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余姚市2016-2017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14340229 上传时间:2019-11-11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1.1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省余姚市2016-2017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浙江省余姚市2016-2017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浙江省余姚市2016-2017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浙江省余姚市2016-2017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浙江省余姚市2016-2017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浙江省余姚市2016-2017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余姚市2016-2017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浙江省余姚市2016-2017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题3分,共24分)12015年11月1日上午第29届杭州国际马拉松鸣枪开跑,来自45个国家和地区的3万名路跑爱好者参加了本次比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研究运动员平均时速时,不能将运动员看作质点B出发后前2小时内与第2小时内是指同一段时间C不同观众观察同一名运动员的运动,其结果可能有所不同D位移是描述物体位置变化的物理量,“全马”42.195公里指的就是位移【答案】C考点:质点、参考系、路程与位移【名师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质点、参考系、路程与位移等概念。当物体的形状、大小对所研究的问题没有影响时,

2、我们就可以把它看成质点;时间对于时间轴上的一段;参考系,是指研究物体运动时所选定的参照物体或彼此不作相对运动的物体系;参考系的选取是任意的;路程是指物体经过的轨迹的长度;位移是指初末两点间的直线距离;由此分析即可。2.关于物体运动的速度和加速度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速度越大,加速度也一定越大B速度变化得很快,加速度可能很小C加速度的方向保持不变,速度方向也一定保持不变D加速度就是速度的变化率【答案】D考点:加速度【名师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加速度。根据加速度的定义式可知物体的加速度等于物体的速度的变化率,加速度的方向就是物体速度变化量的方向,与物体速度无关,即物体的速度变化越快物体的加

3、速度越大;本题考查加速度的定义式,只要理解了加速度的概念就能顺利解决。3.汽车乙正在以10m/s的速度在平直的公路上前进,在它的正前方x处有一辆自行车甲以5m/s的速度做同方向的运动,汽车立即关闭油门做a=-0.5m/s2的匀变速运动,若汽车恰好碰不上自行车,则x的大小为()A100m B75m C25m D0【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汽车减速到5m/s所需的时间为: 此时汽车的位移为:自行车的位移为:,若汽车恰好碰不上自行车,则有 代入数据解得: ,故C正确,ABD错误。考点:追击与相遇。【名师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情境是追击与相遇问题的处理。此类问题要抓好两个关系:空间

4、关系与时间关系。 汽车和自行车在速度相等之前,两者的距离越来越小,若没碰上,速度相等后,两者的距离越来越大可知,两者相碰只能在速度相等时或相等之前。4.太古家用榨油机研发过程和性能功效的疯狂榨油记在央视10套我爱发明栏目播出后,再度引起广泛关注有用户欣喜地表示“机子操作很人性化,上手非常简单,材质也非常上档次,以后食用油还是要自己榨,全家都可以吃到健康、安全的好油比较放心”图中是该款榨油机的结构原理图,其中B为固定铰链,C为质量可忽略不计的滑块,通过滑轮可沿光滑壁移动,D为被压榨的物体当在铰链A处作用一大小为F且垂直于壁的压力时,物体D所受的压力为()A B C D【答案】B考点:力的合成与分

5、解【名师点晴】本题主要考查了力的合成与分解。运用分解的方法研究力平衡问题,难点是要进行两次分解分解时,首先要根据力的作用效果确定两个分力的方向,作力的分解图要认真规范。根据力F的作用效果将它分解,再将AC所受压力的作用效果进行分解,根据数学知识求出物体D所受压力的大小是F的多少倍。5.跳水运动员起跳前,在弯曲的跳板最外端静止站立,如图所示,则()A运动员对跳板的压力方向竖直向下B跳板对运动员的作用力大小等于运动员的重力大小C运动员对跳板的压力大小大于跳板对她的支持力大小D运动员对跳板的压力是由于跳板发生形变而产生的【答案】B考点:弹力、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平衡力【名师点晴】本题主要考查了弹力、作

6、用力和反作用力、平衡力等知识。弹力产生的条件必须是与物体接触,并要发生形变,跳板发生了形变,才会对人有弹力,注意跳板对吴圣平的作用力即为支持力与摩擦力的合力。根据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两个物体上。6.如图所示,在研究摩擦力的实验中,用轻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一质量为m=0.2kg的放在水平桌面上的木块,木块运动状态与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如下表所示(每次实验时,木块与桌面的接触面相同)则由下表可知,g取9.8m/s2,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木块受到的最大摩擦力为0.7NB木块受到的最大摩擦力可能为0.5NC小木块与水平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30D在这五次实验中

7、,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有三次是相同的【答案】D考点:探究摩擦力【名师点晴】本题主要考查了探究摩擦力的种类。物体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时,物体处于平衡状态,由平衡条件可知,物体受到的摩擦力等于弹簧测力计的拉力;物体相对于地面运动时受到的摩擦力是滑动摩擦力,滑动摩擦力由物体间的动摩擦因数与物体间的压力决定,在该实验中,物体间的动摩擦因素与物体间的压力保持不变,则物体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不变。7. 小雯同学在二楼走廊上,将质量分别为m和2m的两个小球同时以8m/s的速率抛出,其中一个做竖直上抛,另一个竖直下抛,它们落地的时间差为t,如果小雯同学在四楼走廊上,以同样的方式同时抛出这两个小球,它们落地的时间差

