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第十二讲社会知觉与归因汇编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14122433 上传时间:2019-11-10 格式:PPT 页数:68 大小:1.0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会学第十二讲社会知觉与归因汇编_第1页
第1页 / 共68页
社会学第十二讲社会知觉与归因汇编_第2页
第2页 / 共68页
社会学第十二讲社会知觉与归因汇编_第3页
第3页 / 共68页
社会学第十二讲社会知觉与归因汇编_第4页
第4页 / 共68页
社会学第十二讲社会知觉与归因汇编_第5页
第5页 / 共6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社会学第十二讲社会知觉与归因汇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会学第十二讲社会知觉与归因汇编(6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社会知觉与归因,社会知觉 一、基本概念 社会知觉,又称社会认知,即个体对他人、 群体以及对自己的知觉。 与普通心理学中知觉的区别: 普通心理学的知觉:对客观刺激物整体属 性的反映;不包括想象、判断等过程。 社会知觉:包括整个认知过程想象、 判断、解释等。,二、影响社会知觉的主观因素 (一)认知者的经验 图式:人脑中已有的知识经验网络。 例: 人的图式,如 “外倾者” 自我图式,如 “我很勤奋” 角色图式,如 “图书管理员” 事件图式,如 “上餐馆” 图式的作用 影响个体对他人的知觉; 影响记忆;, 影响自我知觉; 影响对注意对象的选择; (二)认知者的动机与兴趣 符合认知者动机,能满足其需要的

2、事物,往 往成为认知的对象与注意的中心。如,逛书店、超市,看报纸、电视 (三)认知者的情绪 处于积极情绪状态的认知者倾向于给他人赋 予积极品质;反之则用消极“眼光”去知觉他人。如,中大奖后,看周围一切都是那么顺眼;反之亦反。,印象形成与印象管理 一、印象及其形成的概念 定义: 印象:存留在个体(认知主体)头脑中的认 知客体的形象。电视节目“印象某地”之系列 印象形成:个体首次接触新的社会情境时总是按照个体已往经验,将情境中的人或事进行归类等,明确它对个体的意义以使个体的行为获得明确定向,这一过程称为印象形成。 如,怀孕家庭里贴了很多漂亮宝宝的照片,据说是为了赏心悦目,有利于生出健康、漂亮的宝贝

3、。, 第一印象 定义:亦称初次印象,素不相识的两个个体第一次见面时形成的印象。 有关第一印象的实验 给两组大学生分别看同一个人的照片,但指导语不同:屡教不改的罪犯 Vs 著名的学者。 结果:第一组,“深陷的目光里隐藏着阴险,高耸的额头表明死不悔改的决心。”第二组,“深沉的目光表明他思想的深刻性,高耸的额头表明他在科学道路的探索上无坚不摧的坚强意志。”,美国社会心理学家S.E.阿施于1946年在印象研究中最先使用。 他认为,印象形成是所有性格词综合起作用的结果,而不是各种性格词简单的相加,但其中有一种性格词起中心作用。他用“精干、坚信、健谈、冷酷(或热情)、机智、进取、有说服力” 7种人物性格词

4、,让A、B两组被试根据 7种词形成对人物性格的印象。提供给A组的是包括冷词在内的 7种词,B组是包括热词在内的7种词。结果发现:A组对此人的印象是冷型人,B组的印象是热型人。,二、印象形成的效应 (一)首因效应与近因效应 定义: 最初出现的信息影响最大,称为首因效应。如:选举时候,若候选人都不熟悉,则名字排在前面的占优势。 最新获得的信息影响也较大,因为它在时间上离认知者最近故称近因效应。 如:系部评教时、学生评教期间,不能有任何闪失,否则,直接影响分数。 首因效应的影响:第一印象一经建立对其后的信息的理解、组织有较强的定向作用。个体对后续信息的解释往往是根据第一印象完成的。, 一般来说,熟悉

