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淮阳县第一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六次周练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14319842 上传时间:2019-11-10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45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省淮阳县第一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六次周练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河南省淮阳县第一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六次周练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河南省淮阳县第一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六次周练试题(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河南省淮阳县第一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六次周练试题(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河南省淮阳县第一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六次周练试题(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河南省淮阳县第一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六次周练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省淮阳县第一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六次周练试题(含解析)(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河南省淮阳县第一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六次周练试题(含解析)(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第卷 选择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1.“桂可食,故伐之;漆可用,故割之。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下列与此主张同属于一个思想流派的是A. “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B. “心外无物,心外无理”C. “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D. “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桂树皮芳香可以食用,因而遭到砍伐;树漆因为可以派上用场,所以遭受刀斧割裂,人们都知道有用的用处,

2、却不懂得无用的更大用处,显示了“有、无”的辩证关系,应该是道家的主张。选项“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可以理解为人民之所以难于统治,是由于统治者政令繁苛、喜欢有所作为,所以人民就难于统治,体现了无为而治的主张,C符合设问。选项“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是指人的本性是邪恶的,那些善良的行为是后天的行为,该主张与材料不符,排除A。选项“心外无物,心外无理” 是指心与物同体,物不能离开心而存在,心也不能离开物存在,这是王守仁的心外无物主张,与设问不符,排除B。选项“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是指情况不同了,所采取的措施就应地相应地有所变化,这是韩非子的主张,与设问不符,排除D。所以选C点睛:解决

3、本题的关键首先是对材料内容的理解,可判断为道家主张,然后根据材料主旨逐一理解选项的主张即可得出答案。2.据说,明太祖朱元璋曾经打算将孟子排出“四书”之列,并将孟子像从孔庙中搬出去(在中国古代,孟子等是配享孔庙的)请判断,孟子的哪一主张最有可能是朱元璋“龙颜大怒”A.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B. 制天命而用之C.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D. 以法为教,以吏为师【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运用已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解题时注意“孟子”,而A、C是孟子的思想主张,A主要强调了民贵君轻,与明朝强调的加强君主专制相违背,符合题意;C与题意无关,排除;B、D分别是荀子和韩非子的主张

4、,与题意不合。故选A。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孟子思想主张3.董仲舒为儒学增加了“君权神授”“天人感应”的内容,皇帝的下列行为不属于对这一理论应用的是A. 皇帝即位要举行祭天仪式B. 确立“家天下”的皇位继承制C. 把自然灾害与天意相结合D. “奉天承运”是诏书中的常用语【答案】B【解析】【详解】秦朝统一后,秦始皇确立“家天下”的皇位继承制,B项与董仲舒新儒学无关,但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项。“举行祭天仪式”体现出“君权神授”,但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天人感应”认为天子如果无道,上天便降灾难于他,C项不符合题意,排除;“奉天承运”符合“君权神授”理论,但不符合题意

5、,排除D项。【点睛】本题属于否定选择题(逆向选择题)。此类选择题通常要求选出与史实不符的选项。其特点是题干部分采用否定式的提示或限制,如用“不是”“无”“没有”“不正确”等词语,所以要特别注意逆向思维。解答此类题可采用逆推法,即根据题意,首先找出与题干意思相符的三个备选项,剩下的备选项就是题目要求的答案。解答此类题也可用正向思维或排除法。4. 魏晋时期,有人斥责佛教“使父子之情隔,君臣之义乖,夫妇之和旷,友朋之信绝”;唐朝太史令傅奕说:“佛在西域,言妖路远,汉译胡书,态其假托,故使不忠不孝,削发而揖君亲。”两则材料都反映了A. 佛教和儒学相互融合吸收B. 肯定佛教的教化作用C. 佛教急于融入本