8、为t,不计空气阻力,则t和t大小关系是()At=t Btt Ct=2t Dt2t【答案】A考点:抛体运动【名师点晴】本题主要考查了竖直上抛运动的知识。将竖直上抛运动按照时间段分解为:竖直上抛到落回抛出点和接下来的竖直下抛过程;故两个小球的时间差等于竖直上抛到落回抛出点时间。此题属于基础题,着重考查学生如何分解运动。8.轻质弹簧A的两端分别连在质量为m1和m2的小球上,两球均可视为质点另有两根与A完全相同的轻质弹簧B、C的一端分别与两个小球相连,B的另一端固定在天花板上,C的另一端用手牵住,如图所示适当调节手的高度与用力的方向,保持B弹簧轴线跟竖直方向夹角为37不变(已知sin37=0.6,co

9、s37=0.8),当弹簧C的拉力最小时,B、C两弹簧的形变量之比为()A3:5 B4:3 C1:1 D5:4【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把两球看作一个整体为研究对象,受力分析,受重力为(m1+m2)g,弹簧的拉力TB和TC,因为处于平衡状态,所以满足三角形法则,由合成法知当C弹簧与B弹簧垂直时施加的拉力最小,由几何关系知TB:TC=4:3,故B正确。所以B正确,ACD错误。考点:物体的平衡、矢量三角形【名师点晴】本题主要考查了物体的平衡、矢量三角形。对于于连接体问题,优先考虑整体法,把两球看作一个整体为研究对象,当C弹簧与B弹簧垂直时施加的拉力最小,求出此时BC拉力之比,进而确定形变量之比二、

10、不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9.某同学研究平直路面上自行车的运动,以下是他的处理方法,其中属于理想化的是()A以地面为参考系B忽略空气阻力的影响C将自行车的运动方向规定为正方向D将自行车视为质点【答案】BD考点:质点、参考系【名师点晴】本题主要考查了质点、参考系等知识。参考系的选取是任意的,一般选取地面为参考系;如果物体的大小和形状相对所研究的问题可以忽略,则物体可以看作质点将物体看作质点及忽略空气阻力,属于理想化的处理方法。10. 质点做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为x=5t+t2(各物理量均采用国际单位),则该质点()A第1s内的位移是5mBt=1s时的速度是6m/s

11、C任意相邻的1s内位移差都是2mD任意1s内的速度增量都是2m/s【答案】CD【解析】试题分析:第1s内的位移,将t=1代入可得:,故A错误;由位移时间关系:与比较系数可得:,则1s末速度为:,故B错误;任意相邻的1s内的位移之差x=at2=21m=2m,故C正确;任意1s内的速度增量v=at=21m/s=2m/s,故D正确。所以CD正确,AB错误。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时间关系【名师点晴】本题主要考查了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时间关系。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公式得出初速度和加速度,结合速度时间公式求出1s末的速度,根据v=at求出任意1s内速度的增量,根据x=at2得出任意相邻1s内的位移

12、差。11.在刚刚结束的余姚中学第七十二届田径运动会上,运动员顽强拼搏,挑战极限,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下面关于运动员们“快”字理解正确的是()A小李同学在800米决赛中取得了第一名,同学们纷纷说他跑的“快”,是指小李同学的平均速度大B小王同学在100米决赛中起跑很“快”,是指小王同学起跑时加速度大C小刘同学在100米决赛中取得了第一名,好“快”呀,好“快”是指小刘同学跑完全程所用时间最短D在100米决赛中,小刘同学取得了第一名,小王同学取得了第二名同学们说小刘同学比小王同学跑的“快”,是指任意时刻速度大【答案】BC考点:平均速度、瞬时速度、瞬时速率【名师点睛】此题是对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以及瞬时速率的

13、考查;关键是理解物理量的意义:平均速度是指某段位移的速度的平均值,而瞬时速度是某一时刻或者某一位置的速度;运动的快慢是指的速度大小,即在相等的时间内的位移大小或路程大小,而平均速度等于位移与时间的比值,平均速率是路程与时间的比值。12.质量为m的物体放在质量为M的斜面上,斜面体放在水平粗糙的地面上,m、M均处于静止状态,如图所示,当在物体m上施加一个水平力,且这一力由F突然增加到F时,m和M都仍保持静止状态,关于水平力作用下的这两个平衡状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斜面体对m的支持力不变B物体m受到的摩擦力可能减小C地面受到的压力不变D地面对斜面体的摩擦力可能减小【答案】BC考点:物体的平衡、整

14、体法、隔离法【名师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物体的平衡、整体法、隔离法的应用。对物体进行分析受力情况,根据平衡条件,分析斜面对物体的支持力和摩擦力的变化情况对整体进行分析,由平衡条件研究地面对斜面的支持力和摩擦力如何变化,再由牛顿第三定律得到地面受到的压力和摩擦力如何变化13.如图所示,物体重20N,用两根轻绳BA、CA连接在竖直墙上,其中CA水平,BA方向与水平方向夹角=60,在物体上加一个与水平方向夹角=60的恒力F,要保证两根绳都能绷直,则恒力F的大小可能是()A15N B18N C25 N D30 N【答案】AB考点:物体的平衡、极值问题【名师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物体的平衡中极值问题,也可以

15、根据正交分解法,得到F与两个绳子拉力的关系式再求解范围当力F最小时,OC绳松驰,张力为零;当力F最大时,OB绳松驰,张力为零根据平衡条件分别求出力F的最小值和最大值,再求出力F的范围,从而得出正确解。14.在一东西向的水平直铁轨上,停放着一列已用挂钩链接好的车厢当机车在东边拉着这列车厢以大小为a的加速度向东行驶时,链接某两相邻车厢的挂钩P和Q间的拉力大小为F;当机车在西边拉着这列车厢以大小为的加速度向东行驶时,连接某两节车厢的挂钩P和Q间的拉力大小仍为F不计车厢与铁轨间的摩擦,每节车厢质量相同,则这列车厢的节数可能为()A5 B8 C13 D20【答案】AD考点:牛顿第二定律【名师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牛顿第二定律。令这列车厢的节数为n,P、Q挂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