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动机习题讲解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14258856 上传时间:2019-11-10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49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发动机习题讲解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发动机习题讲解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发动机习题讲解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发动机习题讲解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发动机习题讲解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发动机习题讲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发动机习题讲解(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 习题答案1. 摩擦损失增加,机械效率m下降,活塞组的热负荷增加,机油温度升高,机油承 载能力下降,发动机寿命降低。 惯性力增加,导致机械负荷和机械振动加剧、机械效率降低、寿命低。 进排气流速增加,导致进气阻力增加、充气效率v下降。 2.柴油机优点:1)燃料经济性好。2)因为没有点火系统,所以工作可靠性和耐久性好。3)可以通过增压、扩缸来增加功率。4)防火安全性好,因为柴油挥发性差。5)CO和HC的排放比汽油机少。汽油机优点:1)空气利用率搞,转速高,因而升功率高。 2)因为没有柴油机喷油系统的精密偶件,所以制造成本低。3)低温启动性好、加速性好,噪声低。4)由于升功率高,最高燃烧压力低

2、,所以结构轻巧,比质量小。5)不冒黑烟,颗粒排放少。3.汽油机的升功率高。由PL=Pme*n/30可知,汽油机与柴油机的平均有效压力相差不多。但是由于柴油机后燃较多,所以其最高转速明显低于汽油机,因此柴油机的升功率小。 4.对于汽油机能达到,但是柴油机不能。 已知参数的设计条件,可得Vm=S*n/30=18 m/s,高出了柴油机的Vm的设计上限13m/s,即使设计出来,也无法使柴油机正常工作。 5.A. 摩擦损失增加,机械效率m下降,活塞组的热负荷增加,机油温度升高,机油承载能力下降,发动机寿命降低。 B. 惯性力增加,导致机械负荷和机械振动加剧、机械效率降低、寿命低。 C. 进排气流速增加,

3、导致进气阻力增加、充气效率v下降。 6. 新型燃烧室,多气门(提高v),可变配气相位VVT(提高v),可变进气管长度(提高v),可变增压器VGT、VNT(可根据需要控制进气量),顶置凸轮机构DOHC、SOHC(结构紧凑,往复惯性力小)。 7.三维实体造型设计,气体、液体流动分析,冷却水温度场分析,配齐相位性能优化,喷雾模拟,燃油喷射模拟,燃烧模拟,振动模拟分析,噪声仿真等。 8.气缸直径改变之后,除估算功率、转矩外,活塞直径、气门直径、气门最大升程要重新确定,活塞环要重新选配,曲轴平衡要重新计算,要进行曲轴连杆机构动力计算和扭振计算,要进行压缩比验算、燃烧室设计、工作过程计算深知重新设计凸轮型

4、线等。 9.活塞行程S改变后,在结构上要重新设计曲轴,要重新进行曲柄连杆机构动力计算、平衡计算、机体高度改变或者曲轴中心移动、压缩比验算与修正、工作过程计算等。 10.由于目前的内燃机设计方法一半要用经验设计结合理论计算的模式,因此工程数据库可以使设计者更快更好的设计出符合要求的内燃机。第一章 思考及复习题1. 根据公式,可以知道,当设计的活塞平均速度增加时,可以增加有效功率,请叙述活塞平均速度增加带来的副作用有哪些?具体原因是什么? 2. 汽油机的主要优点是什么?柴油机的主要优点是什么? 3. 假如柴油机与汽油机的排量一样,都是非增压或者都是增压机型,哪一个升功率高?为什么? 4. 柴油机与

5、汽油机的缸径、行程都一样,假设D=90mm、S=90mm,是否都可以达到相同的最大设计转速(比如n=6000r/min)?为什么? 5. 活塞平均速度提高,可以强化发动机动力性,请分析带来的负作用是什么? 6. 目前使发动机产生性能大幅度提高的新型结构措施有哪些?请分别简要叙述原因。 7. 内燃机仿真设计手段主要有那些? 8. 某发动机为了提高功率,采用了扩大气缸直径的途径,如果气缸直径扩大比较多,比如扩大5毫米,与之相配合的还要改变哪些结构的设计?还要进行哪些必要的计算? 9. 某发动机由于某种原因,改变了活塞行程,与之相配合的还要进行哪些结构更改设计和计算? 10. 发动机工程数据库在内燃

