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瑞安市2018届中考语文 作文指导 写出有意境抒情散文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14115324 上传时间:2019-11-1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8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省瑞安市2018届中考语文 作文指导 写出有意境抒情散文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浙江省瑞安市2018届中考语文 作文指导 写出有意境抒情散文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浙江省瑞安市2018届中考语文 作文指导 写出有意境抒情散文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浙江省瑞安市2018届中考语文 作文指导 写出有意境抒情散文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浙江省瑞安市2018届中考语文 作文指导 写出有意境抒情散文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浙江省瑞安市2018届中考语文 作文指导 写出有意境抒情散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瑞安市2018届中考语文 作文指导 写出有意境抒情散文(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运用意象,写出有意境抒情散文散文写作,尤其是抒情散文写作一直是令师生头疼的问题。散文尤其抒情散文是侧重表现作家思想感情的一种文学样式。一篇优秀的抒情散文犹如一幅画一首诗,具有一种意境美,字里行间充溢着真切诚挚而浓郁之情。但感情并不是散文,从感情到散文,这中间有一个具体外化的过程,这个外化的过程既是“思与境谐”的意境营造过程,更是“意与象俱”的意象构造过程。一篇抒情散文是否韵味独特,是看该文有没有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审美意境,说到底是看有没有优美巧妙的意象。要写出具有意境的抒情散文就需要懂得选择意象、组合意象。意境与意象要写出有意境的抒情散文就要正确把握意境与意象的关系。古代文论有关形象思维的理

2、论中曾提出过“意境”这一艺术概念,刘禹锡论诗时就说过:“境生于象外。”司空图也说过:“思与境谐。”王国维把这一概念运用到词曲的创作和品评上,说:“有境界则成高格。”而优美的散文一样是能体现“意境”的,古文家林纾就把这一概念运用到散文的创作和品评上来,讲写散文要“后文采而先意境”。唐代诗格中说:“诗有三境,一曰物境。欲为山水诗,则张泉石云峰之境极丽艳秀者,神之于心,处身于境了然境象,故得形似。二曰情境。娱乐愁怨皆张于意而处于身,然后驰思,身得其情。三曰意境,张之于意而思之于心,则得其真矣。”这里所谓“三境”中的“物境”即自然景物之境;“情境”,即主观感情之境;“意境”即自然物境与主观情境的融和。

3、物境构成的最基本的因素是物象(自然景物),优美的散文都注意刻画抒写一个主体物象,凭着它营造物境的轮廓,倾注作者内心的诗情,显露出抒情的微波洪涛,物境与情境合为一体构成了意境。抓住意境构图的主体物象使其贯穿作品的始终画出抒情的波澜,这是一种颇有艺术魅力的方法。如白杨礼赞中作者笔下的白杨树这一主体物象就是如此。可以说意境的创造依赖于物境的具现,这儿的“物境”实际上就是“情境”化的物境,这时物境中的物象就形成了意象; 在这儿,意象就是是客观物境经过诗人的感情活动而创造出来的独特物象,是一种富于更多的主观色彩、迥异于生活原态而能为人所感知的具体艺术形象。意境实际上就是由意象相互映染共同形成的一个艺术氛

4、围,是一个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就是指作品通过单个意象或意象组合所描绘出的生活图景,与作家主体审美情感融合为一而产生的一种艺术境界,是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能诱联和开拓出丰富的审美想象的空间的整体意象。它能使读者在品味中经过想象和联想获得更为广阔的艺术天地。作家一遇到客观景象或事物某种情景时,如果意与境冥然相和,就可以创造出有“意境”的作品来;作家也可以以客观景物为材料来造境。“意境”所反映的不仅是客观景物事情的境界,同时也是作家的精神境界的具体化。实际上意境是“情”与“境”的融合。散文美不美是看散文有无意蕴,意蕴来自意境。意境美不美取决于意象的选择,离开了意象,意境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末。意象

5、艺术是中国诗歌的传统,唐代诗评家司空图说:“意象欲出,造化已奇。”(二十四诗品)胡应鳞也说:“古诗之妙,专求意象。”而我们应把这种传统创造性地加以发扬光大,使它在散文创作中更具光辉。选择意象明确了意象与意境的关系,我们就可以看出,要写出优美的抒情散文必须要营造一定的意象。营造意象包括两方面:选择意象、组合意象。选择意象、组合意象的过程,就是在写作构思中作者头脑中所形成的生活图景和要表现的主观思想感情融合一致的形象化的思考过程。选择意象,这是第一步,组合意象则是第二步。要选择意象,思路有两种:一种是诗人眼中先见某物,然后托物言志,谓之物象的情思化也就是捕捉物象提炼意象。另一种是先有情思,然后借物

6、巧言之,谓之情思的物态化。也就是因意造象。(一)捕捉形象提炼意象。然而,意象提取的过程,并不是将已获得的物象原封不动地照搬出来的过程,而是在积累物象感知的基础上通过联想想象提取理性的观念物象,形成创新物象的过程。意象是融入了主观情意的客观物象。在现实生活中,由于人们对物象的感知,领悟不够深透,许多意象是飘忽不定,若明若暗的,特别是一个物象可以构成意趣各不相同的许多意象,这就要从引发灵感之泉的角度出发,运用统摄思维方式,把众多的“物象点”集合起来,加以融化变通。也就是说,把众多物象点归拢起来,找出其中共同的东西,形成作者的总体感受。在物象点的统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的感悟点,这时,你就已经捕捉到了

