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大学旅游地理学第04章.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14007050 上传时间:2019-11-1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聊城大学旅游地理学第04章.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聊城大学旅游地理学第04章.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聊城大学旅游地理学第04章.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聊城大学旅游地理学第04章.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聊城大学旅游地理学第04章.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聊城大学旅游地理学第04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聊城大学旅游地理学第04章.(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四章 中国自然旅游资源(地质地貌旅游资源,气象气候旅游资源,水体旅游资源,生物旅游资源)第一节 地质地貌旅游资源l 一、我国地质旅游资源l 地质旅游资源是指那些具有观赏和科学考察价值的地质体所构成的景观资源。l (一)成因l 从宏观看,由于我国地处太平洋板块、亚欧板块、印度洋板块交汇的部位,板块之间的碰撞挤压和相互作用,导致我国地壳发展中的构造运动十分频繁,地质构造异常复杂,地层出露非常齐全,地史演化独具特色。从中观看,由于我国面积广大,各地的物质组成和地壳变动差异很大,因而地球内动力作用所导致的地震、火山活动和区域性的褶皱与断裂变动的结果就使得各地景观差异很大。l 从微观看,由于软硬岩石和

2、地层抵抗冰川、流水、风力等地球外动力地质作用对其塑造的能力不同,因而不同岩石和地层的分布区就会形成风格迥异的造型和景观。(二)主要类型1.典型地质构造和地层剖面2.珍贵化石产地3.古人类和古文化遗址4.著名矿产地5.火山喷发遗迹6.天外来客7.自然灾变遗迹二、我国地貌旅游资源 地貌即地表起伏的形态,既有直接的造景作用又有间接的育景作用,是一类重要的旅游资源。(一)我国地貌轮廓的基本特征及对地貌旅游资源的影响:1.地势的阶梯性;2.地貌类型的复杂性;3.山地广布;4.高差的悬殊性。(二)名山旅游资源 各种地貌都有其独特的形态和魅力,以山体的主要岩石为依据概要介绍我国的一些名山类旅游资源。1.花岗

3、岩山地旅游资源 花岗岩俗称麻石,是酸性侵入岩中分布最广的一种,由三种以上的矿物组成的岩石。这三种主要的矿物是石英、长石和云母(黑云母和白云母)。花岗岩在地球表面分布比较广泛,它是一种酸性火成岩。SiO2含量多在70%以上,颜色较浅,通常以灰白色、肉红色较为常见。 花岗岩名山:黄山、华山、崂山、普陀山、三清山等. 2.玄武岩山地旅游资源 玄武岩是由火山喷发出的岩浆冷却后凝固而成的一种致密状或泡沫状结构的岩石。它在地质学的岩石分类中,属于岩浆岩(也叫火成岩)。 火山爆发流出的岩浆温度高达摄氏一千二百度,因有一定的粘度,在地势平缓时,岩浆流动很慢,每分钟只流动几米远;遇到陡坡时,速度便大大加快。它在

4、流动过程中,携带着大量水蒸汽和气泡,冷却后,便形成了各种变异的形状。玄武岩的颜色,常见的多为黑色、黑褐或暗绿色。 玄武岩名山:五大连池火山群、长白山火山群、镜泊湖火山群、云南腾冲火山群等 3.流纹岩和安山岩山地旅游资源 流纹岩属酸性火山喷出岩,具流纹状结构,有的节理、裂隙特别多。流纹岩岩浆粘度大、挥发成分含量较高,流纹质火山岩以爆发相的火山碎屑岩为主,溢流相的熔岩少见,熔岩多形成岩钟、岩针、岩穹和短而厚的岩流形态。此类地貌称为流纹岩地貌。 有时流纹质火山岩在外动力作用下还可形成叠嶂、锐峰、柱峰、方山、石门、岩洞等组合,以雁荡山地区为典型,故又称为雁荡山地貌。 安山岩是成分介于玄武岩和流纹岩之间

5、的一种中性火山喷出岩。 流纹岩名山:浙江雁荡山、天目山、会稽山、孤山4.喀斯特地貌旅游资源 喀斯特地貌是在一定的地质、气候、水文等条件下,地表水和地下水的化学作用过程(溶解与沉淀)和物理过程(流水的侵蚀和沉积、重力崩塌和堆积)共同对可溶性岩石进行破坏和改建后在地表和地下形成的特殊地貌形态。 由于是水可溶性的岩石形成的地貌,故又称为岩溶地貌。水对可溶性岩石所进行的作用,包括流水的溶蚀、冲蚀、潜蚀,以及坍陷等机械侵蚀过程,统称为喀斯特作用,这种作用及其产生的现象统称为喀斯特。常见的有:石林、峰丛、孤峰、地下河、溶洞、石钟乳、石笋、石柱、石幔等。 中国喀斯特地貌分布广、面积大。主要分布在西部地区的碳

