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统计与测量01.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14002126 上传时间:2019-11-10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3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统计与测量01.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教育统计与测量01.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教育统计与测量01.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教育统计与测量01.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教育统计与测量01.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育统计与测量0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统计与测量01.(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单项选择题0.1统计的目的在于(C)。A达成对总体的质的认识与把握B对局部的量进行描述c达成对总体的量的认识D在规定的范围内作出局部的认识0.2教育统计学与数理统计的关系是(A)。A教育统计是数理统计和心理学、教育学交叉结合的产物B教育统计就是数理统计c教育统计属于数理统计D教育统计与数理统计没有联系0.3将调查所得数据求平均,这属于教育统计学中的(A)。A描述统计B推断统计c既有描述成分、又有推断成分的统计D非描述统计,又非推断统计0.4下列测量量尺根据量化水平由高到低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B)。A名义量尺、顺序量尺、等距量尺、比率量尺B比率量尺、等距量尺、顺序量尺、名义量尺C名义量尺、等距量

2、尺、顺序量尺、比率量尺D比率量尺、顺序量尺、等距量尺、名义量尺0.5温度计示值,以冰水混合物为零度,这种量尺是(C)。A名义量尺B顺序量尺c等距量尺D比率量尺0.6教育测量与物理测量等其他形式的测量相比,有两大特点:(A)。A间接性和要抽样进行B直接性和要抽样进行C间接性和要整体进行D直接性和要整体进行0.7下列关于测验与测量表述正确的是(A)。A测量包含测验,测验特指标准化测量B测验包含测量,测量特指标准化的测验C测量就是测验D以上都不正确0.8考试在教育测量中充当(C)。A测量程序B结果解释参照系c测量工具D测量要求0.9“统计”就是“统而计之”,对所考察事物的(B)的情况在其出现的范围内

3、作()的把握与认识。A量局部B量整体c质局部D质整体0.10教育统计要考察的对象是(D)。A物的现象B人的现象C心理精神D以上都是0.11关于描述统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描述统计研究的主要问题是,如何把统计调查所获得的数据科学地加以整理概括地表述B描述统计就是依据所获得的样本数据资料,对总体的数量特征与关系作出推论判断C描述统计是教育统计的核心内容D把数据的分布特征、隐含信息,概括明确地揭示出来,不是描述统计的任务0.12测量工作必须按一定的规则进行,这些规则被规范化或物化为(D)。A测量工具、施测和评分程序与要求,测量样本对象的选取B测量工具、评分标准、施测人员要求C测量对象选取、施

4、测人员安排、结果解释参照系D测量工具、施测和评分程序与要求、结果解释参照系0.13教育统计与测量在教育研究中起到的作用是(A)。A它起到方法与工具的作用B它是教育研究的目的C结果解释D研究对象0.14学好教育统计与测量要求我们(D)。A切实下功夫掌握好基本概念,会套用公式即可B尽量避免使用计算工具,提高我们的计算能力C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开展全面有效的科学研究D认真做好练习,力争用新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1.1“语文成绩是92分”这里的“92分”是(B)数据。A计数B测量c人工编码D等距变量1.2一个人的证件号码97113418是(C)数据。A计数B测量c人工编码D不是数据1.3下列数据属于顺序变量

5、数据的是(D)。A邮政编码450000B天气温度21Cc海拔88488米D大学英语第四册1.4能进行加减运算,而不能进行乘除的变量是(C)。A称名变量B顺序变量c等距变量D比率变量1.5具有绝对零点的是(A)。A比率变量B等距变量c顺序变量D称名变量1.6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数据特点的是(B)。A离散性B记录性c规律性D变异性1.7数据25,27,29,21,33,35中,全距是(C)。A2;B6;C10;D121.8表示组数的符号是(B)。AR;BK;Cf;Di1.9R=40,K=9,则组距i的最佳取值是(C)。A3;B4;C5;D61.10组限15-19的组距是(B)。A4;B5;C6;D3

6、1.11组限是145,195)的组中值是(C)。A5;B16;C17;D351.12与95,145)意义不同的表述是(D)。A1015;B1014;C10;D9151.13要想反映各组数据的百分比结构,最好编制(B)次数分布表。A简单B相对C累积D累积相对1.14下图是(C)态分布。A正B正偏c负偏D近似正1.15下述统计分析图中,适合描述二元变量观测数据的是(A)。A散点图B线形图C条形图D圆形图1.16线形图适用于描述(B)。A某种具有百分比结构的分类数据B两个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c次数变化情况D相对次数变化情况1.17下图是(D)。A次数直方图B次数分布图c复合条形图D简单条形图1.18对