6、机开发设计中有何重要作用? 11. 已知某轿车4缸汽油机采用自然吸气方式,每缸4气门,设计转速是6000r/min,气缸直径D=86mm,活塞行程S=90mm,试确定该发动机的标定功率,最大扭矩和最大扭矩对应的转速。第二章 思考及复习题1. 写出中心曲柄连杆机构活塞的运动规律表达式,并说出位移、速度和加速度的用途。 2. 气压力Fg和往复惯性力Fj的对外表现是什么?有什么不同? 3. 推导单缸发动机连杆力、侧向力、曲柄切向力和径向力的表达式,并证明翻倒力矩与输出力矩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4. 曲轴主轴颈的积累转矩如何计算,连杆轴颈转矩如何计算?如果已知一个四冲程四缸机,发火顺序1342,试求第四

7、主轴颈转矩和第四拐连杆轴颈转矩。 第二章 习题答案1.X = r(1-cos)+ /4(1-cos2) = X+X; V = r(sin+sin2*/2) = v+v; a = r2(cos+cos2)= a+a;用途:1)活塞位移用于P-示功图与P-V示功图的转换,气门干涉的校验及动力计算; 2)活塞速度用于计算活塞平均速度Vm=18 m/s,用于判断强化程度及计算功率,计算最大素的Vmax,评价汽缸的磨损; 3)活塞加速度用于计算往复惯性力的大小和变化,进行平衡分析及动力计算。 2气压力Pg的对外表现为输出转矩,而Fj的对外表现为有自由力产生使发动机产生的纵向振动。 不同:除了上述两点,还

8、有 (1)Fjmax Fgmax(2)Fj总是存在,但在一个周期内其正负值相互抵消,做功为零;Fg是脉冲性,一个周期内只有一个峰值。 3. 侧向力FN,连杆力FL,曲柄切向力Ft,径向力FkFN = FL tan, FL = p/cos Ft= FL sin(+) = sin(+)Fk= FL cos(+) = cos(+)规定Ft? 与同向为正,Fk指向圆心为正,转矩顺时针为正。 单缸转矩为 M = FL * r = F r翻倒力矩 M= - FN ?* h = -Ftanr= - F r= - Fr4. 求某一主轴颈的转矩,只要把从第一拐起到该主轴颈前一拐的各单缸转矩叠加起来即可。叠加时第

9、一要注意各缸的工作相位,第二要遵循各缸转矩向后传递的原则。 求连杆轴颈转矩,根据转矩向后传递的原则,Mqi应该是前一个主轴颈上的积累转矩Mzi与作用在本曲柄销上的切向力所引起单缸转矩的一半。 此四冲程四缸机的发火顺序为1-3-4-2,由此可得 第一主轴颈所受转矩M0,1 = 0第二主轴颈所受转矩M1,2 = M1() 第三主轴颈所受转矩M2 ,3= M1,2 + M1(+ 180o) 第四主轴颈所受转矩M3,4 = M2,3 + M1(+ 540o) 第五主轴颈所受转矩M4,5= M3,4 + M1(+ 360o)= 以上是以四缸机的曲轴主轴颈的积累转矩。 Mq1 = ?Ft r = M1()

10、Mq2 = M1,2 + M1(+ 180o)Mq3 = M2,3 + M1(+ 540o)Mq4 = M3,4 + M1(+ 360o)这些是四缸机的连杆轴颈转矩。第三章 思考及复习题1. 四缸四行程发动机,发火顺序1342,试分析旋转惯性力和力矩、第一阶、第二阶往复惯性力和力矩,如不平衡,请采取平衡措施。 2. 四缸二行程发动机,发火顺序1342,试分析旋转惯性力和力矩、第一阶、第二阶往复惯性力和力矩,如不平衡,请采取平衡措施。并指出Mj1max及出现时刻。 3. 三缸四行程发动机,发火顺序132,试分析旋转惯性力和力矩、第一阶、第二阶往复惯性力和力矩,如不平衡,请采取平衡措施。并指出Mj