6、酸盐岩出露地区,面积为91130万平方千米。其中以广西、贵州和云南东部所占的面积最大,是世界上最大的喀斯特区之一;西藏和北方一些地区也有分布。广西境内主要是热带和亚热带喀斯特,贵州、云南、西藏多为高原喀斯特,高山喀斯特多分布在四川、云南和西藏等高海拔地区。 5.红层地貌旅游资源 红层地貌是指在在中生代侏罗纪至新生代第三纪沉积形成的红色岩系,一般称为“红色砂砾岩”。现在悬崖上可以看到的粗细相间的沉积层理,颗粒粗大的岩层叫“砾岩”,细密均匀的岩层叫做“砂岩”。 丹霞地貌是红岩地中单层很厚、固结坚硬的砾岩和砂岩,在热带或亚热带高温多雨的气候条件下,经过特定风化与流水切割、冲刷、溶蚀作用而形成丹崖峭壁

7、、石峰林立为特征的地貌,是以我国广东仁化县的丹霞山命名的 。 6.雅丹地貌旅游资源雅丹是地理学名词,汉语译为雅尔当,是维吾尔语“险峻的土丘”的意思。雅丹专指干燥地区的一种特殊地貌。一开始在沙漠里有一座基岩构成的平台形高地,高地内有节理或裂隙发育,暴雨的冲刷使得节理或裂隙加宽扩大。一旦有了可乘之机,风的吹蚀就开始起作用了,由于大风不断剥蚀,风蚀沟谷和洼地逐渐分开了孤岛状的平台小山,后者演变为石柱或石墩。旅游者到了这样一个地方,就象到了一个颓废了的古城;纵横交错的风蚀沟谷是街道,石柱和石墩是沿街而建的楼群,地面形成似条条龙脊,座座城堡的景状。这样的“城”称魔鬼城,古书中又称为“龙城”。在柴达木盆地

8、、准噶尔盆地内部有魔鬼城,有的规模还不小,令人惊叹不已。 第二节 气象气候旅游资源一、相关概念1.气象:指地球上大气层种发生的各种自然现象,如阴,晴,雨,雪等。2.天气:指一定地域范围内短时间的气象、气温变化状况。3.气候:指一定地区常年天气状况的统计特征,是经过多年观察和资料积累而得出的一定地区常年天气状况的综合,也是该地区常年天气的一般状况。4.地带性气候:俗称“大气候”,一般指纬度地带性气候,地球上不同纬度地区因接受太阳光热不同而造成的规律性东西向带状分布现象成为地带性气候。5.地方气候:在同一气候区内,因各地局部的环境差异(如地形、植被、水体分布以及人类活动的影响等)而造成的地方性气候

9、差异现象成为地方性气候。二、气象气候对旅游的影响1.是影响旅游者旅游行为的重要因素,对旅游客流的流向、流 量有重大影响;2.对旅游活动内容(项目)有很大影响;3.气象气候可以形成一些奇特的旅游景观;4.间接影响:1)气候影响一个地区的植被类型,从而使该地区风景具有地 方特色和季节性。2)气候也影响地区间的交通(尤其是空中还海上交通)。三、气象气候旅游资源(一)奇特的气象气候景观:1.宝光(佛光):早晨或傍晚,太阳斜射一定的高度,大气层稳定且含有充足水分,细微水滴将阳光分解成七色并通过近距离折射而形成彩色光环。2.海市蜃楼:在稳定晴空条件下,太阳光穿过不同密度的大气层,经远距离折射将远处的景物显

10、示在空中或海面上的幻影,多发生在沿海或沙漠。3.极光:是太阳的带电微粒从高纬度地区进入地球的高空大气层时,受到地球磁场的影响激发高层空气微粒造成的发光现象。(二)普通的气象气候景观:1.云景 我国著名的云景观:黄山云海、岱顶四大奇观之一的“云海玉盘”、峨嵋山十景之一的“罗峰晴云”、九华山十景之一的“莲峰云海”等。2.旭日景观 我国著名的有:泰山“旭日东升”、崂山的“巨峰旭照”、九华山的“天台晓日”等。3.霞景 朝霞与晚霞 鸡公山十景之一的“晓峰朝晖”“晚霞夕照”、浙江东钱湖的“霞屿锁岚”等。4.明月景观 “卢沟晓月”、江苏无锡“二泉映月”西湖“三潭印月”、瘦西湖五亭桥下的”桥洞月影“、厦门虎溪

