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中对》ppt

上传人:野鹰 文档编号:1141635 上传时间:2017-05-29 格式:PPT 页数:90 大小:2.7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隆中对》ppt_第1页
第1页 / 共90页
《隆中对》ppt_第2页
第2页 / 共90页
《隆中对》ppt_第3页
第3页 / 共90页
《隆中对》ppt_第4页
第4页 / 共90页
《隆中对》ppt_第5页
第5页 / 共9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隆中对》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隆中对》ppt(9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隆中对,(晋)陈寿,=,学习目的:,1、积累文学常识,识记文中文言词汇2、通过课文,了解当时的天下形势,诸葛亮提出的政治蓝图,计谋及策略。3、了解时年27岁的诸葛亮的远见卓识、极其锐利的战略眼光。,隆中对,隆中对,隆中对,隆中对,隆中对,隆中对,与课文相关的知识:词语、诗歌、对联、故事1、三顾茅庐:诚心诚意一再邀请。2、初出茅庐:比喻刚到新手缺乏经验。3、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比喻人多智慧多,有大家商量,就能想出好办法。4、赞诸葛亮的诗:,堪爱南阳美丈夫,愿将弱主整匡扶。片言妙论三分定,一席高论自古无。,隆中对,1诗词:三顾频繁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杜甫蜀

2、相)2词语:鞠躬尽瘁、死而后已。3故事:草船借箭、三气周瑜、 火烧赤壁、七擒孟获、空城计。,隆中对,2诸葛武侯祠对联:日月同悬出师表 风云常护定军山。青山绕郭宜龙卧 翠柏参天有鹤来。有庐堪千古 读策定三分。草庐卧龙,王佐动先主三顾 兰田生玉,英才起吴帝唯称。梁父吟成高土志 出师表见老臣心。,时代背景,东汉末年是个土地兼并剧烈、地主剥削残酷、官府徭役繁重、政治腐败不堪的黑暗时代。这时,爆发了一场规模巨大的农民起义黄巾起义。在镇压黄巾起义过程中产生和壮大起来的大小武装力量,为了取代东汉王朝,争夺势力范围,进行了勾心斗角的政治斗争和频繁的军事混战。在镇压黄巾起义中起家的曹操、刘备和孙坚,在多次战争中

3、,一步步扩大势力。赤壁大战之后,形成了曹操、刘备和孙权三国鼎立的形势。,此后,三国之间又混战了七十二年,全国才得到统一。三国志就是记载这段时期的历史的史书。 在当时的三个政治军事集团中,刘备处于劣势。因此,他十分希望有能人来帮助他实现他的政治理想。他思贤若渴,“三顾茅庐”请诸葛亮下山。本文叙写的就是诸葛亮回答刘备的咨询,充分展示了诸葛亮卓越的政治才能和军事才能。,隆中对,公元207 年,刘备屡败,只好投靠刘表,寄居新野,势单力孤。渴求贤者辅佐其成就大业,于是三顾茅庐,问计于诸葛亮。诸葛亮被刘备的三顾之情所打动。 这篇隆中对,就是诸葛亮当时纵谈天下大事的一段记载。 “对”:对策,回答上级的提问。

4、,隆中对,隆中对,曹操:汉室丞相,挟天子而令诸侯 (200年官渡之战击败袁绍,基本统一黄河流域;207年北征乌桓,取得胜利,为统一全国准备了条件。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 (牢固地占有长江下游南部地区。),刘备:出身于贩屦织席之辈 刘备:(相继投靠孙瓒、陶谦、曹操,一度任豫州刺史;199年起兵攻打曹操失败,依附袁绍;次年因袁绍全军覆没,逃往荆州依附刘表,受排挤被送到新野小县屯兵虽号称“帝室之胄”而二十余年流亡各地。),一、作者简介,陈寿(233297),西晋史学家。字承祚,安汉(今四川南充)人。年轻时好学,拜同郡人谯周为师,曾任蜀汉观阁令史。宦官黄皓专政时期,大臣都趋附他,陈寿却敢于反抗,因而

