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经典古籍库宣传册

上传人:xins****2008 文档编号:114338518 上传时间:2019-11-10 格式:DOC 页数:27 大小:1.8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华经典古籍库宣传册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中华经典古籍库宣传册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中华经典古籍库宣传册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中华经典古籍库宣传册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中华经典古籍库宣传册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华经典古籍库宣传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华经典古籍库宣传册(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华书局简介1912年元月,我国近代著名教育思想家和出版家陆费逵(字伯鸿)先生在上海创办中华书局。中华书局成立之初,奉行“开启民智”的宗旨,抓住历史机遇,编辑出版新式教科书和文化普及读物,在传播科学文化知识、推行新式教育方面起了积极作用。中华书局迅速崛起,到1949年,中华书局已发展成为一家大型综合性出版社,出版物百科兼收,古今俱备,享誉海内外。1958年,中华书局成为整理出版中国古代和近代文学、历史、哲学、语言文字及相关的学术著作、通俗读物的专业出版社,出版了资治通鉴甲骨文合集殷周金文集成中华大藏经王力古汉语字典等经典图书,特别是“二十四史”及清史稿点校本,被公认是新中国最伟大的古籍整理出版

2、工程。中华书局陆续推出的重点丛书、期刊为学术研究提供大量的基本典籍和资料,在学术界、读书界、教育界有着广泛的影响。中华书局出版的汉语工具书也为广大读者信赖。中华书局的数字化工作开始于2001年。这一年,中华书局进行了“中华古籍语料库”项目的可行性研究。2003年,“中华古籍语料库”正式启动,同年中华书局成立古籍资源部,全面开展古籍数字化。在古籍数字化的工作中,中华书局投入了大量精力参与数字化相关项目的建设和研发,在古籍数字化用字和知识组织方面取得了相应的成绩。2011年,中华书局启动了古籍数字出版项目中华经典古籍库,将古籍语料库成果做进一步编辑加工,开发面向机构用户的古籍数据库产品。今后,中华

3、书局数字出版将以知识服务为发展方向,2015年中华基本史籍知识库将正式上线运营,满足各类用户多元化、个性化的需求。目录中华书局简介1中华经典古籍库简介2使用功能3特色功能3辅助功能7收录书目及介绍11未来展望25专家推荐26定价方案27中华经典古籍库简介“中华经典古籍库”是中华书局首次推出的大型古籍数据库产品,收录了中华书局出版的整理本古籍图书,涵盖经史子集各部,包含了二十四史、通鉴、新编诸子集成、清人十三经注疏、史料笔记丛刊、古典文学基本丛书、佛教典籍选刊等经典系列,保留专名、校注等整理成果。目前已完成两期数据加工:一期共计294种,2亿多字,二期共计137种,1亿多字,三期共计438种,2

4、亿多字,四期共计405种,2.5亿字。合计1274种书,7.5亿字。后期将不断递增文献数据,计划每年推出一辑,供用户选购。“中华经典古籍库”提供了丰富的古籍数字化阅读、检索服务以及必备的辅助工具,特别提供了文本数据与原书图像的对照,并能自动生成引用格式,便于了解版式信息,省去了核对纸书的麻烦,为用户带来便利。一百年多来中华书局整理了数千种古籍,其内容质量远超前代,在海内外享有极高的声誉。尤其是“二十四史”及清史稿,是历时二十年完成的新中国重大古籍整理工程,参与整理的学者均为一时之选,代表了新中国史学界的最高水平。“中华经典古籍库”的出版响应了学界一直以来的要求,中华书局这一百年经典品牌第一次走

5、向数字化。古籍库将这些优质资源通过信息技术聚合在一起,极大地提高了使用古籍的效率。“中华经典古籍库”在数据制作的过程中,严格遵守图书出版质量标准,不仅有计算机技术的保证,更进行了额外的数字化编辑工作,修改了原书中的一些错误,对每一个标准字符集外的古籍用字都一一处理,保证了这些字在计算机上的检索和显示,因此在一定程度上数据质量相较纸书更优。使用功能特色功能图文对照本产品不仅包含原书全部文本内容,并且提供原版图像与文字的全面对照,页码一一对应,用户在浏览文本的过程中可通过点击图标到对应图像,从而随时进行查检和引用。自动生成引用格式用户可以在选中要引用的文本后点击右键选择引用选项,系统将自动生成带引