11、1max及出现时刻。 4. 为一个四缸四行程发动机(1-3-4-2)设计一套用于平衡二阶往复惯性力的双轴平衡机构。 5. 四冲程六缸机的惯性力和惯性力矩都已经平衡了,此发动机的支承还承受什么力作用? 6. 四行程V型两缸机,左右两缸轴线夹角为,试分析一阶往复惯性力和二阶往复惯性力。并分析当角为90度时,往复惯性力的特点。 7. 试分析二冲程三缸机的离心和力矩的平衡性,往复惯性力和力矩的平衡性。如果一阶往复惯性力矩不平衡,请设计一套双轴机构和一套单轴机构平衡一阶往复惯性力矩并作图表示。第三章 习题答案1.解:点火间隔角为 A=180(1)作曲柄图和轴测图,假设缸心距为a。一阶曲柄图? 二阶曲柄图

12、? 轴测图(2)惯性力分析。根据一阶曲柄图和二阶曲柄图作力的矢量图,做如图所示的四拐平面曲轴往复惯性力矩图。由于二阶惯性力不平衡,所以不能分析二阶力矩,因为此时随着取矩点的不同,合力矩的结果是不一样的。一阶往复惯性力? 二阶往复惯性力? 一阶往复惯性力矩2.解:点火间隔角为A=90(1)作曲柄图和轴测图。(2)惯性力分析。显然,一阶和二阶往复惯性力之和都等于零,即FRjI=0,FRjII=0,静平衡。(3)惯性力分析。根据右手定则向第四拐中心取矩,得到在水平轴上的投影MjIx=aCcos1826。可以看出,在第一缸曲拐处于上止点前1826时,该机有最大一阶往复惯性力,即旋转惯性力矩(3)平衡措

13、施。采用整体平衡方法,有3.解:点火间隔角为A=240(1)作曲柄图和轴测图三拐曲轴一、二阶曲柄图和轴测图(2)做惯性力矢量图一阶惯性力? 二阶惯性力得到? ?(3)做力矩图往复惯性力矩图? 旋转惯性力图旋转惯性力矩(4) 采用用整体平衡法4.5.? 此时发动机支撑还承受发动机本身重量和由于曲柄变形而产生的弯矩作用。6(1)一阶往复惯性力的平衡分析:如上图所示,以气缸夹角平分线为始点,左右两列气缸的一阶往复惯性力分别为=Ccos(+)= Ccos(-)向x轴和y轴投影,再求和,得=+=Ccos?(1+cos)=+=Csin?(1-cos)合力=C 合力方向=arctan而+=1,所以的端点轨迹

14、是一个椭圆。当时,为长半轴;当=时,=C,其端点轨迹是一个圆。(2)二阶往复惯性力的平衡分析同样以气缸夹角平分线为起始点,左右两列气缸的二阶惯性力表示为=Ccos2=Ccos2在坐标轴上的投影为:=2Ccoscoscos2=2Csinsinsin2也是椭圆,合力为=2C合力方向为当=时,有=,=,变为水平方向的往复惯性力,可以用兰氏机构平衡。结论:=时,为一个圆,相当于离心力;为往复惯性力,方向垂直于气缸夹角平分线。7.解:点火间隔角为A=120(1)作曲柄图和轴测图三拐曲轴一、二阶曲柄图和轴测图(2)做惯性力矢量图一阶惯性力? ? 二阶惯性力? 得到? ?(3)做力矩图往复惯性力矩图 旋转惯性力图第四章 思考题:1. 什么是曲轴的扭转振动,扭振的现象和原因?2. 列出单自由度扭转自由振动系统的振动方程,求出微分方程的解和初相位。3. 列出三质量扭转振动系统的自由振动方程。4. 什么是力矩简谐分析的摩托阶数?为什么四冲程发动机的扭矩简谐表达式中,简谐阶数不都是自然数,有半数的阶数?5. 对于多拐曲轴,可以画出几个相位图?什么情况是主谐量?什么情况是次主谐量?6. 什么是临界转速?如何求对应第K阶谐量引起的临界转速?计算和分析扭转共振的条件是什么?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