5、多次遭到谴黜。入晋后,张华爱其才,举为孝廉,除著作郎,出补阳平令。主要著作有三国志古国志益都耆旧传,编有蜀相诸葛亮集等。,隆中对,关于三国志:三国志是历史散文。三国志分为魏书、蜀书、吴书属纪传体的分国史。它善于叙事,总是选取最有代表性的事件和情节,进行简洁描述和重点刻划,从而突出中心,表现人物性格物征,文学价值很高。三国志在二十四史中,与史记、汉书、后汉书一起被称为“四史”(前四史),隆中对,题解,文章核心部分是一篇才华横溢的对策诸葛亮对刘备为“信大义于天下”而问“计”所作的回答。因为对策的地点在诸葛亮的隐居地隆中,所以后人称它为“隆中对”。对策的主要内容是,劝说刘备先夺取荆、益二州作为王业的

6、根基,然后跟西南少数民族和睦相处,并外结孙权,内修政理,使战略后方得到巩固;待到时机成熟,再从荆、益二州出兵,北定中原。,隆中对,这是诸葛亮在精辟分析当时形势特点的基础上得出的结论,是对发展前景所作的天才预见。人们常说的“未出茅庐已知天下三分”,就是指这篇对策而言。,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惟博陵崔州平,颖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亲自,经常,只有,说是确实这样,喜欢唱,田地,承认,当时的人,隆中对,诸葛亮亲自耕种田地,喜爱吟唱梁父吟。他身高八尺,常常把自己与管仲、乐毅相比,当时的人没有谁承认这一点。只有博陵崔州平,颖川的徐庶徐元直跟他交情很好

7、,说是确实这样。,隆中对,诸葛亮“每自比于管仲、乐毅”说明他什么?,说明他志向远大,自认为有出将入相的才能。,你如何看待诸葛亮隐居隆中而又自比管仲、乐毅这一行为的?,诸葛亮虽隐居隆中,但不是消极避世,而是避世待主,择主而事。,诸葛亮自比于管仲、乐毅,为什么“时人莫之许也”?,当时诸葛亮正在“躬耕陇亩”之时,一介村夫竟如此自大,当然不被时人的舆论所赞许。是因为时人对诸葛亮的不了解或有眼不识泰山。,为什么“时人莫之许”,只有崔州平和徐庶“谓为信然”? 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呢?,1、因为当时人们还不了解他,只有跟他十分友好的朋友才知道他确有出将入相的才能。 2、反面衬托,为下文徐庶荐诸葛亮做铺垫,从侧

8、面表现诸葛亮的才干。,时先主屯新野。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先主曰:“君与俱来。”庶曰:“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是不是,靠近,指登门.,器重,驻扎,招致,引来,(之)一起,隆中对,委屈,拜访,对说。,屈尊,当时刘备驻军在新野。徐庶拜见刘备,刘备很器重他,徐庶对刘备说:“诸葛孔明,是卧龙啊,将军可愿意见他吗?”刘备说:“您和他一起来吧。”徐庶说:“这个人只能到他那里去拜访,不能委屈他,召他上门来,您应当屈身去拜访他。”,隆中对,诸葛亮为什么只可“就见”“不可屈致”?,有才能的人往往恃才自傲,如果不够尊重地请他,他肯定不会来。

9、亲自前往拜访,才能显示思贤若渴,才能表现对人才的尊重。,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因屏人,曰:“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獗,至于今日。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拜访,崩溃,估计,才,总共,盗用皇帝的政令,通”伸”,伸张,停止,隆中对,因此,因此,失败,计策,怎么,于是刘备就去拜访诸葛亮,共去了三次,才见到。刘备于是叫旁边的人避开,说:“汉朝的天下崩溃,奸臣窃取了政权,皇上逃难出奔。我没有估量自己的德行,衡量自己的力量,想要在天下伸张大义,但是自己的智谋浅短、办法很少,终于因此失败,造成今天这个局面。但是我的志向还没有罢休,您说该采取

10、怎样的计策呢?”,隆中对,“先主器之”、“遂诣亮,凡三往”表明刘备是什么样的人?,对谋臣极端信任和尊重,不为舆论所左右,以诚相待,思贤若渴。,为什么刘备“凡三往”之后,诸葛亮“乃见”?,表现诸葛亮亲自对刘备进行考验,可见他对出山的慎重。,刘备请诸葛亮出山的原因是什么?,原因是“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欲信大义于天下”但“智术浅短,遂用猖蹶”,希望能得到好的计策,实现他的政治理想。,亮答曰:“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跨州郡者不可胜数。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一起,尽,战胜,谋划,确实,

