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中对》文言知识梳理

上传人:野鹰 文档编号:1141636 上传时间:2017-05-29 格式:PDF 页数:11 大小:234.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隆中对》文言知识梳理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隆中对》文言知识梳理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隆中对》文言知识梳理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隆中对》文言知识梳理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隆中对》文言知识梳理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隆中对》文言知识梳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隆中对》文言知识梳理(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唐雎不辱使命知识点复习梳理 一. 文学常识梳理。 本文选自_战国策_ ,是西汉末年_ 刘向_根据战国史书整理编辑。 二. 重点词义梳理。 唐雎不辱使命 辱:辱没、辜负 大王加惠_ 加惠:给予恩惠 虽然,受地于_虽然:即使这样 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因:于是就 _使:派遣 使:出使 请广于君_ 广:扩充 而君逆寡人者_ 逆:违背 岂直五百里哉_岂:难道 直:只是 秦王怫然怒_怫然:盛怒的样子 亦免冠徒跣_ 徒跣:光着脚 以头抢地耳 抢:撞 休祲降于天_ 休祲:吉凶的征兆 与臣而将四矣_与:连上、加上 秦王色挠 _ 挠:屈服 长跪而谢之曰_ 谢:道歉 寡人谕矣_ 谕:明白 徒以有先生也_ 徒:只是

2、 以:因为 三. 通假字梳理。 故不错意也 错,通“ 措” ,放置_ 仓鹰击于殿上_ 仓_ 通 “苍” ,青灰色 四. 古今异义梳理。 易 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_ 交换 易如反掌_容易 徒 徒以有先生也 _ 只是 名师出高徒_ 徒弟 五. 一词多义梳理。 使 因使唐雎使于秦 使:派 使:出使 也 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 表疑问语气_, 相当于“ 呢_ ” 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 表判断语气_ 哉 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表疑问语气_, 相当于“ 呢” 技亦录怪矣哉 表感叹语气_, 相当于“ 呀” 六. 句子翻译梳理。 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安陵君从先

3、王那里接受了封地并且保卫它,即使是方圆千里的土地也不敢交换,何况仅仅只有五百里的土地呢?” 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 如果有志气的人一定发怒,就要使两个人的尸体倒下,使血只流五步远,全国人民都是要穿孝服,今天就是这样。 七课文内容梳理。 分别说说秦王和唐雎是怎样的一个人。 唐雎:机智、勇敢、不畏强暴、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有胆有识的谋臣 秦王:骄横狂暴,阴险狡诈,也有虚伪、色厉内荏的一面 你能说出“ 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 与“ 此三子者 与臣而将四矣” 隐含之意吗? 答:我要是发怒了,我就会发兵攻打安陵国 如果我发怒了,我会像前三个刺客一样,与你同归于尽 不辱使命的外交人

4、才多矣,你能讲讲它们的故事吗? 人物如:完璧归赵的蔺相如、舌战群儒的诸葛亮、出使楚国的晏子。 隆中对文言知识梳理 一、背景常识。 1.“三顾频繁天下计,一番晤对古今情。”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草堂献策,一段千古佳话留名青史。陈寿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就记载了这段佳话。陈寿,西晋史学,他博采旧闻,综合当时各国史料,进行考核取舍,著三国志,它以记言为主,集中体现了古代人物传记的艺术成就。三国志,与史记前汉书后汉书合称四史。 二、字词归类。 1生字识记。 好(ho)为 乐(yu)毅 诣(y) 屏(bn)人 度(du)德量力 存恤(x) 胄(zhu) 箪(dn)食壶浆 倾颓(tu) 屯(tn)新野 2通假字

5、 欲信大义于天下:“信”通“伸”,伸张 自董卓已来:“已”通“以” 3一词多义。 已:a.停止:然志犹未已 b 通“以”:自董卓已来 遂:a.就:由是先主遂诣亮 b 因此:遂用猖蹶 因:a.凭,凭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 b 于是:因屏人曰 为:a. 动词,吟诵:好为梁父吟 b 判断词,是:谓为信然 c.表被动,被、替:贤能为之用 d.动词,作为: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 于:a.连词,跟、和:每自比于管仲、乐毅 b 介词,在:欲信大义于天下 c.介词,向: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 4古今异义。 猖蹶:a.古义:失败,例句:遂用猖蹶 b.今义:凶猛而放肆 许:a.古义:承认,例句:时人莫之许也 b.今义:允