7、意象,并渗入自己的感情、观点,得到感悟,再在此基础上,把感悟点的方方面面都分散,扩展为几条线索,使感悟点具体化、明晰化、丰富化。将感悟点力求分散,这是从丰富文章内容的角度讲的,分散不是结果,分散之后还要从提炼主旨这个方面来集中。如长亭送别中选用了下列意象: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霜林染醉作者用几个带有季节性的景物作为物象,创造出能融入浓重的离愁的意象,衬托出离人的情绪,萧瑟的秋景与悲凄的心境合而为一,就把读者引向那富有诗情画意的意境里。又如史铁生的我与地坛中的描写:四百多年里,它一面剥蚀了古殿檐头浮夸的琉璃,淡褪了门壁上炫耀的朱红,坍圮了一段段高墙又散落了玉砌雕栏,祭坛四周的老柏树愈见苍幽,

8、到处的野草荒藤也都茂盛得自在坦荡。在这儿作者抓住了古殿檐头的琉璃、门壁上朱红、高墙、老柏树和野草荒藤几个物象融入“剥蚀、淡褪、坍圮、散落”这几个词语所传达出的主观情感来描写地坛的沧桑变化,描写地坛的破败相,将地坛当年的富丽面貌淡出了,突出了荒原的破败。而荒原的破败又烘托了落魄者的精神状态。(二)因意造象。散文大多有一个中心场景或中心事物,而中心场景或中心事物又往往与某一情景、画面、景物等相关联,如雪浪花中“浪咬礁石”这一情景,海上日出中的 “日出”这一画面,都可称作物境,当这些物境融入了作者的思想情感,进入文章中去形象、生动、具体表达主题思想时,那这些物境中的物象就变成了一个个鲜明的意象。意象

9、之所以不再是物象,因为不仅有“物”有“象”,而且还有“意”的主观融注,是主客观的统一体。但长期以来,散文写作指导,比较关注收集材料,提炼主题,忽略潜心体味自我情感本身,忽略捕捉那潜于心中,注入了丰富情感的意象。只有找到了渗透情感的意象,收集资料,提炼主题才是有意义的工作。这也就是人人都在生活,都有素材,却不能人人都能写作的原因所在。其实,意象是一个微妙复杂的心理过程,它在初始阶段往往体现为一种感觉、一种情绪,一个遥远的记忆,一个朦胧的画面。这一切都来源于作者长期的生活积累和感情积蓄。如朱自清的春中的描写:春天象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春天象小姑娘,花枝招展得笑着、走着。春天象

10、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它领着我们向前去。在这儿为了描写春的无限生机、美丽的姿容、巨大的创造力,作者演绎了三个意象,引起读者的美好联想,从而抒写出春天对人们的激励鼓舞。散文写作指导中,教师就是要善于根据命题,激活沉睡于学生心中的意象,引导学生依据命意演绎出一个个生动的故事。组合意象组合意象是指客观事物的现象或映象触发了作者的灵感,作者捕捉到了主要意象,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地调动生活的积累,“神与物游”地展开想象、联想,使主观的思想感情与客观生活中的多种物象相交相融,相契相合,逐步地臻于统一,在勾画出整个诗篇脉络的同时,创造出“意与境谐”的诗一样的艺术境界。组合意象必须着眼于意境的创造。

11、在组合意象的谋篇布局中,作者应把真挚强烈、健康向上的思想感情浓缩于有限的生活图景中,使作品具有耐人寻味的诗情画意,组合意象营造意境的方式,说到底就是情景交融。好的作家,能够使意境“景中生情,情中含景”。 在组合意象中,可以借鉴电影中的蒙太奇技术的运用。用特写镜头抓拍一组意象组合在一起,形象地反映现实生活,称为“镜头式描写”,它要求客观地写人状物,在文中不流露深情和作者态度。段与段之间是靠“蒙太奇”艺术组接,不用文字过渡,读者凭视觉形象将画面自然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意象。马致远的秋思中,天涯游子羁旅愁苦之情就是通过诗歌前面三句九个意象积累组合之后才正面点出。这实际上是运用的积累式蒙太奇的手

12、法。所谓积累式蒙太奇就是把一系列性质相同或相近的镜头简洁迅速地连在一起,通过视觉形象的强调和积累,达到渲染气氛激发观众情绪的目的。比如用林红山紫、黄叶萧萧的画面组成深秋的景色,用人笑旗舞、礼花飞升的场景造成节日气氛。如天云山传奇中当冯晴岚离开人世以后,是这样的镜头:燃尽的蜡烛,斑斑烛泪,一缕青烟;破羊皮背心挂于竹竿,随风摇曳;切了一半的咸菜,案板,菜刀;褪色窗帘,半掩窗户,纹丝不动;雪地上的车辙,弯曲悠长,通向远方运用积累式蒙太奇的手法营造一系列意象组合:燃尽的蜡烛,破羊皮背心,褪色窗帘,切了一半的咸菜;它把人们带回到冯晴岚苦难而坚贞的岁月中,深情地赞美了一个甘于自我牺牲的东方女性,一个平凡而

13、崇高的灵魂。组合意象,让描写变成一幅幅生动、形象的画面,从形式到内容都给人一种全新的感觉。这也正是教师指导写作所希望达到的目的。总之我们要正确引导学生去选择意象、组合意象,才能写出有一定意境的散文。如今,要全面培养创新人才,我们必须运用新的思维方式来指导我们的散文写作教学,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需求。参考书目:1、王达津 谈散文的意境2、时萌 朱自清的散文风格3、吴周文 画“眼”与点“睛”4、散文的艺术 百花文艺出版社 1981年5、文学理论概论上海文艺出版社 1981年“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我国自行研制的全球卫星定位与通信系统,将来可在全球范围内全天候、全天时为各类用户提供高精度、高可靠定位、导航、授时服务,并具有短报文通信能力。“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在抗震救灾中发挥的主要作用有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