6、土文化D. 佛教与儒家伦理抵触【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材料提到,斥责佛教“使父子之情隔,君臣之义乖,夫妇之和旷,友朋之信绝” ,“佛在西域,言妖路远,汉译胡书,态其假托,故使不忠不孝,削发而揖君亲。”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佛教与儒家伦理抵触,故D项正确。ABC都不符合材料信息及所学知识,排除。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儒家5.理学家朱熹说:“言欲致否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盖人心之灵,莫不有知,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至于用力之久,而一且豁然贯通焉,则众物之表里精粗无不到,而吾心之全体大用无不明矣。”在此,朱熹( )A. “存天理,灭人欲”B. 关注

7、的核心问题是正心诚意C. 重申天理是宇宙万物的本原D. 阐发的根本问题是格物致知【答案】D【解析】材料意思是:要想获得知识,就必须接触事物而彻底研究它的原理。人的心灵都具有认识能力,而天下万事万物都总有一定的原理。经过长期用功,总有一天会豁然贯通,到那时万事万物的里外巨细都被认识得清清楚楚,而自己内心的一切认识能力都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再也没有蔽塞。由此可知,朱熹阐发的根本问题是格物致知,故D项正确;材料未涉及“存天理,灭人欲”,故A项错误;正心诚意是心学关注的核心问题,故B项错误;材料未涉及天理是宇宙万物的本原,故C项错误。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读懂材料,有限时间内真正读懂材料不容易,这就要

8、抓住材料的关键信息。本题的关键信息是“言欲致否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由此判定答案即可。6.明朝万历年间,李贽在私塾讲学。别人教书专讲“四书”“五经”,他专教一些实用的东西,还让学生猜谜语:“皇帝老子去偷牛,满朝文武做小偷”,谜底竟是“君不君,臣不臣”。这体现了李贽A. 以“异端”而自居,倡导唯物思想B. 主张“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C. 注重学以致用,挑战正统思想权威D. “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民主思想【答案】C【解析】工商皆本是明代黄宗羲鉴于社会的变动,面对现实,,提出的学说黄宗羲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民主思想,排除AD;李贽批判道学家“存天理,灭人欲”的虚假说教,强调人正当的私

9、欲,与题意无关,排除B;“皇帝老子去偷牛,满朝文武做小偷”和“君不君,臣不臣”,这些言论反映了明朝政治的黑暗,对封建的三纲五常礼教是极大的挑战。故选C。7.以下是一份不完整的某历史人物表,据信息判定此人是姓名称号思想家籍贯思想主张提出“众治”的主张生卒年16131682年主要成就开清代考据学之先河A. 李贽B. 黄宗羲C. 顾炎武D. 王夫之【答案】C【解析】由“提出“众治”的主张,开清代考据学之先河”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此人是顾炎武,故本题答案选C项;A主要是否定孔子权威;C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不是“众治”;D项与表格中主张不符。点睛:由“众治”的主张,开清代考据学之先河”结合所学有关顾炎武的

10、思想主张做出选择即可。8.在古希腊神话中,普罗米修斯面对着不可抗拒的力量,没有屈服,即使只需说一句表示屈服的话就可以获得自由,他也毫不退让。这类神话构成了古希腊悲剧的主题,并成为市民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据此可知,古代希腊A. 公民的思想自由遭到压制B. 传统文化蕴含着人文精神C. 民众厌倦平淡的世俗生活D. 神话观念逐步得到了强化【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在古希腊神话中,普罗米修斯面对着不可抗拒的力量,没有屈服”“这类神话构成了古希腊悲剧的主题”可知,这类神话强调人的力量和作用,说明传统文化蕴含着人文精神,故B正确;材料反映古希腊神话,无法体现公民的思想自由遭到压制,排除A;C与材料

11、信息无关,排除;材料信息无法体现神话观念逐步得到了强化,排除D。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在古希腊神话中,普罗米修斯面对着不可抗拒的力量,没有屈服”“这类神话构成了古希腊悲剧的主题”,联系所学古代希腊人文精神的起源的知识分析解答。9.古希腊一位哲学家认为,一个人的灵魂中包含理性、激情和欲望三个要素,理性在价值上无疑属最高层次,欲望属最低层次。一个有德性的人应该使理性居主导地位,统帅激情,控制欲望,这是人的灵魂的最佳状态。据此,这位哲学家进一步提出A. 人是万物的尺度B. 美德即知识C. 建立一个“理想国”D. 人按本性要求过城邦生活【答案】C【解析】【详解】从材料中的“一个有德性的人应该使理