6、用出处的文本供用户粘贴使用。书目检索和全文检索本产品支持书目检索和全文检索,书目检索可选择书名、作者、丛书、简介四种关键词,全文检索支持“或”(|)、“并”(+)、“非”(-)逻辑检索。人名异称关联检索本产品在繁简、异体字关联检索的基础上,整理并增加了人名异称的关联,如字号、别号、谥号、官名等同步检索,使人物检索更加灵活全面。关联词表还会在后续版本中不断扩充。标题、校注、专名等分类检索本产品完全保留了古籍整理成果,用户检索时可勾选正文、校注、书名、专名、标题等分类选项,锁定检索范围,使结果更为精准。忽略标点本产品收录书目皆是带标点的点校本图书,检索时默认精确匹配标点,用户在检索不带标点的文本时

7、,或者不确定标点加在何处时,可以在检索时勾选“忽略标点”,系统会忽略检索词中的标点和数据文本中的标点,只进行文字匹配。%模糊检索全文检索还支持“A%+数字B”的模糊检索,%后面的数字表示AB两个检索词间的字符数不超过该数字,AB顺序A在前、B在后,可以实现在只记得首尾关键词的情况检索到完整的句子。左侧分类栏检索匹配提示每次检索后,左侧分类栏会自动进行相应的跳转,只保留有匹配项的书目分类,并且有匹配项的卷次会有标黄和加(*)的提示,从而实现在部、类、单书中的检索。辅助功能联机字典联机字典选用的是中华大字典,支持繁简、异体字关联检索。有一些简体字对应多个繁体字,就可以用联机字典方便地检索到不同繁体

8、字的释义和用法。比如:和、向和嚮等。纪年换算为方便阅读,本产品配置了整合多家纪年表的纪年换算功能,用户可以通过直接输入年份、干支查询,也可以通过关键词,如时期、帝王、年号等进行筛选查询。每条结果包括公元、干支、时期、政权、帝号、帝名、年号、年份及备注,备注详细到某某帝某月即位。通过纪年换算,用户可以直观地看到某年并存的几个政权。书签和历史产品也提供了插入书签和保留浏览历史、检索历史的功能。用户可以在书页的任意一个位置点击右键添加书签,并且可以输入相关笺注,方便日后的浏览与使用。所有书签和检索历史、浏览历史都保存在左侧目录栏,用户可随时回溯。使用技巧1、怎么快速检索人物传记?我们在数据加工过程中

9、,将所有的正史传记人名都设成了标题格式。输入人名关键词,在检索范围中选择“标题”即可,一般检索结果中带【】的就是传记标题。如:【张籍】、【孟郊】。如下图所示:2、当不确定关键词中的某个字时要如何检索?当不确定某个字时可以随意输入一个字填充,或省去该字,勾选模糊检索,忽略该字。如:以杜甫的诗句“阴阳割昏晓”为例,假如一时忘了中间的字是“割”,可以以任意汉字代替,如“阴阳乱昏晓”,也可以省去那个字,仅输入“阴阳昏晓”,同时勾选检索选项中的“模糊检索”,使检索忽略关键词中的一个字符,同样能得到该诗句的匹配结果。如下图所示:3、有个别字或插图太小而看不清楚怎么办?有两种方法:方法一,可以通过点击右键复

10、制将看不清的字或插图粘贴出来;方法二,点击要查看的字或插图,选择放大工具,就会以选中的字或图为中心进行放大。如下图所示:收录书目及介绍一、二期收书共计431种,约2.2亿字。“中华经典古籍库”收录中华书局出版的整理本古籍图书,涵盖经史子集各部。数据库以传统四部分类法为纲,以下简介以中华书局整理本古籍的出版系列为目。二十五史系列“二十四史”加上清史稿,就是通常所说的“二十五史”。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晋书宋书南齐书梁书陈书魏书北齐书周书隋书南史北史旧唐书新唐书旧五代史新五代史宋史辽史金史元史明史清史稿通鉴编年系列通鉴源于司马光的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取宋神宗“有鉴于往事,以资于治道”之意,以时间为纲