5、的人,特别是亲密的人之间 容易出现近因效应,而不熟悉或者少见的人之 间容易出现首因效应。,照 照 聪明的 片 嫉妒的 片 勤奋的 顽固的 冲动的 爱批评的 爱批评的 冲动的 顽固的 勤奋的 嫉妒的 聪明的,(二)光环效应: 定义:个体对认知对象的品质一旦形成某种倾向性印象,就会用它评价认知对象的其他品质。最初的倾向性印象好似一个光环套在其上,使其他品质也因光环影响反射出类似色彩。这类现象叫光环效应。 如:“以貌取人”;很多骗子穿着光鲜的衣服到处行骗;“情人眼里出西施”;成绩优秀的学生人品也好, 光环效应对人际交往的影响: 光环效应往往是由于在掌握有关知觉对象信息很 少的情况下作出总体判断的结果

6、,容易看待别人时产生偏见。 光环效应是一种以偏概全的现象,是在人们没有意识到的情况下发生作用的。由于它的作用,一个人的优点或缺点变成光圈被夸大,其他优点或缺点也就退隐到光圈背后视而不见了。,(三)刻板印象和定型 刻板印象的定义:人们通过自己的经验形成 对某类人或某类事较为固定的看法叫刻版印象。 定型的定义:对某一群体成员特征的认知,带有价值倾向的概括化印象即是定型。如,一个男性与一个从未见过面的女性约会。他听说她是一位老派的女性并相信这一点,于是他把自己打扮成一位传统的正规的绅士,按老派规矩行事。他的行为举止使得那位女性也按老派规矩行事。 “相亲才会赢”节目 刻板印象与定型的作用: 积极作用:

7、使社会知觉过程简化; 消极作用:容易形成偏见。如,导致过分简单化,甚至造成错误;夸大群体间的差异,如夸大男女间的差异,忽视男人之间或女人之间也有很大差异;还往往导致偏见和歧视,如种族偏见、性别偏见、年龄偏见等。, 出身定型效应 区域定型效应 同乡定型效应 性别定型效应 年龄定型效应 时代定型效应 文凭定型效应 职务定型效应 民族定型效应,三、印象形成中的信息整合模式 概念:最终印象并不停留在各种具体特征上面, 个体在把各种具体信息综合后,形成一个总体印象。 (一)加法模式:把各个特征的评价相加。 例如:认为某个人“正直的、友好的、有忍耐力的”, 并对特征打分: 正直的 +3 友好的 +2 有忍

8、耐力的 +1 整体印象: 3 +2+1= 6,(二)平均模式:将各个特征的分值加以平均,然后 根据平均值形成对他人的总体印象。 例如:认为某个人“正直的、友好的、有忍耐力的”, 并对特征打分: 正直的 +3 友好的 +2 有忍耐力的 +1 整体印象: 3 +2+1 3 如果增加了一项积极特征,如“谨慎的”,评价为 +1 整体印象: 3 +2+1+1 4,= 2,=1.75,(三)加权平均模式:不仅考虑积极特征与消极特征 的数量与强度,而且从逻辑上判断各种特征的重要性。 例如:认为某个人“正直的、友好的、有忍耐力的”,并对特征打分:正直的+3,友好的+2,有忍耐力的+1。但该个体认为“友好的”最

9、重要,赋予权重为 3; “正直的”,权重为 2;“有忍耐力的”权重为1,那么, 整体印象: 3*2 +2*3+1*1 3,= 4.33,(四)中心品质模式 在印象形成过程中,人们往往忽略一些次要 的、对个体意义不大的特征,仅仅根据几个重 要的、对个体意义大的特征来形成总体印象。 中心特征:处于知觉中心 边缘特征:处于知觉边缘 如:爱整洁的和工于心计的人。 从外表判断人格特征不可靠。,四、印象管理 (一)印象管理的概念 定义: 亦称印象整饰。个体以一定方式去影响他人对自己的印象。 与印象形成的区别: 印象形成对认知者来说是信息输入,是形成对他人的印象;而印象管理是信息输出,是对他人印象形成施加影

