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微生态制剂益生菌、合生元、益生元市场与研究进展

上传人:sh****d 文档编号:114337789 上传时间:2019-11-10 格式:PPT 页数:157 大小:3.4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国微生态制剂益生菌、合生元、益生元市场与研究进展_第1页
第1页 / 共157页
我国微生态制剂益生菌、合生元、益生元市场与研究进展_第2页
第2页 / 共157页
我国微生态制剂益生菌、合生元、益生元市场与研究进展_第3页
第3页 / 共157页
我国微生态制剂益生菌、合生元、益生元市场与研究进展_第4页
第4页 / 共157页
我国微生态制剂益生菌、合生元、益生元市场与研究进展_第5页
第5页 / 共15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我国微生态制剂益生菌、合生元、益生元市场与研究进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国微生态制剂益生菌、合生元、益生元市场与研究进展(15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我国微生态制剂 市场与研究进展,微生态制剂的定义,微生态制剂包括: 益生菌(Probiotics):它是一类口服的有益的活菌制剂。它能改善肠道菌群平衡,对人体和动物产生有益作用(保健食品要求保值期内活菌总数不低于106,双歧杆菌和乳杆菌菌料要求符合国家规定) 益生元(Prebiotics):是指不被宿主消化吸收,却又能选择性促进一种或几种有益菌代谢和繁殖,增进宿主健康,如各类功能性低聚糖。 合生元(Synbiotics):在制剂中包括益生菌和益生元两部分。,微生态制剂的市场,世界各国微生态制剂发展很快。如日本的FOSHU微生态制剂产品,2004年销售额为3456亿日元,占FOSHU产品总销售额

2、的54.4%,其中寡糖产品为70亿日元,乳酸菌产品为3145亿日元。台湾的健康食品中,益生菌产品销售额占第三位。 个性化生产、个性化服务 成分包装,益生菌+益生元产品,台湾益生菌和益生元的市场: 从1999-2006年底台湾卫生署共批准健康食品95个,其中益生菌和益生元的产品27个,占总数的28.4%。,微生态制剂的市场,一、人体消化道各器官的功能 二、胃肠道正常菌群及其生理功能 三、胃肠道菌群失调与疾病和亚健康 四、微生态制剂与健康,(一)人体消化道各器官功能,口腔咀嚼、食团 机械消化咀嚼 化学消化唾液淀粉酶 胃食糜(酸性)胃酸、胃蛋白酶 机械消化肠蠕动 化学消化盐酸、胃蛋白酶 小肠小肠运动

3、、消化与吸收 机械消化分节运动,小肠蠕动 化学消化胰液、胆汁 蛋白质氨基酸、肽 淀粉葡萄糖 脂肪脂肪酸、甘油 大肠大肠运动 机械消化蠕动、节段运动 化学消化水分吸收、肠道菌群,(二)人体胃肠道菌群(1),人体各器官系统细胞总数约1013 个 人体胃肠道内微生物50余属,约500余种, 1014 个,其中重量为1-1.5公斤,约有一个肝脏大小,(二)人体胃肠道菌群(2),人粪便中菌群数量,(二)人体胃肠道菌群(3),(二)人体胃肠道菌群(4),人体胃肠道内的菌群分为三类,双歧杆菌与人的生命旅程,胃肠道菌群在人体肠道中定植(1),正常情况下,人肠道菌群各类均达到动态平衡,构成一个为生态系统。,胃肠

4、道菌群在人体肠道中定植(2),人体消化道的组织结构,(三)胃肠道菌群在人体肠道中的定植(1),益生菌的粘附与定植 细菌的粘附(adhesion) 细菌(益生菌)对宿主细胞的粘附是他们在胃肠道定植的前提 粘附是细菌的粘附素与宿主细胞上的特异性受体,在双方的基因决定下产生的综合效果,有其特异性和生理性。,(三)胃肠道菌群在人体肠道 中的定植(2),(1)粘附素 细菌表面有特异性的粘附因子 脂磷壁酸(LTA):它由1,3二磷酸甘油和粘质构成。通过脂结构与细胞膜相连 肽聚糖(WPG) 多糖及表层蛋白(SLP):细菌表面排列整齐的蛋白质,有一些被糖基化或磷酸化。,(三)胃肠道菌群在人体肠道 中的定植(3

5、),(2)肠上皮细胞上特异性的粘附素受体 粘附素受体可能是糖蛋白或粘蛋白。乳酸菌的粘附素受体与D-甘露醇有关 粘附素与受体结合是特异性的 粘附作用经胰蛋白酶或碘酸处理,粘附能力下降 不同细菌可在肠道不同部位定位或微生物在肠道分布有特异性,(三)胃肠道菌群在人体肠道 中的定植(4),(3)粘附与细胞通讯 细菌与细胞粘附者,在细菌和细胞本身都会发生复杂的的细胞通讯,他们之间也会有复杂的信号传递,两者构成网络系统。 如在肠细胞内Ca通道打开,从而诱导第二信使(cAMP,cGMP)产生,启动细胞活性,(三)胃肠道菌群在人体肠道 中的定植(5),2. 细菌的定植(colonization) 粘附后细菌就