6、许,赞许 就:a.古义:接近,靠近,例句:此人可就见 b.今义:多用作连词 可以:a.古义:可以把(它),例句: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 b.今义:助动词,表示可能或能够。 国:a.古义:地势,例句:国险而民附 b.今义:国家 5、词类活用 箪:名词作动词,用箪盛饭 壶:名词作动词,用壶盛浆 三、文言句式: 1、判断句:诸葛孔明者,卧龙也。 2、倒装句:时人莫之许也。 3、省略句:君与俱来。 4、状语后置:每自比于管仲、乐毅。 四、重点语句解析。 1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 常把自己比作齐国名相管仲、燕国名将乐毅,当时的人没有承认他这种说法。此句乃本文的“文眼”,全文围绕此句,安排悬念,

7、引人入胜。写诸葛亮自比管、乐,设置悬念,而后以徐庶推荐,刘备“遂诣亮,凡三往”强化悬念。也记述了诸葛亮胸怀大志,不同于芸芸众生。 2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 这人只可以到他那儿见他,不可以委屈(他)来。写出了诸葛亮决不屈身俯就的品质和至高无上的尊严,为刘备屈身亲往隆中求见诸葛亮作了铺垫。 3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我有诸葛亮,就如同鱼儿得到水一样。这一比喻,生动形象地道尽了他们之间不可分割的亲密关系,从侧面烘托出诸葛亮的非凡才能。 五、课外知识拓展 学了隆中对,你知道诸葛亮三顾茅庐的故事,你还知道诸葛亮的其他故事吗?请以小标题的形式写出 24 个。 七擒孟获、火烧赤壁、草船借箭、六出祁山、

8、挥泪斩马谡 出师表文言文知识梳理 一、背景常识。 1.出师表作为诸葛亮出师伐魏前呈给后主的一篇表文,情真意切,感动过无数读者。表是一种文体,是古代臣子写给皇帝的奏章。诸葛亮,三国蜀汉政治家、军事家。字孔明,东汉末年,隐居隆中,留心世事,被称为“卧龙”。 二、字词。 1生字识记。 疲弊(b) 陛(b)下 恢弘(hng) 驽钝(ndn) 裨(b)补阙 qu)漏 行(hng)阵和睦 夙(s)夜忧叹 崩殂(c) 妄自菲(fi)薄 陟(zh)罚臧否(p) 以彰其咎(ji) 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阙”通“缺”,缺点 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简”通“检”,挑选 尔来二十有一年矣:“有”通“又” 3一词多

9、义。 效: a 重任: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 b 成效:不效则治臣之罪 道:a 路途:中道崩殂 b 方法:咨诹善道 所以:a. 的原因: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b 用来: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于:a.在: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 b 给:欲报之于陛下也 c.对: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d 到: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以:a 来: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b 以致:以伤先帝之明 c 把: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d 因为:先帝不以臣卑鄙 e 认为:愚以为宫中之事 4古今异义。 卑鄙:a.古义:身份低微,见识短浅,例句:先帝不以臣卑鄙 b.今义:品质低下、恶劣 痛恨:a.古义:痛心遗憾,例句: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

10、灵也 b.今义:深切地憎恨 开张:a.古义:扩大,例句:诚宜开张圣听 b.今义:商店开始营业或商店每一天第一次成交 5词类活用。 良实:这里指善良诚实的人,例句:此皆良实 广益:广和益都是形容词作动词,扩大增多,例句:有所广益 亲、远:亲近,疏远,例句:亲贤臣,远小人 奸凶:奸邪凶恶之徒,课文指曹魏集团,例句:攘除奸凶 恢弘:扩大,例句:恢弘志士之气 三、重点语句解析。 1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我)只希望在动乱的时代中苟且保全生命,不要求在诸侯中做官扬名,表达了诸葛亮志存高远、淡泊名利之意。 2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在兵败之时我接受了委任,在危难之中