11、、事件为目,记述历史。后世多效仿司马光,或续资治通鉴,或撰当代通鉴,是研究历史的重要史料。本系列包括资治通鉴在内的五部通鉴体书籍及后世编年体史书,参照各家底本及所引著述、笔记、墓志等材料加以点校考证,内容翔实可信,使用方便,是目前通鉴类书籍较为完善的版本。资治通鉴续资治通鉴续资治通鉴长编续资治通鉴长编拾补明通鉴汉纪后汉纪纲鉴易知录东华录皇朝编年纲目备要续编两朝纲目备要纪事本末系列纪事本末体是以历史事件为主体,把大量史料加以剪裁整理,完整地叙述一个历史事件始末的史书体裁。它克服了编年体记事分散和纪传体记事重复的缺点,在编年、纪传、政书三体之外又创立了一种史书新体裁,从而为史学发展开辟了一条新途径

12、。“纪事本末体”,始创于南宋袁枢的通鉴纪事本末,其后有明朝陈邦瞻的宋史纪事本末、清朝谷应泰的明史纪事本末、李有棠的辽史纪事本末金史纪事本末等。本系列多书互校,择善而从,较为完善。宋史纪事本末辽史纪事本末金史纪事本末元史纪事本末明史纪事本末三藩纪事本末绎史中国古代地理总志丛刊中国古代的地志,除了地区性的方志以外,还有一种记述全国性疆域的地理志,称为总志。总志记载全国的疆域政区的建制沿革,以及山岳形胜、河流沟渠、风俗物产、往古遗迹、人物故实等等。本丛书收录唐宋以后各朝的相关官修或私人著述加以整理出版。丛书以可靠版本为底本标点整理,参照多种版本与历代正史、地理志、区域性方志,细致校勘,是一次全面的整

13、理,成果极为完善。元和郡县图志方舆胜览读史方舆纪要新编诸子集成子书是我国古籍的重要组成部分。最早的一批子书产生在春秋末到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中,其中不少是我国古代思想文化的珍贵结晶。秦汉以后,也产生了不少子书,其中不乏优秀的作品。20世纪50年代,中华书局修订重印了建国前由原世界书局出版的诸子集成。这套丛书汇集了清代学者整理子书的新成果,但所收的子书种类不够多,断句、排印尚有不少错误,因此中华书局决定编辑出版一套新编诸子集成。“新编诸子集成”收录先秦到唐五代的子书,着重选收与哲学、思想史的研究关系较密切的。个别不属于子部的书(如班固的白虎通义),因与哲学、思想史的研究关系较密切,也以选录。论语集

14、释孟子正义四书章句集注荀子集解新语校注新书校注春秋繁露义证盐铁论校注法言义疏太玄集注白虎通疏证潜夫论笺校正颜氏家训集解刘子校释墨子间诂墨子校注墨辩发微墨子城守各篇简注老子道德经注校释老子校释帛书老子校注庄子集释庄子集解庄子集解内篇补正列子集释抱朴子内篇校释文子疏义管子校注管子轻重篇新诠商君书锥指韩非子集解公孙龙子悬解公孙龙子形名发微十一家注孙子校理孙膑兵法校理吕氏春秋集释淮南鸿烈集解淮南子集释论衡校释抱朴子外篇校笺新编诸子集成续编“新编诸子集成”丛书原拟分两辑出版,第一辑拟目三十多种,后经过调整,确定为四十种。第二辑原来只有一个比较笼统的规划,受各种因素限制,在实施过程中不断发生变化,有的项目已经列入第一辑出版,因此我们后来不再使用第一辑的提法,而是统名之为新编诸子集成。随着“新编诸子集成”这个持续了二十多年的丛书划上圆满的句号,作为其延续的“新编诸子集成续编”。它的立意、定位与宗旨同新编诸子集成一脉相承,吸收和反映了近几十年来国学研究与古籍整理领域的新成果,为学术界和普通读者提供了更多的子书品种和哲学史、思想史数据。新辑本桓谭新论政论校注昌言校注申鉴注校补中说校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