6、定植在肠壁上皮细胞上,产生了一系列生理效应。定植是细菌生长发育的前提,也是产生一系列生理作用的前提。 (1)定植的微生物分泌特殊物质(细菌素、有机酸、双氧水、短链脂肪酸)来抑制其它菌株生长。 (2)肠道内一部分乳酸菌不受其它外界菌株生长影响,自我迅速扩增,迅速形成优势菌,排斥致病菌定植。,(四)益生菌的生理作用免疫调节作用及其机制(1),(一)益生菌的免疫调节作用及其机制 1. 益生菌对免疫调节作用 益生菌对人体免疫的调节作用,特别是增强免疫作用研究很多。概括起来: 口服益生菌可通过肠粘膜刺激机体免疫反应。如益生菌(乳酸菌、双歧杆菌)提高机体抗体水平,人口服乳酸杆菌GG,提高机体对轮状病毒和沙

7、门氏杆菌疫苗的抗体反应(Fangac等2000) 益生菌提高老年个体T细胞诱导免疫反应提高NK细胞和吞噬细胞功能(Solana等2000),(四)益生菌的生理作用免疫调节作用及其机制(2),(一)益生菌的免疫调节作用及其机制 免疫学的基本概念 早在16世纪,人们就注意到,在传染病者痊愈后,对该病有不同程度的抵抗能力,即免疫能力。因此早期免疫(Immunity)的概念是指对传染因子再次感染有抵抗力。,现代的免疫概念认为:免疫系统具有防御、自稳和监视三种功能。 防御 指机体对入侵微生物的防御功能,包括非特异性的细胞防御功能,即排除异物的功能。 自稳 是指一切多细胞的生物具有保持自身细胞类型、代谢类

8、型的功能。包括排除受损衰老的细胞成分。 监视 指识别体内不断产生的变异细胞(如肿瘤细胞),包括排除它们的能力。,(四)益生菌的生理作用免疫调节作用及其机制(3),总之,机体的免疫(Immunity)功能是指: “识别自己,排斥异己”的一种生理功能。,(四)益生菌的生理作用免疫调节作用及其机制(4),免疫系统的细胞和组织器官,机体的免疫系统由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分子组成。,(四)益生菌的生理作用 免疫调节作用及其机制(5),免疫系统可分为:,天然免疫系统(Innate Immune system) 机体生来具有的抵御外来入侵异物、细菌、病毒。但对蛋白质性质抗原无作用,无记忆功能,肥大细胞(m

9、ast cell) 巨噬细胞(macrophage) 天然杀伤细胞(Nature Killer,NK) 中性粒细胞 可溶性分子如补体,非特异性免疫系统:在机体感染早期抑制微生物繁殖,扩散,甚至清除。,获得性免疫系统(Adapstive immune system) 有记忆功能,T细胞,B细胞:通过B细胞受体,识别抗原而活化 增殖 浆细胞 抗体,CD4+:辅助性T细胞 细胞因子 CD8+:杀伤性(细胞毒)性细胞 直接杀伤靶细胞,免疫系统,抗原是指能与淋巴细胞上独特的抗原受体特异性结合诱发(活化或抑制),淋巴细胞产生免疫应答反应的入侵异物(细菌、病毒、寄生虫、异体蛋白和药物等) 抗体与抗原特异性结

10、合的具有免疫功能的球蛋白。人的抗体分为五大类:IgG、IgA 、IgM、IgD和IgE。抗体由浆细胞(B淋巴细胞)合成。,(四)益生菌的生理作用免疫调节作用及其机制(6),2. 益生菌免疫调节作用机理 这是目前研究最多,也是研究较为透彻的一个领域 (1)胃肠粘膜免疫系统(Mucosal immune system,MIS) 粘膜免疫系统是指机体与外界相通的胃肠道腔道表面的免疫。人体70%以上免疫细胞位于肠粘膜内。,(四)益生菌的生理作用免疫调节作用及其机制(7),粘膜免疫系统构成 粘膜淋巴小结: 广泛分布于粘膜固有层淋巴组织。包括集合淋巴小结和孤立淋巴小结两部分:集合淋巴小结如皮氏小结(Pey

11、ers patche)它是位于小肠粘膜绒毛细胞之下散在分布的细胞团,其中除B细胞外还包括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及少量T细胞。在固有膜的皮氏小结团聚集成层称为集合淋巴组织,皮氏小结仅有输出淋巴系,(四)益生菌的生理作用免疫调节作用及其机制(8),粘膜免疫系统构成 M细胞:又称潘氏细胞,在皮氏小结上方,它通过胞饮作用摄取肠腔内抗原形成吞饮小体,穿过M细胞,在另一侧排出传递给皮氏小结内的巨噬细胞或树突状细胞,也可通过引流淋巴管进入淋巴结,从而激活其中淋巴细胞,(四)益生菌的生理作用免疫调节作用及其机制(9),粘膜免疫系统构成 孤立淋巴小结指广泛分布粘膜固有层中的活化B细胞,浆细胞、NK细胞和T细胞。这

