里想:“这算什么呢?哪有老师向学生认错的,

4、这不是在耍我吗?”(敢于向学生认错,再一次展现了小玲老师爽朗的性格。)“芦芦,你真的不走哇?”小玲老师的声音忽然变了,变得有些垂头丧气的,“好吧,你不出来,我就坐在门口等。我不去上课,让同学们都等着你,只要你过意得去。”他心慌意乱,不知道怎么办好了:“这算什么呢?怎么能这样呢?怎么能这样”(小玲老师那近乎孩子似的做法,令人“心慌意乱”。这真是一个“不一样”的老师,但细细品味也不难感受到老师对学生的那份责任,那份关爱。)芦芦坐不住了小玲老师连忙抢上前,高高兴兴地驮起芦芦:“芦芦,你是个倔脾气,我也是个倔脾气。你到底没倔过我。走吧,咱们上学去,大家都把这件事忘了,好不好?”芦芦心里说不出是什么滋味“这是个什么样的老师呢?又叫人伤心,又叫人喜欢”3.有感情地朗读边读边理解,边理解边读,指导学生想象人物的不同心理,读出不同人物不同的思想感情。分角色朗读课文,在读中进一步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四、全课总结,拓展延伸1.学习了全文,你喜欢这个“不一样”的小玲老师吗?说说你的理由。2.芦芦和小玲老师在以后相处的日子里,又发生了很多感人和有趣的故事,请同学们在课下把原著找来读一读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其它小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