11、我奉命出使,从那以来已经有二十一个年头了。这一充满感情的话,既概括了他追随先帝、为之奔走的艰难历程,又抒发了他临危受命,感恩报效的一片忠心。 3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亲近贤臣,疏远小人,这是前汉兴旺发达的原因。这是诸葛亮提出的三条建议的核心。因为只有做到亲贤远佞,才能为忠谏之言开路,才能真正须知到察纳雅言。 四、课外知识拓展 1、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是杜甫对诸葛亮的惋叹。你还知道跟诸葛亮或出师表相关的诗文名句?试写出一二句。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陆游书愤) “或为出师表,鬼神泣壮烈”(文天祥正气歌)。 2、写出和诸葛亮有关的成语、歇后语 成语 (1)

12、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注解:指勤勤恳恳,竭尽心力,为革命,为人民奋斗终身。 出处:三国蜀诸葛亮后出师表:“臣鞠躬尽力,死而后已。” (2)运筹帷幄 注解:指拟定作战策略。引申为筹划、指挥。 出处:汉书高帝纪:“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 (3)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 注解:比喻人多智慧多,有事请经过大家商量,就能商量出一个好办法来。 歇后语 曹操诸葛亮脾气不一样(比喻人不同,性格也不相同。) 刘备三请诸葛亮诚心诚意 门角里藏着诸葛亮暗中盘算 诸葛亮草船借箭有借无还 诸葛亮唱空城计急办法 诸葛亮弹琴计上心来 诸葛亮当军师足智多谋;名副其实 诸葛亮的丑妻家中宝 诸葛亮的鹅毛扇神妙莫

13、测 诸葛亮的锦囊用不完的计 诸葛亮吊孝假仁假义 诸葛亮放孟获欲擒故纵 诸葛亮焚香操琴故弄玄虚 诸葛亮挥泪斩马谡顾全大局 诸葛亮借东风将计就计;金蝉脱壳 诸葛亮三气周瑜略使小技 诸葛亮玩狗聪明一世,糊涂一时 诸葛亮用空城计不得己 诸葛亮斩马谡执法如山;不念旧情 出师表 笔记 要点 1 作者: 诸葛亮 是三国蜀汉 政治家、军事家。 本文是作者出师伐魏,写给后主刘禅的奏章(表:文体) 2、重点字词。 (1 )崩殂: 帝王死 (2 )光先帝遗德: 发扬光大 (3 )菲薄: 轻视 ( 4)恢弘:发扬扩大 (5 )引喻适义:称引 恰当 (5 )陟(奖)罚(惩罚) 臧(善)否(恶) (6 )异同 :不同 (

14、6 )刑赏:罚 (7 )昭 .之理 显示 治理 ( 8)淑均:善良公正 (9 )倾颓:倾覆衰败 ( 10)倾覆:兵败 ( 11)布衣:平民 (12 )躬耕:亲自。 (13 )闻达:做官扬名 (14 )猥:辱(这里指:降低身份) (15)驱驰:奔走效劳 (16 )夙夜:早晨 (17)不毛:荒凉的地方 ( 18)庶竭:希望 (19)驽(劣马)钝(刀刃不锋利): 比喻才能平庸 (20 )攘除:铲除。 (21)彰:表明 (22 )斟酌损(减少)益(增加): 考虑 (23)慢:怠慢 (24 )以彰其咎 表明 过失 (25)以咨诹善道:询问 (26)雅言:正确 (27)临表涕零:面对 眼泪 ( 28)之秋:时 (29)良实:善良、诚实的人 ( 30)偏私:偏爱私心 (31)优劣:才能高的和才能低的 3、通假字:阙:(通“缺”) 缺点 简 (通“拣”) 选拔 有(通“又”) 4、古今异义字: 卑鄙:身份低微,出身鄙野。 今:指品质低劣、下流。 由是感激:感动振奋。 今:意指激动感谢。 痛恨:痛心遗憾。 今:指十分憎恨。 开张:扩大。 今:指商店开始营业。 晓畅:精通熟练 今:作文通顺明白 5、 一字多义: 是以先帝简拔以遗(w i)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