11、挟持,控制,隆中对,已,通“以”,不仅而且,号令,争强,争胜,诸葛亮回答道:“自董卓作乱以来,各地豪杰同时兴起,跨州连郡称霸一方的数不胜数。曹操与袁绍相比,名位低贱,兵力又少,然而曹操终于打败了袁绍,以弱胜强的原因,不仅是时机有利,而且更重要的还在于人的谋划得当。现在曹操已拥有百万大军,控制着皇帝来向诸侯发号施令,这实在是不能与他较量的。,隆中对,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依附,被,谋取,大概,隆中对,外援,物资,全部取得,资助,给予,是否,孙

12、权占据江东,已经历了三代,那里地势险要,百姓归顺,又任用了有才能的人,在这种情况下只能以他为外援,而不可谋取他。荆州北靠汉水、沔水,南边可以直达沿海一带,东面和吴郡、会稽郡连接,西边和巴郡、蜀郡相通,这是个战略要地,但是他的主人刘表却没有能力守住它,这地方大概是形势给您提供的机会,难道将军没有夺取它的意图吗?,隆中对,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险要的地方,凭借,兴旺富裕,昏庸懦弱,爱惜,隆中对,成就,创建,益州地势险要,有广阔肥沃的土地,是个富饶的地方,汉高祖凭借着它建立了帝业。益州牧刘璋昏庸懦弱,张鲁又在北面威

13、胁着它,那里人口众多,物产丰富,但刘璋不知道爱惜人民。有才能的人都盼望得到一位贤明的君主。,隆中对,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若渴,若跨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矣。”,后代,占据,安抚,带领,险要的地方,隆中对,诚信仁义,广泛地罗致,治理,政治,将军您既然是汉朝皇帝的后代,又声望很高,闻名于天下,广泛地接纳英雄,思慕贤才如饥似渴,如果能占据荆州、益州,守住险要的地方,与西边的少数民族和好,又安抚南边的少数民族,对外联合孙权,内部革新政治;一旦形势发生了变化,就派一名上将率领荆州的军队向中原进军,,将

14、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用)箪盛着饭食(用)壶装着酒,谁,确实像这样,将军您亲自率领益州的军队打出秦川,老百姓谁能不拿着饭食酒水来迎接您呢?如果真能这样做,那么称霸的事业就可以成功,汉朝的天下就可以复兴了。”,隆中对,课文理解,诸葛亮的形势分析 未出茅庐而知天下,隆中对,1诸葛亮替刘备设计的政治蓝图是什么?,诸葛亮替刘备设计的政治蓝图是 “霸业可成,汉室可兴”。,隆中对,诸葛亮是根据什么提出这个战略方针的?,根据当时形势而提出的。,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 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

15、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荆州是用武之国(必要性),而其主不能守(可能性),此殆天所以资将军。 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必要性),但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可能性)。 刘备是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隆中对,2诸葛亮的主要对策是什么?,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隆中对,这个策略是诸葛亮根据以下三个方面的分析得出的。,第一,在当时的条件下,刘备完全不具备向北或向东发展的可能性。 第二,刘备应当首先夺取荆、益二州,作为建立“霸业”的根基。,隆中对,第三,夺取

16、荆、益之后,应当一方面修明内政,跟西南少数民族和睦相处,建立巩固的战略后方;另一方面联合孙权,把曹操集团孤立起来,使它两面受敌,这样形势就会发生有利于我的变化。,诸葛亮的这番对策,从当时的历史条件来看,是完全可行的。值得注意的是,他在对形势前景的分析中,特别强调了“人谋”的作用。例如谈到曹操集团的“以弱为强”,就着重指出:“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又指出孙权集团地位的巩固,也跟“贤能为之用”有关。,隆中对,最后又向刘备提出“总揽英雄”的建议。这就表明:尽管刘备目前处境艰难,但只要“人谋”得当,成霸业、兴汉室的愿望还是可以实现的。,先主曰:“善!”于是与亮情好日密。 关羽、张飞等不悦,先主解之曰:“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愿诸君勿复言。”羽飞乃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