12、些细胞通过分泌抗体和细胞因子等执行粘膜免疫功能。 集合淋巴小结主要由B细胞组成可产生IgA和IgE,孤立淋巴小结则以T细胞为主。,(四)益生菌的生理作用免疫调节作用及其机制(10),粘膜免疫系统构成 上皮间淋巴细胞和固有膜淋巴细胞 上皮间淋巴组织位于具有吸收功能的上皮细胞之间,主要是CD8型T细胞 固有膜淋巴细胞位于肠粘膜固有层内,含有大量浆细胞、B淋巴细胞和T淋巴细胞、巨噬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及肥大细胞。,(四)益生菌的生理作用免疫调节作用及其机制(11),(2)肠道菌群对免疫功能影响 新生儿出生后,细菌就可按一定程序在肠粘膜粘附、定植构成原籍菌群。于是原籍菌群与肠粘膜构成一道保护屏障,阻止其

13、他细胞、病毒和食物抗原入侵,同时刺激肠道的免疫器官发挥较强免疫功能。,(四)益生菌的生理作用免疫调节作用及其机制(12),3. 益生菌免疫增强作用意义 益生菌存在,可以明显促进肠道菌群平衡,提高机体免疫水平,增强抗病能力,改善临床症状,辅助治疗已有疾病。 (1)抗炎抗感染 抗生素相关性肠炎:由于服用抗生素后引起严重度不同的,以腹泻为主要症状的疾病,称为肠菌群失调,用益生菌可辅助治疗。,(四)益生菌的生理作用免疫调节作用及其机制(13),(2)抗肿瘤 双歧杆菌在动物体内可抑制多种肿瘤生长如肝癌、结肠癌和乳腺癌,乳杆菌可明显降低MCA诱导小鼠肉瘤发病率,其机理: 降低肠内具有致癌相关细菌酶的活性,

14、如硝酸盐还原酶 激活体内免疫细胞 影响肿瘤细胞基因和酶表达,抑制癌细胞生长。,(四)益生菌的生理作用免疫调节作用及其机制(14),(3)对自身免疫病影响 小结: 益生菌对机体免疫有明显促进作用 促进新生儿免疫系统成熟,促进肠粘膜局部和系统免疫作用 对特异性和非特异性免疫应答均有调节作用,维持机体健康状态时免疫功能正常水平,促进免疫功能在疾病状态时增强。 益生菌不同菌种,同一菌种不同菌株之间活性存在明显差别。,(四)益生菌生理作用改善胃肠道功能(1),(二)益生菌改善胃肠道功能 益生菌改善胃肠道功能:包括组成生物屏障;调节胃肠道菌群,使有益菌占优势;润肠通便及保护胃粘膜等。,(四)益生菌生理作用

15、改善胃肠道功能(2),1. 肠粘膜与有益菌优势 肠粘膜表层粘液也有益生菌结合受体,细菌等粘附后就不能到达场上皮细胞,粘液被不断剥离进入肠腔,代之杯状细胞分泌新粘液,所以一些细菌如数量少,只在肠道内短暂定植,而只有当细胞增殖超过粘液层的转换和剥离,才可大量定植在肠上皮。 肠道内益生菌如果通过占位竞争、营养竞争能在肠道内大量繁殖。占优势后生成生物屏障防止有害菌在肠中繁殖发育,(四)益生菌生理作用改善胃肠道功能(3),2. 通便 益生菌如双歧杆菌产生有机酸,使肠道pH下降,渗透压升高,水分进入肠腔,加之肠蠕动加快缓解便秘。 3. 保护胃肠粘膜 动物实验证明,乳酸菌能降低因摄入大量酒精后大鼠血清中乙醇

16、浓度,病理检查结果显示,乳酸菌能减轻酒精对胃粘膜的损伤,同时对酒精肝损伤有一定保护作用。,(四)益生菌生理作用改善胃肠道功能(4),(三)益生菌改善维生素代谢 益生菌如双歧杆菌,不仅合成各种维生素VB1、VB2、VB6、VB12、烟酸和叶酸,还能通过抑制某些维生素分解菌,来保障机体维生素供应,如它能抑制分解VB1的芽胞杆菌。,(四)益生菌生理作用降胆固醇作用(1),(四)益生菌降低动物和人体血浆胆固醇作用 Akalin用含有德氏乳杆菌的酸乳酪喂养老鼠发现动物血浆总胆固醇和LDL显著下降,粪便中乳杆菌数量大大提高,而肠球菌数量降低。 Xiao用一种双歧杆菌发酵牛奶制品,进行鼠和人的实验,血浆胆固醇明显下降。 有人从1974-2000年评价465人服用发酵牛奶制品对人体血脂作用,总胆固醇降低5.4%-23.2%,LDL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