7、一批学生进行心理测试,测量得到的数据从表面上看似乎杂乱无章,经统计分析之后发现,这些数据中等成分的居多,两端分数的人数逐渐减少,这主要反映了数据具有(C)。A离散性B变异性C规律性D偶然性1.19下列关于数据概念的说法准确的是(C)。A数据就是数字本身B能进行数学各种运算的数字c用数量或数字表示的资料事实D计量得到的数量2.1标准差是(C)量数。A集中B离中C差异D地位2.2反映一组数据离散程度的量是(D)。A特征量数B集中量数c地位量数D差异量数2.3下列不属于集中量数的是(A)。A平均差B中位数C众数D加权平均数2.4五名同学的数学考试平均分是82,其中四名的成绩已知:77、86、93、6

8、5,则第五名同学的成绩是(A)。A89;B79;C82;D882.5五名同学的数学考试平均分是82,其中四名的成绩与平均分的差分别是-5,4,11,-17,则第五名同学的成绩与平均分的差是(A)。A7;B-3;C0;D62.6在许多竞赛场合下,对评委亮分后的成绩分数,要去掉一个最高分和最低分,然后再求平均分,这是因为(D)。A为了便于快速计算得到平均数B为了消除极端数据造成的影响c最高分和最低分不重要D没有必要计算这些分数2.7下列符号中,表示中位数的是(A)。AMdn;BM0;C;DS2.8一组数据11,12,14,14中,中位数是(B)。A14;B12;C11;D132.9一组数据11,1

9、2,14,14,15,15的众数是(C)。A14;B15;C14和15;D122.10公式计算得到的是(A)。A.AD;BCV;CPR;DMdn。2.11一列数据,则这组数据的方差是(D)。A1;B15;C10;D02.12关于标准差s的说法,正确的是(C)。As不可能为O;BS可以是负数Cs越大,数据越分散;Ds越大,数据越集中2.13一组数据的平均数=20,标准差s=7,如果每个数据都加5,则(B)。A =25,S=12;B =25,S=7;C =20,S=12;D=20,S=72.14某市儿童身高平均值是135.1em,标准差是5.5cm,则该市儿童身高的差异系数是(A)。ACV=4.0

10、7;BCV=O.0407;CCV=24.6;DCV=0.2462.15关于地位量数的说法,正确的是()。A反映次数分布中各数据所处地位的量B同次观测到的数据,相同的分数地位量数可能不同c地位量数常用百分等级表示,符号是ADD百分等级是一个百分数,如中位数的百分等级是502.16中位数是常用的集中量数之一,有其优越性,但也有不足之处,下列不属于这些不足的是(D)。A当观测数据已分组或归类后,或中位数附近有重复数字时,难以确定中位数B中位数不适用作进一步的代数运算c中位数缺乏灵敏性D中位数易受极端数据影响2.17一组数据的标准差s=8,该组数据的每一个观测值都乘以2并加上3,所得的一组新数据的标准

11、差是(B)。A8B16C19D112.18语文成绩80分,数学成绩87分,则(C)。A数学成绩比语文成绩好B语文成绩比数学成绩好c不能判断哪个成绩更好D两科考试成绩的地位量数肯定不同3.1若两个变量具有直线相关性,那么它们的成对观测数据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上描点构成的散点图(A)。A环绕在某一条直线附近分布B环绕在某一点附近分布C在一特定的矩形区域内分布D杂乱无章、完全随机的分布3.2当0.4|r|g。A;B;C;D3.15点双列相关,p+q=(C)。A0;B1;C1;D23.16等级相关系数的符号是(D)。Ar;Brxy;Crpb;DrR3.17两个变量存在明显的相关,则(C)。A它们必然存在因果关系B它们一定不存在因果关系C它们之间可能包含因果关系D它们之间存在共变关系4.1学业成绩测验上的卷面分数,如语文考试卷面分85,数学竞赛卷面分90等,这些分数是(A)。A原始分数B标准分数c相对评分分数D绝对评分分数4.2通过被试间相互比较而确定意义的分数是(B)。A绝对评分分数B相对评分分数c百分等级分数D百分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