12、性居主导地位”来看,材料中的主张是柏拉图的观点。柏拉图在理想国一书中根据智慧品德,把每个人明确分工,各司其职。故答案为C项。A项是普罗泰戈拉的主张,B项苏格拉底的观点,D项是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均排除。10.“对雅典城邦传统诸神的信仰,此时正逐渐受到损害,而一种更具批判性的、更为世俗的精神正在强有力地上升这一演变于公元前5世纪后半叶达到最为深刻的阶段”。下列对这一演变时期产生的思想理解正确的是A. 宣扬相对主义和怀疑论B. 主张提倡要有勇气运用你自己的理智C. 反对雅典的民主政治D. 肯定人的价值,反对教会神学的束缚【答案】A【解析】“对雅典城邦传统诸神的信仰,此时正逐渐受到损害,而一种更具批判

13、性的、更为世俗的精神正在强有力地上升” “公元前5世纪后半叶”可知是智者学派,智者学派的“人是万物的尺度”, 对神的怀疑和否定,把个人的感觉作为真理的标准,是相对主义和怀疑论的典型表现,故A正确;B是启蒙运动时期康德的思想,排除;C与材料无关;D是文艺复兴的思想,排除。11.15世纪,欧洲中产阶级与国家君主觊觎教会巨大的地产和各种金银珠宝、艺术作品等巨额可动产财富,同样让他们垂涎的是以什一税的形式从各个国家源源不断流入罗马的税收,以及大量的诉讼费、特许费和豁免税。这导致了A. 人文主义思潮的产生和发展B. 近代欧洲革命的相继发生C. 教权与世俗权力的矛盾严重D. 信仰危机在欧洲不断发展【答案】

14、C【解析】“欧洲中产阶级与国家君主觊觎教会巨大的地产从各个国家源源不断流入罗马的税收”反映出欧洲中产阶级与国家君主这些世俗权力对教会经济特权的不满,故C正确;材料信息与人文主义思潮无关,排除A;17、18世纪近代欧洲革命相继爆发,B时间不符合;材料与信仰危机无关,排除D。【名师点睛】解题关键是明确材料的主旨,即欧洲中产阶级与国家君主这些世俗权力不满教会在经济方面的诸多特权,这属于宗教改革的背景。12.德国“是一个奇妙的国家,它要么拷问世界,要么拷打世界。当它用思想来拷问世界时,它是伟大的;当它用战争来拷打世界时,便有了上个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德国“拷问世界”的史实是纯粹理论批判出版自然哲学的

15、数学原理出版创立科学社会主义思想创作第九交响曲提出九十五条论纲A. B. C. D. 【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考问世界”指的是德国的思想领域里的成就。纯粹理论批判是大哲学家康德著作出版;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了工人运动;德国大音乐家贝多芬创作第九交响曲,被称为乐圣;马丁路德提出九十五条论纲,解开了宗教改革的序幕。他们都是影响世界的德国人,因此属于拷问世界的范畴。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是英国人牛顿所做,故排除,故选B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神权下的自我宗教改革;19世纪以来的文学艺术打破隔离的坚冰音乐。13.法国史学家马克布洛赫在为历史学辩护中指出:“在进行历史研究时,人们往往迷恋于寻找单一的原因,便错误地将原因归结于某一个,这样就成为一种价值判断。”马克布洛赫强调历史研究应A. 抓住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B. 多角度地认识和考察史实C. 分清历史事件的主次原因D. 以正确的价值判断为起点【答案】B【解析】由“往往迷恋于寻找单一的原因,便错误地将原因归结于某一个”,说明马克布洛赫认为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