11、岩“虎溪夜月”、济南“明湖秋月”、泰山“古松筛月”、岳阳楼的“洞庭秋月”、桂林的“象山夜月”、大理“洱海观月”。5.雨景 雨能给人以朦胧美,能唤起人的多种情思,透过溟濛的雨帘,山川、原野等都有另一种不同的景象。我国有许多以雨命名的胜景,如麦积山的“麦积烟雨”、济南“鹊华烟雨”、嘉兴“南湖烟雨”、“巴山夜雨”自古有名。6.冰雪景观 雪景具有很强的观赏性,我国也有许多以雪命名的景观,如燕京八景之一的“西山晴雪”、嵩山八景之一“少室晴雪”、西湖十景之一“断桥残雪”、台湾八景之一“玉山积雪”等。利用冰雪资源发展体育项目已是目前很普遍的了,我国东北地区冰雪资源丰富,吉林松花湖青山滑雪场是我国目前最大的冰

12、雪联合竞赛基地。素有“冰城”之称的哈尔滨每年冰雪节都要举行冰雕、冰灯活动吸引游人。随着室内制冷技术的发展,目前冰雕艺术也开始走向南方。7.雾凇景观 雾凇又叫“树挂”,它是雾天里形成于树枝上、电线上或其他景物上的白色而松软的水滴凝结物,其直径比雨滴小得多称为雾滴,因雾滴之间空隙很多,故雾凇呈不透明的白色。北国江城吉林市的“江城树挂”最为有名。四、中国气候及其评价(一)中国气候的基本特征1.大陆性季风气候我国大陆主体部分约处于北纬18度53度之间,按照地球行星风系造成的风带和气压带的概念,我国大部分地区位于西风带和副热带高气压带。但是我国东临广阔的太平洋,西接巨大的亚欧大陆,巨大的海陆季节性气压差

13、异导致季风环流的形成和发展,使我国被“东亚季风环流”所控制。l 我国夏季盛行由低纬度海洋上吹来的温暖而湿润的气流,所以夏季高温多雨;冬季盛行由高纬度内陆吹来的寒冷而干燥的气流,所以冬季寒冷而干燥,这是典型的大陆性季风气候的特征。 我国大陆性季风气候主要表现:(1)冬夏风向更替明显,四季分明;夏季多东南季风,冬季多西北季风;(2)气温变化幅度大,冬夏极端较差尤大。(3)雨热同期,降水季节性差异大。全年降水季节分配不均,夏季降水量一般占到全年的50以上,冬季大多在10以下,而且降水年变化率较大。(4)降水地区分布不均匀,年降水量自东南向西北减少。l 2.气候类型众多,区域差异明显。 温带大陆性季风

14、气候是我国气候的基本特征。但是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地形复杂,各地气候又具有明显的差异性。 按照气温指标,从南到北我国跨有赤道带、热带。亚热带、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6个热量带;按照降水条件,由南到北又有湿润、半湿润、半干旱和干旱4个降水带。 另外,广大的高山地区气候的垂直分布更增加了气候类型的复杂性和多样性。l (二)中国气候的旅游评价l 有利影响(3点):l 1.四季分明,四时景色不同,便于开展适应不同季节条件的旅游活动,使一个地区的旅游活动丰富多彩而不单调;l 2.我国气候类型复杂多样,可以发展多种气候旅游,同时各地气候的差异性使得他们可以具有各自的旅游地域分工条件,使组织与气候条件相应的地

15、方性旅游活动成为可能;l 3.全国有近四分之一地区属于亚热带,这些地区全年 旅游季节相对较长。就总体而言,气候温和,雨量适中,是旅游环境较为理想的地区。l 不利影响(2点):l 1.我国大部分地区冬寒夏热,且程度较烈,因此旅游淡季延续较长,旺季相对较短;l 2.大陆季风气候对中国海滨旅游活动有较大的不利影响,使中国海滨旅游条件中缺乏“3S”旅游资源中的首要条件夏日和煦的阳光。一般人们会认为,凡是具备了海岸线和海域也就具备了开展海滨旅游度假的条件了。其实不然,“3S”旅游资源是以西方人的习惯而论的,首先是海滨沙滩上的日光浴,其次才是海水活动。而日光浴和海水活动所需要的自然条件除海水外更重要的是气候条件。我国海滨活动则以海水活动为主,而不是西方常见的日光浴,就是受到我国气候条件的限制。第三节 水体旅游资源一、河川旅游资源(一)河川的旅游价值首先在于观光。l 风景河段:即观光河段,特别是指河水清澈,河谷形态奇特,两岸植被茂密,景色优美,近岸地带人文资源丰富,可进行岸边或水上游览的河段。l 我国著名的风景河段:l 1.长江三峡l 长江三峡是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三段峡谷的总称,是长江上最为奇秀壮丽的山水画廊。它西起重庆市奉节县的白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