10、响。,(二)印象管理的作用 是个体适应社会生活的一种方式; 要为他人、公众与社会所接受,其行为必须符合社会期待。为了更好地适应,个体就要实施有效的印象管理。 (三)常用的印象管理策略 按社会常模或以对方的好恶整饰自己; 隐藏自我与自我抬高; 按社会期待整饰自己,使自己的行为符合角色的社会规范; 投人所好。,归 因 一、归因的概念 定义:归结行为的原因。指个体根据有关信息、线索对行为原因进行推测与判断的过程。 归因不仅是一种心理过程,也是人类一种普遍需要。 每一个人都是业余心理学家。,二、行为原因的分类 (一)内因与外因 内归因:将行为原因归于个人特征。如人格、品质、动机、态度、情绪等。 外归因

11、:将行为原因归于外部条件可称之为外归因或情境归因。如背景、机遇等。 综合归因:行为与事件之发生并非由内因或外因单一因素引起,而兼有二者的影响。这种归因叫做综合归因。,(二)稳定性与易变性 在行为的内因与外因中均有稳定性和易变性因素。 稳定的原因:如性格、能力等; 易变的原因:如情境、机遇、努力等。 培训提高能力,更容易提高和改变的是人的情商 。 (三)可控性 个体能控制其行为的动因的程度。 可控的原因:如个人的努力。表明个体通过主管努力可以改变行为及其后果。对可控性因素的归因,人们更可能对行为作出变化的预测,因为个体努力了,结果就会好,个体不努力,结果就不理想; 不可控的原因:如智力因素、工作

12、难度。表明个体通过努力也有可能无能为力。对不可控性因素的归因,人们较可能对未来的行为作出准确的预测。 有时候人们常说:“有事您说话,我会尽力而为”,但往往很多事情我们是无能为力的。别把自己抬得很高,让人看起来很能办事,真要托你办点事又不成就尴尬了。,表 所知觉的成就行为原因的分类 内在 外在 可控性 稳定的 不稳定的 稳定的 不稳定的 不可控的 能力 心境 任务难度 运气 可控的 经常的 对特定任 教师的 他人偶然 努力 务的努力 偏见 的帮助, 如何归因对心理健康有着重要影响 前件 归因 结果 信息 从三个 情绪 信念 维度寻 期望 动机 找原因 行为 ,三、控制点(源)理论 由美国心理学家

13、罗特提出。 要点:认为个体对自己生活中发生的事情及其 结果的控制源有不同的解释。 控制源理论既是归因理论,又是个性理论。作为个性理论,认为知觉者之间存在一些稳定的个别差异,这些个别差异影响了因果推论。, 分类: 内控者:相信自己能够对事情发展与结果进行控制。此类人的控制点在个人的内部,称为内控者。 外控者:认为个体生活中多数事情的结果是个人不能控制的各种外部力量作用的结果。控制点在个人的外部,称为外控者。 由于内控者与外控者理解的控制点来源不同,因而 他们对待事物的态度与行为方式也不相同。, 研究指出,控制源影响了对经验的知觉,如政治信仰、成就行为、对疾病和住院的反应、学习以及侵犯行为等等。心

14、理学家认为,内在性外在性是因果归因的一个基本维度,也是个性的一种基本特点。,四、归因原则 归因理论最初是由F.海德(F.Heider,1958)在人际关系心理中提出来的,因此,海德是归因理论的创始人。 (一)不变原则:寻找某一特定结果与特定原因间 的不变联系。 归因 A B O C D E,结果,原 因,(二)折扣原则(凯利,1972) 如果也存在其他看起来合理的原因,那么某一原因引起某一特定结果的作用就打了折扣。 A B O C D E,(三)协变原则(三维理论) 人们试图找出一种效应是否由于各种条件的规律性协变而产生的。 特异性信息:行为主体的反应方式是否有特异性。 是否只针对某刺激客体做出反应。 共同性信息:不同的行为主体对同一刺激的反应是否相同。 一致性信息:行为主体在不同背景下做出的反应是否一致。,如果特异性、共同性和一致性都高,我们就可能做出外部原因的归因。如果特异性低、共同性低和一致性高,那么更可能做出内部原因的归因。, 这三个维度是协同变化的立方体模型 一致性 行动者 共同性 时间与情景 客 体 特异性,1. 实体的归因,特 异 性,一致性,共同性,2. 对特定人的归因,3. 对时间或情景的归因,五、影响归因的因素 (一)社会视角的影响:社会视角不同,对行为原因 的解释也不同。 如:行动者(当事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